历史自然地理 临川 临川-历史沿革,临川-自然地理

临川是江西省抚州市的市辖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东邻金溪、东乡,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南城、宜黄,北毗进贤。地形狭长,东西宽48.2公里,南北长69.8公里,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是抚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境内抚河、崇仁河、宜黄河、东乡河并流,昌江铁路横穿西部,目前已拥有170多个中小型工业企业,素称“才子之乡”,有宋代的晏殊、王安石,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等历史名人。

江西临川_临川 -历史沿革

临川建县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因境内有临汝二水,遂名临汝县。隋开皇九年(589),平陈、总管杨武通奉使安抚,废临川、巴山两郡置抚


临川州(取安抚之意),抚州之名始于此。将西丰、定川两县并入临汝县,改称临川县。抚州辖临川、南城、崇仁、邵武4县,治临川。大业三年(607),改抚州为临川郡。唐武德五年(622),改临川郡为抚州,隶洪州总管府。抚州辖临川、南城、崇仁、邵武、永城、东兴、宜黄、将乐8县。七年,改洪州总管府为都督府,抚州属之。贞观元年(627),抚州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抚州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改抚州为临川郡。乾元元年(758),临川郡复为抚州。元和六年(811),升抚州为上州。咸通六年(865),升江南西道为镇南军,抚州属之。后周显德五年(958),以临川县上幕镇、归政乡设金溪场。其后历代行政区划变更频繁,名称不一。解放初期曾由临川县析出抚州市,1987年国务院批准临川县、抚州市合并为临川市,1995年5月正式合并,2000年10月改市设区,从此开创了临川发展的新纪元。全区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8万亩,山地145万亩,水面23.5万亩。辖18个镇、9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2个垦殖场,411个行政村、82个居委会,3023个村小组;总人口104.6万,其中非农人口26万。

江西临川_临川 -自然地理

临川是抚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临川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她地处闽粤要冲,山岳炳灵,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英才辈出,素有江右名郡之称。
临川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东与金溪、东乡毗邻;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南城、宜黄;北与进贤接壤。地形狭长,东西宽48.2公里,南北长69.8公里,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多为盆地。境内有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并流。
气候上,临川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一年中七、八两个月最热,平均气温达29.5摄氏度;一、二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2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77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临川成为一个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地方。1981年在城西北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遣址,说明远在五、六千年前,临川人民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创着人类文明。

江西临川_临川 -行政区划

临川区辖青云街道、西大街街道、荆公路街道、六水桥街道、文昌街道、城西街道、钟岭街道等7个街道;辖上顿渡镇、温泉镇、高坪镇、秋溪镇、荣山镇、龙溪镇、崇岗镇、大岗镇、云山镇、唱凯镇、罗针镇、罗湖镇、太阳镇、东馆镇、腾桥镇、青泥镇、孝桥镇、抚北镇等18个镇;辖展坪乡、连城乡、桐源乡、湖南乡、七里岗乡、嵩湖乡、鹏田乡、茅排乡、河埠乡等9个乡。以及七垦、荣垦2个垦殖场。共有65个居委会、421个行政村。区政府驻赣东大道。

江西临川_临川 -经济概况

撤市设区前,临川工业具有一定规模,1998、1999、2000年连续3年被评为江西省工业“八强”县(市)。撤市设区后,部分骨干企业上收市管,工业经济规模缩小,但通过几年来全力主攻工业,取得较大成效,荣获“江西工业崛起(2002―2004年)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2004年荣获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区)称号,2005年又被评为“全省工业十强县(区)”

2007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8亿元,增长15.2%;完成财政收入3.61亿元,一年净增1个亿,增长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增长34.9%;财政总收入在全省排第33位,比2006年前进了6位,获得省政府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94亿元,增长3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9亿元,增长41.2%;实际引进区外资金15.2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60.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480元,增长21.7%;农民人均纯收入4912元,增长17.8%。

2011年,临川区生产总值2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财政总收入12.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348元。

201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59.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达到7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58亿元,实现利税7.4亿元,财政总收入14.5269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4亿元。

临川是个农业大区,有农业人口75万人,耕地83.6万亩。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兼有大豆、花生、棉花、甘蔗、柑桔、红薯、玉米、绿豆等经济作物,农特产品有临川西瓜、临川菜梗、青泥柑桔、七里岗生姜、莲源茶叶等。近年来,临川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时程,依靠科技出精品,依靠名牌占市场,形成了以黄栀子、西瓜、花卉、蔬菜为四大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黄栀子面积达6万亩,西瓜22万亩,花卉1.5万亩,商品蔬菜10万亩。“田露”牌西瓜、“安石”牌菜梗、“老农”牌葛粉、“华茂”牌蜂蜜等10余个产品在江西崭露头角。目前,临川是江南最大的黄栀生产基地,全国四大西瓜之乡之一,花卉已初步形成了沿昌厦公路从云山到腾桥的百里花卉长廊,天顺生态农业、华茂、安石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做大做强,上规模、上效益、上品牌。以抚北工业园区为重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天办好手续制度,建立“无费区”,营造一个良好的“亲商、富商、安商”的环境。2002年全区签约项目348个,实际进资5.58亿元,比上年翻一番。2003年签约合同282个,实际进资9.3亿元,增长89.8%,作为招商引资载体的抚北工业园区,已有19家企业进园落户,合同资金8亿多元,实际进资约3亿元。临川区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协作先进单位,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临川地处赣抚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区),2005年被评为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区)。

历史自然地理 临川 临川-历史沿革,临川-自然地理

江西临川_临川 -临川文化

一种区域文化的形成,首先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临川建置已近2000年,南城早于临川建置,但最早、最长时间成为郡、州、府治的是临川,距南宋都城最近的也是临川。南城有一座洞天福地麻姑山,许多官宦和文人学士曾去游览,作诗题书,但他们的活动中心,任职地点都是在临川,特别是一种"文化向性"和"精神组合",以及"文化趋势"的历史进程,使抚州地区的文化属性纳入"临川文化"的范畴。

临川建置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即公元96年。如今,除了发现50余座汉墓群外,还在金坪磨盘脑、羊坡石、雷劈石、罗成岭等发现8万余平方米的商代遗址。因此,从研究文化的角度看,临川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力度"还要大大地超出它的建置时间。

临川文化区位于江西东部,约界于东经115o35’至117o18’,北纬26o29’至28o30’。东邻福建建宁、泰宁、光泽、邵武;南接石城、宁都;西连永丰、新干、丰城;北毗贵溪、余干、进贤。南北长222公里,东西宽169公里。总面积18816.92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1.27%。

临川文化区历史悠久。夏禹时地处扬州域。春秋时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属楚。秦时属扬州九江郡。汉改九江郡为豫章郡。汉高祖五年,建南城县,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分南城一部置临汝县,县治高在临川古邑,仍属豫章郡。三国时为吴地,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两晋、南朝相沿。南朝梁陈时,以今之崇仁、丰城、永丰、新淦等县增置巴山郡。临川郡初属江州,汉武帝时与巴山郡同属高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扩州,以临川郡并巴山郡之一部置抚州,隶属洪州总督府,抚州从此定名。唐朝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时,属扬吴,升为昭武军。宋起,分为抚州和建昌军,属江南西路。元朝时改为抚州路、建昌路,另置南丰州,同属江西行中书省。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易名抚州府。同年二月升建昌路为肇县府,九月改为建昌府。明洪武初,仍设抚州府、建昌府,南丰降州为县,属建昌府,均隶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东道。清时仍称抚州府、建昌府,属南抚建道。1930年至1934年间,黎川、资溪、广昌、南丰、宜黄、乐安等县均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分立苏区闽赣省和江西省。1932年7月,东乡珀干一带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属苏区赣东北省。1949年5月9目,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抚州,7月1日组建抚州分区,江西省抚州分区行处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川市。1950年9月13日,改抚州分区为抚州区。1952年8月,更名为抚州专区。1967年3月,改为抚州地区。1968年2月,复称抚州分区。1971年1月22日,再度改为抚州地区,属江西省。

临川文化区的行政区划为:三国吴太平二年,临川郡辖临汝、南城、西丰、新建、安浦、永城、宜黄、南丰、东兴、西城10县。南朝梁陈时增设巴山郡、领巴山、西宁、新建、新平、丰城、广丰、新安7县。隋朝临川郡、巴山郡之一部置抚州,原辖区并为临川、南城、崇仁、邵武4县。唐朝时,邵武县划出,增设南丰县。南唐时,辖临川、崇仁、南丰、宜黄4县,另置昭武军,辖南城、东兴、永城3县。宋朝抚州辖临川、崇仁、宜黄、金溪、东安5县,建昌军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4县。元朝抚州路辖临川、崇仁、金溪、宜黄、乐安、东乡6县,建昌府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5县。民国二十四年,南城、南丰、东乡、临川、宜黄、崇仁、乐安、金溪、资溪、光泽、黎川11县划为江西省第七行政区,广昌划出属第八行政区。

1949年7月1日成立抚州分区,辖临川市及临川、崇仁、宜黄、金溪、乐安、南城、南丰、资溪、黎川9县。1950年3月27日,临川市并入临川县。1951年6月,改临川县城关镇为临川县抚州市。1952年8月,广昌县由宁都专区划归抚州专区管辖。1960年6月11日,进贤、东乡两县划归抚州专区。1983年7月23日,广昌县划归抚州地区。1983年9月30日,进贤县划入南昌市。至此,抚州地区辖抚州市和临川、崇仁、宜黄、乐安、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金溪、东乡11县。

现在,我们将今抚州地区亦即"临川文化"区的县(市)排出一个顺序和隶属情况,大家就会一目了然地看出"临川文化"的历史渊源。

南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三国、晋、南朝属临川郡。

临川: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因有临、汝二水绕廓,故乡临汝县。三国时设临川郡,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临川郡易名抚州,临汝县改称临川县。

崇仁:三国、南朝、隋均属临川郡。

宜黄: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析临汝、南城部分领地,立县于宜黄二水汇合处,称名,属临川郡。

南丰:三国吴太平2年(公元257年)析南城县南部置县,属临川郡。

金溪: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以上幕镇和临咱归政乡设金溪场。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划临川归德、顺德、顺政和金溪场合成。

资溪: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设泸溪,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因湖南有此县名,故改为资溪县。两晋、南北朝、隋、唐均属临川郡。

黎川: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析南城县东南乡置一新县,故曰新城县。属抚州。

广昌:抚河发源地。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析南丰县南部之天授,南丰、兴城为一县,因道通闽广和南昌而名广昌。

乐安:南宋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以崇仁天授、乐安、忠义和永丰的立道置乐安县。属抚州。

东乡县: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析临川东厢、割金溪和饶州府的余江、余干及进贤部分领地而成。

抚州市:由临川分出,1951年6月改临川县城关区为临川县抚州市,1955年独立成为抚州市。现已和临川县合并为临川市。

临川文化的地理成因地理环境,包括宇宙的、地质的、气象的、水文的、人文的、生物的等等条件,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基础,创造文化的自然前提。如果把各民族、各国度文化有声有色的表现比喻为一幕接一幕的悲喜剧,那么,这些民族、国度所处的地理环境便是这些戏剧得以演出的舞台和背景。当然,地理环境不仅是文化的消极衬托物,自从人的因素渗入地理环境之后,地理环境已经成为各民族、各国度文化的构造成分,成为锻治文化合金的重要元素,地理环境不是脱离人类生活的纯客观事物,而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可能成为人类提供福利或造成阻难的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人类活动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地球上愈来少有全然不受人类影响纯地理环境,在这一意义上,可以把世界环境称作"社会--地理环境"。

文化发展的"唯智慧论"是对立的一极,它企图把地球逐出社会,把自然逐出历史,将文化单纯归结为人类智力或精神的产物,进而归结为天才的创造。与排斥地理因素的"唯智慧论"相对立的另一极,是"地理唯物论",它认为地理条件规定着民族性与社会制度,制约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方向。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全部历史都必须用地理观点来研究。地理提供了历史和文化的自然背景和舞台场景,历史事实与它联系在一起才具有意义。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所著《论空气・水之环境》一书,强调地理环境对人性的影响。古希腊最渊博的学者亚里斯多德提出:地理的各种可居住性和不同的纬度有关,他创立环境地理学,认为地理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又是制约社会存在的相关体系,从而把地理环境纳入人类历史和文化考察的范围之内。文艺复兴晚期字者、法国人让・博丹认为,"整个民族的心理特点决定于这个民族赖以民展的自然条件的总和。"他不单把人的心理、气质的自然条件基础归结为纬度高低造成的气温差异,还归结为经度造成的温度差异。此外,让・博丹还注意到人类法规、意志和教育对自然条件的反作用。他的思想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相互关系的重视。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之一孟德斯鸠系统地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他在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把纬度和滨海性作为人确定制度的决定因素。中国近代文化人梁启超、杜亚泉、李大钊等在追溯中西文化差异性的原因时,主要用孟德斯鸠提供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理论和方法,故其在文化生成机制研究上的成败得失,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优长和缺陷直接相关。十九世纪初叶的德国哲学黑格尔关于地理环境的作用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看法,他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归结为三方面:对生产方式、经济生活发生作用;对社会关系、政治制度发生作用;对民族性格发生作用。不过,黑格尔并没有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他特别申明,应当给地理环境的作用力以恰如其分的评价: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界估量得太高或者太低,爱奥尼亚的明媚的天空不能单独生产荷马。这就对文化成因作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考察预留了广阔天地。

人类的生方式,人类创造下的文化,不是环境单独的产物,而是环境因素与人文因素(社会、历史、心理)的复合体。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只是形成人类成只和文化的复杂因果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它对民族性格和文化风格的建造,主要是通过提供生产力的物质条件,间接发挥作用的。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是决定社发展程度,因而也是决定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力量。而地理环境是人类休事社会和平的物质前提,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经常的必要条件。下是在这一意义上,物质生产及其技术系统构成地理环境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文化创造的主要媒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产品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存在着经常的关系。有江河灌溉的暖温带--来热带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分的热能和水分,故农业最早得到发展;草原--荒漠展开了流动畜牧的广阔场所,成为游牧经济的温床;滨海地区拥有鱼盐之利和交通之便,工商业应运而兴。上述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型范,又是各种格局的文化类型得以形成的基础,影响着各地域人群共同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大河--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草原--游牧文明的粗犷骠悍、惯于掠夺,与来自草原多变的恶劣气候提供的"射生饮血"的游牧生活方式有关;海洋--商业文明的外向开拓精神,则与大海为海洋民族展开了流动生活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辽阔领域相联系。

地理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性格面貌,但这种影响要靠人们自身的活动实现。《国语》谓:"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向义,劳也。"便注意到地理环境影响民性所经由的中介--人自身的淫逸或勤劳。《汉书・地理志》谓:"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运静亡常,视君之情欲,故谓之俗。"把风俗看作地理环境和社会教化共同产物。

地理环境还可以直接赋予某些文化以色彩,如藏族民歌、蒙古族民歌、江西小调便洋溢着高山雪峰,辽阔草原、水乡泽国特有韵味;史诗《罗摩衍那》则弥漫着南亚次大陆热带丛林的神秘情致。酷热的气候还影响人们的思想,古鳊学者为避酷暑,到清凉的山林修行,其出世思想与炎热气候有一定关系。所以有人把盛行出世观念的印度文化称作"乡土文化"。

总之,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创造的作用是真实而多侧面,持续而深刻的,但这些作用主要又不是立竿见影的。在通常情况下,地理环境只为文化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至于某种可能性以某种形态转变为现实性,则取决于人类的选择。人是一种理性动物,具有人文--社会传统。人类活动并非由地理环境直接和单独决定。人类对自然提供的可能性有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受到社会诸因素--经济的、政治的、心理的等方面的制约。地理环境不过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机遇,绕过或克服这种阻难的自觉力量。尤其是当人文传统形成以后,便以相当顽强的定势,久远地影响文化发展方向。所以,在相似的地理环境中可以产生迥然不同的文化类型,如纬度、气候接近的东亚大陆和北美大陆所出现的文明,无论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均大异其趣;在同一区域,地理环境并未普通化,或变化甚微,因较大的人文因素介入,文化可以发生剧变,如在欧洲人抵达前后,美洲大陆上的文明类型便颇相径庭。

人类的社会因素具有强大的选择能力。使人类可以在同一自然环境内创造不同的文化事实,自然是相对固定的。人文是相对无定的,但无定的人文因素并不能天马行空中楼阁纵横驰骋,而必须以相参固定的自然因素为物质基础,把握自然因素提供的可能性,去创造文化的巨大影响,并进而考察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怎样的可能性,以及中华民族如何在这些可能性中作出自己的抉择,创造出独具风格的文化类型。

临川文化区域的地理环境从地形上看,全区东南西三面环山,武夷山脉逶迤境东南,雩山山脉绵延境西南,地势南高北低,由北向南渐次向鄱阳湖平原地区倾斜。境内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岗地、谷地广布,河谷平原开阔,土地连片集中,抚河水系网及全境。海拔大于500米。相对高度200米以上的山在面积为3673.43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19.52%。海拔100-500米,相对高度50-300米左右的丘陵面积为11807.43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62.75%。海拔小于100米,相对高度30-80米的岗地面积为1735.58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9.22%。相对高度5-30米,平坦开阔,地形很小起伏的平原面积为1600.48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8.51%。

临川文化区地形可分为四类:一是北部抚河冲积平原与丘陵区。包括临川市、东乡县和崇仁县以及金溪县大部、宜黄北部、乐安西北部等地,土地面积6765.72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35.96%。二是西部中低山与丘陵区。包括宜黄县的大部分、崇仁县西南部、乐安县东南部、临川南部、南城县西部、南丰县西部,广昌县西北部等地,土地面积4553.7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24.2%。三是东南部中山区。包括金溪县东部、资溪县全境、黎川县东南部、南丰县西南部、广昌县东南部等地,土地面积3879.3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20.6%。四是中南部丘陵区。包括南城县、南丰、黎州县的大部分、广昌县中部等地,土地面积3618.2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19.22%。

临川文化区山地大多分布于边缘地带,分属武夷山和雩山两大山脉。东南部沿闽赣省界延伸的武夷山脉,界于区内的资溪、黎川、南丰、广昌县与福建光泽、泰宁、建宁县之间,山脉呈东南向西北走向,全长约250公里。海拔高度1000-1500米,相对高度大于500米。主要山峰有资溪肥的鹤东峰(海拔1364米)、出云峰(1278米)、野鸡顶(1224米)、大旭山(1107米)、黎川县的杨山岭(1513米)、莲荷峰(1494米)、会仙峰(1355米)等。武夷山地势高耸,期间著名的资溪铁牛关、黎川杉关、南丰甘家隘等山坳隘口,自古以来就是闽赣两省重要交通孔道。西南部宜黄、乐安等县的山地,属雩山余脉,山体由西南部突入向北延伸至临川西南部的芙蓉山,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500米。主要山峰有宜黄、南丰的军峰(1761米),乐安县鸭公嶂(1346米),崇仁县的相山(1219米),宜黄县的大王山(1137米),临川、南城的芙蓉山(1176米)等。

临川文化区河流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脉。主要特点是水系完整,河道密布,溪流不断,水面广阔,水流量大,含沙量少,水能资源丰富。全区河流主要为抚河水系,平均年经流量181亿立方米。抚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发源于赣闽边界武夷山脉西麓血木岭,流经广昌、南丰,于南城右汇黎滩河,经金溪,于临川左纳临水,右纳云山河,此后分别注入赣江及鄱阳湖。南城以上为上游,称盱江。抚河全长317公里,流域面积17350平方公里。抚河水系在临川文化区域集水面积为15945.6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91.9%,占全区土地面积84.6%。

信江支流泸阳河、白塔河分布于资溪、金溪、东乡三县,泸阳河内集水面积984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5.2%,白塔河区内集水面积438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2.3%。

赣江支流乌江水系网及乐安,集水面积1417.9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7.5%。梅江水系网及广昌,集水面积44.5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0.24%。

临川文化区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季冷暖空气活动动频繁,阴雨连绵少日照。夏季多偏南风,初夏温多雨,盛夏干旱炎热。秋季常受变性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多晴天。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全区年平均气温17.6℃。1月份平均气温5℃,7月份平均气温29℃。极端最低气温-11℃(1973年12月26日出现在资溪县),极端最高气温42.1℃(1971年7月31日出现在崇仁县)。无霜期在263至278天之间,全区平均270天左右。临川文化区属短日照区,日照总时数为1647-1971小时,全区平均1780小时。年降水量1642-1922毫米,局部地方高达2619.2毫米。全区平均降水量1735毫米。降水量总趋势是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全区平均雨日为160-170天,资溪县183天为最多,临川市158天为最少。

临川文化区有许多野生动植物繁衍生长,其中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棵子植物7科17种,被子植物143科857种,优良速生树种26科55种,庭院观赏树20种,药用植物116科477种,珍贵衡有树种11科13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12种。全区森林覆盖率3461%,人均森林面积3.08亩,活立木蓄积量2450余万立方料,毛竹蓄积量8826余万根。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昆虫有18目118科916种,其中有害昆虫8目88科808种,有益昆虫10目30科108种。鸟类107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金猫、云豹、豹、华南虎四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猕猴,穿山甲等13种,还有数量可观的药用动物和皮毛动物。全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70.246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9.143万千瓦。全区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铜、铅、锌、钴、钡;稀有金属主要有铀、钨、铌、钽、稀土金属等;黑色金属主要有欣;燃料矿主要有煤;非金属矿有高岭土、瓷土、重晶石、钨、铜、铀等矿最为丰富,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江西临川_临川 -旅游

主要旅游景点有抚州名人雕塑园、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汝水森林公园、金山寺、天主教堂、人民公园汤墓、温泉度假村、正觉寺、灵谷峰、拟岘台、梦湖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188.html

更多阅读

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高考预测定位】本专题内容是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体现和是有关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与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考查内容上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景观特征,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

芷江镇 芷江镇-历史概况,芷江镇-自然地理

芷江镇是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县治所在地,是全县政冶、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东与艾头坪、岩桥乡毗邻;南与麻缨塘、晓坪交界,西与木叶溪、竹坪铺相连;北与五郎溪、牛牯坪接壤。全镇总区域面积77.39平方公里。下辖:北街、东街、南街、前街

前郭县 前郭县-自然地理,前郭县-行政区划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南部,隶属于吉林省松原市,县城与松原市共处一城,是松原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处东经123°35′―125°18′,北纬44°17′―45°28′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

渭丰乡 渭丰乡-渭丰乡,渭丰乡-自然地理

渭丰乡,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全境为平原,乡政府位于留南村。该乡下辖11个自然村,分为30个行政村,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乡常住人口为25157人。渭_渭丰乡 -渭丰乡渭丰乡,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乡政府位于留南村。2010

声明:《历史自然地理 临川 临川-历史沿革,临川-自然地理》为网友离线留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