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俄国 欧罗巴斯坦 突厥斯坦 突厥斯坦-狭义广义,突厥斯坦-俄国入侵

突厥斯坦,亦译“土耳其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州城市。位于锡尔河下游右岸平原。中亚最具价值的古城。曾为中亚的手工业和通商中心。铁路要站。建有轧棉、建筑材料和饲料抗生素厂等。有古代陵墓等古迹。突厥斯坦曾是哈萨克汗国的首都所在地。突厥斯坦可谓是所有突厥语族群向往的地方,市内有许多古迹建筑,分为老城和新城两区,新城正在不断发展和扩大。

突厥斯坦_突厥斯坦 -狭义广义

波斯语:?????????,英语:Turkestan / Turkistan)一词原为波斯语,意 为“突厥人的国家”、“突厥之地”。该词最早出现在8世纪阿拉伯人撰写的地理学着作中,其范围大致为东起戈壁沙漠,西滨里海,南接西藏、克什米尔、阿富汗中部、伊朗东部,北连西西伯利亚在内的广大中亚地区。“突厥斯坦”这一地理称谓一直被当地民族及与当地有政治经济联系的周边民族所使用,在从8世纪开始的不同时期的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印地语(包括乌尔都语)的各种历史文献、碑铭、外交文书、经济文书及文学作品中广泛可见。

“突厥斯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突厥斯坦”即大突厥斯坦(Great Turkestan),是指包括以上所述全部范围的地区,即西突厥斯坦(或称俄国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或称中国突厥斯坦)与南突厥斯坦(或称阿富汗突厥斯坦)的总和。狭义是指西突厥斯坦,以与在历史上又被称为蒙兀儿斯坦的西部东突厥斯坦、又被称为畏兀儿斯坦的东部东突厥斯坦和被称为阿富汗突厥斯坦的南突厥斯坦相区别。

至18世纪,随着东部“突厥斯坦”被满族建立的清帝国所吞并,南部突厥斯坦被阿富汗的伊兰语民族的国家所控制,突厥斯坦内部原本通畅的联系开始变化。于是“东突厥斯坦”一词开始被使用。同时,保持政治独立的西部即被称为“西突厥斯坦”或狭义上的“突厥斯坦”。19世纪中期,西部的希瓦、布哈拉、浩罕三个国家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于是“西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俄国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中国突厥斯坦。

纳粹俄国 欧罗巴斯坦 突厥斯坦 突厥斯坦-狭义广义,突厥斯坦-俄国入侵

突厥斯坦_突厥斯坦 -俄国入侵

到18世纪,“突厥斯坦”的地理概念已相当模糊,而“突厥斯坦”在当时史籍中也已基本无人使用。一直到19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在中亚地区殖民扩张的深入,地理名词“突厥斯坦”重新被提出。1805年,俄国人季姆科夫斯基在使团出使报告中又使用了“突厥斯坦”的名称,他将位于“突厥斯坦”东部的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称为“东突厥斯坦”,或称为“中国突厥斯坦”。19世纪中期,俄国先后吞并了中亚希瓦、布哈拉、浩罕三汗国,在中亚河中地区设立了“突厥斯坦总督区”,于是某些西方人称中亚河中地区为“西突厥斯坦”,或“俄属突厥斯坦”,把中国新疆地区称为“东突厥斯坦”。

在18世纪,俄国人深入如今的哈萨克地区。到19世纪中叶,在突厥斯坦北疆定居,并且在咸海两岸设置了一系列大致上为东西走向的堡垒。到了1850年代~80年代,俄国政府出于经济和战略的双重考虑,控制了整个西突厥斯坦,并消灭了浩罕汗国,只容许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在其传统统治者的治理下,作为俄国的附庸享有部分独立。

俄国的统治给西突厥斯坦带来和平,也使经济、交通和灌溉有某些改善。俄国政府很少干涉人民的传统生活,同时也极忽略教育,俄罗斯的政策是根据突厥斯坦总督考夫曼的漠视伊斯兰教政策。当没有穆斯林一样,阻止他们与伏尔加河的穆斯林接触。俄罗斯人不想同化他们,他们也没资格为国家服役。没打算教育他们。因此在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时,居民不识字率高达97%左右。在斯托雷平(Pyotr Stolypin)统治期间(1906~1911),俄国人由欧洲向突厥斯坦殖民的比例激增,大量俄国人和乌克兰人涌入该地区。由于新移民享有土地和水源的优先权,加上政府决定从原先不必服兵役的当地居民中征召服军事劳役,遂引发了1916年的叛乱。当局以强烈措施戡定叛乱,此举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居民倾向于未来的苏维埃政权。

1917年革命以前发生的民族主义动乱的目的不在于与俄国在政治上决裂,而在于得到文化和司法上的承认。革命后的俄国内战引发了几次真正的民族主义暴动,但是西突厥斯坦终于沦入苏维埃的控制。苏联领导人列宁和斯大林对该地区的政策包括明确的种族划分,这项政策在1924年实施行政重画时达于巅峰,使5个主要民族(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哈萨克)分别建立了加盟共和国。当1991年苏联解体时,这5个共和国均获独立。

突厥斯坦_突厥斯坦 -东部时期

东突厥斯坦即新疆,虽然从1762年起就在中国管辖下,并于1884年建省,但是俄国在当地的势力在19世纪后半叶仍然很大。1871~1881年俄军占领了伊犁和塔城。清朝末年,俄国势力在东突厥斯坦地区先后策动了阿古柏之乱、妥明之乱,以及1918年的库车暴动。

沙俄政权灭亡后,尤其是西突厥斯坦的苏维埃政权巩固后,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插手新疆,企图建立一个脱离中国的、为苏联控制的独立地区,或者一个像蒙古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1933年,苏联在北疆的阿山地区策划了反新疆金树仁政府的暴动,由阿山地区哈萨克族头人沙里福汗策划宣布独立。但是被新疆主席金树仁派兵镇压下去。

1933年,南疆的地方豪强乌斯满和铁木儿在喀什地区进行暴动。在日本、土耳其、德国和英国等方面的支持下,阿图拉的沙比提大毛拉于1933年11月12日(回历1852年7月24日),在喀什宣布成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由阿克苏的和卓尼亚孜为“总统”。“外交部长”是和田人哈生木江阿吉,“军政部长”是喀什人乌拉孜拜克,“教育部长”是阿布都喀里木可汗,“司法部长”是喀什的知识分子扎里夫・哈里阿吉。军事首脑是玉素甫江。1934年,这个政权被败退南下的回族军阀马仲英的军队推翻,其头目纷纷逃往土耳其、英属印度(克什米尔)和日本。同年接受苏联资助和培训的和田人伊敏・布格拉成立了“和田埃米尔国”,自任“和田埃米尔”。

1944年,在苏联支持下,新疆爆发了反对国民政府统治的“三区革命”(“三区”是指当时新疆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地区),1944年11月12日,艾力汗・吐烈(原苏联乌兹别克人)获得了“三区革命”初期的领导权,成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自任“主席”。1945年1月伊宁被攻克后,大批极端维吾尔族民族主义者手持木棒大刀,四处残杀汉人。到事态被制止时,已经有大批汉人被杀,其中东北汉人几乎无一幸免。1945年1月5日宣布“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脱离中国而独立,宣扬杀汉灭回。

突厥斯坦_突厥斯坦 -译名

突厥斯坦和土耳其是同一个词的中文异译,依地区、习惯而有不同译名,二者没有区别。“突厥斯坦”是一个从中古时期一直使用至今的地理称谓,而土耳其是一个现代国家名称。实际上,土耳其(土耳其语:Türkiye)和突厥(土耳其语:Türk)就是有区别的两个词。而土耳其一词是阿拉伯语,意为“突厥人的国家”、“突厥之地”,正与“突厥斯坦”一词意义相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205.html

更多阅读

收容你的这块大陆就按你的名字称作欧罗巴 欧罗巴女鞋

欧 罗 巴 腓尼基王国的首府泰乐和西顿是块富饶的地方.国王阿革诺耳的女儿欧罗巴,一直深居在父亲的宫殿里.一天,在半夜时,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世界的两大部分亚细亚和对面的大陆变成两个女人的模样,在激烈地争斗,想要占有她.

声明:《纳粹俄国 欧罗巴斯坦 突厥斯坦 突厥斯坦-狭义广义,突厥斯坦-俄国入侵》为网友下載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