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来源,纳什均衡-含义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反映的是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以约翰・纳什命名。1950年,纳什在仅28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被称为“纳什均衡”的博弈理论,他也因此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均衡”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

纳什均衡理论_纳什均衡 -来源


纳什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约翰・纳什1948年作为年轻数学博士生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其研究成果见于题为《非合作博弈》(1950)的博士论文。该博士论文导致了《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1950)和题为《非合作博弈》(1951)两篇论文的发表。纳什在上述论文中,介绍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他对非合作博弈的最重要贡献是阐明了包含任意人数局中人和任意偏好的一种通用解概念,也就是不限于两人零和博弈。该解概念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

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ForbesNashJr)1948年作为年轻数学博士生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其研究成果见于题为《非合作博弈》(1950)的博士论文。该博士论文导致了《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1950)和题为《非合作博弈》(1951)两篇论文的发表。纳什在上述论文中,介绍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他对非合作博弈的最重要贡献是阐明了包含任意人数局中人和任意偏好的一种通用解概念,也就是不限于两人零和博弈。该解概念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

纳什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篇论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题为“非合作博弈”的文章刊登在美国全国科学院每月公报上,立即引起轰动。说起来这全靠师兄戴维・盖尔之功,就在遭到冯・诺依曼贬低,嘲笑几天之后,他遇到盖尔,像说梦话似的告诉他自己已经将冯・诺依曼的“最小最大原理找到了普遍化的方法和均衡点。纳什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根本不知道竞争的险恶,从没想到学术欺骗的后果。结果还是戴维・盖尔充当了他的“经纪人”,起草致科学院的短信,系主任列夫谢茨则利用方便的人脉关系亲自将文稿递交给科学院。纳什写的文章不多,他辩解说:少了才是精品。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尔里斯当牛津大学艾奇沃思经济学讲座教授时也没有发表过什么文章,特殊的人才,必须有特殊的选拔办法。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来源,纳什均衡-含义

Nash平衡是指博弈中这样的局面,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他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Nash在证明了在每个参与者都只有有限种策略选择、并允许混合策略的前提下,Nash平衡一定存在。以两家公司的价格大战为例,Nash平衡意味着两败俱伤的可能:在对方不改变价格的条件下,既不能提价,否则会进一步丧失市场;也不能降价,因为会出现赔本甩卖。于是两家公司可以改变原先的利益格局,通过谈判寻求新的利益评估分摊方案,也就是Nash平衡。类似的推理当然也可以用到选举,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潜在战争爆发前的僵局,议会中的法案争执等。

纳什的这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他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但是骨子里挑战权威、藐视权威的本性,使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终成一代大师。

纳什均衡理论_纳什均衡 -含义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Profile)。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纳什均衡也不意味着博弈双方达到了一个整体的最优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最优策略才可以达成纳什均衡,严格劣势策略不可能成为最佳对策,而弱优势和弱劣势策略是有可能达成纳什均衡的。在一个博弈中可能有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而囚徒困境中有且只有一个纳什均衡。

数学定义

纳什均衡的定义:在博弈G=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738.html

更多阅读

评纳什均衡 纯策略纳什均衡

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20世纪80年代才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是非合作博弈理论中最基本的均衡概念。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在经过纳什(1950)的证明以后,就成为博弈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纳什的工作是对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44)的冲

美丽境界下的纳什均衡---转自电影空间 纳什均衡理论

《美丽心灵》的电影远远不能使我们真正了解约翰-纳什。在他完成了自己的纳什均衡以后,他就患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整整三十年,他才恢复正常,但时常还会有幻想。这期间,他因治疗所受的伤害无法形容,但他却不愿因治疗而被伤害了大脑,那产生

纳什均衡 博弈论

约翰·纳什1948年作为年轻数学博士生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其研究成果见于题为《非合作博弈》(1950)的博士论文。该博士论文导致了《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1950)和题为《非合作博弈》(1951)两篇论文的发表。纳什在上述论文中,介绍了合作博弈与

约翰·纳什—纳什均衡理论_Miller 纳什均衡理论计算公式

约翰·纳什1948年作为年轻数学博士生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其研究成果见于题为《非合作博弈》(19————50)的博士论文。该博士论文导致了《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1950)和题为《非合作博弈》(1951)两篇论文的发表。纳什在上述论文中,介绍了合

声明:《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来源,纳什均衡-含义》为网友无奈风吹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