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八面通镇 八面通镇-简介,八面通镇-历史沿革

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位于牡丹江、鸡西、绥芬河三市金三角的腹地,毗邻俄罗斯,是穆棱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13个村委会。人口6.8万,耕地面积5.7万亩。八面通镇自然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八面通_八面通镇 -简介


八面通镇 近照

八面通是穆棱市的一座小镇.是我的故乡,市场上卖的红宇宙烟就来自这儿,这里还是大豆的故乡,我要介绍他:

自然地理

穆棱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29°45'19"至130°58'07",北纬43°49'55"至45°07'16"。幅员6673平方公里,辖6镇3乡125个行政村。

穆棱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东与俄罗斯接壤,有41.8公里的边境线;南连绥芬河、东宁等国家一级口岸,西接闻名遐迩的牡丹江市、风光秀丽的镜泊湖;北靠煤城鸡西市。既处在东北亚“金三角”之中,又位于对俄出口的黄金通道上。国际经贸大通道301国道和滨绥铁路贯穿全境,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人口状况

2002年末,全市共有98762户,总人口3212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871人,农业人口181352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9%,人口自然增长率5.6%。

八面通_八面通镇 -历史沿革


穆棱以穆棱河得名。穆棱境域,远古时期乃肃慎居地。东汉以后,为肃慎的后裔挹娄,北朝的勿吉疆域,唐朝渤海时期为牧马场。穆棱市近代开发始于清同治二年(1863 ),宣统元年(1909 年)建置穆棱县,1946 年2月1日成立穆棱县民主政府,1954 年2月23日穆棱县人民委员会成立,1967年4月21日组成穆棱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9月29 日恢复穆棱县人民政府建制。1995年4月8日根据国家民政部民行批[1995]18号和黑龙江省民政厅民行地[1995]33号文件精神,撤消穆棱县,正式设立穆棱市,穆棱市人民政府成立。悠悠岁月,历经沧桑。回首历史,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炎黄子孙戎边拓野的辉煌壮举,可以听到数百位捐躯的民族英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这片青山秀水,不仅孕育出一代代热血儿女,也为国家造就了一个个栋梁中坚:有胆识过人、功绩卓著的部、省级领导;有指挥若定、运筹帷幄的将军、司令;有满腹经伦,或攻关于科研机构,或执教于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有投身商海、事业卓著的海外侨胞,……他们虽然远离了故土,但乡情依旧,报效父老,为穆棱的发展做出赤诚的奉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穆棱撤县设市以来,穆棱人民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奋飞”的龙马精神,借天时地利之缘,凭政通人和之势,依团结拼搏之力,领改革开放之先,从而使这块传说中的“骋马兴龙”之地,跨入了全省十强县(市)、九小龙县(市)和十四强县(市)的行列。

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八面通镇 八面通镇-简介,八面通镇-历史沿革

八面通_八面通镇 -自然资源


水利

穆棱市境内山区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及山沟1,323条,穆棱河水系占全市水系的95.2%,其余4.8%属于牡丹江水系。全市水资源总量12.94亿立方米, 市域内有一座以防洪、灌溉、发电、养鱼为主的大型水库(团结水库),另有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I型水库(清河水库)。

森林


穆棱市地方林业经营总面积为75,156.4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为73,441.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1,935.2公顷,疏林地面积2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405.2公顷,无林地面积24,037公顷,苗圃地面积42公顷,森林总蓄积112.6万立方米。广袤的森林生长着红松、雪松、樟子松、云杉、黄菠萝、核桃楸、水曲柳、柞桦木等名贵木材,蓄积量达2.2亿立方米。穆棱市山多“宝”多,有人参、黄芪、刺五加、桔梗等数百种中药材,有木耳、元蘑、猴头、松茸、蕨菜等山珍产品,年产量达5000多吨。

矿产


穆棱市资源富庶,风光秀美。素有“九山半水半平原”之称。全市共有土地面积65.3公顷,境内蕴藏着黄金、红兰宝石、煤炭、石墨、花岗岩、珍珠岩、蛇纹岩、泥质页岩、沸石、大理石等诸多矿产,其中已探明黄金储量21吨,煤炭储量2.2亿吨,石墨储量2830万吨,珍珠岩储量100万吨以上。

旅游


穆棱市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较多。境内有“小四方山城”、“粮台山”等国家一级保护古文化遗址,有十文字天然美景和六峰湖等一批风光独特的自然景观,极具开发价值。

交通通信


穆棱市通车总里程1065.5公里。其中国道149公里:G015-81.5公里(白色二级),G301-67.5公里(白色三级9.6公里、砂石三级57.9公里);省道:S206-48.3公里(白色二级):县道4条173.4公里(白色二级47.9公里、白色三级1.4公里、砂石三级13.25公里);乡道18条283.9公里(白色三级4.9公里、砂石三级95.7公里);专用公路410.9公里(砂石三级342.9公里、砂石四级68公里),全市形成以301国道和S206省道为“T”型公路主骨架,县级公路辐射城乡,乡级公路和专用公路连接村屯的市域公路网化格局,村村通车率达100%。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904台。其中营运货车686台,载客汽车218台,年货运量130.2千吨,货运周转量5359千吨,客运量238千人,客运周转量9,400千人公里。

穆棱市通信事业发展较快,通信公司、移动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规模日趋扩大。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60936门,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9695户,国脉寻呼用户11986户。通信事业已具备网络规模大、覆盖面积广、服务种类多等特点,形成了空中有卫星、地面有微波、地下有光缆的立体式骨干传输能力,基本满足政府上网、网络市场、电子商务、公共平台等公众信息事业的需求。穆棱通信公司还借助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全面开放语音、数据、图文和视像等信息服务;市话、长途程控交换技术层次已由传统的电话网升级到可提供宽带综合业务的数字网络;大容量、高速率、全覆盖、运行可靠的骨干传输网和城乡接入网正在装备穆棱市本地网和城域网;国脉寻呼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双向寻呼、信息呼、网上呼等业务,使全市通信网走上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数字化和个人化的道路。全市已经开通数据通信网、分组交换、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中国公用多媒体通信网,实现了由传统的基础通信网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演变,穆棱市已经筑就了一条多功能、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

城镇建设


穆棱市从撤县设市以来,全市城镇建设始终以“创建文明市、建设园林城”为主线,以争创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为目标,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了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的力度。

目前,穆棱市城市总体规划面积为62万平方公里,先后对城市规划进行了三次修编。各乡(镇)按照城乡建设新格局的思路,结合地域实际,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镇、村两级规划,修编工作分别达到100%和95%。

从1994年至1998年连续实施城市改造建设5331、5322、2112、5411工程。城镇路面、广场桥梁、排水绿化、小区建设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1999年以来又相继实施了城市建设提档升级工程,使穆棱市的城市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

截止2002年,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到8.61亿元,建成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市区高级砼路面总长29公里(37万平方米),供水管线130公里,水源地3处,路灯1398盏,公厕54座,新建广场、停车场7处,共9万平方米。市区以玫瑰为主基调建设了白榆一条街、垂榆一条街、球榆一条街、垂柳一条街、云杉一条街、山杏一条街,亮化、美化了市中心两条主要街路。全市绿化覆盖率为26%,开发住宅小区8个,新建综合住宅楼76.9万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建成面积8万平方米的西环休闲广场和市区主干道3.5万平方米改造亮化工程,形成了东山公园、立交桥、宇宙广场、西环休闲广场和西大桥五点一线亮丽的风景长廊。

全市住房砖瓦率、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村率分别达到98%、95%、89%、90%,道路沙石路面铺装率达到100%,砼路面铺装率达到40%,建成工业、旅游、商服、农贸小区83个。兴源镇199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穆棱镇、马桥河镇获全省富强镇,兴源镇西崴子村、河西乡更新村、穆棱镇柳毛村被评为省级村镇建设示范村,八面通镇清河村被誉为“龙江第一村”,全市已有39个村被评为省级标准化村。

2003年,是穆棱市建设北方园林城的关键之年,全市围绕重点实施“3211”工程(3场、2站、1路、1园),力争实现城乡建设投资1.5亿元,使穆棱市城市建设工作再登新台阶。

科教文卫


全市有科研机构26个,文化设施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各时期古代遗址106处,文物1945件。文学著作硕果累累,自1988年以来,先后有数十篇作品在全国获奖。全国知名词作家蒋开儒的《喊一声北大荒》、《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宋青松的《情满宇宙》、《长大后我成了你》等佳作唱响神州大地,传遍68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全国城市歌曲大赛,穆棱自己创作的《穆棱之歌》获词、曲、演唱三项金奖。尚凯文、滕爱丽等一批小说作者,将《老爷岭传奇》、《穆棱河传说》等几十部长、中、短篇小说奉献于人民群众。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穆棱是国家第一批命名的“全国体育先进县”之一,全市有三个乡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体育活动先进乡镇”,几年来共向国家、省、市体育部门及各类院校输送了247名运动员,取得团体冠军及单项金牌64个,2002年穆棱市文化体育局获牡丹江市群体工作先进集体,并保持全国体育先进市(县)的荣誉称号。

全市共有中小学151所,其中高中4所,初中27所,小学120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0,175人,教职工3,807人。全市“两基”工作圆满达标,小学和初中规范化学校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小学、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8%和99.3%,全市农村青壮年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两基”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市。

全市卫生医疗机构264所,其中市直卫生医疗单位有7个,乡镇卫生院7个,防保院2个,林业医院2个,厂矿卫生所63个,个体卫生所8个,农村卫生所175个,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全市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共有病床429张,卫生人员1,02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8人(中级以上职称374人,初级职称484人),有行政工勤人员166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3796.html

更多阅读

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小冀镇 小冀镇-简介,小冀镇-历史沿革

新乡县小冀镇位于新乡市西南16公里处,地处豫北平原,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新荷铁路交汇的三角地带,镇区青年路、青龙路直通107国道,距郑州机场6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镇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常驻人口4.5万人,建成区面积7平方

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高刘镇 高刘镇-高刘简介,高刘镇-历史沿革

高刘镇(也称高刘社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西北,东接庐阳区三十岗乡、南连蜀山区小庙镇、东北和北部分别与长丰县和寿县接壤,西与肥西县高店乡隔河相望。是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乡镇、合肥市小城镇建设

声明:《公司简介历史沿革 八面通镇 八面通镇-简介,八面通镇-历史沿革》为网友扎眼的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