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功能室简介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简介,历史地理学-发展简史

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历史地理学_历史地理学 -简介


对几大古都的历史地理进行的研究

历史地理学以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为其研究对象。其研究内容曾长期局限于研究历史人文地理。从50年代起,美国克拉克等特别强调了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性。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除去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外,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较多的领域是历史气候、历史植物地理、历史地貌和历史水文地理。②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农村、城市、田园、矿区、道路、港口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都是人类长期活动的产物。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较多的是历史人口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等。③区域历史地理学。④历史地图研究。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价值。在理论方面,历史地理学是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而它的发展又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历史地理学的任务,不仅要尽可能地去“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而且还要揭示地理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其特点。因此,历史地理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地理科学的前进和理论发展,也影响到历史科学的发展。在实践方面,对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荒漠化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地理环境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现代沙漠历史地理的考察中,揭示了中国西北地区一些前汉时期的草原后来变成了荒漠,以及这一演变的具体过程。这不仅加深认识当前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而且有助于防治荒漠化和改造沙区的工作。又如对城市的研究,仅满足于现状及其地理诸因素的考察,是难以说明一个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唯有通过历史地理的研究,“复原”已经变化或消失了的当初赖以发展的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才能认识这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揭示出其发展的规律,从而为今后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开展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总结人类过去的活动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已成为国土开发和区域建设中的重要依据。

历史地理学_历史地理学 -发展简史


东汉班固于公元1世纪撰写《汉书・地理志》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 3个阶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
沿革地理研究在中国起源很早,东汉班固于公元1世纪撰写《汉书・地理志》已开其端。此后历代相继,至宋代已形成一项独立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到清朝,早期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晚期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封建时代中国沿革地理研究的最高成就。 在西方,沿革地理的研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数量上,都难以与中国相比拟。1848年出版的T.麦考利《英国史》第一卷第三章关于1685年英国历史地理的描述,虽然有人认为它是历史地理学的“典范”,但该章及其以后出版的一些以“历史地理”命名的著作(如E.A.弗里曼1880年的《欧洲历史地理》),实际上仍以记述疆域或政区变迁为主。被称为俄国历史地理奠基人的18世纪B.H.塔季谢夫对历史地理任务的解说,也只限于历史时期疆域、位置、地名、边界、民族、移民、村落以及地方行政机构的描述,与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内容基本一致。总之,19世纪及其以前“历史地理”一词在西方虽已广为应用,但实质内容仍属于沿革地理的范围。

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
这个演变过程是随着近代地理学的发展而出现的。近代地理学始于西方,德国I.康德于18世纪中,在柏林大学开始讲授自然地理课程,A.von洪堡与C.李特尔又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直接影响到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是李特尔在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1833),以后是德国F.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上卷,1882,下卷,1891)。美国E.C.森普尔在1903和1911年分别完成的《美国历史及其地理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竭力宣扬环境决定论,但在她去世之前写成的《地中海地区的地理及其与历史的关系》(1931),却是代表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一部重要著作。法国P.维达尔-白兰士针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可能论,其著作《人文地理学原理》(1921)对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J.白吕纳1910年出版的《人生地理学原理》提出了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还著有《历史地理学》一书。

20世纪初,日本即已成立了历史地理学会,并创办刊物《历史地理学》。京都大学教授小川琢治利用中国古籍研究历史地理,著有《支那历史地理研究》及其续编。

历史地理学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但其内容仍未超越沿革地理的范围。1917~1919年张相文在北京大学主讲《中国地理沿革史》,这是沿革地理第一次被列入大学课程,且在课程内容上已不限于疆域与政区的演变。30年代前期,顾颉刚在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讲授《中国疆域沿革史》,谭其骧在辅仁大学讲授同一门课。当时影响更大的是由顾颉刚发起的“禹贡学会”,以及由顾颉刚和谭其骧主编的《禹贡》半月刊。《禹贡》自第3卷第1期开始,其英译名称正式改为《中国历史地理》,这是“历史地理”一词用于中国出版物的开始,虽刊物内容仍以沿革地理论文为主,但为以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培养了人才。

历史地理学_历史地理学 -形成发展


李特尔在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时期。德国A.赫特纳1927年出版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有专节论述历史地理学,指出历史地理学既不同于地理学发展史,也不能局限于国家疆域和地点的描述,它是对“过去时代进行的地理考察”。同时,德国O.施吕特尔用历史地理的方法来分析地理景观,提出要研究自然景观(人类活动影响之前的景观)如何转变为文化景观(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景观)。此后,他又用20多年的时间研究中欧地区原始景观,利用地名考证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地理文献,重建了公元5世纪时的林地和空地模式,追溯了文化景观的演变过程,写成3卷著作《早期中欧聚落区域》(1952、1953、1958)。

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专著的出现,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5年出版的英国W.G.伊斯特《欧洲历史地理》,叙述了欧洲罗马帝国至19世纪铁路兴起时期的聚落地理、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历史演变,内容上已完全不同于过去以研究疆域政区为主的同一名称的专著。1936年一部更为重要的历史地理专著问世,即英国H.C.达比主编的《1800年以前的英格兰历史地理》。达比在本书序文中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性质、特点和方法,对于后来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948年,美国R.H.布朗的《美国历史地理》出版,该书描述了从15世纪末北美大陆被发现后直到19世纪20年代,美国国土由东向西逐渐开发过程中的地理变迁。上述三部著作,标志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与此同时,美国的C.O.索尔、A.H.克拉克和苏联的В.К.亚聪斯基在理论上和研究方法上,都对历史地理学的独立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以后,代表性著作有达比的《英格兰历史地理新编》(1973年初版,1976年又分别出版《1600年以前的英格兰历史地理》和《1600年以后的英格兰历史地理》)。达比还利用1086年英格兰全国土地丈量清册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从而复原了11世纪英格兰的地理,共有6部著作,在1952~1977年间陆续出版。美国D.W.米尼格的《大西洋的美洲,1492~1800》(1986,为《美洲的形成》的第1卷)。苏联 В.С.热库林的《历史地理学:对象和方法》(1982),系统地论述了俄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以及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和方法,并以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实践作了具体说明。日本菊地利夫的《历史地理学方法论》(1977)是论述历史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专著。

西方历史地理学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0年,侯仁之在以达比为代表的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下,撰文阐述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之间的本质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以不同时代地理环境变迁为主 ”,“从先史时期开始,举凡每一时期中自然和人文地理上的重要变迁”都在讨论之列。其后因为受苏联地理学说的一些消极影响,历史人文地理学在一段时期内未能在中国(大陆)得到发展,但整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却是有很大成绩的,主要在历史气候、城市历史地理、区域历史地理,以及古代地理名著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2)。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79)、谭其骧的《长水集》(1987)、史念海的《河山集》(第1集,1963;第2集,1981;第3集,1988)、黄盛璋的《历史地理论集》(1982)、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985)和陈芳惠的《历史地理学》(1977,台湾省出版)。历史地图的编绘虽然仍以沿革地理的研究成果为主,但在范围、内容和精度上都有重要发展,如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1988)、侯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1988)和程光裕、徐圣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上册,1980;下册,1984,台湾省出版)。

历史地理学_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以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为其研究对象。这里所谓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是限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环境。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而在自然环境中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甚至创造出只有在人类的活动下才能出现的地理现象。

但是,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地理环境的变化是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只是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后才日益明显和重要。据今所知,原始农业的起源至今将近1万年,距今1万年前在地质史上是第四纪全新世的开始,在考古学上则是由旧石器时代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在此以前,自然环境变迁一般属于古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在此以后,自然环境变迁一般则属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事实上,古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是相互渗透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历史地理学研究主要限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文字记载以前很长的一段先史时期,常是历史地理学和古地理学交叉研究的范围。

历史地理学_历史地理学 -研究内容


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曾长期局限于研究历史人文地理。从50年代起,美国克拉克等特别强调了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性。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除去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外,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和历史地图。相应地形成4个研究领域。

历史自然地理学
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达比的一系列著作,为历史自然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中国自5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1982)是这一时期的初步总结。历史自然地理学如涩现代自然地理学一样,也有各种不同的分支和领域,现在研究较多的是历史气候、历史植物地理、历史地貌和历史水文地理。

历史气候
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中国和苏联为主,如苏联M.A.博戈列波夫在1907年已发表《论俄罗斯欧洲部分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动》;中国1981年出版《全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包括1470~1979年旱涝分布图510幅,及1951~1979年实测降水量分布图119幅。其中,以竺可桢的成果最为显著,他以毕生精力进行研究,1925年就发表《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历史植物地理
这是从苏联Е.В.武尔夫的研究开始的,1932年出版《历史植物地理学引论》,以后又出版《历史植物地理学》。他在30年代的著作中即明确指出,历史植物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界的变迁”。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不少研究,如文焕然的《试论七、八千年来中国森林的分布及其变迁》。

历史地貌
美国索尔于1925年所发表的《景观的形态》,讨论了人类活动引起的地球表面的变化。中国学者曾昭璇等的《历史地貌学浅论》(1985),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这个问题;侯仁之、朱震达对沙漠历史地理,史念海对黄土高原的历史地理,陈吉余等对河口、海岸在历史时期的变化等,均有研究成果。


历史地理学

历史水文地理
达比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中对英格兰的沼泽水文在历史时期的变化作了系统的探讨;中国谭其骧、史念海对黄河水系历史时期的变迁,谭其骧等对长江水系历史时期的变迁,曾昭璇对珠江水系历史时期的变迁,均有较深入研究。此外,在历史动物地理、历史土壤地理等方面,中外地理学家也都有专文陆续发表。随着各自然要素的历史地理变迁研究的深入,历史综合自然地理研究也已开始受到重视。

历史人文地理学
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赴其规律的学科。人是改造自然的主导者,是各种人文地理现象和环境的创造者。农村、城市、田园、矿区、道路、港口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场所,都是人类长期活动的产物。与此同时,创造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此,历史人文地理学与现代人文地理学一样,也有许多分支,但研究程度远不如现代人文地理学。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历史人口地理、城市历史地理和历史经济地理等。

历史人口地理
中外学者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西方,对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世界人口大迁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在中国,研究工作则几乎涉及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的人口分布和变迁;各地区的历史人口地理也有研究,例如对辽金至中华民国期间北京城市和郊区人口的变化及其地理分布的研究。

城市历史地理
中外学者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大量的,其中以美国和中国学者的成果较为瞩目。例如美国J.E.Jr. 万斯关于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城市作用和结构的专著《人的这一场所》(1977),被誉为城市历史地理的代表作;美国P.惠特利研究古代中国城市的起源和特点,发表了《四方之极》专著(1971);美国G.W.施坚雅主编有《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1977),第一次把中心地学说引入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在中国,侯仁之等结合北京等城市的规划工作进行了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特别对几大古都的历史地理进行了较多研究。

历史经济地理
苏联学者比较重视这项研究,出版有《国外经济地理学的历史地理学导论》(1963)、《15~17世纪的俄罗斯农村》(1980)等书。在中国则以农业历史地理的研究为主。 另外,历史文化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历史军事地理等领域也都有研究专文发表。

区域历史地理学
随着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区域历史地理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代表性著作有达比关于英格兰历史地理的几本专著,布朗的《美国历史地理》,苏联В.З.德罗华热夫的《苏联历史地理》(1973)。中国有《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1982),和在台湾省出版的王恢编著的《中国历史地理》(1975)、石璋如等合写的《中国历史地理》(1983),后两书仍以传统的沿革地理的内容为主。

历史地图研究
历史地图的绘制,从3世纪时中国裴秀的《禹贡地域图》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至今不少国家已有大型的国家历史地图集的出版。例如1987年出版的由R.C.哈里斯主编的《加拿大历史地图集》第1卷,很有特色。但对历史地图的理论和绘制内容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历史地理学_历史地理学 -性质和地位

对历史地理学学科的性质。一直有不同的意见:①认为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以苏联亚聪斯基为代表,А.Г.伊萨琴科等苏联学者至今持有这种观点。②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以英国伊斯特为代表,这个观点至今在中国地理学家中有一定影响。事实上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使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早已越出人文地理学的范围。③认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英国达比、中国侯仁之为代表,这个观点愈来愈受到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证实,也被愈来愈多的学者所承认。

历史地理学_历史地理学 -研究意义


对几大古都的历史地理进行的研究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价值。

理论方面
历史地理学是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而它的发展又大大丰富了现代地理学的内容。历史地理学的任务,不仅要尽可能地去“复原”过去时代的地理环境,而且还要揭示地理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其特点。因此,历史地理学研究不仅有助于地理科学的前进和理论发展,也影响到历史科学的发展。

实践方面
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荒漠化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地理环境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西北广大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就遭受到荒漠猾的严重危害。干旱区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处于脆弱的相互依存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极易遭受破坏,一旦破坏之后则很难恢复;加上干旱和大风频率极高的气候特征,地表含有大量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一些活动破坏干旱生态系统的平衡,便出现荒漠化。在现代沙漠历史地理的考察中,揭示了中国西北地区一些前汉时期的草原后来变成了荒漠,以及这一演变的具体过程。这不仅加深认识当前该地区的地理环境,而且有助于防治荒漠化和改造沙区的工作。又如对城市的研究,仅满足于现状及其地理诸因素的考察,是难以说明一个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规律的。惟有通过历史地理的研究,“复原”已经变化或消失了的当初赖以发展的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才能认识这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揭示出其发展的规律,从而为其今后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开展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总结人类过去的活动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已成为国土开发和区域建设中的重要依据。在文化教育、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开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今世界上凡有条件的国家,都已把本国的历史地理列在大学课程之内。

历史地理学_历史地理学 -基本研究方法

历史地理学,作为正在不断发展的科学,需要有好的研究方法不断推进,补充新的血液,增加新的生命力。那么,针对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有哪些方法可供选择呢?

1。历史文献研究法

就是以某研究任务为中心,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关键信息,找到重要线索,得出重要结论。收集文献的范围比较广泛,像历代正史的地理志,专门的舆地之书,各种相关笔记、诗文、杂录、碑刻、图画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进行严格考证。

2。实地考察法

研究学科的最好方法是取得第一手新鲜资料。而一手资料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对地形地貌的相考察,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对古遗址等的考古研究等。

3。多学科交叉演进法

每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以及不断壮大,都离不开从各学科当中吸取营养。历史地理学更是如此。历史地理学是在一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内研究历史现象和地理演变规律,因此,首先就与地理学结缘,但又不是直接研究地理事物的位置,地形地势等纯地学内容,而要与时间挂起钩来,因此,还应该特别注意吸收取史学的地理类要素。该学科的交叉本质也就决定她一诞生就是一门杂食学科。不仅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伴随传统的研究方法外,还应该不断把现代信息技术学科的营养植入其体内,吏其更加便捷,动态,丰富的呈现历时的变化规律和要素,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并发扬光大。此外,像语言学,民鹆学等相关学科都会成为其不断发展的力量。
展望

首先,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加强理论上的研究以促进本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历史地理学的专题研究和区域性的描述,在一些国家中与日俱增。但是在此基础上如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虽已引起重视,但亟待深入探讨。如在建立系统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同时,如何发展综合历史自然地理学:传统的绝对空间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时间和空间也已不能再认为是绝对对立的了,这些基本概念的变化,如何影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等问题。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如何积极引进新的科学技术。近年来放射性碳测定、孢粉分析、树木年轮等方法,已经开始被应用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来,但计量方法和航空热红外、遥感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引进。它们的引进必将有助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历史地理功能室简介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简介,历史地理学-发展简史

其次,国家历史地理专著的写作和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已受到历史地理学界的重视。但是像达比主编的英格兰历史地理专著还不多,这需多年的集体努力才得以完成。至于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在加拿大也是经过多年的分工合作才于1987年出版其第 1卷。中国沿革地理的研究和沿革地图的编绘,长期以来成就突出。但是,足以反映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国家历史地理专著和国家历史必图集的编绘,还有待进行。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已由谭其骧组织力量在进行之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50103/164119.html

更多阅读

一枝清荷:怎样历史地看待极右势力的粉墨登场

一枝清荷:怎样历史地看待极右势力的粉墨登场    一枝清荷    翻开历史书,你希望去寻找什么?对清荷而言,我希望去寻找一个投影,一个过去与现在的结合点。我深信,只有抓住历史才可能抓住现在。历史的发展绝对不是一条直线,历史逻

垂体功能紊乱 垂体功能紊乱-简介,垂体功能紊乱-症状起因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等,还能够贮藏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这些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

RD潜脑搜查室 RD潜脑搜查室-简介,RD潜脑搜查室-出场人物

《RD潜脑调查室》是由士郎正宗与Production I.G黄金拍档推出的动画作品,于2008年4月在日本各电视台放送。片中主要人物有波留真理、苍井水面、苍井飒太、赫伦和书记长等。rd潜脑调查室_RD潜脑搜查室 -简介《RD潜 脑调查室》是由士

名山室 名山室-信息,名山室-简介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城西13公里高盖山上。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辟建东、西二石室。五代十国后唐天成年间(926-930年)赐名高盖名山院,后改今名。闽王祭天封为西岳,道书称第七福地。奇峰环列,石阶陡峭。石室中原有堂宇三座,现存后院,内有神榻、飞

声明:《历史地理功能室简介 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简介,历史地理学-发展简史》为网友一挽清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