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五通神 五通神-基本分类,五通神-汉族民间传说

五通神又称五郎神,是汉族民间传说中横行乡野、淫人妻女的妖鬼,因专事奸恶,又称五猖神。来历复杂,一说指唐时柳州之鬼;一说是朱元璋祭奠战亡者,以五人为一伍;一说为元明时期骚扰江南、烧杀奸淫的倭寇。总之,五通神为一群作恶的野鬼。人们祀之是为免患得福,福来生财。遂当作财神祭之。五通神以偶像形式在江南广受庙祀。路神内涵奇奥、源头最古。江南汉族民间自古有祭祀“五通神”的习惯,这就是官方所不爽的淫祀之一种。关于这五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这是当年五位兄弟修炼成的邪神,是不是能够降福不知道,但触犯了他们能够降祸则是肯定的。如果好好供奉的话,说不定也是有些福祉,而且比供奉正规神佛来得迅速―――这话其实有道理,什么时候都是邪道比走正道能够更快累积财富,比如行贿受贿啥的。

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五通神 五通神-基本分类,五通神-汉族民间传说

五通神_五通神 -基本分类

财神


五通神

在汉族民间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塑造出一尊尊能使人致富的巨

神,财神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神灵。从唐宋至明清,广为江南汉族民间信奉的五通神,虽没有财神那样高的知名度,信奉者没有像财神那样的普及、广泛,但也有众多的“追随者”。人们只需虔诚供奉,“凡财货之出入亏赢,必先阴告”,五通神对人说:“苟能祀我,当使君毕世巨富”、“能使人乍富”(《夷坚丁志》卷一三)。但这方神灵也很小气,得罪不起,如果得罪了他,所有财富立时就会“移夺而之他”、“所积之钱,飞走四出,数里之内,咸有所获”(《夷坚支癸》卷三)。古籍上说五通神能使人巨富,也能让人一贫如洗,这位反复无常、心胸狭隘、意气用事的小气神,真让人琢磨不透、哭笑不得。虽如此,人们对他仍是信奉有加,顶礼膜拜。

五显神

宋代汉族民间传说,五通神也称五显神,是汉族民间一群神鬼的通称,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可单独称作五通神。其中,有一位“形如五六岁小儿,称安乐神”。《夷坚支志》卷十上说,南康建昌县云居山大禅刹所供奉的五通神“甚灵异,名为安乐神”,他经常与和尚们谈话聊天,“无见其形,其声全如五六岁儿”,更加神秘兮兮的了。

五通神,也叫五郎神、五猖神。是横行乡野、喜欢淫人妻女妖怪、孤魂的通称,并不专指那一类鬼神。通常塑像五尊以供奉血食,号称“五通”,民间多所崇祀,另说有财神的能力。

五通神_五通神 -汉族民间传说

五通神与小天宫的传说

很早以前,东阳出南门,画水江畔,塔东山下,住着十几户人家。他们起早摸黑,男耕女织,靠勤劳的双手,逐渐把自己的家乡建成了象模象样的小村庄。他们以农为业,几乎每年都要受到旱魔的袭击,快到口的庄稼眼巴巴的被旱魔烤焦,快到口的粮食被旱魔夺走。他们决心齐心协力建造一口山塘灌溉农田,抵御干旱。于是在塔东山下的半山腰(下田坤)筑了一道塘塍决心把山水拦住。但是,也许是地点选的不对,化了全村几年心血建成的山塘蓄不住水,到了夏秋季节,原来绿油油的禾苗还是被干旱晒焦了头,田地龟裂,造成粮食颗粒无收。

村民们正在唉声叹气一筹莫展的时候,被云游四方经过这里的“五通神”知道了这一难处,有意为这里的村民们出一点力,办点好事。于是在塔东山东侧的石壁的一个山洞里住了下来,与村民们一起分析“下田坤”山塘蓄不住水的原因,指出“下田坤”没有来路水,坝塍不高,这是蓄不住水的主要原因。决定另选坝址再造山塘。“五通神”对村民们说:“我住的那个坑口造坝比较合适,水脉长,水源比 ‘下田坤’要好,而且坑口两边山势比较陡峭,又是石壁,造坝省工省力,造好后保证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于是和村民们一起挑石筑坝。“五通神”这一天挑着两块巨石往坑口坝上赶,爬上几十级“长踏步”,来到“彩岭”这一平缓地段,正想歇一歇,换换肩,由于辛劳过度,一个踉跄跌倒在地,两块巨石滚落在两边,而“五通神”的一个巴掌刚好印在那个正在建造的山塘上,所以形成了这个巴掌形的山塘水库。而两块巨石,一块落在“长踏步”一侧,一块落在“下田坤”原来那口山塘里。由于“五通神”与村民们共同努力,山塘很快造好了,并蓄满了水。人们为了纪念“五通神”,把这口山塘称为“小天宫”,把“五通神”住的山洞称为“五通洞“。从此以后,虽然南山脚一带的四乡八邻每逢干旱,到处都是禾苗干枯,但是唯独塔东山下一片葱绿,稻穗沉甸甸的,年年有个好收成。原因就是因为有了“小天宫”可以抵御干旱。并且等到“小天宫”快要放完水的时候,老天必然是旱情停止,下一场透雨。这时“小天宫”的水又满了,因此这个永不干涸的“小天宫”的美称也就越传越远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和感谢“五通神”,朴实的村民们每到逢年过节,就会抬着“猪头、鹅”到“五通洞”去拜祭“五通神”。一直延续至今。

扶危济困的五通神

传说中的五通神是一位扶危济困、救助穷人的天神。只要他光顾那户人家,那户人家的锅里就有吃不完的饭,那户人家的粮仓及装粮食的瓶瓶罐罐就总是满满的。

这一天,五通神来到一个村庄,只见村口坐着一个老婆婆和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拉着老婆婆的手哭个不停:“奶奶,我饿,我饿呀.……”。老婆婆伸出瘦骨嶙嶙的手抚摩着孩子的头,压抑住自己肚子也咕咕叫的情绪,无可奈何的安慰着孩子:“别哭,孩子,等一会也许好心人就会来了,好心人会给我们一点吃的,哪怕是一点残菜剩饭,你就能熬过一阵子了。”孩子还是摇着老婆婆的身子哭喊着:“不,我不嘛,我们不是等了好几天了,怎么还没有一个人给我们饭呀?我饿,我饿……”。

五通神听着一老一少的哭喊,忍不住就走过去,问他们是哪个村庄的人,为什么坐在这里。老婆婆告诉他,他们就是这个村庄的,孩子的父母原来都给财主家干活,父亲累死了,向财主家借钱安葬,还不起钱,财主要孩子妈去抵债做小老婆,孩子妈不从投河自尽了。剩下婆孙俩,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没吃饭了。因为村里家家都穷,虽有好心的邻居也帮不上忙,只好坐在这里盼过路的好心人给一点吃的或者施舍一点钱买米充饥。五通神听了老婆婆的叙述,心想这么可怜的一老一少我不帮忙还有谁需要我帮忙呢?想着就从怀里摸出二个霉干菜夹心的麦饼对孩子说:“别哭了,孩子,这是我带在路上吃的,先给你们充充饥吧。你们回家去好了,我保证你和奶奶天天有吃的,也许你们到家后正有一锅饭等着你们吃呢?”五通神边说边扶起了坐在地上的婆孙俩。听了五通神的话,他们还不知道站在面前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五通神,老婆婆半信半疑的对五通神说:“好心人,你把自己路上吃的省给我们吃,我们会感激不尽的,可是你说我们回家天天都会有吃的,除非五通神光顾,我家哪有米做饭呢?”五通神说:“回去吧,相信我,好心会有好报的。“在五通神的劝说下,婆孙俩一步一回头的向五通神道谢,互相搀扶着回家去了。

婆孙俩回到家里,立即赶到锅灶间揭开锅盖,一看,嗬,一锅米饭正冒着腾腾热气,飘出阵阵的饭香,引得小男孩直流口水。而飘出的阵阵饭香引得左邻右舍都前来观看,啧啧称奇,询问老婆婆哪来的米饭。老婆婆就把在路口遇上好心人的事讲给乡亲们听,乡亲们听了都说:“那肯定就是五通神了,要不然哪来得米饭呢?“老婆婆才知道路上遇到的就是五通神,忙不迭的与孙子一起跪在门口对着刚才遇见五通神的方向拜了又拜,然后与乡亲们一起分享锅里的米饭。说来也真奇怪,锅里的饭明明快吃完了,可是用锅铲铲几下,锅里又冒出热腾腾米饭,直至众乡亲们吃饱为止。

《聊斋》中的五通神

《聊斋》中关于五通神的故事有两篇,一篇题为《五通》,一篇是《五通》的补篇,题名为《又》。《聊斋》中的五通也是至淫之灵物,他们均以美男子的形象出现,专门淫人妻女,“民家有美妇,辄被淫占,父母兄弟皆莫敢喘息,危害犹烈。”后来被万生所杀的“三通”乃一马二猪,被万生断一足的“一通”则不知为何物。蒲松龄在文末评曰:“五通青蛙,惑俗已久,遂至任其淫乱,无人敢私议一语,万生真天下之快人也。”《又》篇写金龙大王女儿的俾女阉割一通,并在篇末说:“此事……若在万生用武之后,则吴下仅遗半通,宜其不足危害也。”

五通神_五通神 -文献记载

唐・郑愚《大沩虚佑师铭》:牛阿房,鬼五通,专觑捕,见西东。

唐・柳宗元.《龙城录》曰: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偶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我心,遂尔龙城绝妖邪之怪。宋.洪迈《夷坚丁志.江南木客》:大江之南地多山,而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6078.html

更多阅读

浅谈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浅谈边城悲剧色彩

浅谈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爱情悲剧的必然性[摘 要]《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四个传说流传了四对有情人的爱情悲剧。现在,究其原因,我们控诉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封建统治者。其实不然,放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邮票欣赏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董永和七仙女》邮票欣赏2|分类:邮票收藏|标签:邮票文化|在我国古代众多的文学名著中,除了有史书记载的古典文学作品外,像前面我跟大家介绍过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系列,还有一类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它不仅数量众

乐山五通桥桫椤谷游记 四川乐山五通桥区

出宜宾往西北偏西方向走,有新落成的宜乐高速。上高速一个小时左右到五通桥,有一个小镇称之为西坝镇。在镇中央有两家醒目的餐馆,都做西坝豆腐。正值十一大假,慕名而来得人不少,车沿途停满了。餐馆里人也坐满了,里外站了很多人,等着其他人

声明:《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五通神 五通神-基本分类,五通神-汉族民间传说》为网友如梦初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