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的基本信息简介 《铁西区》 《铁西区》-基本信息,《铁西区》-简介

《铁西区》是由王兵导演的一部影视作品,是一部片长9个小时的纪录片,对于观众是一个严肃的考验。这在中国纪录片历史上,似乎也是绝无仅有的。在国内,其出产后不是被冷落,就是被误解,似乎很少有人知道,在世界三大纪录片电影节上――法国的马塞和南特,日本的山形――它都获得了第一名。

铁西区_《铁西区》 -基本信息

片名::《铁西区》
导演:王兵

铁西区_《铁西区》 -简介


《铁西区》

《铁西区》是部纪录片,DV拍摄,APPLE剪接,片长9小时有余,分为《工厂》、《街》、《火车》三个部分。全部拍摄于沈阳铁西区,拍摄时间约为1999至2001年。王兵在鲁迅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去铁西区的工厂拍图片,算是作业。但后来的事情是他个人的兴趣。有关他个人的情况我在后面一节中再说明一二。他的个人兴趣是去了一些次,图片的范围扩大到作业之外。我个人有兴趣组织一个展览看一看王兵那个时期的图片。《铁西区》导演王兵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该片是他的导演处女作,投资60万元人民币、耗时18个月拍摄,素材带有300个小时。单枪匹马用一台小的DV摄影机完成全片拍摄的王兵每天早上8点,和铁西区的工人们一起上班,晚上12点多或2点多回家,拍到了很多班组。时间长了,他融入工人们中间,拍摄由此进行得非常自由、顺畅。在第二届墨西哥城国际现代电影节,中国导演王兵的参赛作品《铁西区》荣获最佳纪录片奖。 2003年法国马塞记录片电影节最佳记录片. 2003年日本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最佳记录片.《铁西区》得到了鹿特丹电影节Hubert Bals基金的资助。

铁西区_《铁西区》 -铁西区

铁西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机械加工业基地和基建配套工业基地,其主体是国有企业,


剧照

也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今天的最后堡垒。但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就这样轰然崩塌了,在浦东,长三角,珠三角经济持续腾飞的今天,面对《铁西区》呈现的社会巨变留下的伤口,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面对,可又不能不去面对;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反思,可又无力把握。

铁西区_《铁西区》 -剧情简介

《铁西区》 由《工厂》、《艳粉街》和《铁路》三部分独立的影片构成。


剧照

《工厂》240分钟
开篇就是铁路,火车慢吞吞行驶在铁轨上,路过一座座厂房高炉,一个个道口岔路,其过程恰似引领我们的眼睛对铁西区进行一次宏观的巡礼。长达七分钟的镜头,沉着冷静,意味深长,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在这个庞大而破旧的工业区里,依然能感受它曾有的辉煌,宽敞的厂房,浴室,街道。专用的机车铁道。然而,在它的内部,工人们在休息室听着收音机讲着股份制改革,讨论他们的下岗、工资和养老金的问题,聊天、打牌、吃饭、洗澡、打架、骂粗话、讲荤段子、看色情电影,在这些朴实的面孔后面隐藏的却是对于生活的极度惶恐,小人物的悲欢,个体生命的起落,本来并不能有效映照整个时代。然而铁西区里的小人物,零乱、离散、茫然,一点一滴地,汇聚成海,构成了整个体制投射下的巨大阴影。冶炼、轧钢、电缆,3个建于1934年的工厂是影片的主角。顶峰时期曾有万余职工的冶炼厂每车间只剩二三十人,巨大的厂房空旷而衰老。片尾,冶炼厂关闭,工人们到30公里外的疗养院做最后一次疗养;电缆厂因交不起采暖费被迫让留守人员放长假,工厂办公室内的冰冻结了半米多厚;轧钢厂正在拆除。
工厂外却聚满退休工人,等待着领取拖欠了好几个月的工资。等待成为一种常态,甚至包容了每每落空的打击。怨恨、悲凉、不甘、抗争,通通在体制坍塌的废墟中埋没,消解于无形。这里,铁西区熊熊的炉火已经熄灭,高高的烟囱不再冒烟,工人们听天由命,退无可退,脚下踩着的,是生命这个词所包含、最后的底线:活着。
《工厂》结尾部分,轧钢厂开始拆除设备,推平厂房。巨大的钢架被电焊枪切割下来,可能在上面呆了七八十年的灰尘,瀑布般落下……
《艳粉街》210分钟
《艳粉街》是《铁西区》的第二部。艾敬曾经有首歌叫《艳粉街》,我曾经以为这是一个虚构的名字,


剧照

但从这部片子我得知这是一个真实的所在。一个香艳的名字所指的却是工人所住的棚户区。低矮,破派,颓废的工棚里居住着的是一群压抑的人们,生病体弱的母亲,年老疲惫的父亲,还有一群不安分的孩子。王兵的镜头追随的,是一群十七八岁、整天无所事事游来荡去的艳粉街青年。“吸烟伤肺、喝酒伤胃、桑拿太贵、到歌厅高消费、打麻将赌博你干扰社会,买点彩票经济又实惠……”无名彩票宣传员的口才丝毫不亚于赵本山,但撤场后的凄冷却使之前的热闹显得愈发荒谬。艳粉街是工人居住的棚户区,一群十七八岁的男孩经常聚在一起追逐女孩或彼此消遣。2000年年末,艳粉街棚户区房屋拆迁改造,人们为争得应有的新房面积,与房屋开发商明争暗斗。最终人们冒着大雪踩着泥泞,扛着自家的门板,穿过拆成一片废墟的艳粉街,带着失望离开自己的住所。
在父辈讨论着如何生存的时候,年轻一代却无忧无愁,他们挥霍着青春,没有工作,没有前途,没有出去闯荡的冲动.就那么赖着,耗着,追追女孩子.算是个乐趣.似乎有无穷多的日子可以打发,但未来呢? 残酷的冬日里没有未来。
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们的世界缓慢停滞,不是他们不想变,而是他们无力改变、废墟生存的命运。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大工业激情的幻灭,工厂的倒闭,父辈生计的无着,不由分说的接踵而至。
“工人阶级主体性的丧失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失语,过去所熟悉的生活分崩离析了,日常生活领域无法抗争地沦陷与失落了。在物质的巨大废墟上,是工人阶级无言的精神的废墟,它的荒凉犹如烟花后的天空,记忆中的繁华如落在雪地上的爆竹的碎片,使得无边的黑夜和虚空变得触目而惊心。”
幻灭,除了幻灭的青春,他们还能剩下些什么?
《铁路》90分钟
《铁路》是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铁路与火车也是整个影片的重要意象,


剧照

影片由它开始,也由它结束。《铁路》,曾经贯穿铁西,联系着一个个重工业大厂,然而当年的骄子如今已奄奄一息。
杜锡云和杜阳是一对以火车为生的父子,然而,他们并不是铁路上的正式职工,而是游离于社会体制外的个体。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没有户籍,没有固定的住所,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存。这都是一些生活在主流历史之外的边缘人,却寄生在历史中,依靠对体制的阿谀、背叛、剽窃、威胁,在体制的缝隙中寻求脆弱的生存空间。机车穿行在厂区之间,见证着人生数十年的悲欢离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经快乐的日子,平淡的日子,痛苦的日子,就这么一步步走过。
临近结尾,唯一的高潮出现了。尽管它仅仅是一个数分钟的片断。意外发生后,儿子用粗大的黑手抚摸着曾经拥有的幸福,转瞬间满脸的泪水流下。而在小餐馆,儿子发着酒疯,大哭着下跪。无不令人心碎。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粗砺的生活背后小人物那柔弱的心灵。他们渴望的,他们惧怕的,在这个动荡的岁月里,又是谁来操控?铁路为各工厂生产提供运输任务,火车上的工作人员终日游荡在各工厂之间。铁路货场周围一些没有户籍和固定住所的人员,以捡火车上的货物为生。名叫杜锡云的中年男子和他的大儿子杜洋,20年来一直为这个火车班组服务,同时也是铁路公安派出所安插在货场周围人群中的内线之一。
说起我国的国有企业衰落过程,这是一个至今存有争议、敏感的话题。当九十年代国家经济重心南移之后,传统工业一边保证财政税收的高额上交,一边拖累着本该由社会承担的沉重福利包袱,一边面临原材料放开市场后毫无保障的供给,这相当于一个巨人不断在被抽血的同时还吃不饱饭,再壮实的身体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倒下去是迟早的事。而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很显然并未达到吐故纳新的程度,为什么会匆匆抛弃,为什么会急剧萎缩,为什么会迅速坍塌?这个大大的问号,留给了历史。问号下面,是无数个荒芜的铁西区、惨淡的灰暗;是无数渺若尘埃的下岗工人、无声的诘问。要记得,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
苦难蔓延的地方,成不了天堂。

铁西区_《铁西区》 -导演介绍

保安的基本信息简介 《铁西区》 《铁西区》-基本信息,《铁西区》-简介

1967年生于西安,14岁以前在陕西农村上学放羊。父亲在他14岁时意外过世,他放弃读书去了西安建筑设计院接父亲的班,并从此承担家庭开支。1991年他到沈阳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后来又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99年底回到沈阳,用DV拍摄了铁西区。两年300多个小时的拍摄后,一个5个多小时的初剪版本获葡萄牙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03年又获得法国马赛纪录片电影节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两个最佳纪录片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6271.html

更多阅读

保安的基本信息简介 武逆 武逆-?基本信息,武逆-内容简介

《武逆》是网络作家只是小虾米所写的玄幻小说,由17k小说网首发。沉眠三载,不知岁月流江。废材?不是,是天才!帝脉天赐,指天斥神张扬。废体?不是,是神体!天下为敌,为伊孤战八方。男人的尊严,需自己找回!武逆修神,古今天地至上。神体开启,不生即死!一

声明:《保安的基本信息简介 《铁西区》 《铁西区》-基本信息,《铁西区》-简介》为网友六年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