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语解释 包袱[汉语词语] 包袱[汉语词语]-基本解释,包袱[汉语词语]-详细

汉语词语解释 包袱[汉语词语] 包袱[汉语词语]-基本解释,包袱[汉语词语]-详细

包袱,指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比喻精神上的负担。语出宋洪迈《夷坚三志?胡廿四父子》:“乾道元年冬,弋阳某客子独携包袱来宿。”包袱,一本作“包复”。相声里引人发笑的艺术语言叫"包袱"。它是相声演员沿用的术语,实际上它和笑料、噱头的意思完全一样。运用中有"系包袱"和"抖包袱"的过程。 在相声中安排"包袱",要善于借鉴传统技巧,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需要。组成"包袱"的手法很多,最主要的有重复、否定、反常、错觉、双关、夸张、打岔、曲解、谐音、争辩等十种。

包袱_包袱[汉语词语] -基本解释

1[cloth-wrapper]∶包裹物件用的布面
2[abundlewrappedinacloth-wrapper]∶外包有布的包裹
3[load]∶比喻精神上的负担
4[burden]∶比喻把某种负担,即使人沮丧、压抑或引起忧虑的事物丢掉或抛开。
5[laughingstock]∶曲艺节目的笑料

包袱_包袱[汉语词语] -详细解释


包袱元刘致《一枝花・罗帕传情》套曲:“封裹的丁一确二,和包袱锁入箱子。”《红楼梦》第五一回:“凤姐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泥包袱拿出来。”曹禺《原野》第一幕:“她手里抱着一个小红包袱。”
2.包衣物用的包单。如:这些衣服需要一块大点的包袱才能包住。
3.比喻某种负担。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三:“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4.祭扫时的焚化品。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十月一》:“十月初一日,乃都人祭扫之候,俗谓之送寒衣……今则以包袱代之,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矣。包袱者,以冥镪封於纸函中,题其姓名行辈,如前所云。”《红楼梦》第五八回:“你告诉我名姓儿,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5.曲艺术语。指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
侯宝林《我和相声》:“不懂幽默,这一段相声哪一点是‘包袱’你弄不清楚,幽默的东西到你嘴里你就不知道怎样表现,就得不到艺术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6325.html

更多阅读

传神 汉语词语 传神 汉语词语 -简介,传神 汉语词语 -基本解释

传神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生动逼真地刻划出人或物的神情。传神_传神[汉语词语] -简介传神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恺之)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美丑),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

声明:《汉语词语解释 包袱[汉语词语] 包袱[汉语词语]-基本解释,包袱[汉语词语]-详细》为网友万能的一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