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创作过程简介 《卢沟谣》 《卢沟谣》-简介,《卢沟谣》-创作

《卢沟谣》是一首历史童谣,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空洞说教,力图用简单深刻、清新质朴的语言,再现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力图聚焦永定河、卢沟桥、宛平城这些特殊的深深打着中华民族烙印的具体载体,折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首写给小朋友、唱给全国听众的歌。

卢沟谣_《卢沟谣》 -简介


卢沟谣简谱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过春秋渡秦汉……”装甲兵工程学院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的《卢沟谣》拉开了丰台区“爱祖国爱北京爱家乡”活动的序幕。据了解,《卢沟谣》将写入地方课程,成为丰台15万学生的有声教材。

一首由孩子演绎的童谣《卢沟谣》,以其婉约简朴的歌词、清新流畅的旋律,让无数观众如闻天籁。

卢沟谣_《卢沟谣》 -创作

最近一些年,创作的歌曲不少,但写给孩子的歌不多。三贴近,不能不贴近孩子。孩子们需要那种能够扎根他们心灵的歌。

孩子是最需要歌的群体。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弘扬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用主流文化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是我们的责任。孩子,是一个最需要歌,最需要好歌的群体。这些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很小的孩子唱着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称的流行情歌。这是我们大人的尴尬。我们要帮孩子们找回本来应该属于他们的童真。

孩子需要快乐。记得小时候,在宁静的夜晚,爷爷、奶奶教我们一帮小朋友望着天上的月亮,数着天上的星星,唱童谣:“月亮粑,跟我走,一走走到黄金口,你割肉,我打酒,吃了我们交朋友”,非常快乐!现在,孩子们肩上的书包太重,都快压弯腰了,每当我看到背着沉重书包,边走边背外语单词的小学生,心里就很不是滋味。现在的大街小巷,很少看见孩子们三五成群唱童谣的情景,是谁偷走了孩子的快乐?应该有快乐的童谣,陪伴孩子们快乐的童年。

孩子不能唱大人的歌。童谣是在孩子们中间流行的歌谣。童谣应该简单纯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这样的童谣才能让孩子好记、好听、好唱、好游戏,才能扎根孩子的心灵。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童谣还应该有内涵、有哲理,便于孩子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不能给孩子们写那种成人化、程式化的东西,不能用大人的感觉、大人的语言给孩子写歌。孩子们应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歌。

写给孩子的歌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创作《卢沟谣》时,我曾经多次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第一稿时,第一句是“永定河,出西山,冲出平原北京湾”。第二天,我读给同事的孩子听,她说“冲出平原北京湾”不好懂,我便改成了“碧水环绕北京湾”。后来,有几位好朋友觉得第二段的“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过于沉重。我反复征求小学生、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他们普遍要求不改,有一位家长说,历史是不可以改变的,尊重历史对教育孩子有好处。最后,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卢沟谣_《卢沟谣》 -背景

《卢沟谣》是一首站在卢沟桥头唱中国历史的歌,唱中国精神的歌。百万年的永定河,800多年的卢沟桥,近400年的宛平城,美丽的卢沟晓月,震惊世界的卢沟桥抗战,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国历史的见证,中国精神的象征。写《卢沟谣》一是为了挖掘这种精神,二是为了传播这种精神。我认为,空洞的口号和枯燥的说教产生不了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应该是具体的、生动的,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应该是动人心弦、深入人心的。我希望通过《卢沟谣》抒发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希望这种爱国情怀能够扎根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斗志,希望这种爱国情怀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卢沟谣_《卢沟谣》 -特色


《卢沟谣》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现场听了演唱的市民王先生对这首童谣念念不忘,“旋律清新,歌词浪漫又精神。”

随着“唱响中国”演唱活动的进行,这首童谣迅速在网上走红,引来不少粉丝。这首突然走红、并非出自名家的歌谣到底是谁所作?当中有何故事?辗转联系到歌谣词作者李明圣。

得知自己创作的歌曲走红,重庆的媒体要采访,正在开会的李明圣略有点意外。今年48岁的他,是北京市某区一名公务员。他说,自己在永定河边住了19年,永定河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这些年,他经常去看永定河,去看卢沟桥,去看宛平城,去看暮色中的西山,去看美丽的卢沟晓月,去看“七七事变”时宛平城头留下的累累弹孔,“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都想说点儿什么”。

直到去年中秋节的一个晚上,他再次来到卢沟桥头看月亮,一群孩子在月光下玩耍,让他产生了“想写一首给孩子们唱的歌”的想法,想通过孩子们将那段历史唱给大人和世界。说干就干,李明圣当天晚上就展开纸笔,只花了2小时,《卢沟谣》第一稿诞生。音乐人鄂矛看了歌词很是欣赏,欣然为其谱曲。

但此后,他一直字斟句酌,感觉不满意。“既然是写给孩子的歌,就得多听听孩子的意见。”李明圣把歌词拿给朋友的小孩看,又先后请来幼儿园、小学的老师和家长等上百人,请他们提意见。第一稿时,第一句是“永定河,出西山,冲出平原北京湾”。第二天,他读给同事的孩子听,孩子说“冲出平原北京湾”不好懂,他便改成了“碧水环绕北京湾”。后来,有几位好朋友觉得第二段的“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过于沉重。李明圣反复征求小学生、小学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他们普遍要求不改,有一位家长说,历史是不可以改变的,尊重历史对教育孩子有好处。最后,他们的意见被采纳。

短短104个字的歌词,经过近半年的思考和修改,直到2011年3月才定稿。之后,李明圣将歌曲送到北京市广播电台希望能播出。随后,电台推荐他参加了中宣部“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

“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这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8句歌词的童谣在北京经过4轮PK,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全国的决赛,如今再过次五关斩六将,进入最后的36首入围歌曲之一。

面对完全没想到的歌曲走红,李明圣用了一句话: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站在卢沟桥头歌唱历史和中国的精神”,这就是他创作的初衷。

卢沟谣_《卢沟谣》 -过程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由李明圣作词、鄂矛作曲的童谣《卢沟谣》,甫一问世便引起音乐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不仅作为唯一的童谣成功入选“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候选曲目,还于近日被北京市丰台区教委纳入丰台区幼儿园和小学音乐教材。

2010年才涉足歌词写作的李明圣说:“没想到这首歌曲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想它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应该是它传递出的别样的家国情怀。”

卢沟桥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作为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地方,它已成为中国人心中家国的象征,更是中国精神的缩影。《卢沟谣》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既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

一些听众听后评价道,这首歌不像是作者写出来的,更像是从作者心中流出来的。

对此,词作者李明圣承认,这的确是一首在他心中积淀了很久的歌。李明圣说,他到永定河边学习工作已经19年了,永定河早已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而他与卢沟桥的情缘恐怕这辈子也扯不断。他经常去看永定河,去看卢沟桥,去看暮色中的西山,去看美丽的卢沟晓月,也去看宛平城头留下的累累弹孔和城里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每次去看他都有不同的感受,都情不自禁地想说些什么,但每次又都没有说出来。

真正将这首歌曲点燃的是去年中秋节前夕的一个夜晚。那天,他和妻子来到卢沟桥头看月亮,桥上的人不多,有三三两两的少男少女,还有一群孩子在月光下玩耍。看着远处的西山、朦胧的月光、脚下的永定河和身边的孩子,他突然被眼前充满诗意的画面深深击中了,所有关于卢沟桥的记忆和感受都一下涌上心头,能不能把卢沟桥和孩子结合起来呢,那不正是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吗。他回到家中,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这首歌。

当他把初稿念给同事、朋友以及他们的孩子听时,大家的高度评价让他这个业余词作者很是意外。尤其是很少表扬他的妻子和女儿,也第一次真诚地赞美了他。大家都认为,这首歌不像有些歌词那样直白、浮于表面,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也勾起了他们深埋心底的对家国的浓浓深情。

而后,他把这首歌拿给曲作者鄂矛,清新纯净、优美空灵的音乐以及后来独特稚嫩的童声演绎又为它增色不少。

在唱响中国官方网站的论坛中,网友评价道:“这首歌述完了上下五千年,这条河见证了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多少故事尽在回味中。”“它只是娓娓道来,却又深入心脾,让你无法忘怀。”中国流行音乐学会理事、乐评人科尔沁夫也评价说:“这首歌有一种历史的穿越感,它既营造了一种怀古的意境,又从现代人的视角对历史与现代进行了观照。”

如今,李明圣还在延续着他的“卢沟梦”,受朋友启发,他正在创作一个声乐套曲《卢沟晓月》,一共10首歌,除了《卢沟谣》外,还包括由孟庆云谱曲的民歌《卢沟晓月》、王原平谱曲的民歌《月下等你回故乡》、王晓锋谱曲的通俗歌曲《宛平城》、姚明谱曲的戏歌《卢沟古桥渡春秋》,其他5首歌刚刚完成歌词写作正在进行音乐创作。

李明圣说:“800年的卢沟桥,震惊世界的卢沟桥抗战,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希望通过《卢沟谣》和《卢沟晓月》套曲能够表达一种别样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应该是可触可感、动人心弦的。”

卢沟谣_《卢沟谣》 -特点

书法作品创作过程简介 《卢沟谣》 《卢沟谣》-简介,《卢沟谣》-创作

《卢沟谣》是一首F大调的合唱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五音(宫-1、商-2、角-3、徵-5、羽-6)谱写主旋律。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1,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卢沟谣_《卢沟谣》 -歌词

作曲:鄂矛
作词:李明圣
演唱:丰台五小

永定河出西山
碧水环绕北京湾
卢沟渡摆渡船
渡走春秋渡秦汉
金中都烟云散
留下古桥写江山
元明清七百年
卢沟晓月照大川
晚清衰民国乱
列强践踏毁家园
卢沟桥狮子吼
宛平城头浴血战
中国人意志坚
重整河山换新天
水清清月圆圆
万古卢沟佑安澜

卢沟谣_《卢沟谣》 -评价

《卢沟谣》在我心里积淀了很久。我在永定河边住了19年,永定河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些年,我经常去看永定河,去看卢沟桥,去看宛平城,去看暮色中的西山,去看美丽的卢沟晓月,去看七七抗战时宛平城头留下的累累弹孔,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卢沟谣》是我心里的歌。

《卢沟谣》有我老家的影子。我是湖北人,老家有许多河,有许多渡口,有许多船,那里的山山水水留给我太多太多的记忆和太多太多的思念。看到永定河,我就想起老家的长江和老家的河。看到卢沟桥,我就想起老家的桥。《卢沟谣》也是一首在我心里积淀了四十年的歌。

《卢沟谣》是被月亮点燃的歌。去年中秋节前夕的一个晚上,我夫人拉着我去卢沟桥头看月亮。那天桥上的人不多,有三三两两的少男少女,也有一群孩子在月光下玩耍。看着远处的西山、天上的月亮、脚下的永定河和身边的孩子,我夫人突然说:“你不能给孩子们写一首童谣吗?”这句话突然让我产生了灵感,回到家后,我用了近两个小时,写出了这首《卢沟谣》,这首积淀很久的歌就这样被点燃了、引爆了。歌词的最早听众是我的夫人和女儿。那天,她们第一次赞美了我,我夫人还破例主动让我喝了一杯酒,说是奖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7245.html

更多阅读

史鑫书法作品-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卜算子咏梅陆游书法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及作者简介 乡愁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品及作者简介《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菲茨吉拉德的代表作。书中描述了出身贫寒的盖茨比如何历尽艰辛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最终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人们心中的“了不起”的豪富,却又如何苦苦追求初恋时由于

声明:《书法作品创作过程简介 《卢沟谣》 《卢沟谣》-简介,《卢沟谣》-创作》为网友顾及感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