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本义指大雁,后引申出“书信”、“大”等意。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鸿图宏大的基业。多指王业帝位。相关组合词语较多,精明公正,学识渊博,官运旺,中年成功隆昌,富贵之字。鸿运当头,成语,鸿运:一鸿大好的运气。正是走好运的时候。“鸿福满堂”红红火火的中国红意味着百事顺遂,鱼嬉莲花意味着连年有余、富裕吉祥,细节的设计,无一处不表达着美好的祝愿,鸿福满堂,家族繁荣。
鸿_鸿 -释义
鸿
【诗】【成语】
拼音:hóng, 笔顺:44112135451 五笔编码:IAQG
鸿图宏大的基业。多指王业帝位。
鸿运当头,成语,鸿运:一鸿大好的运气。正是走好运的时候
【名】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特指沿着鲁西地区东平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一线的水系来回迁徙的大雁)
辨析:“鸿”字从江从鸟。而江本义是“人工河道”(因为江字从水从工。“工”即人工、工程之义,与“共工”之工同意。“共工”就是众人合力治水的意思。“共工氏”就是治水工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故《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共工氏以水纪,为水师而水名)。又因为鲁西地区的五湖一线水系实际上是在龙山文化时代由共工氏领导实施大规模治水工程留下的硕果,即这一南北水系是在原有天然湖泽系统基础上由人工建成的水道,故以“水”合“工”,造出了“江”字。《殷本纪》引《汤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文中的“江”在商汤首都亳(今河南偃师)的东面,显然不可能是长江,只可能是鲁西地区的五湖一线水系。
又由于南北迁徙的大雁喜欢在五湖一线水系上空经过并夜宿于该水系的湖荡中,故经停此地的大雁被特地命名为“鸿”。(请参考本百科“江”字条)
同本义〖swangoose〗。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鸿_鸿 -本义
大雁,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鸿_鸿 -古诗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鸿_鸿 -简介
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同时大雁也是位处内蒙古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以煤业和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
鸿_鸿 -特征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鸿_鸿 -外形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嘴甲强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全世界共有9种,我国有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有时边飞边鸣,不停地发出“伊啊,伊啊”的叫声。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吕氏春秋》等。
鸿_鸿 -用途
大雁羽毛丰厚,善飞翔,胸部肌肉发达,每百克肉中蛋白质20.98克、脂肪11.62克、磷196.5毫克、钙48.04毫克、铁8.71毫克、无机盐1.17克,是较好营养保建品,同时还有药用功能。据了解,雁肉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当然,根据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真正的野生大雁是禁止捕食的。据了解,目前国内真正能飞又能吃的大雁只有向海大雁。大雁的羽绒保暖性好,又非常轻软,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成扇子及工艺品等。
鸿_鸿 -习性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大雁的这种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
那么,大雁保持严格的整齐的队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又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这种队伍在飞行时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后面的雁紧紧跟着,可以利用这股气流,飞得更快、更省力。这样,一只跟着一只,大雁群自然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
另外,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雁群总是由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在飞行中,带队的大雁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它常与别的大雁交换位置。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停歇在水边找食水草时,总由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飞,就有被敌害吃掉的危险。
科学家发现,大雁排队飞行,可以减少后边大雁的空气阻力。这启发运动员在长跑比赛时,要紧随在领头队员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