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笠头螈 笠头螈-基本简介,笠头螈-名称由来

笠头螈是生活在二叠纪中一种形状古怪的两栖动物。它的身体细扁,长约60厘米。头部象三角箭头向左右枝出,比身体还要宽,因此形状十分奇怪。它双眼在身体上侧,口在下面。它有长尾便于游水。笠头螈比引螈或者双椎螈更善于游泳。它四肢软弱,各有五趾,经常在泥岸上瞌睡。界是动物界。目是游螈目。

笠头螈_笠头螈 -基本简介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笠头螈 笠头螈-基本简介,笠头螈-名称由来

笠头螈

笠头螈是生活在二叠纪中一种形状古怪的两栖动物。它的身体细扁,长约60厘米。头部象三角箭头向左右枝出,比身体还要宽,因此形状十分奇怪。它双眼在身体上侧,口在下面。它有长尾便于游水。笠头螈比引螈或者双椎螈更善于游泳。它四肢软弱,各有五趾,经常在泥岸上瞌睡。

笠头螈_笠头螈 -名称由来


笠头螈

笠头螈属于壳椎类中的游螈目。游螈目是壳椎类中数量、种类和形态都最为多样化的家族。

它们在石炭纪后期开始向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体形细长的鳗鱼状或蛇形两栖动物;

另一支则身体和头骨都向着扁平而且宽阔的方向发展,就像笠头螈,头骨侧面和顶盖部分的骨骼向侧面极度生长,以至于头骨的后部好像向两侧长出三角形的“角”一样,而且使整个头骨的形状像一顶斗笠,因而被命名为“笠头螈”。

笠头螈的身体也是扁平的,而且肢骨又小又弱。显然,这种动物很可能属于底栖形的两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是呆在小溪或池塘的水底生活的。

笠头螈_笠头螈 -笠头螈-形态特征


笠头螈

笠头螈是生活在二叠纪中一种形状古怪的两栖动物,大约生活于2.7亿年前,栖息地是如今的美国德克萨斯州。

它们长约1米,看起来很像大蜥蜴。它们最奇特之处在于头部,头骨好像是一个飞镖头,前部长有两颗小眼睛,两侧还长有尖状凸起物。

它的身体细扁,长约60厘米。头部象三角箭头向左右枝出,比身体还要宽,形状显得十分奇怪,有一条长尾。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身体结构可能是为了便于游泳,也可能是为对付敌人。

1米长的两栖动物,大约生活在2.7亿年前。长得像大蜥蜴,但有一个飞镖头,两个小眼睛在前端,两边有翅膀。古生物学家还不确定这种奇异造型的功能,可能是在水里游泳比较方便,或者是让猎食者觉得不好下口。

笠头螈_笠头螈 -背景资料


笠头螈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还曾经生存着一类牙齿没有迷路的原始两栖动物,被归为壳椎亚纲。壳椎类多体型较小,非常特化,其中包括一些相貌奇特的成员,如石炭纪的Dolichosoma完全没有四肢,而二叠纪的笠头螈Diplocaulus有着独特的三角形的头。古生代结束时壳椎类全部灭绝,是否留下了后代尚不明确。

进入中生代后,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开始出现。现代类型的两栖动物身上光滑而没有鳞甲,皮肤裸露而湿润,布满粘液腺,被归入滑体亚纲。这种皮肤可以起到呼吸的作用,有些两栖动物甚至没有肺而只靠皮肤呼吸。最早的滑体两栖类是三叠纪的原蛙类,如三叠尾蛙Triadobatrachus,与现代的蛙有些类似,但是有短的尾。有尾目和无足目出现的晚些,有尾目出现于侏罗纪,而无足目到了新生代初期才有可靠的纪录,不过无足目特征比较原始,可能更早便以起源。现代两栖动物的起源现在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无尾目起源于迷齿类而有尾目和无足目起源于壳椎类,也有人认为三者的共性很多,有着共同的起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60103/167581.html

更多阅读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六和塔 六和塔-简介,六和塔-名称由来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侏罗纪 侏罗纪-简介,侏罗纪-名称由来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 ,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约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 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

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沂山 沂山-名称的由来,沂山-简介

沂山,又称“东泰山”,为中国“五大镇山”之首(五大镇山,即东镇沂山、西镇吴山、中镇霍山、南镇稽山、北镇闾山),沂山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山中峰峰相竞秀,峦峦叠层翠,松涛随风起伏、山花遍野。沂

声明:《趵突泉名称由来简介 笠头螈 笠头螈-基本简介,笠头螈-名称由来》为网友不朽神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