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经验批判主义,经验批判主义-正文

马赫主义(Machism),亦名“经验批判主义”。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产生并流行于德国、奥地利以及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以其创始人E.马赫而得名。马赫主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认为作为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从这一立场出发,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作业假说,它们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马赫主义曾吸引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并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有一定的反映。

批判主义_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

批判主义_经验批判主义 -正文

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经验批判主义,经验批判主义-正文
见马赫主义。


批判主义_经验批判主义 -配图

批判主义_经验批判主义 -相关连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70103/169247.html

更多阅读

王广义与《大批判》 王广义作品

 王广义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一直占有某种特殊的位置,这种位置是由他自身的矛盾性构成的。虽然那些以“大批判”命名的作品几乎再也唤不起我们的视觉惊奇,但无可否认,这些图像—确切地讲是这些图像的处理方式,曾经十分准确地传达出我们这

批判后现代主义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作者:沈语冰理论界流行着这样的见解:20世纪乃是批评的世纪。单从一波接一波风起云涌的批评理论(critical theories)而言,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夸张。从上世纪初的英美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到上世纪中叶的结构主义、新结构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批判 社会达尔文主义评价

不说作为学说本身进化论是多么荒谬,我想说的是由进化论产生的达尔文主义.达尔文主义为殖民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殖民主义者又以其残酷的殖民行径将它强加给被奴役的国家和民族,从而导致这种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

解构主义与批判 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

摘要:“解构”是“在场的”当下状态,是反理性、疯狂的反逻辑和反体制文化的。后现代是解构的时代文化背景,解构思想批判发展传承了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建筑在这种批判结构主义的思想下具有了共性特征,本文立足于解构思想指引下的建筑形式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写作背景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写于1859年1月。这正是1848年——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的第10个年头。当时,马克思所预言的新的革命高潮并没有到来。马克思认为,有必要重新审查自己先前制定的理论,进一步探索和阐明革命

声明:《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经验批判主义,经验批判主义-正文》为网友十二齐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