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国家概况 智利 智利-概况,智利-地理

智利(Chile)国土面积756626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智利是世界上铜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享有“铜矿王国”之美誉。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旱极。此外,它还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智利社会治安较为稳定,已经成为南美最繁荣稳定的国家之一。虽然在各个历史个时期所面临种种危机,不过智利的社会经济在最近几年已经有了显著和持续增长。智利拥有较高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经济环境,以及较低的腐败感知和相对较低的贫困率。被世界银行集团视为高收入经济体。智利在新闻自由、人类发展指数、民主发展等方面也获得了很高的排名。智利教育高度发达,其教育在发达国家普遍承认。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智利人口_智利 -概况

国名

智利共和国(英语:TheRepublicofChile;西班牙语:RepúblicadeChile)简称智利。

国旗

智利国旗启用于1817年10月18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由蓝、白、红三色组成。上半部左角为蓝色正方形,其中央绘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右侧为白色长方形。下半部为红色长方形。白色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2/3。红色象征为了智利的独立和自由,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军的统治,在兰卡瓜英勇牺性的烈士鲜血。白色象征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蓝色象征海洋。智利国旗是在独立之初,以美国星条旗为本而设计的。红色代表为脱离西班牙而流的鲜血。蓝色代表智利的天空与海洋颜色,正方形据说是取自印第安徽章。白色是安地斯山的雪。星星指南天光辉的星星,表示国家统一。

国徽


智利国徽智利国徽为五角星象征光明照耀前进的道路。顶端蓝、白、红三根驼鸟羽毛代表特有的美洲驼鸟;左侧是安第斯山地区特有的棕鹿;右侧是安第斯山秃鹰;底部的戈比爱野百合花象征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白色饰带上为1810年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口号:“依靠公理和武力”。

人口

1725万(2011年)。其中城市人口占86.9%。印欧混血种人占75%,白人20%,印第安人4.6%。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15岁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70.0%,信仰福音教的占15.0%。

首都

圣地亚哥(Santiago),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于国境中部,坐落在马波乔河畔,东依安第斯山,西距瓦尔帕来索港约100公里。人口688.36万(2010年)。1月最热,平均气温为12-19℃。6月最冷,平均气温为3-14℃。年均最高气温22.6℃,最低气温9.3℃。夏季干燥温和,冬季凉爽多雨雾,碧波鳞鳞的马波乔河从城边缓缓流过,终年积雪的安第斯山仿佛一顶闪闪发光的银冠,天然山水给圣地亚哥增添了动人的风韵。
圣地亚哥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率领150名骑兵来到这里,在位于城市中心的圣卢西亚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上的第一座炮台,并在山下用泥砖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区,这就是圣地亚哥城的雏形。1818年4月5日,经过智利争取独立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迈普之战后,圣地亚哥成为智利的首都。公元19世纪因智利发现铜矿并逐渐大规模开采,城市迅速得到发展。在随后的年月里,数次遭受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市区历史性建筑物受到严重毁坏。今天的圣地亚哥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是智利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国树


国树阿劳乌卡利亚松是世界稀有树种,有“黑色金字塔”之称。别名有诺福克南洋杉、小叶南洋杉。树形端正,有树脂,树干通直。树皮略灰色,裂成薄片状。树冠塔形。大桂平伸,长达15米;小枝干展或下垂;侧校常成羽状排列,下垂。叶二型。
国花“戈比爱”野百合花(柯碧韦)是喇叭藤科植物。花红色,偶尔也开白花,长度3―4寸,花瓣坚挺好像涂蜡。结椒形小果。花开藤上,藤攀缘在树干上,以智利南方多见。

国石

青金石

国舞

智利国家概况 智利 智利-概况,智利-地理
昆卡

货币


智利货币智利比索
汇率(2014年4月16日):1美元=555.8200智利比索,1人民币元=89.3113智利比索,1日元=5.4400智利比索。

节日

新年(元旦):1月1日
复活节:3月21日
劳动节:5月1日
海军节:5月21日
圣女卡门节:7月16日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
独立日(国庆日):9月18日(1980年)
陆军节:9月19日
圣母受孕节:12月8日
圣诞节:12月25日

域名

国际域名缩写:CL
国际电话区号+56

智利人口_智利 -地理

环境气候

智利面积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6253平方公里,岛屿面积373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
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大致上智利可分三个区域:

北部多山,许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安第斯山脉的两条山脊之间是阿他卡马沙漠。这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往往终年无雨。过去这里有硝酸矿被开发,现在主要是铜矿。这个地区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219,000居民)及伊基克。

中部气候类似地中海气候。这个区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众多。首都圣地牙哥(约五百万居民)就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瓦尔帕莱索(港口,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农业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塔拉尔盐湖南部人烟稀少,降雨极丰富。海岸前有许多岛屿。大陆南方有火地岛,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火地岛前的一个岛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点。

从西向东首先是一条狭窄的海岸,然后是山脉,然后是比较宽的高原。在中部这个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场。智利和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边界线是安第斯

山脉的东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和复活节岛也属智利。
年平均降雨量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为12.7毫米,在圣地牙哥为375毫米,在南部的火地岛为5800毫米。
按照柯本气候分类法,在智利国境内至少包括了七种主要的气候亚类型,包括有北部的沙漠到东部和东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复活节岛上的湿润亚热带性气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气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气候。全国大多数地区有四个季节: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和春季(9月至11月)。

行政区划

智利分为13个大区,下设50个省和341个市。各大区名称如下:塔拉帕卡,安托法加斯塔,阿塔卡马,科金博,瓦尔帕莱索,解放者奥希金斯将军,马乌莱,比奥比奥,阿劳卡尼亚,洛斯・拉戈斯,伊瓦涅斯将军的艾森,麦哲伦,圣地亚哥首都区。

人口

1511.6万(2002年第17次人口普查),城市人口占86.6%。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75%,白人20%,印第安人4.6%,其他2%。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居民中的85%信奉天主教,2.4%的人信奉福音教。

自然资源

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资源丰富,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矿藏、森林和水产资源丰富,以盛产铜闻名于世,素称“铜矿之国”。已探明的铜蕴藏量达2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储藏量的1/3。铜的产量和出口量也均为世界第一。铁蕴藏量约12亿吨,煤约50亿吨。此外,还有硝石、钼、金、银、铝、锌、碘、石油、天然气等。盛产温带林木,木质优良,是拉美第一大林产品出口国。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五大渔业国。工矿业是智国民经济的命脉。

智利人口_智利 -地震

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1960年5月21日凌晨,智利蒙特港附近海底,发生了罕见的9.5级强烈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波及到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2010年,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地震。

2010年的地震

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于2010年发生里氏8.8级地震,震中位于首都圣地亚哥以西340公里。强烈地震已经引发一次海啸,最高海浪达5.5米,可能对震中附近的智利海岸产生破坏。美国地质勘测局称,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下午2点34分),震中位于康塞普西翁市东北部91公里处,震源深度55公里。国家地震台网将此次智利地震由8.5级修订为8.8级。
此次地震位于智利比奥比奥大区,距离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市约100公里,距离特木科市约110公里,距离首都圣地亚哥约320公里。
康塞普西翁是智利第二大城市,距离首都圣地亚哥大约450公里。路透社称,圣地亚哥有震感,楼房摇晃,部分地区停电。地震发生之后,大量居民涌上街头拥抱痛哭。
目击者称,位于震中北部200英里处的圣地亚哥部分居民涌上街头,互相拥抱、哭喊。当地楼房持续摇晃了10至30秒。死亡人数已经达到800人。历史上,震中200公里范围内多次发生地震,其中1939年的8.3级地震造成2.8万人死亡。此次地震震中西南400公里,1960年曾发生8.9级地震,造成智利2万人死亡,并在太平洋西岸掀起海啸,给日本和菲律宾的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害。据悉,本次地震是海地地震的800倍。
增加国土面积
智利大学地震学研究所11日公布报告称,2010年智利发生的8.8级大地震使该国国土面积增加了1200平方公里。
根据这份报告,大地震导致智利国土整体向太平洋方向移动,但是该国海岸部分移动的距离要大于内陆移动的距离,比如地震中受影响最大、临太平洋沿岸的城市孔斯蒂图西翁市向太平洋方向移动了4.7米,但是智利与阿根廷接壤的安第斯山脉边界国土只向西移动了1米,这3.7米的差距使得智利国土面积一下增大了1200平方公里。报告同时指出这新增的12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会随着未来150-180年内不断发生的震后地壳活动消失,最终智利国土面积会基本回到大地震之前的大小。

2012年的地震

2012年4月17日北京时间11点50分,智利瓦尔帕莱索海岸附近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37公里。

2014年的地震

2014年1月7日北京时间11时43分,智利北部发生里氏5.8级地震,震源深度86.5千米。
2014年4月2日北京时间7时46分,智利伊基克西北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5年9月17日北京时间16时54分左右,智利西部海岸发生8.3级地震,或将引发危险海啸。

智利人口_智利 -历史

早期境内居住着阿劳干人、马普切人、火地人等印第安民族,16世纪初以前属于印加帝国。
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从秘鲁侵入智利北部。1541年建立圣地亚哥城,智利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在圣地亚哥举行的国际图书节。智利是南美的图书出版大国,年均出版图书2500多种。

智利北部在西班牙征服者到达以前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自16世纪起西班牙人开始征服智利(1541年圣地牙哥建城)。南方的马普切人顽强反抗西班牙人的入侵。

1818年2月12日智利宣布独立。19世纪内西班牙外的许多欧洲人移民到智利。在1879年到1883年的硝石战争中智利占领了那时属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阿他加马沙漠。

1930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对智利打击很大。铜和硝石的价格巨跌。从1930年代起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70年萨尔瓦多・阿连德被选为总统。其后许多经济产业(如铜矿)被国民化。

1973年9月11日,在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70103/17033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和菲律宾的南海问题会怎么解决 南海菲律宾仲裁问题

最近吵的热闹的南海问题,大多从外交、军事、政治等方面来去解读,如何解决中菲问题?其实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去看下,如何化解中菲问题,看一看菲律宾的国家概况以及菲律宾的传统文化是什么?菲律宾从人种到文化传统来看都是亚洲血统,也可

回顾智利1960年9.5级史上超级大地震 1960智利大地震

智利:强震五十年北京时间2010年2 月27 日14 点34 分,智利遭遇世纪罕见的8.8 级特大地震,相当于15 个汶川地震的能量。尽管这次地震被称作人类有记录以来第五大地震,但对于智利来说,这并不是最糟糕的一次。五十年前,人类有记录以来排名第一

领土最狭长的国家-智利 智利领土变化

转载:日月星辰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的西南部,它的海岸线总长约1万千米,南北长4352千米,东西最窄96.8千米,最宽362.3千米,东西距离与南北距离相差非常大,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美丽的首都圣地亚哥地处海岸山脉和安第斯山脉之

英美文学概况 中文版英美国家概况

英国文学概述2007-10-1611:01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

声明:《智利国家概况 智利 智利-概况,智利-地理》为网友爷单身却潇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