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游神简介 年例 年例-简介,年例-起源

年例,是粤西民间过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其中尤以粤剧最为受欢迎。粤剧本地俗称大戏,是各地年例日必备的表演节目。一般在年例日前后连演数天,观者络绎不绝。此外,醒狮班前来舞狮助兴,也是年例日的必备项目。年例期是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年例宴客最少都摆三五围酒席,期间肉菜水果市场物价明显上涨;为了最好地迎接年例,村民修路造桥,进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自家屋子添置各种家具电器,进行各种装修;请来歌舞艺术团助兴等,很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年例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古代大户人家每年按例发放给子女或仆人们的银子。如《红楼梦》第49回:凤姐打发了平儿来回复不能来,为发放年例正忙。

年例游神简介 年例 年例-简介,年例-起源

年例_年例 -简介


年例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化州、高州、电白县、信宜及邻近的湛江、吴川一带的农村每年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少数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粤西地区的年例日各地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三天。亦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开展年例活动,时间多为一天,间有两三天者。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

年例_年例 -起源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的元宵节、庙会、粤西茂名等地方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一说:据父老相传,茂名的“年例”也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据父老相传,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一说:年例和洗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洗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洗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洗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当地人如此敬重一位爱国的巾帼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们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及爱国主义思想。或许把洗太夫人尊为神只是现在的人延习了祖先的做法,把拜洗太夫人仅看成是年例的一种形式。洗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历史意义,它传承的不是只有封建的迷信思想,还有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

年例_习俗流程

方式
过去年例的主办中心一般都是在庙宇或社稷、宗词。由自然村或宗族组织,也有地方相关部门组织的。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费用一般由宗族或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邀各家各户出钱集资,按人口收费(即一户人家共有多少人就收多少份,包括婴儿及老人,以前或现在的部分村庄按男丁人数收钱),俗称“人口钱”。
在年例这天,外出的人大都会返回原来的村子做年例,年例一般会维持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也有部分村庄只有一天,分为游照(当天凌晨0.00),摆照(白天),照尾(8.00或者9.00)。
起年例
在年例开始前,各家各户就已经准备了鸡肉,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供菩萨享用,叫做“摆醮”。它是“年例”中最传统的节目,在过去被视为“年例”的重头戏。所谓摆醮,各户选取家中最肥的大阉鸡,去毛去内脏整个泡熟成金黄色,端正地放在托盘里,鸡的头部向上微弯,旁边添上一刀过煮熟了的猪肉和一条鱼,俗称“三牲”,为摆醮的主供品,伴有糖果、三茶五酒和香烛供奉在八仙桌上。摆醮活动多安排在夜间进行,这是延续下来的习惯,一般是在正月年例的夜晚,各家各户都集中在一处一起拜神,后是大放鞭炮。
正年例
正年例的早上6点放三响雷,菩萨出游巡村,十分热闹:放雷的、抬菩萨轿的、敲锣打鼓吹唢呐的、扛旗扛灯笼打大伞的、抬祭器和纸船、后面还跟着道士和做些小生意的小贩,一队出巡。如果村子很大,队伍就很庞大,上千米不是问题,菩萨就要从早都不停地巡,道士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画符咒语,把鬼魅收到一条纸船上,也叫“封船”。
这一天还会有许多其它的节目,如木偶戏,舞狮,看大戏,放烟花等等。这一天主人还会邀请诸多亲朋好友,开怀畅饮,热闹非凡。
吃完年例后就有余兴节目“睇年例”又称睇大戏。传统上,年例最大的目的就是敬神,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了表演给神看的,以讨得神的欢喜,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年例尾
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烧纸船。最好玩的是“送鬼”。一个道士先是一边在街上走一边念咒语之类的,然后拿来纸船,大喝一声:“请上船!”就意味着附近的鬼怪都挤上了这条纸船。紧接着,道士身后的吹喇叭的“呼啦”一声地吹响了喇叭,那道士似乎被吓着了一般,捧着那“船”,打着趔趄,惊惶地往河边跑去。到了河边,那道士就把这“船”往河里一扔,点着纸船,鬼怪就被烧死随“船”给漂走了。这便意味着这年这里的人们将不会受鬼怪的骚扰。直到送菩萨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
菩萨巡游
“摆宗台”是菩萨巡游的一部分。这是年例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臂挎肩挑,把准备好的供品集中到村头或村中的一块空地上,摆上供桌。最显眼的供品当然是鸡。茂名人无鸡不成席,自然也就无鸡不上供了。经过挑选取和煮制的一只只鸡,胖鼓鼓、油汪汪,脖子挺起一个弯,显得雄赳赳的。鸡的嘴里总要衔着一个利事袋(相当钱袋),是准备接纳神的恩赐的。鸡头都朝向一个方向――神将要莅临的方向。除了鸡以外,酒、肉、鱼、水果等一切人们在节日里享用的东西,都要拿来给神歆享。有些地方供品中间还要插上高高的腊烛,横竖成行,光焰闪耀,增添了不少温馨神秘的气氛。烟花爆竹是不可少的。它们随着其他供品,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涌向供桌旁,盘卷着对神的虔诚,有的几乎大如磨盘。孩子们把一盘盘的爆竹展开,一挂一挂地接在一起,连成几十丈长年全村人的同心结,和驱魃迎神的红色的阵。
“菩萨巡游”也叫“游神”,迎神的气氛越来越浓,可以看到,可以听到,也可以闻到。忽然,一阵罗鼓响起,人们的表情立刻敬畏起来,目光投向一个方向:菩萨正向他们冉冉走来。神是威
武地坐在轿里,被仪仗队送着的。自然有鸣罗开道,有鼓乐齐鸣,有旌旗招展……于是事先连好的爆竹震耳欲聋地响起,报告人们的无限喜悦和尊敬;成捆的纸香火光闪闪地燃起,表达着人们对神的无限慷慨和虔诚;浓烈的烟雾遮天敝日地腾起,衬托着神的慈目笑颜。唯有那些由鸡领衔的供品一动不动,静待神的唇温。菩萨被抬着绕供桌绕了三周以后,停了下来,尽情接受人们的祭,于是一些人(多是老年人、妇女和凑热闹的孩子)开始俯下身来,不住地叩头、祷告……
在人和神都心满意足之后,神又开始起驾,奔向另一个集满了香火、供品和人群,集满了敬重和虔诚的公祭场所,人们不辞辛劳地奔来奔去就叫“菩萨”。菩萨是从庙里请出来。他们是人们塑成的泥身、木身或金身。过了年例,他们还要回到庙里过平常的日子。
每个地方的菩萨巡游时间一般都是年例当日,有些地方是中午或凌晨,各地不尽相同。而游神的队伍,是年例前,村民们通过抽签等各种方法组成的。有负责担彩旗的,有负责抬鼓,有负责敲锣打鼓的,还有许多村中的小孩和大人手拿自制的火炬跟随队伍,而其中抽中抬菩萨的村民更是被大家认为的幸运儿,因为大家都相信抬菩萨来年会得到菩萨的保佑。这样一队庞大的游神队伍在村中游行,接受村民的朝拜,煞是壮观。
年例宴客
宴客就是所谓的“吃年例”了,这也是粤西人过年例的重头戏。宴请客人,这是年例活动中的一外最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为神准备的丰盛的供品,在神的面前大大方方地摆放了一阵以后,又丝毫无损地拿回了家,经过一番深加工,摆到了餐桌上,让客人大鱼大肉大食一餐。
年例请客可不像一些人为了求人办事那种宴请――具有明确的走人情的目的,年例请客似乎是为请而请;来的客人主人不必熟悉,甚至从没听说:随着亲戚或朋友来了,一概欢迎,甚至多多益善,来客越多摆的台数越多就证明该户人家越兴旺。相反,谁家来的客人少,会感到门庭冷落。这到底为了什么?大概为了庆祝旧一年的顺利和祈求新一年的吉祥,为了一种人气。这显然也是一种遗风。

年例_要义

每当中国大地正在为过年而忙碌准备的时候,仍保留年例这一习俗的粤西人却会在过年后不久各自的年例期忙碌起来。春节的意义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意义不重,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区里,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慢慢将春节转化为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农村,为人乐道的还是年例,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是农村人不变的节目,许许多多的小孩子也在盼年例。
年例
年例是茂名人最为熟悉的节日,据说在文革时期,因政治原因和年例中回穿插一些“游神”等迷信活动,一段时期被终止过。但随着动乱的过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年例这一独具粤西特色的节日再度盛行。传统的年例也有不少改变:迷信色彩的活动相对减少,而更注重亲朋戚友之间的感情联络。
可以说,年例已变成粤西人年末的狂欢节,是庆祝一年辛苦丰收,联络感情的节日。年例大概流程。粤西人常说“睇年例”和“吃年例”,在粤西城市中,一般的年例都以吃为主,更多的习俗在农村还保留着,所以要了解地地道道的年例还是要深入农村中。

年例_年例 -历史

按宋代《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窦州(今信宜市)风俗记载,年例最迟起源于宋代,明朝时期盛行。
在农耕社会,农为百业之本,明朝时,粤西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上演当时全国各地都进行的立春祭祀仪式,以示对农业重视。
“打春牛”视作新一年的开耕典礼,官吏们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这土牛被称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有旧县志:“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
由于聚集各乡民庆典,与元宵、年例重合,百姓索性张灯结彩,舞春牛、舞狮子、游神、驱鬼、飘色、鼓乐歌讴达旦,形成一种集元宵、春祭一身的年例,清朝更是发展到高峰期。年例因其与众不同的风俗,导致粤西各县纷纷记载,成了朝廷对地方风俗参考的重要依据。
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
光绪信宜县志。卷一舆地志十风俗:“元宵,城市家悬彩灯,亲朋聚赏萧鼓,歌讴之声达旦。多于是月乡傩,名曰年例。”
光绪茂名县志。卷一舆地志第一风俗:“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道光电白县志。卷四舆地一疆域.风俗:“元旦恭贺,曰拜年。家设糕果祭神,曰供养。或悬先像,设糕果礼拜。是日,不杀牲,多素食,三日内不市。各乡行春傩礼演戏,曰做年例。”光绪重修电白县志卷三舆地三风俗记载内容与上相同。
光绪高州府志。卷六舆地六风俗:“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于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祀,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1705.html

更多阅读

龙游石窟简介 龙游石窟导游词

龙游石窟简介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龙游县城北3km衢江之阳的小南海镇石岩背村的凤凰山,为衢州市首个国家AAAA级景区。1992年6月,世代相传的“无底塘”在四位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洞出”,一个湮没久远的历史文化遗迹被发现,一个古代巨

龙神 龙神-简介,龙神-等级技能

龙神 即龙神法师。2010年8月29日,龙神正式开放。龙神法师是一个全新的冒险岛英雄职业,属于法师系,龙神法师可以通过龙来发出任何华丽的招式。龙神和玛瑙龙通过契约相互联系。游戏中承担伤害根据人物位置判定,而攻击位置(即技能释放、判定

神州游网 神州游网-简介,神州游网-经营理念

神州游网是一个全方位的生活网。神州游网隶属于深圳市神州游商务网络有限公司,是金泽企业集团的全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深圳。神州游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网民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以前单一地为旅行者提供国内外机票、酒店、旅

少年魔神 少年魔神-基本信息,少年魔神-简介

《少年魔神》是一部由作家周大少创作的异术超能类网络小说,首发站点看书网,正文语种为简体中文。少年魔神_少年魔神 -基本信息少年魔神小说名称:少年魔神小说作者:周大少小说类别:异术超能首发站点:看书网写作进程:连载中少年魔神_少

声明:《年例游神简介 年例 年例-简介,年例-起源》为网友臫皒催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