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体育课程也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现行体育课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完全一致,促进学生健康和思想教育的任务落不到实处,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运动成绩,课程管理强调统一,适应性不强,等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
体育教育_体育教育 -学科性质
体育教育现代教育制度形成以来,体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上个世纪中叶以前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学校体育具有的人文教育色彩逐渐淡薄,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其主要表现是“增强体质”和“技能传授”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在实践中甚至成为唯一的目的;早期学校体育指向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逐渐变为主要指向受教育者的身体完善。
上述变化适应并反映了工业化进程对教育发展的需要。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幅度减少的体力活动使得体能在劳动中的意义迅速降低,这与急剧增大的职业劳动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学习体育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已不再为人们谋求生存和劳动所必须;另一方面,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也越来越鲜明。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个决定表明了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规定了体育与课程的性质。
体育教育_体育教育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能在中等学校等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体育教育_体育教育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体育教育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 掌握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学校体育改革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教育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等,一般安排8~10周。 主要专业实验:人体解剖、人体生理、体育保健等。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相近专业:运动训练。
体育教育_体育教育 -学科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进入学校并在学校中逐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
体育教育1.增进身体健康
体育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显著的价值,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种价值主要以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方面体现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方面,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增强体能,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方面,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和体验,学生不但能形成对身体、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正确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同时还将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运动实践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自身机体,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各种心理感受。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会感受到友谊、赞扬、批评、激励等,并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超越昨天、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客观评价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使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是否具备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由于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这对儿童少年成长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本课程学习将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于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由于热爱体育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因而学生对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规范的学习常常表现出乐于接受的态度。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他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总之,由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增强学生某些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对体育的认识,似乎体育就是运动,没有什么知识学习的问题。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在过去的教育理论中,专家们将知识理解为分门别类的学科体系,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并根据这样的理解来组织课程和教学。但在当代,根据知识经济对知识结构的研究,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和规律知识(Know-why)、技能性知识(Know-how)和始源性知识(Know-who)。这四个“知识”中的前两个“知识”又可称为“可编撰的知识”,这类知识几乎全部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产”和处理,其中为数不多的观念性知识才直接由人类生产;后两个“知识”属于“意会的知识”,只能由人来进行处理。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它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本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内容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本课程学习中的知识主要是一种操作性、技能性的知识,它不同于其他课程中以认知、理解为特征的知识;二是本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运动实践、而不是通过读书或课堂传习而实现的。
体育教育_体育教育 -课程目的
体育教育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满足教育发展对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作为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策略是: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体育教育_体育教育 -教学策略
体育教育伴随着学科中心体育课程理念而来的,必然是以支配式为主的教学策略。在学科中心的体育课程中,学生被认为是不成熟的,是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的。因此,唯有体育专家和教师才能决定他们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体育既然是一门学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就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运动技术)自然应该是“科学”的(即以优秀运动员的技术为标准的),教师和教材也必然居于支配地位,反复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得辛苦,学得痛苦”成为体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教学的概念:“评价时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无效的唯一指标。
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第一,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想学”、“愿学”的心理动机基础上的。第二,学生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第三,教师是否掌握了让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技能。第四,教师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随着教育和教育理论的转变,支配式为主的教学策略正在被综合式的教学策略转变。顾泠沅教授认为:近年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学习理论的老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要点是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觉取向,其要点是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这种趋势同样表现在各国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在我国近20年学校体育改革中,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体育教学大纲确定的教学策略的同时,进行了快乐体育、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改革试验,就反映了由支配式为主教学策略向综合式为主教学策略转变的趋势。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就表明了对支配式教学策略向综合式教学策略变化这种趋势的肯定和倡导。
体育教育_体育教育 -理论基础
体育教育一、生物科学基础
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都受到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从生物科学的视角来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得到以下的初步结论:
1.直立行走推动人类进化,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种种缺陷,体育有利于弥补这一不足;优裕的生活给人类健康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体育活动为防止人类身体的退化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2.长期的体育锻炼对于人体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是提高和改善国民体质的、有效而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3.体育活动受人的生理结构与功能的制约和影响。
4.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人的机体工作能力的发展变化有一定规律。
5.人的生长发育与整个生命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体育锻炼必须符合人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和考虑个体的差异性。
二、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1.教育学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因此,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忽视甚至损害健康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教学,或孤立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的体育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必须从德、智、体、美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视角来认识与理解体育。体育不仅是“体”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
(3)体育过程是学生的生长发育与体育锻炼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正常的生长发育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同时又是体育锻炼的结果,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育2.心理学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无论是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还是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撑,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体育活动能使人产生成功感和愉快的体验。
(2)体育活动对于个人的自信、自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降低紧张与焦虑情绪。
(3)体育与个性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体育活动可以对良好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4)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效果与学习者的动机密切相关。只有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体育学习和活动,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效果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动机。
(5)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体育学习的内容与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6)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三、社会学基础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评价等方面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这一意义上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还应该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加以认识。
1.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社会政治与经济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取向、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当前,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确定课程改革方案时,应当清醒地认识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与需求,只有如此,才能明确改革的性质与方向,合理地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体育与健康课程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相联系,并受到其影响和制约
各国都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一定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传授给学生。我国尚存的“重文轻武”、“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思想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制约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3.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
体育活动对增加人际之间的交往与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安全感具有积极的影响,是个体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养成社会规范行为,即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育_体育教育 -开设院校
省份(直辖市)院校名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重庆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西南大学辽宁鞍山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大学黑龙江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庆师范学院吉林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山东青岛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鲁东大学德州学院济南大学潍坊学院山西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运城学院忻州师范学院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体育学院河南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大学许昌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周口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黄淮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甘肃西北民族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宁夏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昌吉学院石河子大学陕西西藏民族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延安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湖北三峡大学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黄冈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孝感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井冈山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科技学院四川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宜宾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江西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上饶师范学院东华理工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江苏淮阴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盐城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温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台州学院宁波大学福建集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安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黄山学院皖西学院巢湖学院阜阳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贵州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院贵阳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安顺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湖南湖南理工学院怀化学院湘南学院邵阳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云南楚雄师范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学院大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广东惠州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州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湛江师范学院茂名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韶关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海南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琼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