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周(?―公元620年8月),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在隋末群雄竞起的纷乱形势中,刘武周率先起兵,依附突厥,图谋帝业,进而“率军南向以争天下”,占据了有充足食粮和库绢的晋阳,攻陷河东大部地区,威逼关中。但是,刘武周“军无蓄积,以虏掠为资”,在并汾一带没有取得地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建立起巩固的统治基础。在与李唐王朝的交战中,曾大破李元吉,席卷晋阳,但不久为李世民所败,刘武周弃并州,北奔突厥,不久,被突厥杀死。
刘武周_刘武周 -人物简介
刘武周
刘武周骁勇善骑射。以军功任建节校尉,还马邑,为鹰扬府校尉。大业十三年(617年),杀太守王仁恭,据郡起兵,开仓赈饥民,自称太守。及后依附突厥,攻占雁门、定襄等地,突厥封之为定杨可汗。又自称皇帝,年号天兴。唐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勾结突厥,攻占太原、并诸州,屡败唐兵,威胁关中。次年,为秦王李世民所败,投奔突厥。后拟从突厥逃归马邑,事泄,为突厥所杀。
刘武周_刘武周 -聚众叛变
刘武周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 ,喜结交豪侠,后离家前往洛阳,投奔隋太仆杨义臣。大业八年至十年(612至614年),隋炀帝曾三次进攻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以军功任建节校尉,还马邑,为鹰扬府校尉。东征师还,刘武周返归马邑,担任鹰扬府校尉负责训练士兵。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与张万岁、杨伏念、苑君璋、尉迟恭等人叛乱杀死太守王仁恭,下令开仓放粮,号召附近各县人民叛乱,叛军很快发展到万人以上。众人推举刘武周为太守,并派人联络突厥。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将王智辩合兵征讨刘武周,将他围困于桑乾镇( 今山西山阴南)。刘武周援引突厥骑兵共击隋军,王智辩兵败被杀,陈孝意奔还雁门。刘武周趁势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为了取得突厥进一步的扶持,刘武周将俘获的汾阳宫的宫女献给突厥,突厥始毕可汗以战马赠与他。刘武周如虎添翼,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军马邑。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之后,引兵围攻雁门,围城百余日。陈孝意悉力拒守,粮尽援绝,其部下张伦暗杀陈,举城投降刘武周。时易州叛军领袖宋金刚,原与魏刀儿联合,因被窦建德打败,引4000余众投奔刘武周,更壮大了其声势。刘武周素闻宋金刚善于用兵,得之甚喜,封宋金刚为宋王,委以军事,并分一半家产给他。宋金刚休去原妻,聘刘武周的妹妹为妻。
刘武周_刘武周 -造反称帝
雁门守将陈孝义被这骤然而起的兵变搞得手足无措,遂与王智辩合围刘武周于桑干镇(今山阴县南),突厥派兵增援,大败隋军。王智辩兵败身亡,陈孝义逃回雁门后被杀。紧接着,刘武周攻破楼烦,进据汾阳宫,旋即又占领定襄郡,大大地扩展了地盘。之后,刘武周返回马邑,受突厥之命,自称皇帝,定年号为天兴,封其妻沮氏为皇后,杨伏念为宰相,妹夫苑君璋为内史令。
后河北上谷(今易县)义军领袖宋金刚率军4000投奔刘武周,被封为宋王,委以军事。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取晋阳,南向争天下”的建议,并封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总督兵马,南下争雄。武德2年(公元619年),宋金刚率军2万南下,连克榆次、介休、围太原,后又破平遥、石州等,顺利地占据了晋阳,军威大振。接着又连破临汾、夏县、蒲州等地,占领了整个山西。
三月,刘武周接受采金刚“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2万南侵并州(治所晋阳),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兵锋甚盛。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至则覆没。刘武周遂袭破榆次(今山西榆次)。五月,刘武周攻陷平遥。六月,占领介州(今山西介休)。李渊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击败于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境)。李渊又派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今山西临汾)行军总管,督军抗击刘武周。八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双方战于索原度(在介休介山下),唐军全军溃败,裴寂只身逃回晋州。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刘武周在旦夕之间占据了李唐王朝的发祥地晋阳。十月,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占据龙门(今山西河津),攻占浍州(今山西翼城)。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起义,自号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今山西永济北),与宋金刚相联合。至此,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大震,甚至唐高祖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武德3年(620年)时为秦王的唐太宗李世民率军征讨,在柏壁与刘武周、宋金刚部对峙了近半年之久,后因军粮被困,刘武周军大败而回,被迫放弃太原,和宋金刚率兵500投奔突厥,此时突厥已同唐王朝联手,刘武周发现后,准备逃回马邑,被突厥人杀害。至此,坚持了六年之久的起义彻底失败了。
刘武周_刘武周 -柏壁之战
柏壁之战唐击刘武周柏壁之战
武德二年(619)至三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及其以北地区击灭隋末割剧势力刘武周的作战。
战前态势
唐取得浅水原之战的胜利之后,关中及西北方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唐本可乘胜东向,平定中原。但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刘武周在突厥的支持下向唐发动进攻,南向以争天下。直接威胁唐赖以发祥的根据地――晋阳。唐不得不应付刘武周的挑战。
刘武周原是隋马邑鹰杨府校尉,义宁元年(617)二月,乘农民战争蓬勃发展之时,杀死太守王仁恭起兵,遣使附于突厥,先后攻占雁门、楼烦(今山西静乐)、定襄(治今内蒙古和朴格尔西北)等郡,被突厥立为定扬可汗,刘武周亦自称皇帝。
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借助突厥的力量进军太原。四月,军于黄蛇岭(今榆次北),距太原近在咫尺。留守太原的唐齐王李元吉派张达率军驱逐刘武周,结果张全军覆没。刘武周乘机攻占榆次(今属山西)、介州(今介休)及石州(今离石)等地,长驱南下,兵逼太原。唐高祖屡次派兵增援,均为刘武周所败。九月,李元吉弃军逃奔长安(今西安),晋阳遂告失守。刘武周占据太原后,即派部将宋金刚攻陷晋州,进逼绛州(今山西绛县),直捣龙门,宋金刚还进攻翼城(今山西)、绛县(今山西)一带,迫使唐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节节败退。兵锋所至,几乎席卷整个黄河以东,唐军仅固守虞州(今山西运城)、泰州(今山西万荣)等一隅之地。同时,夏县(今山西)吕崇茂也响应刘武周,杀县令举兵反。隋将王行本据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也与之相应。河东大有尽失之势,一时唐廷上下为之震骇。
在上述形势下,唐廷对如何应付河东形势,或争或弃,有两种意见。李渊认为“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李世民却富有远见地指出:“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并主动请缨,亲率3万精兵,平刘武周以克复太原。李渊斟酌再三,终于同意了李世民的意见,尽发关中之军,令李世民统率前往讨伐刘武周。十一月,唐军乘坚冰由龙门方向渡过黄河,屯军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与浍州宋金刚主力对峙,柏壁之战遂拉开序幕。
作战经过
李世民屯军柏壁后,休兵秣马,坚壁不战,察敌待机。与此同时,唐高祖遣永安王李孝基等攻打夏县的吕崇茂,吕崇茂不敌,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派尉迟敬德、寻相前往救援,结果大败唐军。但当尉迟敬德等回军浍州时,李世民瞅准机会,令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至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拦击,获得重大胜利,杀敌2000余人。不久,敬德、寻相等又秘密率领精骑东援蒲坂之王行本,李世民侦知后,亲率步骑3000人抄近道夜奔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截击,大破之,敬德、寻相仅以身免。于是唐军士气大振,诸将都请求与宋军决战,但李世民冷静地分析了情况,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他对众将说:“金刚悬军深入,精兵猛将,咸聚于是,武周据太原,依金刚为扦蔽,军无蓄积,以虏掠为资,利在速战。我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于是,他继续执行疲敝敌军,釜底抽薪的计划。派左行军总管刘弘基,行军侧总管张论率兵进逼西河,断宋金刚的粮道。武德三年正月,唐将秦武通攻蒲坂,王行本不敌出降。二、三月问,刘武周数次派兵攻潞州(今山西长治)、浩州(西河郡改州)均告失败。其护卫粮道的黄子英亦为唐骠骑大将军张德政袭杀,张难堡(今山西平遥西南)被唐军占领。至此刘军南运粮道为之断绝,战略态势对唐军更为有利。
四月十四日,宋金刚终因粮尽兵困,被迫率军北撤。李世民见时机已经成熟,遂挥军乘势追击,至吕州(今山西霍县),“吃掉”寻相所部,马不停蹄,又乘胜再追。一昼夜行200余里,战数十次,士卒们饥饿疲劳到了极点。至高壁岭(今山西灵石西南),刘弘基拉住李世民的马辔进谏道:“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已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李世民认为机不可失,依然策马而进,率领诸军奋进。终于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南)追上宋军主力,一天中八战皆捷,俘斩敌数万人。至此,李世民和众将士不食已经2天,不解甲已经3天了。宋金刚率余部2万人退守介休,稳住阵脚,出西门,背城列阵,南北7里。李世民令总管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