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统计表的意义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英文,森林资源-意义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世界主要森林资源分布情况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英文

Forestresources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意义


森林资源分布图

林地和林地内的动植物,以及林地环境的总称。以林木资源为主体。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和宜林地。不同国家、不同国际组织确定的森林资源范围不尽一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凡疏密度(单位面积上林木实有木材蓄积量或断面积与当地同树种最大蓄积量或断面积之比)在 0.3以上的天然林;南方3年以上,北方5年以上的人工林;南方5年以上,北方7年以上的飞机播种造林,生长稳定,每亩成活保存株数不低于合理造林株数的70%,或郁闭度(森林中树冠对林地的覆盖程度)达到0.4以上的林分,均构成森林资源。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森林资源统计中,只包括疏密度在0.2以上的郁闭林,不包括疏林地和灌木林。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世界森林资源概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1978~1979年世界森林资源情况,全世界共有林地40.53亿公顷,其中郁闭的森林面积26.40亿公顷,森林总蓄积量3000亿立方米;世界平均每人占有森林0.6公顷,森林蓄积量67.4立方米。世界的森林资源处于逐步减少的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1953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8.37亿公顷,1973年减少到28亿公顷,20年间共减少10.37亿公顷,平均每年约有 5千余万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消失的地区主要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1973年与1953年相比,非洲减少76.3%,拉丁美洲减少33.7%,亚洲减少23.8%。美洲、欧洲的发达国家与苏联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大规模砍伐破坏森林必将导致世界性的生态灾难。防止森林减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森林资源统计表的意义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英文,森林资源-意义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77~1981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统计,中国森林面积共11528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102.6亿立方


中国森林资源米 (包括零星树木),其中森林蓄积量90.3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居世界第五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1:5.8;人均森林蓄积量9.1立方米,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 1:8.2。据森林资源1977~1981年清查资料与1973~1976年清查资料相比,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从12.7%降低到12%,森林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林区森林过伐。全国森林资源年消耗量约29410万立方米,而立木总生长量为27532万立方米,年赤字为1878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森林资源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森林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有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热带雨林。树种共达8000余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经济价值高、材质优良的就有1000多种。珍贵的树种如银杏、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福建柏、台湾杉、珙桐等均为中国所特有。经济林种繁多,橡胶、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杜仲、肉桂、核桃、板栗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中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东北、西南地区和东南、华南丘陵山地,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8~38%;华北、中原及长江、黄河下游地区为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资源极少,仅为1.4%。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用材林面积的比重占73.2%,经济林占10.2%,防护林占9.1%,薪炭林占3.4%,竹林占2.9%,特殊用途林占1.2%。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的比重低,不能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中国林地生产力水平低,发达国家林地利用率多在80%以上,中国仅为42.2%;世界平均每公顷蓄积110立方米,中国为90立方米;每公顷年生长量,发达国家均在3立方米以上,中国仅为2.4立方米。中国宜林地多,东南半部气候湿润温暖,造林潜力大。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的利用

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原始社会,人类主要以从森林中采集果实和狩猎为生。在封建社会,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是柴木并用,从森林中樵采柴炭作为能源,同时采伐木材做建筑材料。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煤炭和石油代替木材成为主要能源,森林资源主要作为建筑用材和制造家具等生活用品的材料。到了当代,由于滥伐木材破坏森林,形成生态灾难,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发展到森林整体的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已经不仅是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的生物资源,而且作为森林环境资源(包括森林所涵养的水资源,森林气候资源和森林景观)也得到利用,这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保健事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组成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覆盖在大地上的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贵的“财富”。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有38.6亿公顷。其中针叶林占总面积的1/3,阔叶林占总面积的2/3。现在世界森林面积随着人口增加正日益减少,每年约减少1130万公顷。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价值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得数量多寡,直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林业生产的条件、森林拥有量情况及森林生产力等。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指标主要有:林地、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森林生长量等。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目前全球森林覆盖率约为40亿公顷,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左右,世界森林资源蓄积推算约为4300亿m3。虽然近年来森林退化和消失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每天仍有将近2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另外,世界森林面积的分布极不均衡,俄罗斯的森林面积最大,约占全球的1/5,其次为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这5个国家的森林总面积占全球森林面积的一半还多。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主要结果显示,目前世界森林面积达40亿公顷,约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面积)的31%,人均森林面积0.6公顷。全球人工林面积2.64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7%。从森林功能来看,全球商品林面积接近12亿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林面积超过4.6亿公顷,防护林面积3.3亿公顷,分别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0%、12%和8%。从森林权属来看,公有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80%。全球森林碳储量达到2890亿吨[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每年减少森林面积11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影响到全球五分之一的陆地,11年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一倍。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

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日本67%,韩国64%,挪威60%左右,瑞典54%,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7%,印度23%,中国20.36%。全球超过50%的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5个国家,中国是其中之一,列俄罗斯、巴西、加拿大和美国之后,位居第五;全世界平均的森林覆盖率为22.0%,北美洲为34%,南美洲和欧洲均为30%左右,亚洲为15%,太平洋地区为10%,非洲仅6%。

森林最多的洲是拉丁美洲,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4%,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南美的圭亚那,达到97%;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是非洲的埃及,仅十万分之一;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是法国。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现状分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亿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亿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

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10万公顷,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却年均减少1250万公顷。南美洲共拥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热带森林。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230万公顷。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巴西仅2000年就生产了1.03亿立方米的原木。

又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俄罗斯2000年时拥有8.5亿公顷森林,占全球总量的22%,占全世界温带林的43%.俄罗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森林面积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变化,2000年生产工业用原木1.05亿立方米。

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1990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

森林资源_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保护

旨在促进森林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或物种繁衍,以及其他有利于提高森林功能、效益的保护性措施。

分类

森林资源保护大致分为森林资源消耗量控制、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及森林灾害防治等。

1、森林资源消耗量控制

根据“林木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原则编制木材生产计划,适量采伐森林,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量,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木材生产一直供不应求,消耗量不断增加。目前这种资源的高消耗模式将危及中国森林资源前景,导致用材林中的成熟林资源趋于枯竭,迫使提前采伐中龄林,降低林地质量。应加强森林资源的林政管理,建立森林资源的产业化管理制度和林地有偿转让使用的新机制。

2、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森林中蕴含的丰富的物种资源和遗传种质资源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由于全球性的森林资源下降,栖息地破坏和萎缩,导致物种的大量减少和灭绝,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据统计,目前中国濒危动、植物种数已达4030~5030种之多。《濒危野生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的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左右。为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完善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原地和迁地保护网,以及强化执法的力度等。

3、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

森林景观的美学、文化、娱乐、观赏等价值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森林旅游休闲已成当今时尚。加强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森林旅游和休闲活动,兴办森林公园,既可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又可促进林区建设,对于建立多功能的林业生产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4、森林灾害防治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及森林气象灾害等。森林灾害的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通过生物、化学和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于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的森林病虫害(如松毛虫、油桐尺蠖等),应建立长期监测网,加强虫情、病情的预测、预报工作,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破坏性严重的森林火灾,除了加强护林防火规章执行力度以外,建立火警的预警系统和加强护林防火组织、工程措施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

森林营造技术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从造林整地、苗木栽植、幼林成活到幼林郁闭的整个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培育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80103/172485.html

更多阅读

环保的意义 关于环保的诗歌

环保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想,并不是我们每一个参与环保的人,都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然而一件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有何意义的事,又怎么可能努力去做好呢?这里我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希望籍此“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此更多的思考。毫无疑

员工培训的意义 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员工培训的意义1、培训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就企业而言,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有资料显示,百事可乐公司对深圳270名员工中的100名进行一次

在晋州二中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二中在哪里

当你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时,你就开始了寻找生命意义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你发现生活的意义是虚无的……直到有一天,你来到了晋州二中,在这里,你渐渐发觉,顺应生活就是生活的意义,可是,你又觉得反抗这种生活显得更有意义。晋州二中,是一个普通

加强党建工作的意义 工作出意义来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找到维持生计的手段,但却找不到活着的意义。”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维克多?弗兰克曾在《活出意义来》中讲到,全世界都在追寻活着的意义。  虽然这是需要每个人自己积极参与的

声明:《森林资源统计表的意义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英文,森林资源-意义》为网友花依旧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