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凡是腹内脏器通过腹壁先天性或后天性缺损、或薄弱区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一肿块者称为腹外疝。如脏器进入原有腹腔内间隙囊内,则称腹内疝,不能为视诊所见,例如小网膜孔疝、膈疝等。腹外疝远较腹内疝多见,真正的腹外疝必须位于有腹膜壁层所组成的囊袋内,以别于内脏脱出,后者无腹膜壁层复盖。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见疝。
腹外疝_腹外疝 -病因
腹外疝
其发生与该处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加两大因素有关。
(一)腹壁强度减弱:属于解剖结构原因,是疝发生的基础,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先天性的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内斜肌下缘高位,宽大的腹股沟三角,脐环闭锁不全,腹壁白线缺损等,有些正常的解剖现象,如精索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区,也可造成该处腹壁强度减弱。后天获得性原因有手术切口、引流口愈合不良、外伤、炎症、感染、手术切断腹壁神经,肥胖者过多的脂肪浸润,老龄的肌肉退化萎缩,以及胶原代谢异常,致坚实的筋膜组织为疏松而有微孔的结缔组织层或脂肪所代替的解剖方面原因。
(二)腹内压增加:是一种诱发因素,原因很多,如慢性咳嗽(如吸烟者和老年人支气管炎)、慢性便秘、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难(前列腺肥大、包茎)、婴儿经常嚎哭、举重、经常呕吐、以及腹内肿瘤等。
腹外疝_腹外疝 -症状体征
慢性咳嗽、经常呕吐、便秘、脱肛、尿道狭窄、包茎、膀胱结石、排尿费力、腹部手术、外伤等病史,既往疝嵌顿史。注意腹部异常膨隆或凹陷、腹水、肝脾肿大、站立时有肿块突出等。老年人应检查前列腺肥大。胸部一侧呼吸运动度受限、呼吸音减弱,肋间饱满,以及在胸部可听到肠鸣音或振水音等膈疝体征。腹股沟疝应注意疝的外形及疝环大小,站立或咳嗽时内容物降入阴囊,复位。
腹外疝_腹外疝 -病理解剖
腹外疝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被盖四部分组成。
1.疝门:它是疝囊从腹腔突出的“口”多呈环形,亦称疝环,亦即相当于腹壁薄弱或缺损处。各类疝多依疝门部位而命名,如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
2.疝囊:疝囊是腹膜壁层经疝门而突出的囊袋结构,可分为囊颈、囊体、囊底三部。囊颈指疝囊与腹腔相连接的狭窄部,位置相当于疝门,由于肠内容物经常经此而进出,故常受摩擦而
腹外疝模型
增厚。特别在老年患者,病史长,受佩用疝带的软压垫压迫,可使囊颈格外肥厚坚韧。囊体是疝囊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囊腔是疝内容物留居之处。囊底指疝囊的顶端部分。
3.疝内容物:即指从腹腔突出而进入疝囊的脏器和组织。常见的内容多是活动度大的。以小肠占首位,其次是大网膜,其它有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膀胱、卵巢、输卵管、Meckel憩室等,但较少见。
4.疝被盖:指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通常由筋膜、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组成,可因疝的部位尚有所增减。上述各层组织常因疝内容出入,留居而被扩大或受压,以致萎缩、变薄。
腹外疝_腹外疝 -临床病理类型
腹外疝
按疝内容物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腹外疝可分为下列类型,即按疝的内容物能否回纳分可复性疝、难复性疝;按疝的内容物有无血循环障碍可分为嵌顿性疝、绞窄性疝。
1.可复性疝:凡疝内容很容易回入腹腔的,称为可复性疝。一般说来,在腹外疝早期,腹内容物仅在病人站立、行走、奔跑、劳动以及咳嗽、排便等一时性腹内压骤然升高时疝出;而在平卧时自然地或用手轻推即可回纳入腹腔。有的腹股沟疝的疝囊位于腹股沟管内,肠内容物疝出时,视诊还不能看到,称为隐匿性疝,很易自然回纳,也属可复性疝。
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入腹腔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的,称为难复性疝。常因疝内容物(多数是大网膜,也有小肠)反复疝出,表面受摩擦而损伤,与疝囊发生粘连所致;也有些病程冗长的巨型疝,疝门十分宽大,其周围组织已萎缩变薄,或已消失成缺损,毫无抗力、大量疝内容物随着重力下坠而久留在疝囊内、腹腔容积相应变小,无法再予容纳,也可逐渐变成难复性疝。腹腔后位的脏器,在疝的形成过程中,可随后腹膜壁层而被下牵,也滑
腹外疝
经疝门,遂构成疝囊的一部分,称为滑动性疝。常见脏器右侧为盲肠,左侧为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前位是膀胱。由于滑动过程容易发生粘连,滑动性疝通常也属难复性疝,滑动性疝的病理学特点是和疝囊相连的组织内含有供应盲肠等脏器的主要血管、损伤切断后可使其失去活力。
临床上滑动性疝绝大多数是男性,常见于50岁以上,无临床特殊症状,多见于腹股沟,右侧,患者肥胖,疝块巨大,柔软。部分内容多能复位,但不能全行回纳,X线视灌肠可见疝囊内有肠段显影。
3.嵌顿性疝:疝内容物突然不能回纳,发生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者,称为嵌顿性疝。如嵌顿的内容为小肠,则产生急性肠梗阻症状。嵌顿性疝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肠腔受压梗阻,但其供应的动静脉血运尚未受阻。嵌顿性疝可造成嵌顿的近端与远端肠袢内腔同时的完全性梗阻,所以属于闭袢性肠梗阻,因而也叫嵌闭性疝。
需要提出的是,如果嵌顿的内容物仅为肠壁的一部分,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称为肠管壁疝,或称瑞契(Richter)疝,如嵌顿的内容物为美克尔憩室,则称为里脱(Littre)疝。
腹外疝滑动性疝
4.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如不及时解除,致使疝内容物因被箱闭后使内容物发生血循环障碍甚至坏死者,称为绞窄性疝。嵌顿和绞窄常多为一个肠段,但有时嵌顿的内容物为两个以上肠袢使肠袢呈W形状者称逆性嵌顿性疝)。不仅在疝囊内的,而且在腹腔内的嵌顿肠管均可发生坏死。因此手术必需将全部嵌顿而发生病变的肠袢,拖出切口外作仔细检查,以防遗漏。
临床上,绞窄是嵌顿的进一步发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两个连续性阶段。疝嵌顿或绞窄后有三大主要症状:①疝块突然疝出肿大,伴有明显疼痛,与往常不同,不能回纳入腹腔;②疝块坚实、变硬、有明显压痛,令患者咳嗽时疝块无冲击感也不像往常那样呈膨胀性肿块;③出现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症状:剧烈的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排气排便停止,肠鸣音亢进,稍晚时还出现腹胀。根据以上典型症状,诊断不难。对急腹症病例的最根本一条,必须详尽地仔细检查所有疝门处,首先是腹股沟区,特别对肥胖妇女,必须考虑股疝嵌顿的可能。如发现有坚硬肿块,压痛,局部温度较对侧为高,X线直立透视发现肿块附近有多个液平面聚集,均有助于诊断。虽然腹股沟疝较股疝常见,但后者发生嵌顿多出一倍。儿童的疝,由于疝环组织一般比较柔软,嵌顿后的绞窄的机会较小。
腹外疝_腹外疝 -诊断检查
腹外疝1.病史 询问发病时间,有无慢性咳嗽、经常呕吐、便秘、脱肛、尿道狭窄、包茎、膀胱结石、排尿费力、腹部手术、外伤等病史,既往有无疝嵌顿史。
2.体检 注意腹部有无异常膨隆或凹陷、腹水、肝脾肿大、站立时有肿块突出等。老年人应检查有无前列腺肥大。胸部有无一侧呼吸运动度受限、呼吸音减弱,肋间饱满,以及在胸部可否听到肠鸣音或振水音等膈疝体征。腹股沟疝应注意疝的外形及疝环大小,站立或咳嗽时内容物是否降入阴囊,能否复位。必须了解有无绞窄或嵌顿情况,并确定疝的种类。应与阴囊内其他疾病鉴别,疑有阴囊内积液者,应作透光试验。
3.辅助检查胸部透视了解有无肺部疾病。疑有膈疝者,应摄正、侧位胸片,并作钡餐、钡灌肠等检查以确定诊断。
腹外疝_腹外疝 -治疗原则
腹外疝手术治疗
1.寻找与治疗发病诱因。
2.2岁以上小儿腹股沟疝无自愈趋势者,宜行手术高位结扎疝囊。婴儿脐疝,经长期用绷带包扎压迫复位,多数可自愈。
3.少年、儿童较小的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后,修补时无需将精索移位。青壮年应将精索移位至腹外斜肌腱膜下。老年和巨大的腹股沟斜疝,必须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修复,并将精索移位至皮下。
4.股疝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或下方作切口,切勿损伤疝内容
腹外疝韧带缝合
物,将疝囊切除缝扎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把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和耻骨肌筋膜(Cooper韧带)缝合在一起以关闭股环。疑有绞窄疝时,以作腹股沟韧带上方切口为宜。
5.白线疝如有疼痛者,宜修补白线裂孔。
6.膈疝可从胸腔经路或腹腔经路,将腹腔内容物还纳后修补膈肌。
7.嵌顿性或绞窄性疝,应立即手术,但如在术前用药或麻醉后自行复位,应严密观察24h,根据病情决定手术时间。除2岁以下小儿发病在4h内可试行手法复位外,不应强行复位。
腹外疝_腹外疝 -术前准备
手术室准备
1.同手术前一般准备常规。
2.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或其他腹内压增高的疾病时,应将上述疾病控制后再手术。如有肝硬化腹水、75岁以上老人健康状况不佳者,除嵌顿或绞窄疝外不宜手术。
根据病情选用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儿童用全身麻醉或基础麻醉加局麻。膈疝修补应采用气管内全麻。
腹外疝_腹外疝 -术中注意点
以腹股沟疝为例:
1.注意勿损伤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腹壁下动脉、输精管和精索内血管、疝囊内组织、股动静脉和膀胱等器官。
腹外疝
2.切开疝囊后,在确认疝内容物无明显异常后,将疝内容物送回腹腔,再分离疝囊直达疝环,然后在疝囊颈部作高位荷包缝合结扎或贯穿结扎。如查得内环松弛宽大者,可将其附近腹横筋膜缝合数针予以修补加固。远端疝囊一般不作切除。切开疝囊时,还须注意检查是否为滑动性疝。
3.术中彻底止血,以免造成术后阴囊血肿和感染。
4.修补腹壁缺损时,勿用强力拉拢勉强缝合;缺损大时可行疝成形术,也可用移植物(自体、人工材料)作修补。
5.采用精索移位修补法时,应防止外环及内环缝合过紧压迫精索。
6.绞窄性疝手术在切开疝囊时,注意勿损伤肠壁。必须肯定肠袢确有活力时,才能将其还纳腹腔,以免坏死肠袢穿孔引起腹膜炎。判断肠壁活力的方法有:检查其色泽、蠕动及血管搏动,有疑问时,可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垫湿敷,并予吸氧10~15min,或用0.25%普鲁卡因封闭肠系膜后观察。有肠坏死时,应作肠切除吻合术;若患者情况危急,可暂作肠外置术。
腹外疝_腹外疝 -术后处理
腹外疝丁字带固定
1.一般可给半流食,2~3d后改为普食。
2.无并发症者可于术后5~9d下床活动。
3.行肠切除吻合或膈疝手术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开始进食及下床时间均应延迟数日。
4.手术后平卧,膝下垫枕,使髋关节屈曲,腹壁松弛。
5.用丁字带托起阴囊,术后24h在切口部位压一小沙袋(约0.5kg),可防止切口出血或阴囊血肿。
6.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感冒。患者咳嗽时,可用手轻压创口。
腹外疝_腹外疝 -出院及随访
切口愈合、拆线后即可出院。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跑步。3年内每年复查1次,注意有无疝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