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作用,血浆渗透压-原因

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则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它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血浆渗透压_血浆渗透压 -作用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认为,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它对血浆渗透压改变(只要改变1%~2%)特别敏感。血浆渗透压升高(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引起神经垂体ADH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强了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排尿量减少,保留了水分,恢复体液的渗透压;相反,当体液渗透压降低时,减少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ADH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排尿量增多,从而排出多余的水分。

血浆渗透压_血浆渗透压 -原因

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因此,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


血浆渗透压

转移;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决定血管内外两侧水的平衡。

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Osm/kgH2O,相当于7个大气压708.9kPa(5330mmHg)。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小,为1.3mOsm/kgH2O,约相当于3.3kPa(25mmHg),称为胶体渗透压.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远小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显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

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由于血浆和组织液的晶体物质中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

血浆渗透压_血浆渗透压 -主要应用

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使用的各种溶液中,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如0.85%NaCI溶液),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则相应地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I溶液中即可看到:在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在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称为影细胞(ghost cell)。

正常人的红细胞一般在0.42%NaCI溶液中时开始出现溶血,在0.35%NaCI溶液中时完全溶血.在某些溶血性疾病中,病人的红细胞开始溶血及完全溶血的NaCI溶液浓度均比正常人高,即红细胞的渗透抵抗性减小了,渗透脆性增加了。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不一定都能使红细胞的体积和形态保持正常;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称为等张溶液.所谓“张力”实际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粒所造成的渗透压。例如NaCI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所以0.85%NaCI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但如尿素,因为它是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1.9%尿素溶液虽然与血浆等渗,但红细胞置入其中后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液。

血浆渗透压_血浆渗透压 -计算方法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计算(mmol/L)

仅供参考

①(Cl-+HCO3-+20)×=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

310mmol/L为高渗

②(Na++K+)×2+BS+BUN=mmol/L

(正常人:BS(blood sugar,血糖)为3.9~6.1mmol/LBUN(blood urea nitrogen,尿素氮)为1.78~7.14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

310mmol/L为高渗

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

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

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

150mmol/L为高渗

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

310mmol/L为高渗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作用,血浆渗透压-原因

⑥Cl-+HCO3-=120-140mmol/L

140mmol/L为高渗

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

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

385.6mmol/L为高渗

⒈74×Ag/L+1.205×Gg/L=85~131.85mmol/L

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220=307mmol/L

(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50×1000/69000=0.725mmol/L)


⒊5×(A+G/L)除以7.5=18.99kPa

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

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COP(血浆胶体渗透压)=3A+0.2A2+0.01A3+2G+0.2G2+0.01G3A:白蛋白;G球蛋白

正常值:25+-2mmHg,以

低蛋白造成的低胶体渗透压情况下,总渗透压的正常维持常需伴有钠离子浓度升高,而高钠会引起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血糖升高,损害肝脏糖原异生功能以及减少乳酸的清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3758.html

更多阅读

渗透压的单位 渗透压的国际单位

通常以溶质浓度1mol/L作为渗透压的单位,称为渗透单位(Osm),或取此单位的千分之一,毫渗单位(mOsm)。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L-1(相当于7个大气压或708.9KPa),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称为晶体渗透压,约为300mOsm·L-1。另一部分

血浆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区别 血清血浆区别

实验室制备生化检验标本时,加入抗凝剂,接着进行离心,所制得的标本为血浆。未使用抗凝剂,血液自然凝固,此时离心所得的液体为血清。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比血清中的蛋白质浓度高约0.2-0.5

认识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代谢

体检时化验单上总能看到LDL、HDL这样的字样,可是每当拿到化验单时我们是不是有一种它认识我,而我却不认识它的感觉呢?下面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血浆脂蛋白。首先来看看什么事血浆脂蛋白。血桨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

声明:《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作用,血浆渗透压-原因》为网友轻雾山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