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思想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基本简介,朗香教堂-创作思想

创作思想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基本简介,朗香教堂-创作思想

朗香教堂(The Pilgrimage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at Ron-champ)坐落在法国东部上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一座小山上,是法国已故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50―1953年设计建造的。朗香教堂所在的欧圣母院朗香村,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郎香教堂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朗香教堂_朗香教堂 -基本简介



朗香教堂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一个小山顶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设计。他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朗香教堂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余人,教堂前有一可容万人的场地,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这个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觉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首发,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朗香教堂_朗香教堂 -创作思想



朗香教堂在创作之前,勒・柯布西耶同教会人员谈过话,深入了解天主教的仪式和活动,了解信徒到该地朝山进香的历史传统,探讨关于宗教艺术的方方面面。勒氏专门找来介绍朗香地方的书籍,仔细阅读,并且作了摘记。

勒・柯布西耶说他要把朗香教堂搞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acousticcomponentinthedomainofform),它应该象(人的)听觉器官一样的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勒柯布西耶全集1946―52》P88)。

第一次到布勒芒山(HillofBourlemont)现场时,勒・柯布西耶在山头上画了些极简单的速写,记下他对那个场所的认识。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置身于场所之中。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在另一场合,他解释说:“在小山头上,我仔细画下四个方向的天际线,用建筑激发音响效果――形式领域的声学”。把教堂建筑视作声学器件,使之与所在场所沟通。进一步说,信徒来教堂是为了与上帝沟通,声学器件也象征人与上帝声息相通的渠道。这可以说是勒氏设计朗香教堂的建筑立意,一个别开生面的巧妙的立意。

朗香教堂_朗香教堂 -方案设计



朗香教堂从1950年5月到11月是形成具体方案的第一阶段。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一张草图作于1950年6月6日,画有两条向外张开凹曲线,一条朝南象是接纳信徒,教堂大门即在这一面,另一条朝东,面对在空场上参加露天仪式的信众。北面和西面两条直线,与曲线围合成教堂的内部空间。

另一幅画在速写本上的草图显示两样东西。一是东立面。上面有鼓鼓地挑出的屋檐,檐下是露天仪式中唱诗班的位置,右面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有神父的讲经台。这个东立面布置得如同露天剧场的台口。朗香教堂最重大的宗教活动是一年两次信徒进山朝拜圣母像的传统活动,人数过万,宗教仪式和中世纪传下来的宗教剧演出就在东面露天进行。草图只有寥寥数笔,但已给出了教堂东立面的基本形象。这一幅草图上另画着一个上圆下方的窗子形象,大概是想到教堂塔顶可能的窗形。此后,其他一些草图进一步明确教堂的平面形状,北、西两道直墙的端头分别向内卷进,形成三个半分隔的小祷告室,它们的上部突出屋顶,成为朗香教堂的三个高塔。有一张草图勾出教堂东、南两面的透视效果。整个教堂的体形渐渐周全了。然后把初步方案图送给天主教宗教艺术事务委员会审查。

委员会只提了些有关细节的意见。1959年1月开始,进入推敲和确定方案的阶段,工作在勒氏事务所人员协助下进行。这时做了模型――为推敲设计而做的模型,一个是石膏模型,另一个用铁丝和纸札成。对教堂规模尺寸做了压缩调整。勒氏说要把建筑上的线条做得具有张力感,“像琴弦一样!”整个体形空间愈加紧凑有劲。把建成的实物同早先的草图相比,确实越改越好了。

朗香教堂_朗香教堂 -结构布局


朗香教堂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朗香教堂的屋顶东南高西北低,显出东南转角挺拔奔昂的气势,这个坡度很大的屋顶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屋顶的雨水全部流向西北水口,经过一个伸出的泻水管注如入地面的水池。教堂的三个竖塔上开有侧高窗。它以一种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隐寓超常的精神。

朗香教堂_朗香教堂 -形象观感


朗香教堂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的创作风格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这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天主教堂,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矗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香教堂建成之时,即获得世界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它表现了勒氏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的驾驭体形的技艺和对光的处理能力。无论人们赞赏与否,都得承认勒・柯布西耶的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朗香教堂_朗香教堂 -设计者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其设计作品显示了同时代的绘画与雕塑到建筑的概念转换,在其努力变革并逃离历史风格束缚的过程中,建筑和其他视觉艺术共享了进入抽像的旅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原名MariaLudwigMichael)、赖特(FrankLloyd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朗香教堂_朗香教堂 -评价

梁思成曾经评论:“郎香教堂像一艘驶向远方的大船,又像一顶荷兰牧师的帽子,也像祈祷合掌的双手,是扣在山顶上的僧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3927.html

更多阅读

细川俊夫与《花季》 前田俊夫

1997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了一本叫做《山水之魂》(魂のランドスケープ)的书,这本散文集虽然并非什么畅销书,却是出自一位著名作曲家的手笔,他就是细川俊夫。在这本探讨自然、生命、旅行和音乐的书里,细川俊夫写到:““在我看来,大自然的声响,就

莫言小说的特点 莫言小说的艺术特点

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艺术评点“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 ——莫言:《天马行空》有人这样评价他:如果说1985年的中国文坛有什么大事的话,那就是出现了莫言。也许莫言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赏析 大国崛起德国解说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赏析所谓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2006年底,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这部政论性的纪录片,用9个小时

从朱建新的新文人画想到的--- 新文人画派

从朱建新的新文人画想到的----朱建新先生已经仙逝,照理不该妄自菲薄,但艺术是真诚的,面对艺术的真诚,更为了艺术的真善之梦,故写此文。朱先生的画作为个人抒发胸臆没有错,但称其为新文人画,我就不敢苟同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文人画 文人画(Lit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英文

第一章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一、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概述Ⅰ.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19世纪初期至中叶美国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待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和后期美国文学的影响;了解该时期主

声明:《创作思想 朗香教堂 朗香教堂-基本简介,朗香教堂-创作思想》为网友情歌三百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