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ù】刺史,中国古代职官名,本为御史的一种,始于汉代。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秦朝时设有御史负责监察,称监察御史。 汉文帝时又以御史多失职,下令丞相派员出刺各郡国,以巡按地方,号称“刺御史”,简称“刺史”,但非专职。
牧_牧 -汉字演变
牧
牧_牧 -方言集汇
◎ 粤语:muk6
◎ 客家话:[梅县腔]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8 [东莞腔] muk7 [陆丰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6 [海陆丰腔] muk8 [宝安腔] muk8 [客英字典] muk8
牧_牧 -相关介绍
官职
牧之一职,起源极早。传说舜时置天下为十二州,设立州牧,一称州伯,牧在这里是管理的意思,也就是各个州的行政长官。夏代天下为九州,也有州牧,职能同舜时。到了商周两代,牧也还是地方长官,季就曾担任牧师。应该说明的是,这时的牧,并不任职于地方,《礼记。曲礼下》记载: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八命之类的人物,出于地方,入朝辅佐天子。负责监察、监督诸侯。同时,在夏代到周朝还有牧人、牧正等官掌畜牧,和牧或者牧师不是一回事。
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并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如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都等于割据政权。以后历代设都督、总管、节度使等,州牧之名即废。唐宋时惟京师或陪都地方最高长官以亲王充任者,尚称为“牧”,其他州牧之名均废。清代往往借作知州的别称,实际上远非东汉州牧之比了。东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曾做过益州牧,然后刘备靠诸葛亮取得益州牧的位置,刘备死后,他儿子刘禅做了蜀汉皇帝,诸葛亮领益州牧。
兖州牧,豫州牧
影视作品《让子弹飞》:张麻子:“我姓张。”师爷:“知道。”“名牧之。”“好名字,兖州牧,豫州牧,牧之,令尊是望子成大器。”
牧,意御民如牧畜,后为官职,为古九州之行政长官,手掌军政实权,如今可称之为实质上的小皇帝。
兖(音同“眼”)州牧,曹操也,生前称王,死后封帝;刘备领益州牧,并在曹操死前称王,死后称帝。以“牧之”为名,野心不至登天,但已足为当世之枭雄,放在张麻子这个角色上,极合适,不高,不低。 且以这样动宾结构的短语为名,角色的气势自是跃然而出。
牧,也是中国一大单姓,如牧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