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夸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而且据《山海经》记载:夸父立志要追赶太阳,赶上太阳后,热得焦渴难耐,于是饮于黄河、渭河。但喝干黄、渭两河的水,仍不能解渴,又欲北饮大泽水,结果尚未到达大泽就渴死了。他所遗弃的杖化成“邓林”。《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士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后有成语“夸父追日”。
夸父_夸父 -夸父族
夸父
一个巨人的种族, 因为据说为神话中逐日巨人夸父的后裔而得名。传说中他们是可以无限长高的,但大多数夸父族只能长到人类身高的两倍。如山般巨人的出现需要特异事件或极长的寿命。这个种族的数量一直很少,只是人族的百分之一。 分散在北陆殇州雪山高原中。其他地方很罕见。
夸父的力量与精神有相斥,所以夸父的星祭师往往苍老而憔悴。
分布
居住地多为殇州北部酷寒的山区中。在历史上他们曾一度居住在现中州北部并南下,但后来遇到了人族的反击而退缩。
食物
几乎全以猎获的野生动物肉类为食,烤和腌制是最常用的手法。植物不能成为主食。
寿命:
夸父
50-80年。
体质:
人类的两倍高度。高大的身材使他们走路的步伐比人类大,但是为了适应寒冷气候使得身体新陈代谢缓慢,肌肉发达的同时动作速度比人类较为缓慢。山地奔驰上有优势,强大的体力可以支持很长的山路,结实的身体可以穿破荆棘。他们身体巨大,因为血脉丰富炽热,所以很怕炎热,同时也令坚韧的皮肤呈现一种肉红色。多为栗色或者浅棕色头发,黑色眼睛。
精神力:
夸父于雪山上仰望星辰,夸父族的萨满(巫祭师)认为,夸父巨人是天神盘古在地上的子孙,夸父巨人的精神是和星辰相互感应的,每一个夸父部落都有一个对应的守护星,或者叫做兽神星,因为每一个夸父部落也有自己崇拜的神兽,确切的说,夸父族的宗教信仰包含了三层崇拜:星辰崇拜、神兽崇拜和祖先崇拜。夸父族传说认为是巨人盘古以神力开辟了天地,同时做为巨人的后代,夸父们有责任不让天地重合,所以拥有伟大的力量是他们的理想。
夸父
夸父族的宗教是建立在神秘主义信仰之上的。神秘主义信仰的根基是神秘体验,各种神秘信仰都致力于追求超越世俗的与神灵的合一体验。萨满团认为,夸父巨人的灵魂深处是纯净的,是和星辰相互感应的,但是,日常的生活会蒙蔽一个人的心灵,把人们的心思分散在各种各样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让人达不到明镜止水的境界,只有当人们忘却日常的生活,达到忘我的境界时,才能够返回自己纯净的灵魂,与星辰相互感应,在这个时候,人和星辰就会合一,星辰就会降临到人们的身上。从大量的降临体验中,萨满团总结和发展出来了一套完整的理论,照此修行,就能够在战场上请求星辰降临到自己身上,为自己的身体注入强大的力量,这种法术,就叫做星降术。
但夸父对星辰的感应力较其他种族要低,冥想也常使人肉体虚弱,夸父族的天性也并不适合静坐与冥想。夸父族的萨满们期望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获得力量,那就是使用单纯而强烈的情感来达到精神的集中,让人们达到专注和忘我。他们教导夸父战士要学会体验单纯的情感,体验那些毫无保留的爱,无所顾忌的恨,纯粹的狂喜和愤怒、悲伤和欢乐,对于天性本来就相当质朴的夸父巨人,这种训练使得他们更加天真而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情感。
但这种教育也使得夸父不愿接触复杂事物。对知识的学习、问题的研究、社会关系的处理、谋略、利益的权衡都是夸父族的弱项。而且其他种族会觉得夸父族沉默而且喜怒无常,内心象大雪山一样神秘难以捉磨,不可以以常规的利益或人情去推断。
夸父族的萨满们也认识到,肉体和精神是相克的,精神上的神秘体验往往出现在肉体最疲惫的时刻,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肉体放松了对精神的控制,精神才可以与星辰沟通。他们总结出了神秘体验产生的几个要素:虔诚的信仰、强烈的情感、疲惫的身体,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格斗,登山,无休止的劳作,痛饮大醉甚至欢爱来让自己的肉体疲惫不堪,让自己的精神获得放松,产生神秘体验。
由于这种种的难度,夸父族中能运用星降术的人是极少的,在战斗中再能成功求得星降力量就更是少之又少,一旦出现一个,连夸父族自己也视为奇观。好在他们不借助精神力,本身已足够强大。
语言: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语言,通常不会说人族的语言,词汇量少,说话简洁。知识主要靠口头相传。部落的史诗被萨满们代代吟唱。你看不到一个贫嘴的夸父,但你能看到作为高音歌唱家的夸父,他们喜欢以歌谣和喊啸声来表达感情,哪怕是在雪山底下,夸父族战士经常面对雪崩来考验自己的力量与勇气。
婚姻制度:夸父没有明确的婚姻关系,女性夸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配偶,一般生下的小孩母亲来负教育喂养的责任,男性夸父只要把猎物的大部交归部族分配,父亲是谁并不重要。夸父的孕期长达十七个月。
夸父无法与其他种族通婚。
居住和生活:夸父多住在寒带的山区,不喜炎热,但寒冷使他们崇敬阳光,爱用活血药料酿的烈酒,夸父的一大口烈酒足以灌死其他种族。夸父婴儿的生存率很低,怀孕期长达十七个月,因为只需要强壮者生存下来,所以有用烈酒和冰水给初生婴儿沐浴的习惯,体弱的婴儿在第一关就被淘汰,这样的结果使夸父人群少但体质极强健,对法术的抗力也很高。对壮人丁的需要使部落间抢女性和幼婴的战斗时常出现,除非强大的力量者出现,很少会有庞大的统一部族。
他们开凿巨岩形成房屋或者直接居住在修葺过的山洞中,在很大范围内分散居住。接近人类生活区间的夸父会建筑一些石头的建筑,技巧并不怎么精致。拥有冶铁的技术,冶炼制其他金属,不过制作的工具比不上人类的坚硬,重量却很巨大。不太使用金属盔甲,因为太耗铁,且身体本身就相当强壮。即使贸易,也不容易得到足够大小的纺织物制作衣服,兽皮是主要的材料,不是御寒,而是遮羞。另外也佩带各种宗教饰物如项链等。
夸父族的生理寿命是60-80岁,但是因为恶劣的环境,常年与蛮族作战,平均寿命只有30岁-45岁,战士们如果没有在战场上战死,到了65岁之后,也往往无力再战斗。年老体弱或者病入膏肓的夸父,通常独自走入雪山,在最后一次跋涉或者与兽群搏斗中死去。在战场上死亡的战士们的遗骨,也会被抬到雪山上,弃给猛兽。因为雪山是他们的家园,猛兽是他们的兄弟。
社会组织:部落分散,当联合起来时实行共和制,有几十个部落,都有不同的首领。首领由部落选举产生,通常是可以领导砍伐和狩猎的强者。各个部落间互相和平,有时候会为了猎取大的兽群而合作。他们会把食物和交换到了东西聚集起来分配,年轻强壮的优先。他们常在夏秋庞大兽群迁移的季节群体猎取大量食物贮存起来,如果错过了这个围猎季节,他们将面临一个严酷的寒冬。
夸父_夸父 -神话记载
夸父即夸父追日神话。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夸父逐日 选自《山海经校注》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夸父神话故事主要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列子・汤问》在手杖化桃林的细节上稍有不同,说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关于邓林,据清人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说“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的桃林。
此夸父之山,郝懿行说一名秦山,与太华相连,在今河南灵宝县。后代以“夸父”名山的还有一些地方,其中也多有与夸父追日相联系的传说。
大荒之中,有山名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处北经》
夸父_夸父 -神话传说
夸父逐日版本1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产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引以为荣。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人们热得难受,实在无法生活。夸父见到这种情景,就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一天,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从东海边上迈开大步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转,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夸父不停地追呀追,饿了,摘个野果充饥;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打盹。他心里一直在鼓励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红彤彤、热辣辣的太阳就在他自己的头上啦。
夸父又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终于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阳了。这时,夸父心里兴奋极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阳的时候,由于过度激动,身心憔悴,突然,夸父感到头昏眼花,竟晕过去了。他醒来时,太阳早已不见了。 夸父依然不气馁,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又准备出发了。可是离太阳越近,太阳光就越强烈,夸父越来越感到焦躁难耐,他觉得他浑身的水分都被蒸干了,当务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于是,夸父站起来走到东南方的黄河边,伏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黄河水被他喝干了,他又去喝渭河里的水。谁知道,他喝干了渭河水,还是不解渴。于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个大泽的水。可是,夸父实在太累太渴了,当他走到中途时,身体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夸父山”,据说,位于现在河南省灵宝县西三十五里灵湖峪和池峪中间。夸父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桃林的地势险要,后人把这里叫做“桃林寨”。
夸父死了,他并没捉住太阳。可是天帝被他的牺牲、勇敢的英雄精神所感动,惩罚了太阳。从此,他的部族年年风调雨顺,万物兴盛。夸父的后代子孙居住在夸父山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生活是非常幸福。
传说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灵宝县东南,有一座夸父山,是夸父留在人间的遗迹,山的北面,有一座好几百里的宽的桃树林。还传说湖南也有一座夸父山,上面还有夸父架锅的三块巨石。
古时候,北方有一个巨人,名叫夸父,双耳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住在一个荒凉的山上。
夸父生性喜欢探求。有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想看看太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迈开双腿,象一阵风似的跑起来,眨眼之间就跑出了几百里。
夸父自不量力,一心要追上太阳,一直追到禺谷。这是太阳落下的地方,落日象一团火球,烤得夸父口干舌燥。他渴得要命,跑到黄河去喝水,黄河的水不够喝,他又赶到渭河。渭河的水也喝干了,还是不解渴。他又往北方的大湖赶。没有来得及赶到大湖,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的时候,丢掉了手里的拐杖,拐杖落下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桃林。夸父的身躯变成了一座大山,称为夸父山。桃林、夸父山都在如今的灵宝市。灵宝市古时候叫做桃林县,从函谷关以西直到华阴,三百里间桃林茂盛。夸父山在灵宝市阳平镇东南灵湖峪和池峪之间。
版本3夸父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引以为荣。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人们热得难受,实在无法生活。夸父见到这种情景,就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一天,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从东海边上迈开大步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太阳在空中飞快地转,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夸父不停地追呀追,饿了,摘个野果充饥;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打盹。他心里一直在鼓励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红彤彤、热辣辣的太阳就在他自己的头上啦。
夸父又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终于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阳了。这时,夸父心里兴奋极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阳的时候,由于过度激动,身心憔悴,突然,夸父感到头昏眼花,竟晕过去了。他醒来时,太阳早已不见了。夸父依然不气馁,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又准备出发了。可是离太阳越近,太阳光就越强烈,夸父越来越感到焦躁难耐,他觉得他浑身的水分都被蒸干了,当务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于是,夸父站起来走到东南方的黄河边,伏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黄河水被他喝干了,他又去喝渭河里的水。谁知道,他喝干了渭河水,还是不解渴。于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大湖的水。可是,夸父实在太累太渴了,当他走到中途时,身体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夸父_夸父 -夸父后裔
为了纪念夸父族人的公益为人的大无畏精神,人们尊崇夸父族的首领为夸娥氏(又写作夸蛾氏),把夸父族的后人传说为天界的人物,其中夸父族首领的两个后代也是力大无比,被天帝封为大力士。这在中国著名神话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中有段故事,天帝命令夸娥氏儿子搬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现代网络小说中说:盘古开天辟地后12滴精血化成的12祖巫以盘古心脏所创的巫族中第一批出现的大巫。
夸父_夸父 -夸父计划
“夸父计划”示意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涂传诒在京举行的第三十六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上透露,设想在2012年开始实施的“夸父计划”将帮助科学家深入研究日地环境,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该计划如果按期实施,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系统的日地空间探测计划。
“夸父”计划是由三颗小卫星组成的空间天气探测监测系统,该系统将用于监测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空间环境的全过程。
“夸父计划”锁定太阳活动
强磁暴可以使地球卫星和地面电网短路。而且,它们对于空间旅行也造成巨大危害。德国马普学会太阳系研究所的太阳物理学家Rainer Schwenn说,如果1972年12月的“阿波罗17”探月计划提前4个月发射,这些宇航员很可能会被那时一系列来自强耀斑和CMEs(日冕物质抛射事件)的能量粒子的“枪林弹雨”杀死。未来到月球或者火星上的宇航员,同样面临这样的危险。
“夸父计划”就是一项进行太阳风暴、地球极光和空间天气环境探测的计划。中国古代有神话故事“夸父逐日”,讲的是神人夸父不惜生命追赶太阳。该计划的名称正是由此而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涂传诒是“夸父计划”思想的原创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肖佐教授也是“夸父计划”的重要参与者与组织者。
雷暴超晶胞是否正在酝酿一个龙卷风,或者海洋暖流是否正在蕴育一个飓风,这些都可以从底层大气的扰动有规律地预测出来。然而相对于地球大气层内的天气来说,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天气并非如此。众所周知,太阳爆发活动将使高能量和带电粒子输运到地球高层大气,从而激发地磁暴,但地球却很难察觉这些具有破坏性又不引人注目的事件。最强烈的太阳爆发发生在太阳11年活动周期的极大年。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有强烈的耀斑和被称为CMEs的带电粒子大爆发。
“夸父A”卫星的任务是飞行到日地连线的L1点上,全天候监测太阳爆发事件的发生和太阳扰动在日地空间中的传播过程。L1点距地球150万公里,卫星在此处可以在相对固定的平面上飞行,该点具有观测太阳活动的天然优势,因此“夸父A”选择L1点附近作为目标飞行位置。而“夸父B”两颗卫星将沿地球极轨共轭飞行,任务是实现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连续观测北极光的分布,用来监测太阳活动导致的地球附近空间环境的整体变化。
“夸父计划”任重道远
“夸父计划”前期项目进展顺利,科学家们已经着手研究“夸父计划”相关的有效载荷、航天器平台初始设计以及发射、跟踪、控制和资料传输等方面的问题。但是肖佐也坦言,要实施“夸父计划”,中国仍面临许多技术上的挑战。
技术难点之一,是“夸父A”卫星位于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L1点上,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有为数不多的航天器到达过L1点,而中国从未把卫星发射到那么远的位置。即使是“夸父B”两颗卫星,其近地点高度也有5万公里。中国发射“夸父”卫星,选择哪种运载工具、何种发射方式,都还处于研究论证中。
另外,地面人员还要对卫星进行姿态调整,接收遥远的微弱信号,即对“夸父A”卫星实施远距离测控和通信。L1点通信距离上属于深空范畴,如何在深空条件下实施对卫星的有效测控和数据传输通信,是“夸父A”卫星实现的又一关键环节。
毫无疑问,“夸父计划”是一项大胆、原创的空间计划。对于航天部门来讲,要研发新的有效载荷和创造150多万公里高度的火箭运载能力,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从预研到立项有很长的路要走。
夸父_夸父 -现实寓意
夸父追日原因
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杨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受到许多同志的赞同。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萧先生的看法,颇有几分浪漫色彩。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积极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美好的追求。
夸父逐日意图
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但是,由于他们对太阳的运行和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最终悲壮地失败。
在远古时期,任何一个部族在一个地方定居了相当长时间,其原始的,破坏性的劳动,必定会使那里的资源受到破坏并趋于枯竭。土地肥力下降或盐碱化,狩猎和捕鱼范围增大而获得的数量却减少,诸如此类都是不可避免的,能获得的食物和其它物资只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选择,部族必须迁徙,移居到新的,更好的地方。
夸父遇到这个问题时的决定是:向西,去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
这个决定,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知道:大地是球形的,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根本不会落入地球,更何况向西迁移,不是被高山挡住,就是进入沙漠,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多。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尚且难于很好地生活在绿洲中,至于远古时代的闯入者,生活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对夸父族这样的一个内陆部族来说,作出这个决定却是正常的。大地是球形的,地球绕太阳运转以及我国西北部的地理状况,他们一无所知。他们最多可能从靠近黄海、渤海的部族那里知道:东面,就是大海,太阳从海中升起。至于西面,尽头是禺谷――太阳落下的地方。
《淮南子》中的天文篇,即为例证:日出于易谷,浴于咸池,……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再者,现代汉语的最常用词语中仍旧遗留着远古时对太阳运动认识的痕迹。如“太阳东升西落”,“日出”,“日落”等等。这些词语都隐含着古代的观念:太阳从大地上升起,落下。
夸父部族应当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他们肯定已经认识到了阳光决定了季节,决定了农业以及其它的生产活动,那么,在太阳落下的禺谷里,阳光是最充足的,对于因资源不足而面临困境的夸父族人,迁移到那里去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幸的是,他们却走进了沙漠。沙漠之中,到处是黄色的沙丘,白天一片酷热,又十分缺水,干渴令人难于忍受。从记载上看,他们在沙漠中找到了河流,并把这条河的主干叫河(黄河),源头的分支叫渭(渭河)。这种河是在夏季由远处高上的冰雪融化汇集形成的,是季节河。随着时间推移,由夏入秋,气温下降,冰雪融化减少,就会变浅,干涸。当夸父族人发现河水突然迅速变浅,水面变窄,水量不断减少时,他们明白赖以生存的水源就要消失。是坚持前进,还是退回去?夸父决定:留一部分人在绿洲,其他的人在夸父率领下,向北,去寻找大泽。很有可能,他们看到了海市蜃楼,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是一样的:向北走,还是沙漠。沙漠是严酷的,又是漫无边际的。在跋涉中,体力迅速下降,又没有足够的水。最后,夸父和他所率领的族人都倒在沙漠之中。
这就是夸父逐日传说中的实际情况。人类在远古时代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才能够生存下来,居住一处,就会破坏一处。所以,迁移,拓荒是较为频繁的。而夸父逐日,由于其非凡的胆略,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被记住的因水源不足而造成的拓荒失败。
夸父逐日,是一个部族的活动而非神之间的争斗。证据很明显:前一篇记载是贬义性的,“夸父不量力”,这是其他部族对他们的计划和结果的评论。而后一篇豪气干云的记叙则是由夸父族人留传下来的。另外,如果把这两篇记载中提到的河、渭理解为沙漠中的季节河,而不是理解为黄河、渭河,则两篇记载都是写夸父族在沙漠中生活的情景。
夸父的失败,使远古的人们认识到征服西北的无比艰难。从此,水,而不是战乱,决定了中华民族只能向南发展。几千年来,南方一直在移民开发,原始森林、荒芜之地不断变为繁华的城镇,而西北部至今还是地广人稀。
夸父遗址能够被发掘出来吗?也许,只有中国的施利曼才能做到。当年,德国的施利曼仅仅凭着他对荷马史诗的热爱,凭着他的财力和毅力,终于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仅仅是神话的东西变成了考古发掘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