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金钵的僧人 钵 钵-汉字释义,钵-僧人所用食器

钵(bō),汉语汉字,是指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现今泰国等南传佛教僧人,仍于每日凌晨沿门托钵。

钵_钵 -汉字释义

基本信息


田字格中的“钵”字

钵 繁体字:钵 钵 拼音:bō 注音:ㄅㄛ

手捧金钵的僧人 钵 钵-汉字释义,钵-僧人所用食器

简体部首:钅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繁体部首:金

五笔86&98:QSGG


台湾细明体

仓颉:OPDM

郑码:PFA

笔顺编号:3111512341

四角号码:85730

基本字义


《中华字通.

1.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子。饭~。茶~。乳~(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详细字义

〈名〉


韩国明朝体

1. 形声。从金,本声。僧人的食器

2. 僧侣所用的食具,像碗,底平,口略小

吾一瓶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钵盂(佛家语。是僧侣的复钟状饮食器皿);钵多罗(佛家语。僧侣的食器)


金属钵体

4. 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如:瓦钵;饭钵;粥钵

钵_钵 -僧人所用食器


钵(梵patra)比丘六物(三衣、钵、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称钵多罗、波多罗、钵和兰等。意译应器、应量器。即指比丘所用的食具。

其种类有铁钵、瓦钵之别。持钵行乞称为“托钵”。由于比丘持钵以应受他人的饮食,故钵亦称应器。

《四分律》卷九中提及钵之种类云:“钵者有六种,铁钵、苏摩国钵、乌伽罗国钵、优伽赊国钵、黑钵、赤钵。大要有二种,铁钵、泥钵。”该书卷五十二中说,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银、琉璃、宝、杂宝所作成的钵,并以此简别在家和外道。《五分律》卷二十六谓不使用金银七宝、牙、铜、石、木的钵,若使用金银乃至石钵,则犯突吉罗,若使用木钵,则犯偷兰遮,若如外道之使用铜钵,则犯突吉罗。仅准许使用铁钵、瓦钵、苏摩钵。所谓泥钵、瓦钵、苏摩钵,皆是同类之物,苏摩钵是就产地而命名的。

钵的颜色,应熏为黑色或赤色,即《四分律》所说的黑钵、赤钵。《摩诃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5217.html

更多阅读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课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曹爱卫《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一位国王用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鲜花的孩

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从前有个国王,年纪很大了,眼睛花了,耳朵也有点聋了,走起路来跌跌撞撞。  国王想:我快要死了,我死了以后,让谁来当国王呢?  有一天,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姓,他要挑一个孩子将来当国王。怎么个挑法呢?他给所有的孩子发了一粒

金碧峰禅师与紫金钵 金碧峰

用功修学最关键在于能不能放下,这里我讲一个公案。过去有个叫金碧峰的祖师,他功夫用得很好。有一天,皇帝送他一个紫金钵。他心里非常高兴欢喜,于是对钵起了贪爱。由于他禅定功夫已经到达无念的境界,只要一入定,任何人都找不到他。一日,

手捧金饭碗 兼职也可捧出“金饭碗”(1)

  工字不出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有当老板才能真正致富”的说法深入人心。其实,上班族大可不必感到“钱途”黯淡,只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照样有不少8小时之外的致富良方,即使是兼职,你也一样能捧出“金饭碗”来!  

我的影子教学反思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反思这是一个传说故事。故事中的国王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为了挑选未来的接班人,发给每个孩子一粒煮熟的花籽以此考验他们是否具有诚实的品质。结果,有很多孩子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弄虚作假,带着一盆盆美丽的鲜花来见国

声明:《手捧金钵的僧人 钵 钵-汉字释义,钵-僧人所用食器》为网友繁花飘落谁去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