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职能 家庭 家庭-家的阐述,家庭-家庭职能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 家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社会单元;广义的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 从社会设置来说,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 从功能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供养老人,是满足经济合作的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从关系来说,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

家庭_家庭 -家的阐述

家庭不是从来就有的,随着社会的进化而逐步由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发展,最早的原始人没有家庭,没有婚姻制度。整个一群男子和整个一群女人互为所有,是一种血亲杂交,与动物没有什


家庭・幸福的一家人

么区别。通常认为家庭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四种形态。

血缘家庭

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原始群在进化与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下,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认识到不同年龄人的生理差别,在内部逐渐地选择了按辈份划分的婚姻,即年龄相近的青壮年兄弟姐妹相互通婚,排斥了上下辈之间的婚姻关系。这时,姐妹是兄弟的共同妻子,兄弟是姐妹的共同丈夫,夫妻都有共同的血缘。血缘家庭既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又是一个独立的生活单位。

普那路亚家庭

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最早实行这种家庭形式的是夏威夷群岛的土著人。由共妻的一群丈夫,或共夫的一群妻子互称"普那路亚"。这种家庭制度是群婚制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

原始社会发展到旧石器的中晚期,由于人工火的发明和石器的不断改进,人类狩猎活动和原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居住地相对地稳定下来;又由于人口的繁衍,一个血缘家族不得不分裂成几个族团。为了扩大物质资料生产,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活的需要,族团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合作和社会联系,于是便产生了各族团之间的通婚姻。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通婚对后代体质发育有益,并形成了同母所生子女间不应发生性关系的观念,于是在家庭内部开始排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实行两个氏族之间的群婚。

对偶家庭

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这种家庭是由一对配偶短暂结合而成,所生子女属母系所有。早期对偶婚是夫对妻暮合晨离。晚期对偶婚发展为夫居妻家,但不是长久的,随时可以离异。家庭内男女平等,共同照料子女。

对偶婚已从群婚时代单纯的性关系转变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联系,男子和女子一起劳动、消费,世袭仍按母系计算。

一夫一妻制家庭

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两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和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和财富的分配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为把自己的财产转交给自己真正的后裔,必然要求女子保证贞操,只能有一个丈夫。具有夫权高于一切,婚姻关系较牢固的特点。双方不能任意解除婚姻关系,通常只有丈夫可以离异妻子,破坏夫妻忠诚是丈夫的权利,而妻子则必须严守贞操。当然,一夫一妻制家庭形式自产生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家庭_家庭 -家庭职能

性爱职能

指婚姻家庭在男女两性相爱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婚姻家庭是男女两性相爱形式、保障和保证。

在婚姻家庭产生以后,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必须以婚姻的形式出现。只有以婚姻为形式


白头偕老,相依相偎

的两性相爱才是合法的。婚姻是男女两性关系的合法形式。婚姻形式以外的男女两性关系,通常不被社会所认可。

保障是说,男女两性的相爱,只有在婚姻的形式下,才是有保障的。婚姻形式以外的男女两性关系,很难给当事人以安全感。

保证是指,男女两性的相爱,是需要特定的空间和氛围的,只有家庭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婚姻为男女两性的相爱提供了合法的形式和保障,而家庭则为男女两性的相爱提供了合法的场所。

同样道理,婚姻家庭的性爱职能,是以男女两性的性爱要求为基础的。所以,男女之间的性差异是婚姻家庭得以产生的生理学基础。这样一来,两性关系就成了维系婚姻家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婚姻家庭没有了此项职能,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

生育职能

即人口再生产的职能,指婚姻家庭在人类的繁衍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恩格斯:“生产本身……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马恩选集》4卷,人民出版社72年版,4页)

生育是两性结合的必然产物,是人作为自然界生物的本性体现。由于人的生育繁衍是通过家庭来实现的,所以,生育职能就构成家庭的一个基本职能,这也是婚姻家庭自然属性的表现。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人又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的再生产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包括生育观在内的其他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生育问题决不是一种纯自然过程,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婚姻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形式。

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家庭实现人口再生产的社会职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在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增加更多的劳役和兵役来源,采取立法强制人们早婚早育。但由于战乱不断,医疗水平低下,使人口再生产出现生育率高、死亡率也高的特点,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变了人口再生产的社会条件,尽可能使人口的增长同国民经济相适应。过去对此问题认识不足加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口长期盲目增长,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因此,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有计划地降低人口的发展速度,实行优生优育。这个任务,便要由每个家庭和每对育龄夫妇来承担。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家庭的重要社会职能之一。

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职能、家庭教育职能、家庭保障职能等。

经济职能

家庭经济职能由两部分构成:

家庭生产职能表现家庭具有一定条件下组织生产、经营的作用。

家庭消费职能表现家庭在任何条件下所具有的得以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消费职能。

婚姻家庭的经济职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不同生产方式的影响,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我国,婚姻家庭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为消费职能,而且一直占居主导地位。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点表现得非常突出。家庭的生产职能基本上没有任何发挥。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后,由于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以及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我国目前婚姻家庭的经济职能呈复合式状态。

在城市,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职能以消费职能为主,其生产职能已基本消退。家庭成员主要是通过参加社会化劳动而谋生,家庭主要起着消费职能的作用。但也有不少城市家庭如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组织等,则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双重职能。家庭的生产职能在这些家庭中得到回归。

在农村,由于实行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的婚姻家庭的生产职能又得以恢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复。使家庭从过去单纯的消费组织转化为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职能的经济组织。

我国目前家庭经济职能呈复合状态,特别是一定家庭其生产职能的恢复,说明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经营的经济单位,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其合理性及必要性。

教育职能

家庭是一个亲属团体,其成员间有着特殊的、紧密的联系,相互间或有婚姻关系、或有血缘关系。基于这种特殊性,家庭便承担起了教育家庭成员,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同时,家庭的这一教育影响,是任何教育组织都不可替代的。人的品行个性观念以及健康心理观等,同其最初接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就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因此,家庭的教育职能是责任重大而深远。

家庭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家庭教育不能取代学校和其他各类的职业教育,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其他各类的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造就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更大地发挥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的作用。

赡养职能

指在家庭中,无经济能力的家庭成员依靠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成员的扶养,能够正常地维持生活的职能。

扶养职能是家庭的又一个基本职能。养老育幼,扶助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家庭成员,是我国家庭的传统职能,也是我国民众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目前,虽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有社会的保障作后盾,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个人的能力千差万别,还存在一些需要经济帮助的人群。因此,我们强调一定范围内的亲属间具有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以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进而保障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

婚姻家庭在保障家庭成员基本利益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组织所不能代替的。我国历来就有尊老爱幼,特别是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婚姻家庭所具有的这一优良传统则赋予了我国婚姻家庭对家庭成员利益的保障职能。

家庭_家庭 -权威模式

父权家庭:

是历史上大多数家庭的模式,即家庭中最年长的男性拥有大部分权威,包括住、用、孩子对象等。女性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

母权家庭:

即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拥有大部分权威。至今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妇女曾同样拥有过现在男性所具权威。父系社会里,个别家庭也可能由于没有最年长的男性而由女性领导。

母主家庭:

一位妇女成为家庭的核心和最主要成员,常发生在男性由于战争、外出、离婚、非婚生育等时候,但不在家的丈夫、前夫、同居男友依然行使相当的权利。

平权家庭:

现代社会出现了朝平权家庭发展的趋势,即丈夫和妻子在权利和特权上基本平等 。但许多重要决定还是由丈夫作出的。

通勤家庭:

在不同城市里工作的夫妻,周末在其中一方的住处度过。

家庭_家庭 -家庭世系

亲属和血缘关系世代相传的方式。

父系继嗣,家庭中父亲这一边是亲戚和财产继承的基础,男性沿男性继承财产。

母系继嗣,反之,财产由母亲留给女儿。

双系继嗣,孩子们的亲戚和父母两边家庭相关联。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有权继承父母双方家庭的财产。

家庭职能 家庭 家庭-家的阐述,家庭-家庭职能

家庭_家庭 -社会意义

对于社会学研究而言,仅仅了解家庭的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对家庭模式的了解是为了进一步探讨家庭对个体、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那么,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家庭在社会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学中的主流研究范式都有自己的解释。

功能主义的解释

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学者认为,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部落社会中,家庭基本的自给自足单位,所有的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生产劳动,为所有家庭成员提供必须的生物质;不仅如此,家庭中的长辈要生养子女,为子女的成长提供环境,交给他们生存的技能,培养他们基本的价值观念。因此,家庭基本上是一个全能的社会单元。

(1)生养:在现代社会,家庭的首要社会意义是生养。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尽管我们在前面的介绍中已经知道,有多种家庭形态与生养无关,但这些形态并不是主流的家庭模式,主流的家庭模式仍然是一夫一妻加子女的核心家庭,即使是非主流形态的家庭,也有不少人愿意以收养的方式养育后代。因此,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在遵循社会繁衍的基本法则:通过生养的方式保证家族的繁衍,进而保持社会的延续。

(2)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对生养的理解只是增加一个人口,只要能够养活,就能


母爱・家庭

保证社会的延续,强壮的身体是第一位的。在现代社会,尽管强壮的身体仍然重要,但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性却在不断上升,现代社会的职业对知识的要求不仅越来越专门化,也越来越个性化,要求就业者在既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具有更强的创造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从养育开始的。我们在前面社会化这一章中已经讲到,社会化始于家庭,从家里,人们学会了基本的吃穿走等生存的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的基本了解,对人对事的态度等。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社会而言,个体的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就像人类的基本能力不是人类的本能一样,人类的情感也不是人类的本能,而是社会的产物,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出来的。情感的摇篮正是一个人最初所处的社会团体,即家庭。

(3)经济合作: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导致了经济活动中的分工,男性主要承担体力活动,女性主要承担技巧性活动,使得家庭中的夫妻在经济互动中成为相互依赖的整体。随着人类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家庭的经济意义在逐步减弱。

(4)对性的管理:尽管约束性行为的观念和规则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历史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但没有一个社会提介甚至允许完全自由的性行为,而对人类性行为进行约束的重要方式就是家庭,通过相对稳定的性伴侣约束,来约束滥交。

之所以约束任意的性行为,社会学的基本解释是,性行为有可能导致新生命的产生。产生一个新生命容易,但养育一个新生命却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若不加以约束,谁来承担养育之现?此外,性滥的另外一个危险就是直接威胁社会秩序,在社会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位置,位置之间有着有规则的排列,这就是社会秩序。社会通过双亲的社会位置进而确定新生命出世时的初始社会位置,由此才使得社会的基本秩序得以维持。而任意的性行为就可能使得社会无法确认新生命的初始位置,进而导致社会秩序的瓦解。

冲突论的解释

上面是从两性和谐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家庭主要社会意义的探讨,如果从两性对抗的角度出发,就会看到家庭的另一些社会意义。

女性主义者强调,两性之间并不存在和谐的关系,始终存在的是两性冲突,男性与女性的彼此竞争。在这场竞争中,女性是失败者,进而也变成被统治者。

不管家庭的不平等基础来源于哪里,在女性主义者看来,今天的家庭是男性统治女性的工具,并为社会上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许多人把男性看成是这个社会的主宰,并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因为,在家庭,女性就表现为从属角色,就受男性的支配。因此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只不过是家庭模式的翻版而已。

家庭_家庭 -五种家庭环境

在美国,经过一些教育部门的研究和调查,培养聪明孩子的家庭环境的标准已经出台这些专家们认为,有益于孩子智商发展的家庭环境是这样的:

1、家应该是一个语言性的环境

孩子的基本能力是语言能力,如果语言能力得到增长,那么认识数字、社会性的能力也会相应地获得增长。

因此,家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的环境家长应该用优美、规范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在良好的语言环境里,幼儿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最优、最快和最好的发展。

2、家应该是一个能激起好奇心的环境

美国一些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只根据学习能力与别的孩子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应该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孩子具备健壮的身体和独立的生活能力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先决条件。

培养孩子好奇心,家必须是一个能够激起孩子好奇心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父母是关键性的因素,他们应该不断地创造一些氛围,或者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孩子的好奇,引导他去思考、探索。

3、家应该是一个知识性的环境

一个知识性的环境,是促使孩子多思多想,并且走向正确的方法的途径为了增长孩子的智力,父母应该为此积极准备一个知识性的环境。

4、家应该是一个有趣味的环境

在孩子的智商发展的教育中,父母切忌使用生硬、枯燥、强制的手段,而应寓有意于无意之中,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家庭教育具有趣味性否则,就会压抑孩子的情绪和智力的发展。

5、家应该是一个训练的环境

美国的儿童发育和健康研究专家发现,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目、耳、手的协调训练极为重要。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创造一些孩子可以用耳听,用眼睛辨认,练习手指灵敏度等游戏环境,反复训练孩子的目、耳、手的协调动作,刺激大脑,使其智力迅速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5462.html

更多阅读

理财定律 家庭理财的八个神奇定律

     家庭理财一定要有个规划,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其实就是说的有没有理财规划的问题。在人生不同阶段,如何调整自己的理财规划,在制定家庭理财规划,配置家庭资产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个人事业发展、家庭的成长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不同家

罗蒂克.安妮塔:一位英国家庭主妇的创业启示录

英国著名企业家、美容小店连锁集团董事长、亿万富婆、家庭主妇创办公司的成功典范。谁能想到,创建奇迹伟业的她,最初的创业动机竟是养家糊口。   安妮塔出生于意大利移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经营一间小餐馆。安妮塔毕业于面向平民子女

第32节:家庭中的说话技巧(1)

系列专题:《最实用说话技巧全集:能说会道》  10.家庭中的说话技巧  家是人生的避风港,爱情是维系家庭稳定和活力的先决条件。但是这个避风港的平静要靠双方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够保证双方的信任。如果不能够好好沟通,那么就会对家庭

形容一家人幸福的句子 关于家庭幸福的句子

关于家庭幸福的句子1.家是温馨的港湾,容纳漂泊的灵魂;家是如 伞的大树,遮挡酷夏的骄阳;家是清凉的雨丝,拂去疲惫的征尘;家是永远的牵挂,珍藏幸福的存根。2.当生命的第一声号角吹响,亲情就是那荡漾在母亲眼眶中的泪水,是那绽放在父亲脸的笑

声明:《家庭职能 家庭 家庭-家的阐述,家庭-家庭职能》为网友寻沫雨悠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