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正文,放线菌属-牛放线菌

放线菌是人口腔正常菌丛中最常见的G+不具动力、无芽胞形成的杆状或丝状菌。在口腔内发现的放线菌种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兼性厌氧菌。

放线菌属_放线菌属 -正文

放线菌科的 1属无芽孢、无运动性、非抗酸性、呈分枝状或棍棒状的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菌体大小0.6×(3~4)微米,糖类发酵产酸不产气,不形成吲哚,无尿素酶,厌氧或兼性厌氧,二氧化碳能促进生长。有5个种,其中对人和动物致病的主要是伊氏放线菌和牛放线菌(见表)。


放线菌属

衣氏放线菌在病灶和脓样物质中形成硫磺样颗粒,菌体多呈菊花状排列,用苏木紫伊红染色,菌体呈紫色,棒状末端为红色,人工培养较困难(见彩图)。
专性厌氧,在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上35~37℃培养7~14天后,形成直径0.5~3毫米的粗糙型不规则菌落。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0%。一般为内源性感染,当局部抵抗力降低或全身免疫力受抑制而又有局部损伤时,易诱发以慢性脓肿和多发性瘘管为特征的放线菌病。所形成的抗体可与分枝杆菌、棒状杆菌有交叉反应。可用磺胺、青霉素和四环素等治疗。

放线菌属_放线菌属 -牛放线菌

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正文,放线菌属-牛放线菌

专性厌氧菌。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3%。寄生于动物和人的消化道中,特别是口腔、咽部和扁桃体,还未在自然界发现。其在口颊、齿龈等部位发生损伤时侵入组织内,引起放线菌病(化脓、肉牙肿、骨质糜栏等,可转移至肝、肺)。本菌因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形态。在病灶脓液中形成淡黄色硫磺样颗粒,用载玻片压碎进行镜检时,发现其中心系由革兰氏阳性的分枝菌丝和一些短杆状或球状的菌体组成,四周为呈放射状排列的革兰氏阴性棍棒状菌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90103/175590.html

更多阅读

奇葩花卉之小清新系列——橘黄刺杯菌 小清新花卉

橘黄刺杯菌是Sarcoscyphaceae杯真菌的属,其中的成员可能会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现。可能是被倒下的树枝、树干、有时是水果上发现的被子植物。  Cookeina中的物种有深,杯形漏斗状的子实体,或子囊盘。孢子轴承内表面的ap

放线菌的作用 放线菌的种类

要说放线菌,就要提到一些抗生素,我们知道医生常常用头孢霉素、螺旋素、庆大霉素、利福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为病人治病,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其实生产抗生素的主角就是功勋赫赫的放线菌。目前已经发现的抗生素有近6000种,其中4000多种是由

放线菌 放线菌是真菌还是细菌

  放线菌是一大类形态极为多样(杆状到丝状)、多数呈丝状生长的原核微生物。它的细胞构造、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与细菌相同,但在菌丝的形成和以外生孢子繁殖等方面则类似于丝状真菌。它以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  放

散囊菌属 散囊菌属-本属特征,散囊菌属-研究

本属的子囊果原基明显,在营养菌丝上形成螺旋状产囊体;本属目前可承认的分类群约20个,其中Eurotium amstelodami,E. herbariorum,E.repens和E. rubrum等分布极为普遍,还有几个种较为常见,其他大多为罕见种,我国已报道11个。冠突散囊菌_散囊

棒状杆菌属 棒状杆菌属-致病物质,棒状杆菌属-分类

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因其成员的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而得名。多形态,排列不规则,常呈栅栏状或V字状等;染色不均匀,两端有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无芽孢,大多数菌株无动力。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特殊,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52~68%。胞壁多

声明:《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 放线菌属-正文,放线菌属-牛放线菌》为网友予我欢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