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南部地区由于其低廉的房价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随着人口的迁移,以及当地丰富的能源、农业资源,吸引着美国的新兴工业在南部的布局,从而形成了美国三大工业区之一――南部工业区,我们称之为美国的“阳光地带”。
美国阳光地带_美国阳光地带 -名称的由来
美国阳光地带
美国的“阳光地带”是七十年代出现的概念,一般指北纬37°以南地区,大致范围是:西起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东到大西洋沿岸的北卡罗来纳州,北至密西西比河中游,南到墨西哥湾沿岸的一个区域。阳光地带之意为:南部“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地带”,亦有“这一地带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之含义。这个昔日以贫困落后,种族歧视,人口外流着称的地区,如今经济发展呈明显上升趋势,美国工业的布局也由集中在东北部向“阳光地带”扩散。
美国阳光地带_美国阳光地带 -人口的迁入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在2000年至2004年间,大批美国居民从东北部和西海岸城市迁往南部“阳光地带”。当地分析人士称,房价的地域性差别是居民南迁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许多地区房价升幅超过当地居民收入的平均增幅。另一方面,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持续加息,长期抵押贷款利率也随之上升,造成贷款购房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迫于无奈,许多美国家庭只能迁往那些房价相对较低的地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更倾向于移居南方。
美国阳光地带
人口普查局的报告显示,在美国最大的25个大都市中,只有7个是人口净迁入区,另外18个则为人口净迁出区,其中纽约流失的人口最多。2000年至2004年间,纽约人口年均净迁出21.1万人,相当于每1000人中就有11.4人迁出。据报道,去年纽约城区的房屋中间价为42.76万美元,大约是全国水平的两倍。此外,洛杉矶的平均房价为每栋56.84万美元,在2000年至2004年间净迁出11.8万人;旧金山大都市区在此期间则有6.1万人迁出。
许多洛杉矶居民向东迁移至里弗赛德-圣贝纳迪诺-安大略的“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地区,因为那里的房屋中间价为39.23万美元,比洛杉矶低了17万多美元。该地区目前是美国最大的人口净迁入区,在2000年至2004年间净迁入8.15万人,超过圣路易斯、克利夫兰及圣迭戈,成为美国第13大人口密集区。人口大量涌入的其他地区还有菲尼克斯、坦帕及亚特兰大。
目前,美国一些城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试图采取措施遏制这一趋势。旧金山市市长加文・纽瑟姆极力鼓动开发商推出更多面向家庭的“廉价”住宅。还有分析指出,近来美国楼市已经出现降温征兆,全国性的房价回落将会缓解居民迁移潮。
另有数据显示,尽管美国退休人口并未卷入这股迁移浪潮,但他们同样也有远离大都市去养老的打算,一些退休老年人已迁至被认为是安全、廉价、人口相对稀疏的田纳西州、肯塔基州及北卡罗莱纳州西部。
美国阳光地带_美国阳光地带 -工业及其发展机遇
二战后,特别是技术革命以来,这一地区出现了许多发展工业的机遇
美国阳光地带
(尤其是新兴工业),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子、石油化工、飞机制造、核工业、宇航等工业,由于种种原因,远离了经济实力雄厚的东北部工业区,在“阳光地带”建厂并发展,其中发展较快的是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同时这一地带也形成了许多以上述部门为主的新工业中心,其中的休斯敦、达拉斯、亚特兰大、旧金山、洛杉矶等已是闻名于世的工业城市。美国工业这种向“阳光地带”扩散的布局趋向既有世界工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国际市场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某些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大致与以下因素密不可分。
(一)自然条件这里有着比北部更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平原面积比北部亦更加广阔,蕴藏有丰富的资源,石油主要分布于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及其浅海地区,以及内陆的俄克拉何马州、西部的加利福尼业等州。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原料,使这一地带采油业和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以石油化工和炼油厂密切结合的布局形成了较集中的基地,仅在科珀斯克里斯提――休斯敦――博蒙特地区(得克萨斯州),就集中了全国石油化工的4O%,休斯敦(得克萨斯首府)则享有“世界石油之都”的称号,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学、基本化学工业中心,除加工本国原油外,还加工从中东和加勒比地区进口的原油,并生产占全国一半以上的人造橡胶和2/3二的乙烯。内陆的达拉斯――沃斯堡(得克萨斯州)被称为美国的“石油首府”,国际石油博览会常在这里举行。新原料、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也带动了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如飞机制造,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一些轻工业。
(二)科学技术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同样影响了美国工业布局。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子、空间工业(包括飞机、导弹、人造卫星)、核工业、半导体工业等多是与知识、技术密切相关的部门,要求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加之许多产品均属“轻薄短小”型(飞机、汽车等零部件轻型、精尖化)省能源、资源和空间、劳力等,核电技术和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又可使工业摆脱能源地域限制,科技为工业向“阳光地带”扩展铺平了道路。
新兴的电子工业是美国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日新月异的变化凝聚了众
美国阳光地带
多科技内涵,因而在一些科学、教育中心形成了电脑――信息生产基地。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附近圣克拉拉谷地――“硅谷”,就集中了斯坦福大学等众多高等学校及八千多家高技术公司,生产全美1/3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也是世界电子工业的巨头。
科学技术向样影响着其它部门,美国飞机制造在世界居领先地位,西部的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达拉斯――沃斯堡,都是著名的飞机制造中心;西部和南部的航天中心,都无不是受高科技影响的基地。新的技术革命又为“阳光地带”的工业发展输入了更大的动力。
(三)环境因素影响上述新兴工业布局的因素,除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洁净的环境和现代化高速的交通,“阳光地带”不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而且工业较分散,一些工业污染较轻,交通发达,快速;这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厂房设备陈旧、资源不足、交通拥塞、污染严重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吸引新兴工业布局的一个有利条件,符合高精尖工业“临空型”格局的要求。
(四)政府的干预二战期间,美国趁机发展了军事工业;二战后,为争霸世界,美国军事工业也得到发展。在联邦政府的军事拨款中,南部各州一直领先,刺激了南部的核武器、导弹、为军事服务的飞机制造、造船(航空母舰、核潜艇)、坦克制造业等工业的发展。另外与原苏联的空间技术竞赛也促使政府大量拨款于南部的航天中心和卫星发射场(如休斯队的航天中心就曾成功地实现了登月探险),从而使新兴工业在西部、南部迅速发展。
(五)劳动力因素南部劳动力工资低,工人组织程度差,地价便宜,是最初吸引企业家来此建厂的原因之一,而后利润更大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号召“开发国土”又促进更多的劳动力南迁,为“阳光地带”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力量。
美国阳光地带
(六)农业基础这一地带热量充足,无霜期长,盛产棉花、水稻、甘蔗等,由于农业机械化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为工业服务,同时,农业结构也有了新变化,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又大力发展大规模的养牛业和养鸡业(密西西比河下游一带有“肉鸡带”之称),形成了“专业化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的特点,为工业区和城市提供了更丰富的农副产品,也为“阳光地带”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以外,“阳光地带”工业也受东北老工业区的协作等影响,其工业分布实质上也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尽管这一地带某些工业仍对老工业区有一定的附属性,各州总的经济实力较东北部还有相当差距,但发展速度却大大超过东北部,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仍有很大潜力,“阳光地带”的工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工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