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简介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战争简介,鄱阳湖之战-战争详情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朱陈之战的关键战役鄱阳湖水战直接导致决战阶段结束,它本身是导致明王朝建立的一系列发展中的关键性事件。

鄱阳湖水战_鄱阳湖之战 -战争简介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鄱阳湖水战_鄱阳湖之战 -战争详情

背景


朱元璋画像

1、朱元璋的兴起

元朝末期,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公元1351年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高举义旗,各地群起响应。江南地区,徐寿辉起兵蕲、黄(今湖北蕲水、黄冈一带),攻占武昌,继取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公元1360年,部将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称皇帝,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公元1362年,徐寿辉的另一部将明玉珍在四川称帝,控制了四川。此外,还有方国珍起义于庆元(今浙江宁波),控制了浙东地区。张士诚起兵江北,控制了长江三角洲。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

2、朱元璋的发展

朱元璋采纳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江苏 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攻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朱元璋在得到巢湖水寨首领廖永安、俞通海率战舰千艘投诚后,渡过长江,攻占太平(今安徽当涂)。次年,又率水陆大军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取得了一个战略基地,实现了第一步战略计划。此后数年,由于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在北方牵制了大量元朝兵力,朱元璋得以先后攻占苏南、皖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并开始东与张士诚、方国珍,西与陈友谅的势力相接触。

3、大敌陈友谅

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实现第二步战略计划,势必同他们特别是同陈友谅进行激烈的争夺。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必将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

4、形式概况


鄱阳湖之战

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认为张士诚专意保守现有地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正在扩张势力,又轻骄喜功。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全力来救,将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因此,决定集中主力先打陈友谅,而对张士诚则采取守势,控制江阴、常州、宜兴、长兴、吉安等战略要点,阻止张军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珍,借以牵制张士诚,稳定侧后,减少东顾之忧。

5、陈友谅发首战

正当朱元璋准备攻打陈友谅之际,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率水军10万越过朱军占据的池州(今安徽贵池),攻占太平,夺取采石,并派人和张士诚联系,企图上下夹击,一举吞灭朱元璋。

6、朱元璋应天之战

朱元璋决定利用应天城池坚固、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防止张士诚乘机袭击、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又针对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诱使陈军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扬己之长,迫使陈军舍长用短。为了诱使陈军速来,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友、元朝降将康茂才写信向陈友谅诈降,表示愿为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以呼“老康”为暗号。

与此同时,朱元璋根据应天的地形条件作了如下部署:常遇春等率兵3万埋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侧;徐达等率兵列阵于南门外;赵德胜率兵横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驻虎口城;杨

鄱阳湖简介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战争简介,鄱阳湖之战-战争详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6895.html

更多阅读

三国志11决战称霸模式 定军山之战攻略 三国志11定军山怎么打

三国志11(决战称霸模式)定军山之战攻略——简介定军山之战,地形对我方及其不理。巧用兵力就可以胜利。三国志11(决战称霸模式)定军山之战攻略——方法/步骤三国志11(决战称霸模式)定军山之战攻略 1、定军山之战,难度非常简单,胜利只在一步。

鄱阳湖之战2 鄱阳湖之战 火炮

陈友谅清楚的记得,那一役,朱元璋在康郎山一仗失利后,乘小船向鄱阳湖口的老爷庙方向逃逸。陈友谅率领战船,随后紧追不放。在老爷庙旁边,眼看就要追上了,忽然船的前方乌云翻滚,浊浪浪滔天。一个像小船样的大头鼋浮出水面,拦住去路,船不得过。情

垓下之战遗址 垓下之战遗址-简介,垓下之战遗址-历史

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纬33°21′,东经117°38′处,在今灵壁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老庄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垓下之战_垓下之战遗址 -简介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

唐灭百济之战 唐灭百济之战-简介,唐灭百济之战-战前形势

公元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在唐朝与高句丽、百济的战争中,唐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的作战。百济、新罗同为唐朝藩属。唐高祖时,曾册封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百济王。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二者结为世仇,

声明:《鄱阳湖简介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战争简介,鄱阳湖之战-战争详情》为网友偏爱孤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