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人口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历史沿革,波罗的海三国-人口与民族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而波罗的海国家则指的是位于波罗的海区域所有国家。而对于北欧国家来说,一般都将其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非波罗的海国家。 波罗的海三国,地理上属于东欧,文化上属于北欧,因此一般称为东北欧。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历史沿革

波罗的海三个民族都是纪元前4000年至2000年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古代新时期时代居民的后裔。他们一部分从东方迁居到欧洲部分,原始渔猎民带来了芬兰语。另一部分来自南方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古代列托-立陶宛农牧部落在公元前2000年的初期向北迁移。

立陶宛人在13世纪时已处在封建时代,此时形成部族,这些部族主要是散居在涅瓦河流域的几个血缘相近的波罗的海部族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到19世纪下半叶,立陶宛人才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形成过程。

拉脱维亚人作为部族是在15-16世纪由波罗的海本地的一些部落(库尔什人、泽姆加尔人、谢尔人、拉脱加尔人)形成的。这些部落在5-6世纪时向北推进并逐渐同化了操芬兰语的立维部落以及一部分南方爱沙蒂人。这些部落在反对12世纪末-13世纪初日耳曼骑士入侵波罗的海沿岸的共同斗争中联合起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大量拉脱维亚人从19世纪起迁住西伯利亚。

爱沙尼亚人是古代波罗的海沿岸芬兰部落的后裔。如拉脱维亚人一样,在反对日尔曼骑士和瑞典人的斗争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部族。爱沙尼亚的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末。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人口与民族

立陶宛人口298.8万(2012年),主体民族为立陶宛人,占总人口的84%,俄罗斯人占5.8%,其他民族占11%,为38万。

拉脱维亚人口220万,主体民族为拉脱维亚人,占总人口的62%,俄罗斯人占27%,为94万,其他民族占13%,为35万。

波罗的海三国人口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历史沿革,波罗的海三国-人口与民族

爱沙尼亚人口125万,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人,占总人口的68%,俄罗斯人占25%,为48万,其他民族占8.2%,为12.8万。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语言文化

三国语言的特点是共属两个语支。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属同一语支即印欧语系列托-立陶宛语支,或称波罗的海语支,这种语支最接近于斯拉夫语支。爱沙尼亚属于芬兰-乌果尔语族波罗的海沿岸-芬兰语支。


波罗的海

立陶宛语属东波罗的语支,与拉脱维亚语关系极近,

主要通行于立陶宛。16世纪起,已有立陶宛文学语言。最早文献乃是1525年的“主祷文”、一部教义以及“万福玛利亚”的译文。19世纪时,立陶宛出现三种文学语言并同时使用:波罗的海沿岸低地立陶宛方言、东部高地立陶宛诗歌方言以及主要通行在与东普鲁士接壤地带的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现代标准文学语言是在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共有32个拉丁文字母。亚布隆斯基斯(1861-1930年)被称为国语之父。

与立陶宛语相近、同属波罗的语支的拉脱维亚语主要通行于拉脱维亚。1918年以后成为官方语言。拉脱维亚最早文献可溯源至16世纪,当时主要是以天主教和路德教派教义问答为主。18世纪,第一部语法问世。19世纪末,文学语言有了较大发展。1922年,采用拉丁字母。拉脱维亚语有3组方言:东拉脱维亚语、西拉脱维亚语和中拉脱维亚语。中拉脱维亚语较前二者稳定,为拉脱维亚现代文学语言的基础。虽然拉脱维亚语与立陶宛语关系密切,但由于拉语受芬兰语影响较大,因此,拉语在许多方面较之立语易加更新。拉语的最大特点是词的重音总是固定在第一音节上。

爱沙尼亚语属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波罗的-芬兰语支,主要通行于现今的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语的特点是和芬兰语关系极为密切,有南北两种主要方言。北部方言或为塔林方言是爱沙尼亚文学语言的基础,其许多词汇借自德语。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宗教

波罗的海沿岸民族在13-14世纪接受了基督教。立陶宛人和大部分拉脱加尔茨人信奉天主教;大部分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及一部分西立陶宛人为路德派新教徒;一小部分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信仰正教。

苏联时期,天主教在立陶宛的影响很大,有资料显示,80%的立陶宛人系天主教徒。在这个领土面积不大的国家里就有6个宗教中心领导着天主教的各个教区:维尔纽斯天主教辖区;维尔卡维什基斯主教辖区;考纳斯主教辖区;凯沙多里斯主教辖区;怕涅韦日斯主教辖区和捷利沙伊主教辖区。

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信义会影响很大。信义会系遵奉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教义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属路德宗。“因信称义”教义即主张人在上帝面前得称为义,全凭信仰耶稣,而不在于履行教会的礼仪、规条和善功。路德宗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北欧各国和美国。

由于在波罗的海三国中,很多人信奉天主教或路德派基督教,因此,宗教问题往往成为该地区人民反对“俄罗斯化”的导火线。较为突出一例即为1972年立陶宛1.7万天主教徒向当时的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出的备忘录和致联合国当时的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公开信,备忘录和公开信指责并抗议苏联对立天主教徒的“迫害”。其结果,一方面是来自当局的镇压“加强”,而同时,人民反抗迫害、争取自由的呼声越来越高。6宗教影响在波罗的海三国争取民族独立运动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路德教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德国,不久传入美国和北欧各国。迄今在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等国,路德教均为国教。波罗的海三国,尤其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与北欧各国的宗教潇源,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三国的民族所向。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地理

波罗的海三国虽然均地处波罗的海东岸,但就资源力而言,各有其特点。

立陶宛位于前苏联最西部。西临波罗的海,北邻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

地形受冰川作用显着,大部分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碛岗丘。波罗的海沿岸有绵长的沙丘,中部为低地,东南端地势最高,海拔958英尺。土壤从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为主,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沙土。

立陶宛境内河流均流入波罗的海,水流一般平缓,河道蜿蜒曲折。其中涅曼河最长,其主要支流有梅尔基斯河、内里斯河、涅维茨斯河、杜比萨河、朱拉河以及米尼亚河等。湖泊约有3000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

拉脱维亚西临波罗的海,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拉境内主要是波状起伏的平原,有低地和低丘。东部地势略高,滨海多沙滩。拉河流均属波罗的海水系,主要河流有西德维纳河(亦称道格瓦河)、加高亚河、文塔河、利耶卢佩河。丘陵之间有许多小湖泊。

森林,草场、牧场、沼泽和荒地约占土地面积的67%,森林复盖率为38%,森林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东北部。多针叶林(松树和云杉)和落叶林(白桦和白扬等)。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面积最小的国家。北面和西面临波罗的海,南与拉脱维亚和俄罗斯联邦为邻。就资源力而言,爱沙尼亚有着不同于上述两国的特点。爱沙尼亚是个多岛屿之国,大小岛屿800个,占土地面积的9%。最大的两个岛屿是萨列马岛(1647平方公里)和希乌马岛(600平方公里)。地表受过冰川作用,南部有冰碛丘,中部有平缓的长丘,大部为东北-西南走向。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气候条件

波罗的海沿岸狭窄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内地为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4.8℃,7月为17.2℃。大部分地区8月份降雨量最多,沿海地带10-12月降水量最多。

立陶宛

土壤以灰化土为主,东拉脱维亚低地有沼泽土。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受大西洋气候影响,湿度大,天空多云,每年只有30-40天的晴天,阴天多达150-180天。盛刮西北风和南风。无霜期在125-155天。夏季凉爽,6月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为34℃,1月沿海平均气温为-2℃,东部-7℃,最低可达-40℃。

拉脱维亚

气候受北大西洋气团的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2月平均气温-5℃至6℃,7月为16-17℃。年降水量610-711毫米,蒸发量少,有涝灾。植被为混交林,约有90种树木和灌木,林地面积137.8万公顷。森林复盖率为36%,重要树种有松、冷杉、白桦和白扬。草地辽阔。约有60种哺乳动物,295种鸟类。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自然资源

立陶宛

沼泽区有大量的泥炭。森林和草地均占土地面积的1/4。有3个天然植被区:滨海沙丘区以松树居多;东部岗丘区多云杉;中部有大气橡树林。沼泽地区和湿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

野生动物品种多,有60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和50多种鱼类。

矿物资源匮乏,主要有硫酸监、石膏、泥炭、少量铁矿石和磷灰石,沿海地区还有少量的石油。

拉脱维亚


波罗的海三国景色

矿产资源缺乏,主要有金砂矿和泥炭等,泥炭储量为9亿吨。西部库尔兰半岛有石油。

爱沙尼亚

河流多而短小,最长河流皮亚尔努河仅为142公里。湖泊占土地面积的5%,楚德湖最大,面积3548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主要有油页岩,储量150亿吨,年产3500万吨,占原苏联油页岩总产量的80%。泥炭的储量和产量也很可观,并有大型磷灰石矿床,磷灰石储量达60多亿吨。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生产能力

波罗的海三国在前苏联时期可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加盟共和国,许多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居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首或头几位。

首先,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财富而言,爱沙尼亚均为前苏平均水平的140%,居各加盟共和国之首;拉脱维亚分别为133%和122%,居第二位;立陶宛分别为123%和108%,居第三位。

下面以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与俄罗斯相比为例。国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06.1,爱沙尼亚略低于俄罗斯为105.6,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则快于俄罗斯,分别为119.8和108.7,立的增长速度为前苏各加盟共和国之首。42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09.9,爱沙尼亚仍略低于俄,为107.8,而立和拉仍快于俄,分别为122.0和112.0,43立居原各加盟共和国之首,拉居第二位。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速度(1985年为100):1988年,俄罗斯为115.0,爱沙尼亚高于俄,为116.6,拉脱维亚为115.4,略高于俄,立陶宛略低于俄,为114.7。此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排列是:爱沙泥亚居第4位,在乌克兰、白俄罗斯、莫尔多瓦之后,拉脱维亚居第5位,立陶宛居第6位。就职工月均而言,波罗的海三国均接近或超过前苏平均水平

立陶宛。战后,立陶宛经济发展的重点为工业。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造船、电子仪表、电机、无线电器材、化工、水泥和渔类加工工业。维尔纽斯、考那斯和克莱佩达均都成为大工业中心。卡普苏卡斯、阿雷图斯和乌泰纳等均成为著名的小工业城镇。这些城镇主要从事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凯代尼艾和约纳瓦成为化工工业中心。

拉脱维亚在前苏联“劳动分工”原则下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轻工业、食品工业,和乳肉用畜牧业,49拉乃是前苏联重工业比较发达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在拉脱维亚的国民收入中,工业占56%,农业占21.7%,建筑业占6.6%,交通运输业占4.4%,商业和其他部门占11.3%。

拉脱维亚是一个工业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国家,能源自给率约50%,其余50%靠进口,水电站和火电站是动力主要来源。

爱沙尼亚在前苏联“劳动分工”下,如同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一样,同样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主要生产部门和产品有: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生产石油加工设备、农具、采矿机械、天然气管道和挖掘机,专用科学仪器和电器设备。在油页岩加工基础上,建立起化学工业,生产苯、粘合剂、合成树脂、甲醛和洗涤剂等。木材加工是爱沙尼亚最早的工业部门之一,产品主要有纸、纸浆、胶合板和家具等。消费品工业中,纺织工业最发达,棉布的生产量为三个共和国产量的70%,另外还生产毛毯和麻织品。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科教发展

科技发展水平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保证一个独立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而居民受教育水平程度,乃是一个国家科技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科学院是拉脱维亚共和国的主要科研机构。80年代初,全国共有科研人员1.26万人。80年代末,科研人员有所增加。例如1988年,拉科学院的科研人员1812人,其中博士126人,副博士926人。此时期,全国科研工作者1.4万人,博士500人,副博士3100人。56

爱沙尼亚是一个居民受教育水平很高的国家。在加盟苏联以前,爱沙尼亚居民中受不同程度教育的人数比例为波罗的海三国之首。例如30年代末,爱沙尼亚9-49岁居民中识字人数已占98.6%。入盟苏联以后,爱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例如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爱有普通教育学校600所,学生20万人,职业技校36所,学生1.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7所,学生2.39万人,高等院校6所,学生2.55万人。主要高等院校有塔林工学院和塔尔图大学。

科学院是爱沙尼亚科研中心。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爱全国共有各类科研人员6200名,1988年时,全国科学工作者为7100人,博士300人,副博士3100人。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1312人,博士103人,副博士683人。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经济状况

波罗的海三国与独联体国家相比,其经济具有以下特点:

财政稳定


波罗的海三国

以1991-1995年期间,独联体和波罗的海三国通膨率升降情况为例。有资料显示,1990年时,大多数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价格年增长速度为3-5%。亚美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年通膨速度超过了10%,分别为10.3%和10.5%,爱沙尼亚当时的年通膨率最高,为23.1%。

1991年起,波罗的海三国与独联体国家的通膨率均呈上升趋势,只是上升幅度不同。1991至1995年期间,独联体诸多国家的通膨率以千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速度上升。例如1995年11月与1990年12月相比,格鲁吉亚的价格总水平上扬25.4万倍,土库曼斯坦上涨13.8万倍,亚美尼亚上调9.5万倍,白俄罗斯提高4.6万倍,乌克兰为3.7万倍。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塔吉克斯坦的价格上涨2.2万-2.6万倍。俄罗斯的情况略好一些,价格涨幅为4657倍。倘若把波罗的海三国的通膨情况与上述国家加以比较的话,不难看出,三国的情况大大好于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1991-1995年期间,有资料表明,例如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通膨率仅为76倍和84倍。

如果从具体年份看,例如1991-1992年,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均处于通膨上升时期,而从1993年起,各国的情况开始出现差别:一些国家的价格增长速度放慢,而多数国家通膨率继续上升,某些国家甚至出现恶性通膨。相比之下,波罗的海三国形势最佳,通膨率大幅度下降,实现了财政稳定。例如1993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通膨率为40%左右,或为月通膨率不高于2.8%。1994年,立陶宛的年通膨率为45%。截至1995年11月,波罗的海三国的月通膨率均已低于2.8%。

生产复苏较早

从时间上说,波罗的海三国和独联体国家的生产形势可大体划为三个时期:从独立到1993年可为第一时期,此时期为生产普遍下降时期,而1993年以后,各国情况出现不同变化,波罗的海三国的生产下降趋势减慢并开始出现相对稳定增长的势头。例如1993年与1992年相比,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生产分别下降到3.5%和9.5%,而1992年与1991年相比,分别下降25.5%和34.5%。立陶宛1992年下降39.3%,而1993年降至16.2%。独联体国家仍多数处于生产继续下降趋势,例如土库曼斯坦由1992年的5.3%降到1993年10.0%,白俄罗斯由9.6%降到10.6%,乌克兰由13.7%降到24.2%。1994年起,各国形势又出现明显的不同变化,可为第三阶段。例如有资料显示,1994年爱沙尼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4%,拉脱维亚增长2%,立陶宛增长1.7%。1995年,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发展又上一个新台阶,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5-6%。

工资增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相对提高

波罗的海三国由于通膨率下降,财政稳定,生产发展,其居民的实际工资额增长很快,随之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纵观独联体国家实际工资增长(或减少)情况,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月均通膨率在25%和25%以上的国家,月均工资不超过20美元,月均通膨率在15%和15%以上的国家,月均工资不高于80美元,月均通膨率在5%和5%以上的国家,月均工资不超过120美元。而在1993-1995年,实际工资得到较大幅度增长的只有实现财政稳定的波罗的海三国。例如1993年,爱沙尼亚月均工资80美元,拉脱维亚77.7美元,立陶宛44美元。俄罗斯为63.3美元,仅高于立陶宛。白俄罗斯仅为23.9美元,乌克兰为14.5美元,乌兹别克斯坦为19.1美元。1994年,上述国家的月均工资是:爱沙尼亚129.9美元,比1993年增加60%,拉脱维亚137.6美元,比1993年增加75%,立陶宛91.4美元,比1993年增加52%。在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仍居首位,月均工资为108.5美元,但只略高于立陶宛,大大低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月均工资为27美元,比1993年略有增加,乌克兰为29.5美元,比1993年增加50%。1995年,波罗的海三国月均工资又有提高,其比例大大高于独联体国家。例如爱沙尼亚月均工资为192.7美元,拉脱维亚为182.4美元,立陶宛为117美元,俄罗斯此间的月均工资为112.9美元,开始低于立陶宛的工资。白俄罗斯为62.3美元,乌克兰为48.8美元,大大低于波罗的海三国的月均工资水平。

私有化高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私有化程度高,非国有化成分增大,并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的作用。例如立陶宛在非国有部门就业人数1992年为总就业人数的41.3%,1993年为54.2%,1994年达到61.5%,居独联体国家及波罗的海三国之首。拉脱维亚上述各年的比例分别为44.0%,55.0%,58.0%,居各国的第2位。就非国有成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而言,爱沙尼亚1994年为58%,1995年为65%;立陶宛1994年为62.3%,1995年为65%,与俄罗斯相同,同居各国第一位;拉脱维亚1994年为58%,1995年为60%,与格鲁吉亚相同,同居第2位。115

总的看,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后很快克服了独立最初期所出现的经济困难,经济出现增长势头,许多重要经济指标与独联体国家相比,处于领先地位。那么,三国能在较短时间内克服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用爱沙尼亚前总理拉尔的话说,爱之所以能在不长时间里摆脱危机,主要是由于实行了根本性改革,爱报刊称,正是因为爱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其经济才出现了发展的“好兆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认,波罗的海三国由于进行了成功的改革,才得以摆脱危机,出现生产迅速增长的势头。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政治状况

爱沙尼亚

沙皇俄国土崩瓦解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1917年4月授予爱斯特兰省民族自治权。当地资产阶级很快便选举出了一届“地方自治会”,并宣布该地方自治会是爱斯特兰省最高政权的唯一体现者。但不久以后,爱斯特兰省的布尔什维克就解散了资产阶级地方自治会,爱斯特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分子被迫转入地下。与此同时,驻守在塔林以北奈斯岛上的俄国海军官兵起义,宣布奈斯岛独立,成立“奈斯苏维埃共和国”。1918年2月24日,利用红军撤退后、德军入侵前的权力真空机会,地方自治会元老院宣布“爱沙尼亚共和国”独立,并组成了一个临时政府。第二天,德军进驻塔林。德国占领当局既不承认爱沙尼亚临时政府,也不承认爱斯特兰的独立。26日,德军占领奈斯岛,奈斯苏维埃政府被迫解散。


波罗的海三国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爱沙尼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卷土重来,但遭到了苏俄红军和爱沙尼亚布尔什维克的抵抗,内战爆发。这场战争被爱沙尼亚资产阶级称为“爱沙尼亚独立战争”。战争一开始,红军就把爱沙尼亚白军打到了塔林城外,爱沙尼亚布尔什维克在10月末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11月29日宣布建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被称为“爱沙尼亚劳动公社”。然而,爱沙尼亚白军在总司令约翰・拉伊多内(Johan Laidoner)的领导下很快就组织了反击,并得到了一支英国小型舰队的支持。芬兰、瑞典和丹麦的资产阶级甚至派遣了志愿军协助爱沙尼亚白军。到1919年2月,红军被迫完全撤离爱沙尼亚。

1919年初夏,在德国正规军“铁师”的帮助下,以拉脱维亚为基地的波罗的海日耳曼人军事组织“Landeswehr”北上进攻爱沙尼亚,企图把爱沙尼亚并入由日耳曼人为主导的“波罗的海公国”。1919年6月,爱沙尼亚军队在北拉脱维亚有力的粉碎了这支由吕狄格尔・冯・德・高兹(Rüdiger von der Goltz)将军率领的波罗的海日耳曼人武装力量的进攻。

从1919年10月到1919年12月,爱沙尼亚白军还协助俄国西北白军总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尤登尼奇将军向列宁格勒发动进攻,但被苏俄红军击退。

1920年2月2日,爱沙尼亚共和国和苏俄签订俄爱《塔尔图条约》,苏俄放弃对爱沙尼亚的一切领土请求。爱沙尼亚共和国随即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并在1921年被接纳为国际联盟成员国。

独立后,爱沙尼亚开始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改革。在经济上和社会上,1919年的土地改革是最重要的一步。原本波罗的海贵族所掌握的大量土地被重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尤其是分配给那些在爱沙尼亚独立战争中效力的志愿人员。爱沙尼亚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变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英国和西欧,少量商品出口美国和苏联。在文化上,少数民族获得了文化自治权,犹太人地位大大提高。

在国内政治上,1920年通过的第一部爱沙尼亚共和国宪法宣布爱沙尼亚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议会由100名议员组成,每位议员任期3年。从1920年末到1934年初,爱沙尼亚总共产生了11届政府,政府首脑被称为“爱沙尼亚国家元老”。这期间,康斯坦丁・帕茨(Konstantin P?ts)5次成为国家元老。

1934年,帕茨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取缔一切政党,解散议会。帕茨自任“护国者”,开始了其独裁统治时期。1938年,帕茨被“选”为总统。

1939年,爱沙尼亚和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第二年,苏联红军就进入了爱沙尼亚。帕茨独裁政府倒台,爱沙尼亚共产党成为唯一合法政党,爱沙尼亚重新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56年,帕茨病逝于加里宁。

拉脱维亚

1917年7月底,维德泽姆苏维埃、里加苏维埃和拉脱维亚步兵联合苏维埃举行联席会议,选举了产生拉脱维亚苏维埃。十月革命爆发后,拉脱维亚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宣布接管拉脱维亚政权,并于12月19日宣布苏维埃是拉脱维亚境内唯一合法政权,同时解散了“农民苏维埃”,没收了地主的财产。拉脱维亚苏维埃执委会还派遣了以П・斯图奇卡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了布列斯特和约谈判。1918年2月,拉脱维亚全境被德军占领,苏维埃被迫转入地下。

随着德军在一战中的失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于1918年11月17日宣布建立“拉脱维亚人民委员会”,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Kārlis Ulmanis)担任临时政府主席。第二天,人民委员会宣布拉脱维亚独立,但并没有得到国际承认,主要原因是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没有驱逐德军,反而支持其境内的德军“铁师”干涉苏俄和爱沙尼亚。


波罗的海三国

1918年12月4日,拉脱维亚苏维埃再次在里加召开秘密会议,成立拉脱维亚临时苏维埃政府。1918年12月17日,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独立的拉脱维亚苏维埃共和国。22日,苏俄“承认拉脱维亚苏维埃共和国独立”。

1918年12月,以拉脱维亚步兵为主的苏俄红军一部攻入拉脱维亚境内。1919年1月2日,里加爆发无产阶级武装起义配合红军的行动。1月3日,里加解放,成为苏维埃拉脱维亚的首都。1月13日,拉脱维亚苏维埃正式宣布成立,并于1月15日通过了拉脱维亚第一部宪法,即《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1920年1月13日,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内战,拉脱维亚白军最终还是在国际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将红军彻底击溃,拉脱维亚苏维埃政府被迫解散。5月1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制宪会议召开,资产阶级人民委员会完成其职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8月11日,苏俄宣布承认“拉脱维亚共和国”,成为国际社会第一个承认资产阶级拉脱维亚独立的国家。1921年9月22日,拉脱维亚被接纳为国际联盟成员国。

经历了13年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后,拉脱维亚最终还是没有顶住资本主义大萧条的冲击。一时间,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加剧了人民对民主政治的厌恶。以此为契机,1934年5月15日,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颠复了民主政府。他解散议会,取缔一切政党,自认总理。1936年,阿尔伯茨・科维耶希斯(Alberts Kviesis)总统卸任后,乌尔马尼斯又自认总统。1939年,他同希特勒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尽管乌尔马尼斯对拉脱维亚实行的是独裁统治,但在这一时期,拉脱维亚的经济和文化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外贸出口和成人识字率都位居欧洲前列。因此,除了共产主义者,当时在拉脱维亚国内几乎没有人反对独裁。

1940年6月15日凌晨3点,红军进入拉脱维亚。乌尔马尼斯号召国民不要抵抗苏联红军,他在广播中说的“我将坐在我的位子上,你们坐在你们的位子上”成为当时的名言。6月17日,乌尔马尼斯独裁政府倒台,拉脱维亚共产党成为唯一合法政党,拉脱维亚重新成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42年,乌尔马尼斯病逝于土库曼斯坦克拉斯诺沃茨克。

立陶宛

1915年,立陶宛全境被德国占领。1917年7月,德国扶持了立陶宛资产阶级会议。随着俄罗斯帝国在一战中的崩溃,1918年2月16日,德国策动立陶宛独立。1918年7月,资产阶级会议宣布成立“立陶宛王国”,国王由德国人指定。11月,成立了以奥古斯丁纳斯・沃利迭马罗斯(Augustinas Voldemaras)为首的第一届立陶宛资产阶级政府,政府临时所在地,即立陶宛临时首都为考纳斯。1919年4月,资产阶级废除了君主制,宣布立陶宛为共和国,安塔纳斯・斯梅托纳(Antanas Smetona)为立陶宛首任总统。

早在1918年12月8日,在维尔纽斯就成立了立陶宛工农临时革命政府。12月16日,临时革命政府宣布建立立陶宛苏维埃政权。12月22日,苏俄政府通过了《承认立陶宛苏维埃共和国的独立》的法令。1919年2月2日,白俄罗斯共产党和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共产党一致决定立陶宛和白俄罗斯两国合并。2月28日,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政府在维尔纽斯宣告成立,同时,国旗和国徽也被确定,白俄罗斯共产党和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共产党也合并为立陶宛―白俄罗斯共产党。然而,工农政府实际只控制了立陶宛东部。以西部重镇考纳斯为基地的立陶宛白军在协约国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很快便占据了上风。1919年8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被推翻,工农政府被迫解散。

战胜了布尔什维克后,立陶宛资产阶级政府面临的第二个威胁是“柏蒙特白匪军”。柏蒙特白匪军由一群一战期间被德军俘虏的俄国士兵组成。他们被释放后,答应协约国打击布尔什维克。不过,在俄国白军将领保尔・柏蒙特―阿瓦洛夫(Pavel Bermont-Avalov)的率领下,他们决定向新独立的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发动进攻。

柏蒙特认为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内战中必败,因此根本没有必要让自己的部队浪费在打击布尔什维克上。相反,他更热衷于再次吞并刚刚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最多让他们在今后资产阶级俄罗斯的统治下享有更多的自治权而已。对于柏蒙特白匪军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夺取西立陶宛。

柏蒙特白匪军每次夺取一个城镇,就强迫当地居民改说俄语。这成了他们在控制区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在拉脱维亚,他们已经兵临里加城下;然而,攻克立陶宛临时首都考纳斯对他们而言依然遥遥无期。尽管有来自东面布尔什维克的威胁,但立陶宛白军仍然凑足了兵力给予了柏蒙特白匪军沉重的打击。柏蒙特白匪军最终兵败拉德维利什基斯,一个主要的铁路中心。在那里,他们被遣返俄国。与此同时,爱沙尼亚也帮助拉脱维亚收复了失土。据说作为交换,拉脱维亚将鲁赫奴岛割让给了爱沙尼亚。


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资产阶级政府面临的第三个威胁是波兰,也就是前面介绍波兰时提到的“立波战争”。这两个新独立的国家之间有着大片有争议领土,其中甚至包括维尔纽斯。立陶宛认为维尔纽斯自古以来就是立陶宛民族的首都,尽管这个城市现在只有2%的立陶宛人。不过,在以这个城市为中心的整个“维尔纽斯区”,立陶宛人还是占人口大多数。此外,这个地区还有一些白俄罗斯人和犹太人。因此,在俄波战争中,立陶宛资产阶级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苏俄一边向波兰宣战。最终,在1920年10月,也就是俄波战争后期,波兰派遣特种部队占领了维尔纽斯区,并在当地建立了“中立陶宛”傀儡政权。

以上三次战争被立陶宛资产阶级成为“立陶宛自由战争”。尽管有胜有负,但它们换来了国际社会对立陶宛独立的认可。从1922年开始,立陶宛进入了稳定的民主时期。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7年。议会议员由全国各地选举产生。这期间,立陶宛政治生活中最棘手的两个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维尔纽斯归属问题”和“克来彼达归属问题”。

由于战后立陶宛坚持对维尔纽斯地区的主权,因此在整个立陶宛民主时期,它一直同波兰处于战争状态。1922年1月8日,维尔纽斯地区举行了一次议会选举。一开始,立陶宛和波兰都试图把倾向于自己的议员候选人塞进议会,但后来,当地的立陶宛人和犹太人抵制了选举。这样,新一届维尔纽斯地区议会便完全被亲波兰势力所控制。新议会通过议案,正式决定中立陶宛并入波兰。1922年3月22日,波兰色姆(波兰议会下院)接受了维尔纽斯地区议会的决定。国际联盟也在1923年3月15日确认了这一事实。但是,立陶宛考纳斯当局拒绝承认波兰对维尔纽斯的吞并,继续保持与波兰的战争状态。

克来彼达是德国和立陶宛两国间的有争议领土。这个城市最初由利沃尼亚骑士团在1252年创建。1328年,它成为普鲁士的一部分;从15、16世纪开始,大多数居民就讲立德双语,并认为克来彼达属于普鲁士。1920年,按照《凡尔赛条约》,整个克来彼达地区被法军占领,不再归德国管辖。1923年1月10到15日期间,立陶宛利用“鲁尔危机”的机会顺利吞并了克来彼达地区,并将其改名为梅梅尔地区。1924年5月,它成为立陶宛境内一个自治区,并保持戒严状态直至1938年。

连续经历了几届保守派政府后,立陶宛首届左翼政府于1926年6月被选举上台。但6个月后,一场军事政变就将这个短命的新政府赶下了台。政变发动者是首任总统安塔纳斯・斯梅托纳。政变后,他自任总统,对立陶宛实行独裁统治。戏剧性的是,首任总理奥古斯丁纳斯・沃利迭马罗斯也在政变后被指定为总理。沃利迭马罗斯是立陶宛法西斯主义组织“铁狼”的领袖。虽然沃利迭马罗斯在1929年就下台了,但立陶宛的法西斯专政体制一直持续到1940年。

1938年,立陶宛和波兰发生边境冲突,一名波兰士兵阵亡。随后,波兰向立陶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立陶宛在24小时内放弃对维尔纽斯的主权,否则将向立陶宛宣战。当时欧洲列强都忙于应付希特勒制造的紧张局势,因此无暇顾及维尔纽斯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弱小的立陶宛不得不屈服于波兰。两国代表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签署协议,立陶宛承认维尔纽斯是波兰领土。协议的签署尽管导致了立陶宛国内的大规模抗议,但立陶宛和波兰的外交关系正常化了。两国实现了邮件、铁路和电话的互通,边境贸易蓬勃发展,人员往来日趋频繁。虽然立陶宛官方依然声称维尔纽斯是其法定首都,但两国还是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得到立陶宛资助的地下抵抗组织“维尔纽斯解放同盟”也停止了活动。

在梅梅尔地区,亲德的民族社会主义党(克来彼达纳粹党)赢得了1938年的地区议会大选。这样,立陶宛当局实际已经丧失了对该地区的控制权。1939年3月,立陶宛屈服于德国最后通碟的压力,把梅梅尔地区归还德国。

1939年9月18日,苏联红军占领维尔纽斯,并把它还给了立陶宛。1940年7月14日和15日,立陶宛选举产生“人民议会”,立陶宛共产党上台执政,成为立陶宛境内唯一合法政党。斯梅托纳政府倒台。7月21日,“人民议会”宣布立陶宛加入苏联。8月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立陶宛为苏联境内的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44年1月9日,斯梅托纳病逝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加入北约

波海三国入约与欧洲格局变化本报驻波罗的海三国记者田晓军

2002年12月23日08:35 法制日报

2002年的欧洲,政治风云的变幻本来就令人眼花缭乱,波罗的海三国顺利加入北约,又为欧洲这张变幻莫测的政治版图添上了新的一笔。作为原苏联国家的波罗的海三国加入了北约,这一重大事件不仅牵动着美欧俄关系的敏感神经,并对欧洲格局产生直接影响。

漫漫入约路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白俄罗斯、波兰、俄罗斯接壤,是东西方交往的天然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历史上,这3个国家多次被德国、瑞典等西方国家占领。苏联与德国1939年签署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秘密协议,将波罗的海三国从德国占领区转为苏联势力范围。1940年6月,苏联出兵进驻波罗的海三国,随后将这3个国家以加盟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并入苏联版图。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呼声不断高涨,先后宣布当年加入苏联的“宣言”无法律效力。1991年8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宣布承认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独立,三国终于获得了向往已久的独立。

为了寻求安全保障,三国均将尽早加入北约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最优先选择。北约也看中了波罗的海三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欲将其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前沿阵地。但是三国入约路漫漫,波罗的海三国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划下的一道红线。在北约第一轮东扩时,俄罗斯强烈反对三国入约。因为俄认为一旦失去这片缓冲之地,包括首都莫斯科在内的俄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城市将全部暴露在北约常规力量的复盖之下,国家安全将受到直接威胁。但波罗的海三国入约心切,他们加入北约的愿望甚至超过中东欧国家,并且与北约的合作非常紧密。北约对接纳波罗的海三国显然很有兴趣,一直采取渐进的方式向波罗的海地区推进。与此同时,波罗的海三国也在积极努力向北约靠拢。“9・11”事件后,波罗的海三国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反恐行动。三国为配合北约的部署,或派部队前往中亚国家,或派兵参加阿富汗行动。立陶宛主动承诺开放空中走廊,为反恐联盟的空中打击行动提供便利条件。三国在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北约于11月21日至22日的布拉格峰会上正式接纳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内的7国为新成员,波罗的海三国入约终于梦想成真。

大树下好乘凉

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小国,据《波罗的海商报》的最新统计结果,三国领土总面积加在一起只有17 .51万平方公里,约为波兰的一半大小,人口总数还不到720万,即还没有东欧的保加利亚一国的人口多。军队更少,三国中面积最小和人口最少的爱沙尼亚,只有4450名士兵,年军费开支1.03亿美元,近邻拉脱维亚也才有6500名士兵。因此,国小力薄的波海三国历史上多次被欧洲列强吞并、占领,正是因为有过这种痛心疾首的历史,重新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格外珍惜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翻开欧洲地图就会看到,波罗的海三国正好夹在欧洲与俄罗斯之间,这是当今世界两个强大的政治和军事集团,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三国都是与之无法比拟的,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波罗的海三国的命运,都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必争之地,历史的悲剧在波罗的海三国随时会再次重演。三国认为,只有加入北约,彻底融入西方,才能获得真正的国家独立和踏实的安全保障。

谁要是打波罗的海三国的主意,那他也就是美国的敌人。美国总统布什在北约布拉格峰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在立陶宛做出这一承诺。波罗的海三国各大报刊都以头条新闻并配以最醒目的标题报道布什的这一表述,三国为此而欢呼,从此三国不仅安全上有了一个强大的依靠,背靠北约这棵大树好乘凉,而且不用那么担心“传统的威胁”,因为任何对手今后面对的不再是势单力薄的三个小国,而是整个北约集团。

欧洲格局变化

波罗的海三国入约对欧洲及世界格局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至少表明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表明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国家实力日下的情况下,俄罗斯事实上已难以阻挡三国入约的步伐。于是,普京将反对北约东扩与加强同北约的合作结合起来。

北约东扩的主要目的是把俄罗斯挤出传统势力范围,防范和遏制俄东山再起。中东欧历史上曾是西方列强与俄罗斯争夺的中间地带,无论对北约还是俄罗斯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冷战后的第一次东扩,使北约的防线向俄边界推进了八百多公里。俄曾把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一带列为北约不能逾越的“红线”。如今,北约新一轮东扩已经突破“红线”,使俄西北部边界直接暴露在北约战车面前。这对俄国家安全究竟意味着什么,莫斯科不会不明白。但是,普京无疑是一位战略和外交高手,当他深思熟虑后决定向美国及北约在东扩问题上妥协时,实际上是在给美国和欧洲国家做出了承诺,即除了核心的国家安全利益之外,俄罗斯已经无意于扮演战略上制衡美国的最主要国家的角色,俄罗斯愿意在战略和政治上“融入”西方,以换取西方在政治上认可俄罗斯、在战略上接纳俄罗斯、在经济上资助俄罗斯的态度。俄既然无力阻止三国加入北约,就索性在东扩问题上采取妥协的超然态度。普京很明确,俄罗斯要想实现经济现代化,并重新成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西方阵营,迫使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更加开放、合作与支持的政策,这非常有利于降低西方国家内部依然具有很大市场的恐俄和防俄心态。

其次,北约的军事作用将逐渐削弱。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随着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和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的改善,北约的军事作用将逐渐削弱,从而变为政治性为主的组织。普京也一再表示,希望北约向政治性组织转变能得以实现,俄与北约将“从性质上改变相互关系”。

在北约顺利完成了对波海三国的东扩后,欧洲一体化的其他进程将会加快,欧盟的力量将会增强,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同时,欧盟与美国的矛盾会越来越多,欧盟与美国的距离将会拉大,北约的性质和职能也会发生变化,至少要改变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形象和色彩,欧洲希望欧洲的命运将由欧洲人自己来主宰。这种趋势已经慢慢成为现实,如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欧元的发行和启动、欧盟主要国家对中东局势的态度等等。

第三,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干预将会越来越明显。冷战以后,美国失去了昔日的对手,成了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俄此次就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角力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又将其军事势力范围大大扩大,以致其全球“巨无霸”思维与日俱增。

对于美国来说,北约首先是政治联盟,其次才是军事联盟。北约对于美国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美国要通过北约来显示它在欧洲的存在,来控制欧洲盟国,来限制欧洲盟国的防务问题上的独立倾向。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美欧的矛盾会在一定的情况下进一步突出。因此,可以肯定,波海三国顺利加入北约,对欧洲地缘景观的进一步影响和变化势在必行。这样的变化不仅限于欧洲,而且会超越欧洲。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战略地位

波罗的海乃是东西方交往的天然通道。通过喀得加特和斯加基拉克海峡与北海相连,经由波斯尼亚湾、芬兰湾及里加湾远至内地。波罗的海是贯通北欧的重要航道,西北通过厄勒海峡和大、小贝尔特海峡出北海,与大西洋相通。经德国的基尔运河可与北海相连,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接。这种天然通道无疑使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波罗的海地区由于不仅对东西方贸易有很大意义,而且由于其军事意义,使该地区成为历代发达国家争夺和瓜分的对象。

从中世纪以后,许多国家曾为争夺波罗的海沿岸港口和海上运输线在此发生争战。例如波罗的海公国(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先后被北欧(9世纪)、丹麦(11世纪)、日尔曼(13-14世纪)、波兰(15世纪)、瑞典(17世纪)占领过。

沙皇俄国一直把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出海口,打通由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海路作为它向欧洲和世界扩张的跳板。1700-1721年,彼得大帝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同瑞典进行了长期战争,最后战胜瑞典,迫使瑞典签订了《尼什塔特和约》,根据此和约,沙俄割占了爱沙尼亚、北拉脱维亚和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对波兰的瓜分,沙俄占领了整个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大部分。亚历山大一世于1815年大胜拿破仑,签署了瓜分法国的《维也纳条约》,根据此条约,沙俄又割占了立陶宛的其余部分。这样,至19世纪初,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已完全置于沙俄的占领和统治之下,沙俄对三国的统治达200-100年之久。

进入20世纪,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20年代初,当时刚刚诞生不久的苏俄面临着来自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和武装干涉的严重局面。在资本主义包围的形势下,与周边邻国建立友好关系对确保苏俄安全有着特殊的意义。正是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波罗的海东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成为苏俄推行“睦邻”政策的首要目标。十月革命后,爱、立和拉三国先后脱离俄国而独立。协约国从地缘政治出发,力图将它们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联成一线,在苏俄西部边界构筑反苏俄的“防疫带”。为了瓦解反苏联盟,苏俄作出重大让步,同上述国家先后签订“睦邻和约”。在上述国家中,苏俄于1920年2月2日第一个与爱沙尼亚签订了“睦邻和约”,它对苏联当时冲破西方的“防疫带”起了重要作用。列宁曾高度评价这一和约的意义,称它是苏俄通往欧洲的一扇“窗户”,它使苏俄与西方各国进行“商品交换”有了可能。同年7月12日和8月11日,苏俄又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签订了和约。

20世纪中期,随着世界形势的新变化,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又成为各强国相争的主要地区之一。二战期间,德国把波罗的海三国视为东进的必经之地。二战前夕,上述三国就已成为苏联和德国的瓜分对象和“牺牲品”。根据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有的“秘密议定书”,双方划定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其中规定:当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波罗的海三国属苏联的“势力范围”。但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没有阻止德军东进,在横扫西欧后,很快掉过头来进攻苏联。但,“秘密议定书”却为苏联不久后占领三国埋下伏笔。

二战全面爆发以后,苏联为了防止战火东延,巩固西部边疆的安全,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间,采用各种方式把国境线西移,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构筑了一条所谓“东方战线”的“防御带”。苏联认为德国进攻它的主要通道之一乃是波罗的海东岸的立、拉和爱三国,因此,苏联在建立东方战线时,十分重视上述三国,与德国对三国展开了激烈争夺战。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地区,苏联于1939年9月28日、10月5日和10月10日,先后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了“互助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苏联取得了在三国境内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年6月,当德军大举进攻西欧时,即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的当天,苏联向立陶宛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指控立政府“破坏”苏立互助条约,从事反苏活动,要求“惩办”向苏军“挑衅”的直接祸首,成立履行苏立互助条约的政府,允许苏军在立境内自由通行,在战略要地驻军。翌日,即6月15日,苏军占领了立陶宛,6月16日,苏联又迫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接受了同样要求,并占领了这两个国家。

德国为了实现东进计划,1941-1945年期间,占领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把它们作为东进的战略基地。

二战以后,波罗的海并没有平静。随着苏联和美国争夺的加剧,波罗的海又成为战舰游弋,东西方争夺的军事要地。苏联利用立、爱和拉三个加盟共和国的“地缘”优势,大大加强波罗的海舰队,使之成为苏联与西方抗衡的一支主要海上力量。波罗的海舰队是原苏联常设舰队之一,也是沙俄时期就已建立起的一支舰队。早在17世纪,沙皇彼得一世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搜刮了近700万卢布,建立了拥有大小舰只141艘的俄国第一支舰队――波罗的海舰队。苏联时期,波罗的海被苏联视为自己的“内湖”,为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争夺的需要,大大加强了这一舰队的军事力量。战后,苏联在拉脱维亚的斯克伦达和爱沙尼亚的帕尔迪基建立了海军基地。同时,美国也加强了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活动,控制出海口等战略要地。而且,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直至三国1990年宣布独立以前,始终“不承认”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为苏联的领土。

波罗的海国家_波罗的海三国 -旅游景点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Tallinn)三面环水,城内还保留着几段古城墙和几座古炮台,道路狭窄,是座保有中世纪外貌与格调的古老城

市。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Alexander Nevski Cathedral)是一座正统的苏联风格东正教教堂,建于19世纪。教堂外观雄伟,内部装潢富丽堂皇。

坐落在一座小山冈上的托姆比亚(Toompea )城堡,初建于13世纪,1935年重建,它一直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成功的征服者都会把

代表他们的旗帜插在上面。圆形歌唱表演场(Song Bowl )是塔林一座了不起的露天剧场。据说可容纳15万人!每年9月的歌唱节就在这里举行。

塔林是1980年奥运会水上运动的竞技场,当年在河畔兴建的竞赛设施和酒店,今天已成为另一项参观景点,酒店则成了旅客下榻的地方。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Riga)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城市。里加的城市规划类似法国巴黎,故有小巴黎之称;市内运河纵横,所以又有别名“小威尼斯”。 屹立在市中心的里加自由纪念碑,完成于1935年,是当地人民争取自由的象征,今天人们仍常到那里献花,表达他们对自由的热爱。

圣彼得(St.Peter)大教堂是里加一座古老的教堂,早在1209年就已出现在史册上,它曾多次重建,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现在是一座红砖哥德式教堂,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恐怕是那架四五层楼高的管风琴。

“三兄弟”是里加最古老的石造住宅,它反映了里加从中世纪到17世纪多个阶段的建筑风格。其中19号屋为里加建筑博物馆。

在里加的尤格拉(yugla)湖畔有一座露天人种博物馆。博物馆把从拉脱维亚各地拆卸下来的,16世纪到20世纪的建筑物重组,并通过这些建筑物展示当年人们的生活方式。

里加还有一座汽车博物馆,展示各不同年代生产的汽车,包括古典名牌车劳斯莱斯(Rolls Royces)及苏联汽车,前苏联领袖用过的车子也在展览之列,如斯大林的座车,座车内还有斯大林的蜡像!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也有独特的地方,它的旧城区 颇有中欧或南欧风味。圣彼得与保罗(Sts.Peter & Paul )大教堂、戈迪米纳斯(Gediminas )塔楼、维尔纽斯大学、圣安娜(St. Anna's)教堂是几个著名景点。

圣彼得与保罗大教堂是维尔纽斯的骄傲,教堂内有2000多件雕塑。戈迪米纳斯塔楼是13世纪一座砖砌建筑物,塔楼顶上维尔纽斯美景尽收眼底,塔楼内展示了出土文物和塔楼的历史。维尔纽斯大学是前苏联境内最古老的大学,距今已400年。建于16世纪的圣安娜教堂是维尔纽斯哥德式建筑颠峰期的代表作,单单教堂的外观就以33种砖块砌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7474.html

更多阅读

玩笑三国七一 :三国四大美男离奇的人生结局

文:白马晋一闲读三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个时代不仅遍地英雄,而且还“批发”帅哥。当然,这是有理可依的。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东汉末年全国人口约为五千余万,到西晋统一时,魏、蜀、吴三地的人口可能总数才七百六十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形势图

二世纪八○年代爆发的黄巾民变,使中国陷入改朝换代型的大混乱之中,人口死亡率高达五分之四,许多流传民间的英雄美人故事轶闻,都建立在这个可怖而且是长期的大屠杀之上.结果是三国时代来临,三世纪二○年代,东汉王朝消灭,曹魏帝国、蜀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简单预测方法 波罗的海指数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被公认为国际干散货市场的晴雨表,预测BDI十分难,也十分重要。着重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数值拟合方法,并建立BDI预测模型,为航运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波罗的海航交所是设在英国伦敦的世界著名的航运交易所,全球46个国

声明:《波罗的海三国人口 波罗的海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历史沿革,波罗的海三国-人口与民族》为网友零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