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概述,南露脊鲸-形态特征

南露脊鲸(Eubalaena australis)为真露脊鲸属(已知有3种)的其中一种,大约有7500条南露脊鲸生活在南半球的南部海域。这类鲸体形庞大,强壮有力,声音洪亮。南露脊鲸被华盛顿公约(CITES)列入濒危等级,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则将它们列入低危- 依赖保育等级。

南露脊鲸_南露脊鲸 -概述

南露脊鲸是由德穆兰(Desmoulins)于1822年所描述,后来在1864年格雷将南露脊鲸分类为露脊鲸属。之前的分类是将南露脊鲸视为北大西洋露脊鲸(E.glacialis)的亚种,而后来则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种类。南露脊鲸的异名有B.antarctica、B.antipodarum与E.temminckii这几种。基因研究显示北半球的露脊鲸与南露脊鲸在300万年至1200万年内没有杂交过,证明南露脊鲸的确是一个独立的种。

形态特征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概述,南露脊鲸-形态特征

南露脊鲸_南露脊鲸 -形态特征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身长最长可达15―17米,完全成年的体重可达65吨。有些体形较大的南露脊鲸寿命可达80年以上。南露脊鲸没有喉槽和背鳍,下颚呈高度弯曲的弓形,黑色的鲸须悬垂下来可达2.5米。其头部有一些灰白色的瘤状隆起。这种鲸鱼的视觉比较发达,能够在水下和水面上看到清晰的图像。成年南露脊鲸的嘴全张开时上下可达2米高。虽然它们体形巨大,但是它们却是以浮游生物、磷虾、桡脚类的动物为食。每次进食,露脊鲸都要吞如大量的海水通过位于其上颚260根鲸须,就像窗帘一样来过滤它所需要的食物。

南露脊鲸颜色发黑,喷出的水柱呈V字形。它们的身体颜色多为黑色,尽管有些鲸鱼身体上会有白色的斑点,而幼鲸的颜色可能完全是白色。

南露脊鲸_南露脊鲸 -习性与繁殖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出现在南半球的所有海域,秋季时迁徙到北方可以避寒的海岸和海湾,最北可到达赤道海域。在北方,它们不仅能躲避南方海域的寒冷,而且还能交配产仔。

雄性性器官有2.5米长,在鲸类世界里相对于它庞大的体积来说这已经是最长之一了。公鲸的睾丸在动物界是最重也是最长的,大约有1吨重。一个单身公鲸射出数量巨大的精子足以冲刷干净其他公鲸留下的精液残余物。鲸鱼的妊娠期长达11-12个月之久,而且每次只产一头鲸仔。新出生的幼鲸虽然身躯庞大,体长可达5到6米,但仍然非常依赖母亲,至少需要哺乳6个月。当春天到来时,幼鲸已经几个月大了,鲸群就会慢慢地向南迁徙,到达位于南纬55度的次南极地区会聚地,在这里,它们将度过夏天。

南露脊鲸_南露脊鲸 -分布范围

整个夏天南露脊鲸在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很可能在接近南极洲的海域)觅食。它们为了觅食,会在冬季迁移到南半球的北部,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智利、新西兰、莫桑比克与南非的沿海地区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踪影。

南露脊鲸_南露脊鲸 -物种差异


南露脊鲸

就跟其他的露脊鲸一样,南露脊鲸几乎无法从外观与北大西洋露脊鲸或北太平洋露脊鲸分辨,只能借由它们头部的细微不同来分辨。南露脊鲸头部的硬茧可能比北半球的露脊鲸少,而下颚却拥有比北半球的露脊鲸还多的硬茧。另外,它们的身体呈现深灰色或黑色,偶尔在腹部还会出现一些斑点。皮肤上的硬茧呈白色,这并不是皮肤的色素造成的,而是大片鲸虱的群落。

南露脊鲸_南露脊鲸 -濒危状况


遭一群大白鲨攻击,搁浅在海滩上的南露脊鲸19世纪以来为了获取鲸须和鲸油大量的鲸鱼被捕杀。国际鲸鱼协会采取措施来保护保护南露脊鲸的数量。

南露脊鲸(Southern right whale)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是“适宜”(right)被捕杀的鲸鱼。这种鲸的游速慢且靠近海岸,被杀死后尸体还会浮在水面上,因此捕鲸者们认为它们是最易于捕杀的鲸鱼。南露脊鲸被归类为处境危险、需要保护的动物。

每年5月开始,原本生活在南极附近海域的南露脊鲸会成群结队地来到阿根廷东部躲避严寒并繁衍产子。然而,一种名为黑背鸥的海鸥严重影响了南露脊鲸在这里的正常生活。每当南露脊鲸将头或身体露出水面进行呼吸的时候,黑背鸥就会飞来,疯狂啄食它们的皮肤,造成血淋淋的伤口。由于伤口经常很深并经常出血,病毒与细菌很容易在不同的鲸之间传播,进而引发感染。此外,海鸥的袭击还会中断母鲸对幼鲸的哺乳过程,这导致一些幼鲸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给而死亡。2012年5月到8月,阿根廷瓦尔德斯半岛已发现44头死亡的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_南露脊鲸 -保育

所有已知有繁殖活动的国家进行南露脊鲸的保护,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智利、新西兰、南非与乌拉圭等国家。巴西在2000年在圣卡塔琳娜州设立了一个国家环境保育区来保护南露脊鲸的主要觅食区与推广定期的赏鲸活动,这个保育区面积约为1560km2,包含130千米长的海岸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7616.html

更多阅读

铰口鲨 铰口鲨-简介,铰口鲨-形态特征

铰口鲨,俗称护士鲨,体长3米,体重可至100公斤左右。白天在海底或岩洞内休息,夜间捕食。通常以吸食的方式捕捉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嗅觉灵敏。卵胎生。沿美洲和西部非洲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偶尔可见,在加勒比海地区最

乌柏大蚕蛾 乌柏大蚕蛾-简介,乌柏大蚕蛾-形态特征

乌柏大蚕蛾是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野生动物,这种昆虫常见于春末和夏季,分布在中国南方及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乌柏_乌柏大蚕蛾 -简介乌柏大蚕蛾乌柏大蚕蛾(Attacus atlas),或称阿拉特斯蛾(Atlas moth),主要生活

二脊沼兰 二脊沼兰-基本资料,二脊沼兰-形态特征

二脊沼兰(Malaxis finetii (Gagnep.) T. Tang et F. T. Wang),兰科,沼兰属的一种植物。沼兰_二脊沼兰 -基本资料二脊沼兰种中文名:二脊沼兰中国植物志:18:108组中文名:全唇沼兰组组拉丁名:Sect.Glossochilus(Schltr.)Seidenf.亚族中文名:羊耳

金毛狗脊 金毛狗脊-形态特征,金毛狗脊-分布习性

金毛狗脊,金毛狗的同义词,还有很多别名。隶属于蚌壳蕨科、金毛狗属。多年生树蕨,高达2.5-3m。根茎平卧,有时转为直立,短而粗壮,带木质,密被棕黄色带有金色光泽的长柔毛。根状茎顶端的长软毛作为止血剂,又可为填充物,也可栽培为观赏植物。主要

小藜 小藜-形态特征,小藜-分布情况

一年生草本植物。早春萌发,花期4~6月份,果期5~7月份。嫩苗可食。全草入药,功能去湿,解毒。小藜_小藜 -形态特征小藜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具条棱及绿色色条。叶片卵状矩圆形,长2.5-5厘米,宽1-3.5厘米,通常三浅裂;中裂片两边近平行,先

声明:《形态特征 南露脊鲸 南露脊鲸-概述,南露脊鲸-形态特征》为网友半度微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