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巨磁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巨磁阻是一种量子力学效应,它产生于层状的磁性薄膜结构。这种结构是由铁磁材料和非铁磁材料薄层交替叠合而成。当铁磁层的磁矩相互平行时,载流子与自旋有关的散射最小,材料有最小的电阻。当铁磁层的磁矩为反平行时,与自旋有关的散射最强,材料的电阻最大。
巨磁电阻效应_巨磁阻效应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奖励“用于读写硬盘数据的技术”,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内首批实际应用之一”。
10月,科学界的最高盛典―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奖揭晓了。本年度,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分别独立发现巨磁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巨磁阻到底是什么?伟大的科学发现是高深的理论还是触手可及的科技产品呢?
阿尔.贝费尔
彼得.格林贝格尔
诺贝尔评委会主席佩尔・卡尔松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用两张图片的对比说明了巨磁阻的重大意义:一台1954年体积占满整间屋子的电脑,和一个如今非常普通、手掌般大小的硬盘。正因为有了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单位面积介质存储的信息量才得以大幅度提升。目前,根据该效应开发的小型大容量硬盘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正如一位中国科研人员所言:“看看你的计算机硬盘存储能力有多大,就知道他们的贡献有多大了。”或许我们这才明白,司空见惯的笔记本电脑、MP3、U盘等消费品,居然都闪烁着耀眼的科学光芒。诺贝尔奖并不总是代表着深奥的理论和艰涩的知识,它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不曾留意的日常生活中。
巨磁电阻效应_巨磁阻效应 -巨磁阻效应
早在1988年,费尔和格林贝格尔就各自独立发现了这一特殊现象:非常弱小的磁性变化就能导致磁性材料发生非常显著的电阻变化。那时,法国的费尔在铁、铬相间的多层膜电阻中发现,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其变化的幅度比通常高十几倍,他把这种效应命名为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ive,GMR)。有趣的是,就在此前3个月,德国优利希研究中心格林贝格尔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具有层间反平行磁化的铁/铬/铁三层膜结构中也发现了完全同样的现象。
所谓巨磁阻效应,是指磁性材料的电阻率在有外磁场作用时较之无外磁场作用时存在巨大变化的现象。巨磁阻是一种量子力学效应,它产生于层状的磁性薄膜结构。这种结构是由铁磁材料和非铁磁材料薄层交替叠合而成。当铁磁层的磁矩相互平行时,载流子与自旋有关的散射最小,材料有最小的电阻。当铁磁层的磁矩为反平行时,与自旋有关的散射最强,材料的电阻最大。上下两层为铁磁材料,中间夹层是非铁磁材料。铁磁材料磁矩的方向是由加到材料的外磁场控制的,因而较小的磁场也可以得到较大电阻变化的材料。
众所周知,计算机硬盘是通过磁介质来存储信息的。一块密封的计算机硬盘内部包含若干个磁盘片,磁盘片的每一面都被以转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划分成多个磁道,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
磁盘片上的磁涂层是由数量众多的、体积极为细小的磁颗粒组成,若干个磁颗粒组成一个记录单元来记录1比特(bit)信息,即0或1。磁盘片的每个磁盘面都相应有一个磁头。当磁头“扫描”过磁盘面的各个区域时,各个区域中记录的不同磁信号就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的变化进而被表达为“0”和“1”,成为所有信息的原始译码。
最早的磁头是采用锰铁磁体制成的,该类磁头是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读写数据。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对存储容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类磁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为使用这种磁头,磁致电阻的变化仅为1%~2%之间,读取数据要求一定的强度的磁场,且磁道密度不能太大,因此使用传统磁头的硬盘最大容量只能达到每平方英寸20兆位。硬盘体积不断变小,容量却不断变大时,势必要求磁盘上每一个被划分出来的独立区域越来越小,这些区域所记录的磁信号也就越来越弱。
1997年,全球首个基于巨磁阻效应的读出磁头问世。正是借助了巨磁阻效应,人们才能够制造出如此灵敏的磁头,能够清晰读出较弱的磁信号,并且转换成清晰的电流变化。新式磁头的出现引发了硬盘的“大容量、小型化”革命。如今,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等各类数码电子产品中所装备的硬盘,基本上都应用了巨磁阻效应,这一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标准。
巨磁电阻效应_巨磁阻效应 -巨磁阻效应的应用
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所发现的巨磁阻效应造就了计算机硬盘存储密度提高50倍的奇迹。单以读出磁头为例,1994年,IBM公司研制成功了巨磁阻效应的读出磁头,将磁盘记录密度提高了17倍。1995年,宣布制成每平方英寸3Gb硬盘面密度所用的读出头,创下了世界记录。硬盘的容量从4GB提升到了600GB或更高。
目前,采用SPIN-VALVE材料研制的新一代硬盘读出磁头,已经把存储密度提高到560亿位/平方英寸,该类型磁头已占领磁头市场的90%~95%。随着低电阻高信号的TMR的获得,存储密度达到了1000亿位/平方英寸。
2007年9月13日,全球最大的硬盘厂商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在北京宣布,其旗下被全球最多数字视频录像机(DVR)及家庭媒体中心采用的第四代DB35系列硬盘,现已达到1TB(1000GB)容量,足以收录多达200小时的高清电视内容。正是依靠巨磁阻材料,才使得存储密度在最近几年内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3~4倍。由于磁头是由多层不同材料薄膜构成的结构,因而只要在巨磁阻效应依然起作用的尺度范围内,未来将能够进一步缩小硬盘体积,提高硬盘容量。
除读出磁头外,巨磁阻效应同样可应用于测量位移、角度等传感器中,可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汽车导航、非接触开关和旋转编码器中,与光电等传感器相比,具有功耗小、可靠性高、体积小、能工作于恶劣的工作条件等优点。目前,我国国内也已具备了巨磁阻基础研究和器件研制的良好基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及北京大学等高校在巨磁阻多层膜、巨磁阻颗粒膜及巨磁阻氧化物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磁膜随机存储器、薄膜磁头、MIG磁头的研制方面成果显著。北京科技大学在原子和纳米尺度上对低维材料的微结构表征的研究及对大磁矩膜的研究均有较高水平。
今天,移动硬盘、MP3播放器等磁盘驱动设备随处可见,每天我们都可以将这些小巧精致的科技产品放在衣袋中随身携带,随时享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然而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伟大的公司与伟大的科学家一起,都付出了难以计算的智慧和辛劳。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让硬盘的体积不断缩小,容量却不断变大。
巨磁电阻效应_巨磁阻效应 -IBM与磁盘存储
1956年9月1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San Jose的一小队IBM工程师们向世人展示了一款新产品305 RAMAC(统计控制随机存取),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电脑磁盘存储系统。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这第一个硬盘系统,可能外形上有些奇怪,因为它是由50片直径24英寸、涂着磁粉的圆盘,加上马达、磁头和控制系统组成的。通过利用磁头改变或判断圆盘上每个扇区中磁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为0或1),就可以在圆盘上写入和读取数据。磁盘上由一圈圈的磁道组成,而每条磁道有被分成若干个扇区,磁头可以从每个扇区中读写512kb的数据。也就是说,这个体积庞大的系统,当时只能存储5兆的数据。那时,这款RAMAC主要用于飞机预约、自动银行、医学诊断及太空领域内。
1957年,IBM的“Write wide,Read narrow(广写、窄读)”技术使读数据变得更加精确,同年研发的多密度支持技术,能允许用户读磁带数据写到老机器上,为那些拥有老一代磁盘存储器的用户节省了支出。之后的50年,IBM实验室里陆续诞生了多项存储技术的创新和发明,其中包括第一个薄膜磁头技术、第一个温氏硬盘、第一个软磁盘、第一个RAID(集成冗余独立磁盘阵列)存储设备原型、第一个微驱动器产品、第一个iSCSI、第一个虚拟存储产品和第一个4Gb磁盘产品等。
巨磁电阻效应_巨磁阻效应 -参考资料
http://media.ccidnet.com/art/2619/20071026/1255655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