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礼记,《礼记・中庸》-中庸

礼记中庸_《礼记・中庸》 -礼记


《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它在经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它包涵了从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内容相当庞杂。大多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文中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真谛的发挥,即使有个别篇章是秦汉儒生所撰,但其基本内容也都是对先秦古制的追记,书中包涵的古代礼制和当时社会生活情景的内容;另外从治国方略,至家庭准则,在《礼记》中都有专门篇章论述。这些篇章处处体现出宗法制的原则和精神《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把《礼记》中有关篇章联系起来考察,大致可勾勒出孔孟荀之间乃至秦汉之际儒家各派思想体系传承关系的轮廓。《礼记》为研究先秦儒学史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尤其是蕴含的礼学思想最为丰富。儒家的礼学思想博大精深,从孔子首创礼学思想,经孟荀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体系大备。其间《礼记》对礼学的阐述最为精彩完备。《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

礼记中庸_《礼记・中庸》 -中庸

《四书》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礼记中庸_《礼记・中庸》 -来历

《中庸》是四书五经中四书的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之一,原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汉之际的战火,使儒家典籍丧失殆尽。西汉建立后,儒家经典才被重新搜集、整理。西汉宣帝时,戴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中辑录了《礼记》,为与戴德传《礼记》有所区别,后人称戴圣传《礼记》49篇为《小戴礼记》,我们现在所说的《礼记》,就是《小戴礼记》的简称。
《中庸》是《礼记》中第31篇。
《礼记》自西汉问世后,直到唐代,虽有人对《礼记》作注,但因《礼记》是一部典章制度书籍,其中《大学》、《中庸》等有着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的篇章就不那么容易引起后世学者的足够重视,这种现象到唐代开始发生变化。
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都称《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但清人崔则断言“《中庸》必非子思所作”。冯友兰则从《中庸》的内容和文体两点出发,认为《中庸》的中间部分多言人事,文为记言体,似为子思所作《中庸》的原貌;而首末两部分则论及天人关系,文为论著体,乃后人所加。
《中庸》的成文时代。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所著,因有些内容为后人所加,所以其成文至迟也应在《礼记》成书之前;但就主要内容而言,似应将其成文年代定在战国时期。应该说《中庸》从子思之文到收入《礼记》,再到宋人的解说,最终由朱熹从《礼记》中抽出,重新校定章句,并加以注解,成为四书之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庸》全书共33章,3545字,此外还有朱熹所加的注释和解说,以阐发其思想。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礼记,《礼记・中庸》-中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7795.html

更多阅读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周易全文在线收听

《中庸》简介《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控制好情绪《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等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没有受到外物的侵扰,是平和自然的,这样的状态就是"中"。在处理各类事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种各样的情

《中庸》全文及译文 中庸原文及翻译

《中庸》书名,有三层意思:1、为一般人说法。中庸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中庸就是一般平常人。2、中庸就是恰好。中是不偏差,庸是常道,也就是没有太过与不及,一般人就是容易想的多说的多做的少;恰好就是父子夫妇兄弟相处恰好,修道修心恰好,为

转 君子素其位而行—《中庸》 君子依乎中庸

【原文】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3)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侥

声明:《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 《礼记・中庸》-礼记,《礼记・中庸》-中庸》为网友霸天苍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