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泸水县 泸水县-历史沿革,泸水县-行政区划

泸水县隶属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两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总面积3203.0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161.6米,最低海拔738米。全县辖3乡6镇,有71个村、4个社区;截至2013年,总人口数 15.9万人;全县共有耕地面积19.2万亩,其中水田5.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 201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2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5.6%;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6.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8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4%。泸水县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宗教、直过、贫困、高山峡谷和资源富集”七位为一体的县份。

泸水县_泸水县 -历史沿革

泸水西汉时属益州郡的比苏县。东汉、西晋、东晋时属永昌郡。宋代属金齿郡。明末清初置老窝、六库、登埂、卯照、鲁掌五土司,分属大理府的云龙县及永昌府的保山县。民国2年(公元1913年)为边防需要,将五土司地设为泸水行政委员区,仍保留土司制度,隶属腾越道。民国18年,云南沿边一线设置督办,泸水属第一殖边督办公署(驻腾冲)管辖。民国21年,改设泸水设治局,仍属腾冲督办公署。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泸水先属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属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保山)。民国37年1月,泸水由十二区改属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维西),同年11月又划回归第十二区管辖。1950年1月13日泸水宣布和平解放,同时成立泸水人民临时政务委员会,设署于鲁掌,同年6月1日成立泸水设治局,隶属于保山专区。1951年2月,成立泸水县人民政府。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成立,泸水由保山专区划归怒江区管辖。

泸水地处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纵谷区:东部碧罗雪山与西部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呈“v”字地形,地势北高南低;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5公里;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高峰林立,最高海拔达4161.6米,最低海拔为738米。全境气候按海拔差异呈垂直型分布,有着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其中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7个气候带。县城鲁掌镇年平均气温为15.1 ℃,极高气温32.5℃.极低气温-O.5℃;日照年平均值为197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达281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99.1毫米。

特殊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气候类型,构成境内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被生物学家誉为“植物王国”、“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世界雉鹛类的乐园”。遗憾的是,由于泸水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长期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封建农奴制度的束缚,致使境内丰富资源得不到利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族人民只能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

泸水县_泸水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4年,泸水由保山专区划归怒江区管辖。

1954年6月,将原属保山县第十四区的丙 贡,蛮云,付邦,赖茂等四个乡划归泸水县。

1978年11月, 云龙县老窝公社划归泸水县辖。

1986年12月,碧江县撤销建制,将原碧江县古登,洛本卓2个乡归泸水县辖。

区划详情

2013年泸水县辖3镇6乡,共71个村,4个社区。

名称居委会、村委会国土面积人口六库镇12个村委会和3个居委会375.94平方公里46408人鲁掌镇6个村委会367平方公里12028人片马镇4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153平方公里22429人洛本卓乡7个村委会267平方公里9352人古登乡11个村委会328 平方公里13657 人称杆乡11 个村委会480.32平方公里16758人大兴地乡7个村委会406.28平方公里15102人老窝乡8个村委会453.5平方公里14174人上江乡5个行政村372平方公里22066人

泸水县_泸水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泸水县 泸水县-历史沿革,泸水县-行政区划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偏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经位于东经98°34′~99°09′、北纬25°33′~26°3 2′之间,总面积3203.04平方公里。东靠碧罗雪山与怒江州的兰坪县和大理州的云龙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怒江州的福贡县,是进入怒江大峡谷的南大门。

地形地貌

泸水地处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纵谷区:东部碧罗雪山与西部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 贯全境,呈“V”字地形,地势北高南低;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5公里;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高峰林立,最高海拔达4161.6米, 最低海拔为738米。

气候

泸水县境内气候主要受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影响,表现为干湿明显,同时受复杂的地形背景和大气环游的影响,地域差异明显,地形气候,地方性气候和局部性小气候十分突出,有“一江 两山 三气侯”、“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之说,立体气候特别明显,从怒江谷底到山顶有亚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气候带,具有较典型的垂直气候带谱,气候垂直变化规律十分明显。

水系

泸水县境内有怒江。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长2013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中国部分长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8.7%。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

泸水县_泸水县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泸水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总量约42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水量40亿立方米。怒江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

土地资源

泸水县土地总面积为47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5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4.2%,林用地中,有林地211.7万亩,占59.6%;疏林地、14.8万亩,占4.2%;灌木林地41.3万亩,占11.6%;有林地中,用材林26.5万亩,占12.5%;防护林11.3万亩,占53.4%;薪炭林1.7万亩,占0.8%;特种用途林57.7万亩,占2.3%;经济林22万亩,占11.6%,干果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竹林11.4万亩,占5.4%,国有林地172.9万亩,占48.7%。在国有林地中,自然保护区69.8万亩,占40.4%;州属凤凰林场6.3万亩,占3.7%;县国有林地7万亩,占55.9%。

非林地总面积123.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5.5%。其中农地86万亩,占非林地的69.7%,到目前为止逐步退耕还林,有所减少;牧地1.5万亩,占1.2%;水域1.7万亩,占1.3%; 未利用土地24.6万亩,占19.9%;其它9.7万亩,占7.0%。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资源

泸水县境内除非金属矿产品以外还蕴藏着较丰富的锡、钨、铅、钼、铜、铁、锌、硅等十多种贵重金属矿。石缸河、志奔山、称戛部分村均为大锡产地。五权树、岩房、鲁祖均为钨产地。上江为铜、铁矿产地。称戛自把村为铅、锌的主产地。古登乡加夺玛为铝主产地。锡、钨、铅、硅的贮量极为丰富,老窝乡是该县煤矿主产地。

非金属矿产品

泸水大理石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山东坡,长达110多公里的怒江两岸。品种有汉白玉、羊脂玉、雪花白、雪里翠、贡翠、贡红、彩花、水花、点绿等。其它还有水晶石、电气石、绿柱石等。被人们称为地下宝库。

泸水县_泸水县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总人口15.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4%。

民族

少数民族以傈僳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55%。另外还有白、彝、景颇等20个民族

泸水县_泸水县 -旅游资源

听命湖

在距片马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神话般的湖泊,人们叫它听命湖。听命湖位于泸水县片马东北部,距离高黎贡山风雪丫口600米的地方。海拔约3540米,从泸水县出发到听命湖,要攀越陡峭的山谷,穿过茫茫林海和高山灌木林,道路崎岖。听命湖清碧透明,水深莫测,凛冽如冰,四周森林密布,野生动物在四周栖息游荡,国家保护珍稀动物灰腹角子雉、山驴、金丝猴、小熊猫、羚羊等就常年生活在这里。湖区的景色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不同,春天,雪山融化的涓涓雪水汇入湖中,漫山的杜鹃点缀四野,这里是一片苏醒的野生动物的乐园;夏天,葱绿的林间百花盛开,云海茫茫;秋天,碧蓝的湖水倒映着岸边金黄的树叶,秋高气爽;冬天,寒凝大地,这里一片宁静。

听命湖笼罩着神秘的色彩。人们到这里只能轻声细语地说话,如果大声叫喊,顷刻间便会风雨交加,冰雹突然而至,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作迷人湖。其实,这都是湖区上空弥漫着饱和水分的浓雾,遇到声波震动,就凝聚成雨和冰雹的缘故。过去,凡遇到大旱之年,山下的百姓就准备好祭祀品和雨具,到听命湖畔祈求天神降雨。人们摆好祭品,搭好雨棚,然后载歌载舞,瞬息,听命湖上空便乌云翻腾,风雨随之而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8760.html

更多阅读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三门县 三门县-历史沿革,三门县-行政区划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河道纵横,土壤肥沃,盛产青蟹。三门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近年来,三门县充

声明:《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泸水县 泸水县-历史沿革,泸水县-行政区划》为网友时间而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