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采萍 江采萍 江采萍-出处,江采萍-人物事迹

梅妃(公元710年-公元756年),姓江名采萍,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兴化平话字:Gang-dang-hi)唐玄宗早期宠妃。其体态清秀,稍瘦,并且好淡妆雅服。出生于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父亲江仲逊,家族世代为医。多才多艺的江采萍,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后来,唐玄宗夺媳杨玉环为妃,梅妃渐失宠直至被贬入冷宫上阳东宫。她曾作有《谢赐珍珠》和《楼东赋》等著名诗赋。

江采萍_江采萍 -出处

梅妃的事迹出于宋代传奇小说《梅妃传》,正史无载。此文作者不详,收入陶宗仪《说郛》卷三十八
江采萍,亦见顾元庆《顾氏文房小说》,前本较后本为详,均不题撰者姓名。清代陈莲塘《唐人说荟》题曹邺作,似即根据传文跋语所云“此传得自万卷朱遵度家,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七月所书”,而有此说。鲁迅《稗边小缀》则认为传后无名氏跋文“亦伪”,故仍“次之宋人著作中”,选入《唐宋传奇集》。

江采萍_江采萍 -人物事迹

进宫
据说在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玄宗整日郁郁不乐。太监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烦恼,于是到江南寻访美女,结果在福建的莆田县发现了一个兰心蕙质的女孩,她就是江采苹。江采苹被高力士选入宫中后,曾深受玄宗宠幸。她淡装雅服,姿态明秀,风韵神采,无可描画,她精通诗文,是不可多得的才女。因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流连忘返,唐玄宗昵称她梅妃,又戏称为“梅精”。唐玄宗曾宠爱她至极,后宫其他妃子都视而不见。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却又出淤泥而不染,不去为红颜之事争风吃醋,并擅长于书文,常以东晋才女谢道韫自比。
失宠
只是杨玉环的到来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渐渐失宠。杨贵妃设法贬梅妃入冷宫上阳东宫。梅妃得宠时,各地争相进献梅花。有一次,她听到外面有驿马快跑的声音,讯问侍儿可是送梅花来的?但如今,大家都是忙着给杨贵妃送荔枝,
江采萍谁还记得曾经专宠一时的梅妃江采苹呢?梅妃江采苹不禁泪流满面,想起了汉代长门宫陈阿娇的故事,陈阿娇千金买司马相如一赋,便拿出千金请高力士找人写赋呈给皇上。高力士正在拼命讨好杨贵妃,因此加以推脱。江采萍就自己写了一首《楼东赋》给唐玄宗看。可唐玄宗看来这篇赋后,虽然也略微有所触动,但也只是派人悄悄赏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见了,伤透了心,写下来一篇《谢赐珍珠》,并将诗与珍珠一起送还给唐玄宗。唐玄宗读后怅然不乐,令乐府为诗谱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
梅妃之死
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来不及带上失宠的梅妃江采萍就出逃了。不久,长安城陷,梅妃死于乱兵之手。唐玄宗自蜀归长安后,求得梅妃画像,并满怀伤痛亲题七绝一首。后来在温泉池畔梅树下发现梅妃尸体,胁下有刀痕,唐玄宗以妃礼改葬。
《题梅妃画真》李隆基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一代丽人才女将梅品的清雅脱俗、孤傲高洁融入了灵魂,到头来遭遇却是如此不幸。

江采萍_江采萍 -历史考证

江采萍 江采萍 江采萍-出处,江采萍-人物事迹

首先,正史上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很多,而只字未见有载梅妃其人其事。不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其次,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梅妃的书籍,其内容是从《梅妃传》衍化而来的。而《梅妃传》一文无作者(有人认为是唐曹邺所著,并无实据。)抄录者也不知作者是何人,只知他是北宋、南宋之交的人。而《梅妃传》是最早记载梅妃其人其事的作品。其它所有关于梅妃的记载都是晚于该文,而且大多是该文的转抄,或者增加了传说部分。其三,在《梅妃传》里有这样几句话,值得注意:“今世图画美人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其意思说,当今(宋代)仕女画中的梅妃,人们只泛泛地说她是唐明皇时的人,而对她的身世却不大了解。因此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到:“《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治学严谨的文学家郑振铎也否认梅妃的存在。最后,查考唐代史籍,并未发现有高力士到闽粤选美的记载;《梅妃传》所记梅妃被贬所居之上阳东宫在东都洛阳.它与长安相距数百里,而洛阳上阳东宫又无翠华殿西阁,何以会出现唐玄宗夜召梅妃,当被杨贵妃发觉后,又怎会有梅妃“步归东宫”之事?《梅妃传》一文至少有以上几处与史实不符的地方。但江国兴等学者通过大量的考证,对鲁迅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参见《梅妃确有其人》

江采萍_江采萍 -民俗传说


1200年前,莆田江东村出了一个传奇式的女子,名叫江采苹。她是唐明皇的爱妃。
江采苹的父亲叫江仲逊,是个医生。他很重视儿女攻读诗书。采苹自幼聪明,九岁就能背诵古代许多诗歌名篇。
一天,采苹赶鹅放牧,忽听到一阵闹哄哄的声音:“朝廷选秀女来了。”她回头一看,一群官兵正紧紧追赶几个邻居的姑娘。采苹慌了,撒腿就跑,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弄得满身满脸泥污。她赶快钻进附近的草丛中躲起来,等那班官兵过去后,才跑到江边洗脸。奇怪,水里竟映出一张非常美丽的脸庞。她吃了一惊,以为自己花了眼,用手抹了几下脸,水里那张脸庞越发漂亮了。这时,那班官兵忽然又折了回来,见到采苹,如获至宝,立刻带她回京都去。
在成千上万秀女中,江采苹不但姿容出众,谈吐举止也优雅大方。唐玄宗非常喜欢,不久便封她为妃;因采苹爱梅花,又戏称为“梅妃”。
有一次,玄宗带她到勤政殿观看鱼龙百戏。回来时兴致很高,问梅妃:“你家中尚有何人?朕封他为官。”梅妃说:“父亲已故,家里再没有人了。愿陛下以苍生为重,施恩百姓”。玄宗说:“好,朕就送一个梨园戏班到莆田,让你家乡百姓一饱眼福,也显显皇妃的荣耀,你看如何?”梅妃立即下跪谢恩。玄宗又说:“你为何郁郁寡欢?有什么不遂心的,尽管说来,朕必令爱卿心满意足。”梅妃说:“昔太宗有贞观之治,百姓安乐。愿陛下也有开元之治。”玄宗听了,怔了一怔,然后拈须笑道:“朕早有此志,爱妃不言,朕几乎忘了。”次日,玄宗即罢了游宴,亲理万机,励精图治。
哪知好景不长,没多久,唐明皇把百般妖媚的杨玉环封为贵妃,“三千宠爱集于一身”,每日同她饮酒赏花,不理朝政。杨贵妃最会忌妒,而梅妃生性温柔善良,斗不过她。皇帝为讨好杨贵妃便把梅妃迁到皇宫外的上阳东宫去。
一次岭南送来荔枝,玄宗想分一点给梅妃尝尝,但不敢,怕杨贵妃发威,便叫人偷偷送去一斛珍珠赐于她。梅妃婉言谢绝了,还写了一首诗给玄宗,抒发自己心中抑郁的心情。那诗写道:“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这就是后人传诵的《一斛珠》。
安禄山造反,唐明皇带着杨贵妃仓皇出走,途中被迫赐贵妃自尽。平乱后回朝,唐明皇又想起梅妃,派人四处查访,终于在上阳东宫的枯井中找到她的遗体。老宫人说,梅妃在兵乱时,全身用白绫紧裹投井全节。玄宗听了,对她更加爱怜了。
在梅妃的故乡--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有一座“浦口宫”,殿中有梅妃塑像。如今人们还很想念1000多年前这位奇女子,称她为“祖姑皇妃”。

江采萍_江采萍 -诗词


梅妃江采萍是大唐王朝有名的才女妃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为数不多的才女妃子,相传她写了《箫》、《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绚窗》八篇文赋。其最有名的诗作莫过于选入了《全唐诗》的那一篇《谢赐珍珠》。
《谢赐珍珠》
江采苹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玉阶生寒,珠泪盈眶。我念我皇,今夜,欢歌燕舞,可千万千万,别梦寒。――《全唐诗》
此外还有《谢赐珍珠》的起因――《楼东赋》:
玉鉴尘生,凤奁杳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苦寂寞于蕙宫,但疑思乎兰殿。信标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9064.html

更多阅读

一斛珠·调寄梅妃江采萍和朋友醉清风 醉清风歌词

一斛珠·调寄梅妃江采萍布衣雅素,凡间淑女恩泽露。赏花诗墨梅花簇,霓裳云彩宫闱宿,独宠不离步。一斛珠宝非依故,长门妆残东宫误。白绫投井红尘路,千悔何如,已把舞鸿负。百度:(详细情节查百度一斛珠词牌有讲解 )作品原文编辑、《一斛珠》(南

一个女人的史诗—唐玄宗梅妃江采萍 一个女人的史诗txt

资料:华清宫上,梅妃微微的笑,冷冷的流泪。她知道现在自己的口谕已经一文不值,父亲大人被阻隔在骊山宫墙外不能与之相见。无奈手持白玉笛请雷海青石琵琶同她合奏,她要父亲听见女儿的呼唤,知道女儿还在人间安然无恙。她用骨瘦如柴的手颤抖着

转载 张爱萍与赵紫阳的恩怨 张爱萍和江的关系

原文地址:张爱萍与赵紫阳的恩怨作者:野草张爱萍之子张胜:父亲与赵紫阳、杨成武等人的分歧与冲突张爱萍将军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张爱萍人生记录》,其腰封标出:“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

江淹《别赋》欣赏 长门别赋

无限感慨之江淹《别赋》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生公元444年,卒公元505年。祖父和父亲都在南朝宋任县令。江淹 6岁能诗。13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20岁左右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泰始二年(4

声明:《江采萍 江采萍 江采萍-出处,江采萍-人物事迹》为网友岁月枯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