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猷 吴大猷 吴大猷-人物简介,吴大猷-吴氏爱情

吴大猷,汉族,1907年9月29日出生生于广东广州 ,毕业于南开大学。历任国立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国科指导会主任委员等职,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193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6年,赴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两年。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吴大猷_吴大猷 -人物简介

个人简历


儿时的吴大猷

吴大猷(Wu Dayou)(1907-2000),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吴大猷,籍贯广东高要,1907年9月29日生于广州

,毕业于南开大学。历任国立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国科指导会主任委员等职。

人生经历

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193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金。1943年获教育部第一等科学奖金。1946年,赴密西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后又至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两年。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

1956年 应胡适之邀赴台任教,在台大和清大联合主办的研究生班讲授古典力和量子力学,兼及流体力学和核子间的交互作用问题。后又就任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瑞士洛桑大学、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纽约州立大学。1957年获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其研究工作多在原子分子结构及光谱、核子散射、大气物理、电离体及气体方程式,统计物理,相对论等方面。1965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物理与天文系主任。1967年嘉新特殊贡献奖金及奖牌。


吴大猷

1975年吴大猷将他历年教学讲稿整理成《理论物理》,计7册:①古典动力学、②量子论与原子结构、③电磁学、④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⑤热力学、气体运动论及统计物理学

、⑥量子力学(两册),在台湾出版。这部书由李政道介绍在北京重印,并写了序言,李政道在序言中指出:“他的这一部《理论物理》,包括了’古典’至’近代’物理的全貌,1977年初,在台湾陆续印出。这几年来对该省和东南亚的物理教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1978年从纽约大学退休,长居台湾,担任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委。1983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83年6月吴大猷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届亚洲-太平洋地区物理学大会,这是亚太地区物理学家一次空前盛会,使远隔重洋的同事、师生和同学欢聚一堂。其中吴大猷、周培源等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杨振宁、黄昆、李荫远等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1984年获菲律宾麦克塞奖。1983-1994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94年1月,卸任中央研究院院长。领导中研院期间,研究论文百余篇,研究论文近作119篇,编为《吴大猷论文集》出版,后《吴大猷文选》出版,叙述在台湾二十余年工作的回顾,也是台湾科学发展历史性的资料。

70年代中期后,吴大猷开始关注物理学哲学问题。他的一系列关于物理学发展与哲学的讲演,于1975年出版,书名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吴先生认为,一位物理学家,从对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中,会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学。此后,吴先生一直关注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的问题。1988年,他在医院病榻上写出了《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1989年又作了14次系列讲演,并以《物理学:它的发展和哲学》为书名,于1992年出版。书中以大量篇幅讨论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问题。对人文的关怀是吴大猷先生科学生涯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0年3月4日吴大猷病逝于台大医院。2002年11月由台湾“吴大猷基金会”主办的首届吴大猷科学普及着作奖颁奖,大陆作者王元的《华罗庚传》获金签奖。吴大猷的相关着作有:《科学和教育》、《科学与科学发展》、《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等。台湾科学院院长吴大猷在1994年南开90周年校庆时说:大猷1921年入校,中学4年,大学4年,任教2年,60余年以来,求学、为人、就业从未有违伯苓校长教诲――南开精神。

吴大猷_吴大猷 -吴氏爱情

一见钟情


吴大猷和阮冠世。

1925年吴大猷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成为物理名师饶毓泰的得意门生。四年级时,吴大猷认识了刚入学的阮冠世。她天生丽质,聪颖过人,令他一见钟情。不久学校聘他给一年级上实验课,他成了她的老师。一天他写条子约她相会,她欣然赴约。从此炽烈缠绵、忠贞不渝的爱情之火便燃烧起来。


吴大猷、阮冠世

吴大猷常到女生宿舍找阮冠世,但只能在门口说话,学校规定男女生不得进入对方宿舍

。最初赴约阮冠世总拉着几个女同学,到校内小铺吃点水果,然后在校园漫步。其中仅一位密友知道奥秘,别人都蒙在鼓里。日久天长,秘密被揭露,受蒙蔽者在宿舍同阮冠世算账。第二天,饶毓泰夫人对她们说:“昨晚你们说的话我们都听见啦!”原来她们的窗正对着系主任饶先生家的窗,这样老师也知道自己的两名高徒在谈恋爱了。

恋情公开

吴、阮之恋由秘密逐渐公开。思源台前、莲花池畔,常常可以见到他俩的身影。毕业前夕,学校希望吴大猷留校。而阮冠世鼓励他报考清华公费留美。他去考了,清华却录取了一名本校毕业生。别人为他不平,吴大猷反乐呵呵。原来他想:留校也好,那就可以和阮冠世在一起啦!阮冠世家在北平,节假日常约吴大猷一起回家。全家都喜欢这个才貌双全、老实憨厚的广东青年。一天他们到天坛公园玩。春光明媚,两人心中也充满阳光。阮冠世让吴大猷把耳朵贴在回音壁上,接着仿佛从天边飘来温柔、甜美的声音:“请求上帝让我们永生永世在一起……”巨大幸福让这对恋人如醉若痴。

当助教后,吴大猷迁入教师宿舍。女生宿舍就在前排,俩人近在咫尺,但仍不能到对方房间。这时阮冠世被诊断出患有肺病。吴大猷想起在老家母亲常做的一种广东民间滋补品――隔水文火炖牛肉汤,便到菜市场买瘦牛肉,回来把肉切成小块,装进酒坛,让水没过,再将坛子放入水锅用文火炖。炖好后托工友送到女生宿舍。阮冠世接过香喷喷的牛肉汤非常感动,总让同室好友品尝。谁尝了都夸味道真好,说吴老师不仅学问大,厨艺也高。当然女孩们又要和她开玩笑……

阮冠世样样都好,惟独身体欠佳。亲朋好友一再劝吴大猷三思而行,爱护他的师长也担心他事业前途受影响。连阮冠世都怕自己会拖累才华出众的大猷,曾含泪提出分手。面对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师长,吴大猷一再表示:“生活里如果没有她,我就不会幸福!”听了这话,人们还能说什么?

赴美留学

1931年吴大猷获奖学金赴美留学,阮冠世与他同行,两人共用一份奖学金。她经常生病,医药费是一笔很大开支。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想找份工作十分困难。正好有个单位要突击完成一项工程研究,吴大猷去了。每天晚上8点到实验室,一分钟不停地干,一直干到次日清晨6点。走出实验室就去上课,下午回住处想休息一下,但屋里热得像蒸笼,无法睡觉。吃过晚饭又匆匆来到实验室。这样一连干了三天,没合一下眼。每晚工作10小时,每小时的报酬是50美分。三天下来共挣了15块美元,这笔钱对他俩可是很大的收入。

到了假期,同学们有的去避暑,有的去旅游,只有吴大猷仍得打工。不过身边温柔体贴的阮冠世不时给他抚慰和鼓励,他觉得比谁都幸福,快乐。吴大猷获博士学位后,北京大学发来聘书。而此时阮冠世因病住在纽约郊区疗养院,吴大猷想接她一起回国,但医生不允许她出院。未能如期走,吴大猷只好将阮冠世留下疗养,自己先走。吴大猷从故乡把寡母带到了北平。在北大工作出色,回家与母亲相伴也很愉悦,只是心里非常牵挂远在大洋彼岸病中的阮冠世。他向母亲约略说了自己的女友,但没提她的病。母亲听后很高兴,相信儿子的眼光。她也非常盼望未来儿媳尽快回国,好早日完婚。

喜结连理

吴大猷走后,阮冠世在疗养院再也呆不下去了,病情稍好就拖着病弱之躯独自回国。因长途旅行劳累过度,患了肋膜炎,高烧不退,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几乎一年。吴大猷在工作之余便是跑医院。母亲这时才发现未来儿媳原来如此体弱多病!阮冠世初愈回家休养。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年迈,养病条件不是很好。吴大猷想给她更多的爱护。于是向病床上的阮冠世求婚,同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说女友患的是肺病,这种病不能生育,但他俩深深相爱……母亲惊呆了!她20多岁丧夫,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独生子身上。如今要娶一个不能生育的儿媳,断了吴家的烟火,怎对得起早逝的丈夫和祖先啊!

同事师长劝吴大猷,说他前程远大,要慎重对待婚姻大事。而他说:“我爱她不是一朝一夕了。我所憧憬的未来都是和她在一起的未来。生活里如果没有她,再大的功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幸福可言?我要好好照顾她,而结婚是我今生能够照顾她的惟一方式。”这是吴大猷的爱情宣言。大家听了这番掷地有声的话无不为之动容,连坚持反对态度的母亲也只得让步了。经过8年苦恋,有情人终成眷属。

婚后生活

新婚燕尔,阮冠世仍发低烧,一直卧床,半年后才能下地活动。此时吴大猷的事业如日中天。然而平静美满的生活突然被“七七事变”所粉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集中到长沙。吴大猷上路了,母亲和妻子留在天津亲戚家。

吴大猷和同事乘坐开往香港的轮船,因晕船到青岛便下船了。到达青岛不久,只见又一艘来自天津的船进港,他从下船的旅客中突然发现了她!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自他走后,阮冠世不听家人劝阻,执意上路寻夫。也许是她的忠贞感动了上苍,在茫茫人海中奇迹般相遇,两人不禁喜极而泣。历尽艰辛终于抵达长沙。三校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后迁往昆明,改名西南联大。这期间吴大猷撰写了第一部专着,这是献给她的。


吴大猷

北大在距城郊约6公里的岗头村盖了简易房为躲空袭用,大家住到那里,每天到校上课往返需两小时。一天吴大猷从岗头村搭一辆马车去上课,下坡时马忽然惊了。他被甩下车,昏倒路边,摔成脑震荡,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吴大猷受伤苦坏了阮冠世,见丈夫终日昏昏沉沉,既害怕,又担忧,而且劳累不堪。吴大猷稍好,阮冠世便倒下。她躺在床上浑身出虚汗,脉搏微弱,心慌。医生只能给她注射葡萄糖和盐水。她已经不能坐起,每天靠用玻璃管吸吮牛奶和橘汁来维持生命。吴大猷一刻不停地为她擦汗,换衣裳,把湿衣服烘干。

梅贻琦校长和总务长来看望。见她病入膏肓,两人脸色严峻,相对无语。临走时梅校长对吴大猷说:“如有什么需要,可用我的小汽车。”次日北大办事处派来一名职工,看来是准备帮助料理后事的。然而她没有抛下他,她还活着。后来借到一笔钱,吴大猷才将阮冠世送进医院。阮冠世一度昏迷,吴大猷就伏在床边轻轻呼唤。过了几个月阮冠世奇迹般脱离危险。出院时他俩已一贫如洗。出院后她仍需卧床。吴大猷既要上课搞研究,还得照料阮冠世,干家务活儿。每天提着菜篮进课堂,下课后拿着篮子去菜市场。买不起牛肉,就捡些牛骨头回家为病妻熬汤。

天伦之乐

抗战胜利,吴大猷被军政部借聘,偕妻出国考察研究。吴大猷原以为很快就可以回国,没想到1949年国内形势骤变,他只得暂时留居加拿大。夫妇俩都很喜欢孩子,堂弟深知兄嫂心意,将刚出生的小儿子过继给他们。阮冠世见到婴儿欣喜若狂,将全部母爱倾注给这个小生命。他们在渥太华郊区买了地,自行设计了一套住宅。阮冠世身体逐渐康复,尤其是婴孩的到来令她十分快活,三口之家充满天伦之乐。

儿子聪明懂事,14岁考入大学。父母对孩子从不约束,任他自由发展。儿子毕业后,阮冠世同儿子一起攻读硕士学位,花甲之年又与儿子同时获博士学位。丈夫非常理解妻子,她性格刚强,终生与命运抗争。晚年阮冠世居然画起水彩画,经常参展并获奖。这是他们家最快活的时光。

妻子离世

可惜这段幸福生活没能持续很久。1979年她的左肺完全钙化,靠氧气管呼吸。转年秋天,吴大猷正在阿姆斯特丹,忽接儿子电报,告知母亲病危。他急忙赶回美国,阮冠世已住进加护病房,话都说不出了,只是朝他微笑。冬天,她永远去了,享年71岁。从少女时代就痼疾缠身的她,是在爱神羽翼的呵护下,才得以活过古稀之年。吴大猷悲恸地说:“她的离去,使我失去了73年生命中52年的伴侣。”

台湾一家电视台采访吴大猷,请他谈谈爱情经历。他多次推脱不过,终于将久藏于心底的爱情故事首次公诸于世。他谈了同自己的红颜知己初恋的经过,回忆起刻骨铭心的爱,深情地说:“就因为她身体不好,我才要娶她,我想好好照顾她一辈子。”吴大猷同夫人现已天人相隔,但说到开心处,时而甜甜一笑;说到她的病,又露出愁容。当采访录像播出后,观众不禁潸然泪下。2000年3月4日,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病逝。吴大猷的遗言――“我一生没留下遗憾”。的确,他在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为爱妻奉献了一切,他没有任何遗憾。

1992年春,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率团到北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踏上阔别46年的故土,老人感慨万千。他要圆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在李政道陪伴下,他来到天坛公园,站在回音壁前将耳朵贴在壁上,从另一边传来李政道的轻声呼唤:“吴先生,听到了吗?”“听到了!听到了!”吴大猷欣喜地回答,神情顿时恍惚起来,似乎一下子回到60多年前,仿佛听见少女阮冠世的柔声细语。天坛回音壁是他俩相爱的见证。

吴大猷_吴大猷 -研究领域

吴大猷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研究领域非常宽广,硕果累累。20世纪30年代,吴大猷研究了多种原子分子光谱,研究了苯及其衍生物的拉曼光谱,发现并证明了苯的同位素移动并对此作了正确的解释。30-40年代,在我国最早进行了原子多重激发态的研究,较早计算了氦原子双激发能态;计算慢中子与原子碰撞的散射截面;提出原子碰撞的 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了氯化乙烯的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及分子对称问题;讨论了由分子或电子激发的分子振动、分子振动与转动的交互作用、分子简正振动等问题。他有论文百余篇,专着十余本,如1975年出版的《理论物理》七卷本。它们涉及原子物理、 分子物理、核物理、大气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相对论等多个领域,成绩卓着。

吴大猷已发表了一百二十多篇重要的 科研论文和五本专着,他的两位学生李政道和 杨振宁获得了 诺贝尔物理奖。但这样一位大科学家还笔力雄健地写下了许多专业以外的短文,文笔生动,兴致盎然,饶有情趣。1999年出版的《吴大猷文录》即是其中一本,这是大科学家的小品,读者可通过书中的七十余篇文章,领略到这位大科学家身上体现的“知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情感的力量”,只有 竺可桢、茅以升的作品,可与吴大猷先生的媲美。《吴大猷文录》中也有多篇文章专门谈教育,其中《通识教育》一篇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少人误以为大学教育是为学生觅职的教育,亦有学术界人士以为大学应予学生以专才训练,吴大猷先生认为这些皆是偏狭之见,造成大学科系过度偏专狭窄。他提出:“大学教育的理想,是给予一个成熟的学生以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的处所。”“换言之,大学是 学者和学生都有自由从事所选择的学术致力的处所。”

吴大猷_吴大猷 -学者生涯

吴大猷的学者生涯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北京大学时期(1934―1946)、北美时期(1946―1978)和台湾时期(1978年起)。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原子和分子理论、相对论、经典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原子和分子理论、散射理论和统计力学方面有独创性。

吴大猷在原子和分子的一般理论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两项研究为后来的工作开辟了道路,一项是关于重原子f态的计算,另一项是闭壳层电子激发态的计算。1933年他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两篇文章。第一篇题为《重元素的低态》,报告了他关于铀原子和铀离子低态能级的计算结果。他认为,铀离子能级的相对位置应该很类似于钋、钍和锕的相应的离子能级。这就等于给出了锕、钍、钋和铀四个重要元素最低态的电子组态的信息。他肯定,93号以后的元素必定以5f电子为最低态。于是他预言,中性的93号原子的正常态至少包含一个5f电子,因而有可能存在一个类似于周期表中稀土族的元素系,从铀开始的化学性质类似的14个元素。这就是说,吴大猷通过f态的计算,预言了铀后元素的存在。他的这一工作为铀后元素的发现和M。C.麦耶尔对同类问题的计算开了先河。从1940年开始,铀后元素分别以各种方式被发现。他的第二篇论文题为《两个最低点的特征值问题和重原子f态的量子亏损》,讨论了前人没有讨论的具有两个不对称的最小值位势的量子力学问题。他用WKB(Wentzel-Kramers-Brillouin)近似法求解了波动方程的本征值,并将结果用于某些原子能态的计算,特别是用以说明量子亏损。对此,学术界评价吴大猷教授这一工作具有非常不寻常的意义。


吴大猷纪念馆

吴大猷在原子光谱方面的一项工作已被Y.P.瓦施尼称为“吴态”。“吴态”的存在,1967年已由P.费尔曼和R.诺威克用实验所证实。对于散射理论,吴大猷通过对原子和分子的电子碰撞激发和双重激发研究,做出了贡献。他关于氦的双重激发能态研究已被D.E.高耳登列入电子-原子散射共振研究的早期贡献。在统计力学方面,吴大猷把跃迁概率的概念同不可逆过程联系起来,为严密表述和深入理解不可逆过程的时间方向性也做出了功绩。

70年代中期后,吴大猷先生开始关注物理学哲学问题。他的一系列关于物理学发展与哲学的讲演,于1975年出版,书名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物理本质和哲学本质》。吴先生认为,一位物理学家,从对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的更深刻更具批判性的理解中,会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学。此后,吴先生一直关注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的问题。

1988年,他在医院病榻上写出了《物理学的性质、简史和哲学》。1989年又作了14次系列讲演,并以《物理学:它的发展和哲学》为书名,于1992年出版。书中以大量篇幅讨论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哲学问题。对人文的关怀是吴大猷先生科学生涯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吴大猷是一位受人敬重的物理学教授。当李政道和杨振宁得知他们获诺贝尔物理奖时,不约而同地向吴大猷老师报喜并致谢。吴大猷的研究生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的发展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外,一批骨干物理学家,如朱光亚、马仕俊、郭永怀、马大猷、虞福春等,都曾从他那里受益过。

吴大猷先生对于科学发展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了相当多的科技人才,“大家都知道吴先生当年向蒋中正争取开放学生出国留学,为台湾培植相当多国际人才,其实他更大的贡献,是在相当重视国防等应用科技发展的当年,坚持向政府争取发展基础科学教育,台湾现今有如此充沛的科技产业人才资产,就是他当年争取的成果”。当年胡适之先生向蒋介石引荐吴院长回国工作,就曾形容过,“五四后中国发展需要‘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他本人可以致力于哲学思想的更新,为中国铺下德先生的路,但如果要赛先生,就必须由另一个人来做,那就是吴大猷”,吴大猷就因此回到台湾,确实也为日后的科技产业发展奠定了最丰厚的基础。

吴大猷_吴大猷 -人物年表

1907年出生于广州

1915年进入番禺县立小学

吴大猷 吴大猷 吴大猷-人物简介,吴大猷-吴氏爱情

1920年考进广府中学

1921年进入南开中学

1925年进入南开大学矿科

1926年南开矿科停办,改入物理系

1929年入南开大学任教

1931年获中基会资助,前往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

1933年获博士学位,同时被选为ΦBK会员

1934年回到北大任教1938年转任西南联大教授

1941年在联大开高等物理课程,听课学生有杨振宁等人

1945年获选为西南联合大学第八届校务会议代表。李政道由浙大转来,接受先生的指导

1946年夏受军政部借聘筹建国防科研工作,出国考察。接受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职务

1947年秋至哥伦比亚大学工作两年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49年秋受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之聘,主持理论物理组工作

1950年成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1956年应胡适之邀回台,在台大和清大联合主办的研究生班讲授古典力和量子力学,兼及流体力学和核子间的交互作用问题

1958年应邀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1960年应邀至瑞士洛桑大学讲学

1963年秋辞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职务,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在太空及气体动力学研究所讲气体运动论

1965年秋转任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物理学和天文学系主任


和蒋介石、蒋经国合影,1967年8月。

1967年接受钱思亮邀请,赴台任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建议政府成立国家科学委员会,获准,并被预定为主任委员。

1969年请辞国科会职务

1978年从纽约大学退休,长居台湾

1979年担任教育部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委,致力于初中高中的科学教育改革

1983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84年获菲律宾麦克塞奖

1994年1月卸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94年7月8、9日,中研院为吴先生举办“吴大猷院长荣退学术研讨会”对吴先生的学术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

2000年3月4日病逝于台大医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9145.html

更多阅读

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 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

2006感动中国今晚8点颁奖 霍英东季羡林等当选2007-02-26 10:23:06南方网综合  相关新闻:·审计署长李金华“一只眼睛审计”感动中国2006-06-30·“豫剧皇后”常香玉艺术人生感动中国2004-06-04·“感动中国2003年十大年度人物”揭

中国健美界九大悲剧式人物 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

中国健美界九大悲剧式人物1.王力劲。王老师在中国健美界属于殿堂级人物,被誉为中国健美第一人,获得无数的冠军。而他163厘米的身高,臂围却能达到惊人的52厘米,这也是一个传奇,王老师二头隆起的弧度到目前为止国内都很少有人可以出其右。

中国十大黑社会人物 世界十大杀手排行榜

中国十大黑社会人物中国第1大黑社会当数原东北的乔4了(又称为Q4)他在高速公路上超当时中国人大委员长李瑞环的车。东北曾经的黑社会--NB---乔四爷,乔四爷当初在哈尔滨号称“夜夜作新郎”,当时在哈尔滨可谓横行一时乔四爷在91年即被立即

河南十大年度扶贫人物 2010年度十大网络人物

年度十大网络“人物”1奶茶MM 45%得票率南京的“奶茶MM”以45%的得票率,荣登冠军宝座。兴于猫扑,火爆网络,被无数宅男偷偷把照片存在手机里的,就是她——奶茶MM!无论是外形,还是气质,或者笑容,都令网民神魂颠倒,大赞“此人只应天上有,人

声明:《吴大猷 吴大猷 吴大猷-人物简介,吴大猷-吴氏爱情》为网友羙邦總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