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概述,先行组织者-种类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先行组织者_先行组织者 -概述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这是奥苏伯尔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改进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的策略。为使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所学材料的特点形成总的印象,教学之初,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先行组织者”。作为引导性材料的“组织者”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教师应将它用投影机映出或写在黑板上,为学习提供方向和框架。

先行组织者_先行组织者 -种类

(1)陈述性组织者
使用陈述性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例如,学习“蚂蚁”之前先让学生学习“昆虫的基本特征”,那么“昆虫”概念就是学生学习“蚂蚁”概念的陈述性先行组织者。
(2)比较性组织者
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例如,在让学生学习关于白蚁的知识之前,先让学生学习蚂蚁与白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就属于比较性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_先行组织者 -设计

按照奥苏贝尔提高教材可懂度的策略和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
1、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如分析课文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层次结构的知识等。
2、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就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如对容易混淆的新旧概念的对比等。
3、用具体形象化的模型作为组织者,也就是应用模象、图示、纲要信号以及模拟、类比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性知识。
4、激活原有相关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认知结构中尽管存在某些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但学生往往不会适当利用,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使原有相关知识激活起来,以帮助学生充分利用。
5、对知识信息进行深加工,促进理解为帮助理解,促进保持,引导学生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的策略很多,主要有:(1)联结策略,即帮助学生建立联系,包括形象、类推和记忆术的应用。在事实知识的学习中,这是最能帮助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的策略。

(2)组织策略,即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信息,包括群集和分块、先行组织者的应用。群集和分块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常用的认知策略。

(3)展开策略,即帮助学生展开所学的材料,将信息作适当的扩充。教师可以提供直观的材料,如录像、图片和生活现象介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和进行有关的集体活动等。
6.设法维持和集中学生注意。吸引和集中学生注意力而普遍采用的方法有划线、加重点符号、提问。在教科书中常用符号标志的形式,如在重要的概念处加点,或用黑体字印出;把主要观点用小标题列出,这些都增加了内容结构的清晰度,有利于维持和集中学生的注意。提问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与学习相关的问题上。不同时机的提问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课前的提问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上;课中即时提问影响学生学习时注意力的保持;课后的提问增加学生对所学教材的注意率,促进对信息的保持。
7、指导学生选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适用于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学习策略有记忆术应用、展开策略、比喻、组织、分块、图示组织者和复述等。这些策略既可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自己生成。当学生理解、掌握某一策略,并能自觉运用它来帮助自己学习预期的内容时,这个策略就可成为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指导学生选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8.加强和组织有效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大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设计练习时要考虑所学的陈述性知识是需要回忆还是需要再认的。对于需要再认识的练习的要求远低于需要回忆的练习。如需回忆,还要考虑是需逐字回忆还是只需大概复述。前者所做的练习量应大于后者。由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大多是指能复述一些命题,所以练习应该不断地进行,直至学生达到自动复述的程度为止。
9、适时给予反馈。反馈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教学目标达成的最佳控制必须依赖于反馈策略。适时给予反馈,可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施教行为,达到教学相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方式有多种,或以点头、微笑的方式表示肯定;或在作业上做出批示。
10、认真总结和复习。总结和复习是为了使被新知识调整的认知结构得到巩固,帮助学生理清内容之间的关系,保证内容的消化和吸收。由学生自己形成的总结比由教师提供的总结对于知识的记忆要牢固得多,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总结,训练学生自己形成总结所学内容的技能。同时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地复习。
11、加强学习迁移指导。最重要的迁移是在接受新信息时,原有信息能很快被回忆出来。为加强和促进迁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建立有关联因素之间的联系,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个人理解。
12、做好学习效果的测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命题网络的建立。有效的测量必须确定学生的命题网络是否形成。简单的选择题和填充题难以测定学生的知识的内在组织情况,教师应编写一些能测量知识内在联系的试题。测验题对学生的学习有导向作用。若测验题只要求学生机械背诵学习材料,就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倾向,教师编制试题时应该避免和防止。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概述,先行组织者-种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00103/179180.html

更多阅读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杨伯峻: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钱穆: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先生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李泽厚:子贡问

先行组织者精 以下属于先行组织者

一,“先行组织者”的含义二,理论背景与发展三,三大理论基石a)有意义学习理论b)认知同化理论c)讲授式教学四,“先行组织者”的类型五,“先行组织者”的实施步骤六,“先行组织者”理论的简评一,“先行组织者”的含义奥苏贝尔主张,在正式学习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实践所说的,然后再说。”【圣贤智慧】孔子眼中的君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践家,而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空头理论家。“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一味良药,医治的是只说不做,夸夸其谈的病。从孔子自己来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出处

华夏复兴 衣冠先行汉服,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 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在周制规范制式的基础上,连绵几千年逐渐演化发展,且一直不改其服饰的基本特征。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

声明:《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概述,先行组织者-种类》为网友苆縱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