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类型 绿道 绿道-绿道内涵,绿道-绿道类型

绿道的概念来源于欧美国家,英译“绿道”――greenway,分为两部分:“green”表示自然存在――诸如森林河岸,野生动植物等;“way”表示通道。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绿道,是一种线型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

绿道_绿道 -绿道内涵


近山松绿道

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

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但是,“绿道”内涵很广,它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可以引用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着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 for 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从地方层次上讲,就是指某些被认为是公园路(parkway)或绿带(greenbelt)的条状或线型的公园。

随后,Ahern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并结合美国的经验,将绿道定义为是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性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 。该定义强调了5点:①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②连接是绿道的最主要特征;③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④ 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⑤ 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

在我国,“绿道”具有景观设计学、社会学、交通学三个方面的概念。

一、指一种“绿色”景观线路。一般地,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带状景观斑块走廊,承担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作用,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密近斑块之间的联系。

二、社会学方面:我们不仅在大自然中建设“绿道”,还要在民众心中铺设政府与百姓顺畅沟通的“绿道”,让老百姓无障碍、少恐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提高民众在精神生活上的“宜居水平”。


绿道三、交通学方面:指以自然要素为基础,以自然人文景观河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行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绿色开敞空间廊道系统。绿道由绿廊、慢行道、驿站和标识系统组成。其中绿廊起到保障绿道基本生态功能、营造良好景观环境作用;慢行道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步行道、自行车道和综合慢行道三种类型;驿站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标识系统,则一般包括信息、指示、规章、安全警示标识等四种类型,具有解说、引导、禁止、警示、科普、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

绿道分成三类: 郊野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社区绿道主要连接居住区绿地;城市绿道主要连接城市里的公园、广场、游憩空间和风景名胜。

郊野绿道的建设难度较大,主要是游客的需求不足。而城市绿道建设难度小,它最利于建设、推广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园绿地等设施,穿针引线,见效快,分布广。绿道和公园绿地建设的显着差别是不用征地,基本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但求所用,不强求所有。

绿道_绿道 -绿道类型


绿道根据形成条件与功能的不同,绿道可以分为下列5种类型:

(1)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体)

这种绿道极为常见,在美国通常是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的。

(2)游憩型

通常建立在各类有一定长度的特色游步道上,主要以自然走廊为主,但也包括河渠、废弃铁路沿线及景观通道等人工走廊。

(3)自然生态型

通常都是沿着河流、小溪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这类走廊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物种的交流、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风景名胜型

一般沿着道路、水路等路径而建,往往对各大风景名胜区起着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步行者能沿着通道方便地进入风景名胜地,或是为车游者提供一个便于下车进入风景名胜区的场所。

(5)综合型

通常是建立在诸如河谷、山脊类的自然地形中,很多时候是上述各类绿道和开敞空间的随机组合。它创造了一种有选择性的都市和地区的绿色框架,其功能具有综合性。

绿道_绿道 -发展阶段

第1阶段

(1867~1900年):早期的绿道规划

大多数文献认为,绿道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Frederick Law Olmsted和他1867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Boston Park System)。该规划将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 Park)通过阿诺德公园(Arnold Park)、牙买加公园(Jamaica Park)和波士顿公园(Boston Garden)以及其它的绿地系统联系起来。该绿地系统长达25 km,连接了波士顿、布鲁克林和坎布里奇,并将其与查尔斯河相连。其后,Charles Eliot扩展了他的思想,将其绿色网络延伸到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范围扩大到了600kin ,连接了5条沿海河流。

第2阶段

(1900~1945年):景观设计师的绿道规划

这一阶段主要有Olmsted Brothers、Eliot 1I和Henry Wright,他们从事了一些绿道的规划。Olmsted Brothers所做的波特兰的纪念Lewis和Clark的广场规划完成了64km的环,后来被规划师扩展到225km。EliotⅡ所完成的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的开放空间规划。Henry Wright完成了新泽西州兰德堡镇(Radburn Town)的绿色空间和绿道规划。与此同时,国家公园管理署(NPs)进行了大量的公园道(Parkway)的规划实践,如蓝脊公园道(Blue Ridge Parkway)。

第3阶段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环保运动影响下的绿道规划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美国的环保运动蓬勃开展,并形成了3个绿道的研究中心和代表性研究学者。

Philip (University 0f Wisconsin)在威星康斯州进行自然和文化资源制图的时候,发现大多数重要的资源都分布在河流廊道两侧,并且完成了威星康斯州遗产道规划(Wisconsin Heritage Trail Proposa1) 。Iran McHarg( universitv 0f Pennsylvania)所着的《设计结合自然》,尤其是其中一章重点讨论了河流廊道的规划 。ErvinZube(Universitv 0f Massachusetts)领导的大城市区域风景规划模型(METLAND)研究小组更加注重定量化的研究。

第4阶段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绿道运动的命名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的报告强调了绿道给居民带来的接近自然的机会。在1990年,Littl 首次定义了绿道。在北美,这一阶段有上千个绿道的规划和实践项目,但研究工作严重滞后,大多数仅限于项目总结。

第5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绿道成为一个国际运动

这一阶段,绿道运动蓬勃发展,世界上有数千个国际、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在理论研究方面,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着,召集了不少绿道的学术会议,并出现了有关绿道方面的博士论文。有关绿道的互联网也铺天盖地。

绿道_绿道 -他国绿道

日本 串起名山大川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但仍通过绿道网的建设来保存珍贵、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日本对国内的主要河道一一编号,加以保护,通过滨河绿道建设,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了空间;同时,绿道串联起沿线的名山大川、风景胜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体验自然、欣赏自然的机会和一片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

新加坡 促进社会和谐

新加坡于1991年开始建设一个串联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绿地网络,连接山体、森林、主要的公园、体育休闲场所、隔离绿带、滨海地区等。通畅的、无缝连接的绿道为生活在高密度建成区的人们,提供了足够的户外休闲娱乐和交往空间,为多民族社会的和谐融合创造了物质基础,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城市在花园”的充满情趣、激动人心的城市。

美国 刺激经济增长

美国东海岸绿道全长约4500公里,是全美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连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该绿道总造价约3亿美元,全部建成后可为沿途各州带来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为超过3800万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德国 推动旧城更新

德国鲁尔区将绿道建设与工业区改造相结合,通过7个绿道计划将百年来原本脏乱不堪、破败低效的工业区,变成了一个生态安全、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区。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周边土地的价值。鲁尔区成功整合了区域内17个县市的绿道,并在2005年对该绿道系统进行了立法,确保了跨区域绿道的建设实施。

绿道_绿道 -规划启示

对自然保护的启示

我国的自然保护系统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四大系统。绝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地是属于“散点状”的,也就是将他们作为一个岛屿,孤立起来进行保护,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自然保护网络。“岛屿式”的保护只适合于那些以美学价值为主的地质地貌保护区,或者只适合面积巨大的保护区。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剧烈干扰,栖息地破碎化和数量的剧减已经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巨大的威胁,而在东部地区尤其激烈。但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台湾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建立西海岸的湿地绿道系统以保护其脆弱的生态系统 。绿道途径对于建构我国的自然保护网络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于快速城市化的东部地区,构建绿道网络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城市绿地空间规划启示

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践大都专注于绿化隔离带和单个公园的建设,由于城市的无序蔓延,人工绿化隔离带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绿道途径可以将单个公园的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文化线路、道路系统等)纳入到绿道系统当中,使各个公园的生态效益、游憩效益和历史文化效益得以更好的发挥。在南京都市圈绿色空间规划中,在城市尺度范围内,规划了3条绿道并且交叉成网络,包括沿城墙环形绿道、林荫道绿道、内秦淮河绿道。在社区尺度上,则主要是将绿道通过多种手段延伸至社区尺度 。

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点上的文物保护到面上的历史城镇、街区的保护到线性廊道的保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大多只侧重于单个遗产或某一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将绿道思想引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形成遗产廊道、文化线路、遗产运河等线性的概念,对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虽在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就评定了“剑门蜀道”这种线性文化遗产,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形成对遗产廊道或线性遗产的管理和法规体系。但许多学者已经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遗产廊道等线性文化遗产并加强保护 。在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中与绿道相关的线性遗产有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4项)、国家历史道(nationalhistoric trail)(14项)、国家风景道(national scenic trail)(5项)、公园道(parkway)(6项)、河流区(river area)(14项)、海岸线/湖岸线(seashore/lakeshore)(14项),占美国国家公园系统遗产总数的14% 。

对旅游休闲规划的启示

在区域旅游规划或景区、景点的规划当中,可借鉴绿道思想,依托一些线性廊道将主要的景区、景点形成一一条让游客身心愉悦的风景道 ,可以改善整个旅游区的品质,提高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

道路拥堵的现象在各个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展现。随着环保与绿色口号的大力宣传,许多城市在建设城市绿道上也加大了力度。自行车的提倡与绿道的提倡不谋而合,这两者的联合必将成为城市中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远景设计院专家呼吁在设计城市绿道中,设计师应更多地思考下二者的呼应功能,以使美化与使用功能双剑合璧,并巧妙利用绿道将城市景点串联,形成旅游圈,共同为城市发展出力。

绿道_绿道 -国内发展

北京开展“健康绿道”规划编制工作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总平面图

在穿梭的城市车流中,骑单车享受“林荫小路”的绿色风情,这一国外渐趋流行的“绿道”城市景观将亮相京城。日前,市园林绿化局答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时透露,北京正

在开展“健康绿道”规划编制工作。作为试点,沿潮白河的30公里绿道年内将率先亮相。“绿道”主要指可以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良好、以休闲功能为主的绿色开敞空间。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府制定的35件实事项目中,就已提出“健康绿道试点”。由于绿道还是一个新事物,因此选择顺义潮白河为试点,有望年内开放。届时,百姓可以感受到“绿道”的诸多优点:维护土地生态平衡

;降低PM2.5含量;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

“绿道”将被划分为市级、区级和社区3级,各级“绿道”之间相互连通。为充分发挥“绿道”功能,将建自行车租赁、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采用透水砖、透水草坪等材质;自行车道拟用白线醒目标示。市园林绿化局计划完善市级“绿道”规划,启动市级“绿道”建设,随后陆续开展区级和社区“绿道”规划。

此外,市政府为民办理的实事项目中还提出“要建设立体绿化10万平方米,打造15处城市休闲绿地”等目标。如今,全市已完成约8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以及全部绿地建设。

据了解,这些绿地每处都有不同主题,例如海淀分钟寺绿地以微型植物园为主题,一年四季的特色花草约有200多种,是目前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绿地。

广东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省走在了全国绿道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前列。

珠三角一些城市已经在小范围的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绿道的探索,为绿道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深圳市规划在盐田区打造一条连接沙头角、盐田港到大梅沙滨水海岸线、长达19.5公里的步行廊道和自行车道,将山景、海景、港口、生态岛、海鲜街等主要景点元素有机串联,沿路设计了自行车驿站和租赁点,提供停放、零售和简易餐饮服务等,沿途的房地产商业项目也因此得到价值提升。

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珠三角2010年将全面启动绿道主线建设。根据规划,广东从2010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总长约1678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同时,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与6条区域绿道相联通,形成贯通珠三角城市和乡村的多层级绿道网络系统。2012年后引导珠三角绿道网向省内东西北地区延伸。珠三角区域绿道主线串联200多处主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滨水公园和历史文化遗迹等发展节点,连接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服务人口约2565万人。

项目 主线长度 特 色 途 经


广东六条区域主干绿道走向图

绿道一号 长约310公里 沿珠江西岸布局,以大山大海为特色 西起肇庆双龙湖旅游度假区,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二号 长约470公里 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 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州巽窠湾休闲度假区,经5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三号 长约360公里 横贯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闲为特色 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惠州,东至惠州黄沙洞自然保护区,经60多个节点。

绿道四号 长约220公里 纵贯珠江三角洲中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 北起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向南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经2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五号 长约120公里 纵贯珠江三角洲东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 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经20多个节点。


近山松绿道

绿道六号 长约200多公里 纵贯珠江三角洲西部,沿西江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 北起肇庆贞山,向南经佛

绿道类型 绿道 绿道-绿道内涵,绿道-绿道类型

山、江门,南至江门银湖湾湿地及古兜温泉,经16个发展节点。

2012年1月,继珠三角绿道网建成之后,广东规划再建绿道5800公里,辐射粤东粤北粤西地区,全省绿道网预计连接广东21个地级市,串联500多个旅游景点。

2012年1月9日闭幕的武汉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2012年启动武汉首条城市绿道――全长51公里的东沙绿道建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79904.html

更多阅读

城市绿道的成功案例——纽约高线公园 大运公园绿道

  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Park)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原来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连接肉类加工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总长约2.4公里,距离地面约9.1米高,跨越22个街区,于1980年停运,被遗弃了30多

散文种类知多少 散文的种类

散文种类知多少<br>  <br>  (一)·记人叙事类<br>  <br>  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可以把散文分成不同类型。在古代,散文概念内涵非常宽泛,所涵盖的文章类别也很繁杂。刘勰《文心雕龙》所分散行体文章就有三十三类。清代

转载 舒绿痕小说略谈 如吧转载小说

原文地址:舒绿痕小说略谈作者:来一舒绿痕小说略谈一次偶然的机会,从文友嘴里听到“舒绿痕”,只道是:狂!虽然他们带着鄙夷和蔑视的口吻,却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偏爱狂人,确切地讲,是真能狂的人。后来在一次笔会上初见此人,未见狂相,颇为失

深圳湾公园&绿道 东湖公园绿道

深圳绿道中的两条滨海风情线——盐田海滨栈道和深圳湾绿道在深圳湾红树林海滨栈道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看海,海鸟或在海的上空翱翔,或在岸边小憩,无论在哪都可以欣赏到它们优美的身姿。向北面远眺,隔着深圳湾,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的香港,高楼林

漫步深圳绿道之58:梅林山公园绿道

梅林山公园最近正式开放了,是市政府的民生工程之一。深圳市区中心又增添了一处以生态景观为主的公园。梅林山公园命名为“梅林山公园绿道”,属福田区社区绿道或健康步行登山道。现在深圳市已经将郊野公园、登山径和绿道整合统一纳入

声明:《绿道类型 绿道 绿道-绿道内涵,绿道-绿道类型》为网友男人必须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