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制动系统的作用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主要作用,伺服系统-简介

伺服系统(servo syste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其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主要作用

1、以小功率指令信号去控制大功率负载;

2、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由输入轴控制位于远处的输出轴,实现远距同步传动;

3、使输出机械位移精确地跟踪电信号,如记录和指示仪表等。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简介


伺服系统对机械运动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系统,又称随动系统。伺服系统泛指使输出变量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控制系统。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伺服系统最初用于船舶的自动驾驶、火炮控制和指挥仪中,后来逐渐推广到很多领域,特别是自动车床、天线位置控制、导弹和飞船的制导等。采用伺服系统主要是为了达到下面的几个目的:①以小功率指令信号去控制大功率负载。火炮控制和船舵控制就是典型的例子。②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由输入轴控制位于远处的输出轴,实现远距同步传动。③使输出机械位移精确地跟踪电信号,如记录和指示仪表等。

衡量伺服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频带宽度和精度。频带宽度简称带宽,由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来规定,反映伺服系统的跟踪的快速性。带宽越大,快速性越好。图中是伺服系统的典型频率响应特性。通常取频率响应特性的对数幅频特性的值降到-3分贝时所对应的频率值ωb为系统的带宽(从坐标原点ω=0算起)。伺服系统的带宽主要受控制对象和执行机构的惯性的限制。惯性越大,带宽越窄。一般伺服系统的带宽小于15赫,大型设备伺服系统的带宽则在1~2赫以下。伺服系统的精度主要决定于所用的测量元件的精度。因此,在伺服系统中必须采用高精度的测量元件,如精密电位器、自整角机和旋转变压器等。此外,也可采取附加措施来提高系统的精度,例如将测量元件(如自整角机)的测量轴通过减速器与转轴相连,使转轴的转角得到放大,来提高相对测量精度。采用这种方案的伺服系统称为精测粗测系统或双通道系统。通过减速器与转轴啮合的测角线路称精读数通道,直接取自转轴的测角线路称粗读数通道。

伺服系统_发展历史

伺服源自英文单词“Servo”,顾名思义,就是指系统跟随外部指令进行人们所期望的运动,而其中的运动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和力矩等物理量。回顾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液压、气动到如今的电气化,由伺服电机、反馈装置与控制器组成的伺服系统已经走过了近50个年头。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交流伺服电机技术凭借其优异的性价比,逐渐取代直流电机成为伺服系统的主导执行电机。交流伺服系统技术的成熟也使得市场呈现出快速的多元化发展,并成为工业自动化的支撑性技术之一。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即高精度、高速度、大功率。他解释说,伺服系统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采用数字式伺服系统,利用微机实现调节控制,增强软件控制功能,排除模拟电路的非线性误差和调整误差以及温度漂移等因素的影响,这可大大提高伺服系统的性能,并为实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创造条件。同时,要开发高精度、快速检测元件与高性能的伺服电机(执行元件)。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我国发展现状

《中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为我国伺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近年来,随着数控机床、包装机械、电子专用设备等行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以及交流伺服技术的日益成熟,新兴行业如新能源行业中的风电产业伺服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伺服市场迅速发展,2010年,我国伺服市场同比增长39.7%,市场规模达到39.9亿元。
很多有远识的国产厂商正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其产品的性能,进而扩大其品牌的号召力,国产伺服厂商改变进口垄断格局将指日可待。由此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伺服系统行业受益于产业升级的影响,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至2015年,我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其中,国产伺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40%左右。

伺服系统_发展趋势


伺服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功能部件,伺服系统的特性一直是影响系统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围绕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的提高,近年来发展了多种伺服驱动技术。可以预见,随着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网络接口的全数字伺服系统、直线电动机及高速电主轴等将成为数控机床行业关注的热点,并成为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

(1)交流化
伺服技术将继续迅速地由DC伺服系统转向AC伺服系统。从目前国际市场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新产品都是AC伺服系统。在工业发达国家,AC伺服电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0%。国内生产AC伺服电机的厂家也越来越多,正逐步超过生产DC伺服电机的厂家。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除了在某些微型电机领域之外,AC伺服电机将完全取代DC伺服电机。

(2)全数字化
采用新型高速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机(DSP)的伺服控制单元将全面代替以模拟电子器件为主的伺服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完全数字化的伺服系统。全数字化的实现,将原有的硬件伺服控制变成了软件伺服控制,从而使在伺服系统中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先进算法(如:最优控制、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等)成为可能。

(3)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
目前,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器件多采用开关频率很高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有大功率晶体管(GTR)、功率场效应管(MOSFET)和绝缘门极晶体管(IGBT)等。这些先进器件的应用显著降低了伺服单元输出回路的功耗,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运行噪声。尤其是,最新型的伺服控制系统已开始使用一种把控制电路功能和大功率电子开关器件集成在一起的新型模块,称为智能控制功率模块(IntelligentPowerMod―ules,简称IPM)。这种器件将输人隔离、能耗制动、过温、过压、过流保护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全部集成于一个不大的模块中。其输入逻辑电平与TTL信号完全兼容,与微处理器的输出可直接接口。它的应用显著地简化了伺服单元的设计,并实现了伺服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

(4)高度集成化
新的伺服系统产品改变了将伺服系统划分为速度伺服单元与位置伺服单元2个模块的做法,代之以单一、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的控制单元。同一个控制单元,只要通过软件设置系统参数就可改变其性能,既可以使用电机本身配置的传感器构成半闭环调节系统,又可以通过接口与外部的位置或速度或力矩传感器构成高精度的全闭环调节系统。高度的集成化还显著缩小了整个控制系统的体积,使伺服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工作都得到简化。

(5)智能化
智能化是当前一切工业控制设备的流行趋势,伺服驱动系统作为一种高级的工业控制装置也不例外。最新数字化的伺服控制单元通常都设计为智能型产品,其智能化特点表现在:①都具有参数记忆功能。系统的所有运行参数都可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由软件来设置,保存在伺服单元内部,通过通信接口,这些参数甚至可以在运行途中由上位计算机加以修改,应用方便;②都具有故障自诊断与分析功能。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将故障类型及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通过用户界面清楚地显示出来,这就简化了维修与调试的复杂性;③有的伺服系统还具有参数自整定的功能。众所周知,闭环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是保证系统性能指标的重要环节,也是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与精力的工作。带有自整定功能的伺服单元可通过几次试运行,自动将系统的参数整定出来,并自动实现其最优化。对于使用伺服单元的用户来说,这是新型伺服系统最具吸引力的特点之一。

(6)模块化和网络化
在国外,以工业局域网技术为基础的工厂自动化(FactoryAutomation,简称FA)工程技术在近lO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最新的伺服系统都配置了标准的串行通信接口(如RS一232C或RS一422接口等)和专用的局域网接口。这些接口的设置显著增强了伺服单元与其它控制设备问的互联能力,从而,与CNC系统问的连接也变得简单,只需1根电缆或光缆就可将数台,甚至数十台伺服单元与上位计算机连接为整个数控系统。也可通过串行接口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数控模块相连。

综上所述,伺服系统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满足一般工业应用要求,对性能指标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追求低成本、少维护、使用简单等特点的驱动产品,如变频电机、变频器等;另一个就是代表着伺服系统发展水平的主导产品――伺服电机、伺服控制器,追求高性能、高速度、数字化、智能型、网络化的驱动控制,以满足用户较高的应用要求。

伺服系统_性能指标

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装置和驱动元件组成,高性能的伺服系统还有检测装置,用来反馈实际的输出状态。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电动机的类型有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PMSM)和感应异步交流伺服电机(IM),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具备十分优良的低速性能,可以实现弱磁高速控制,具有调速范围宽广、动态特性和效率高的优点,已经发展成为伺服系统的主流之选。而异步伺服电机虽然结构坚固、价格低廉,但在特性与效率上与永磁同步电机存在差距,只在大功率场合得到重视。随着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其性能的评价标准也得到广泛关注。性能指标大致分为调速范围、定位精度、稳速精度、动态响应和运行稳定性等方面,低档的伺服系统调速范围在1:1000以上,一般的在1:5000~1:10000,高性能的可以达到1:100000以上;定位精度一般都要达到±1个脉冲,尤其是低速下的稳速精度。比如给定1rpm时,一般的在±0.1rpm以内,高性能的可以达到±0.01rpm以内;动态响应方面,通常衡量的指标是系统最高响应频率,即给定最高频率的正弦速度指令,系统输出速度波形的相位滞后不超过90度或者幅值不小于50%。进口三菱伺服电机MR-J3系列的响应频率高达900Hz,而国内主流产品的频率在200~500Hz;运行稳定性主要是指系统在电压波动、负载波动、电机参数变化、上位控制器输出特性变化、电磁干扰,以及其他特殊运行条件下,维持稳定运行并保证一定的性能指标的能力。这方面国产产品与世界先进产品相比差距较大。
基于电机稳态数学模型的电压频率控制方法和开环磁通轨迹控制方法都难以达到良好的伺服特性,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基于永磁电机动态解耦数学模型的矢量控制方法,这是现代伺服系统的核心控制方法。虽然人们为了进一步提高控制特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反馈线性化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等理论,还有不依赖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和神经元网络控制方法,但是大多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附加应用这些控制方法。

伺服系统_技术要求

1、系统精度
伺服系统精度指的是输出量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的精确程度,以误差的形式表现,可概括为动态误差,稳态误差和静态误差三个方面组成.2、稳定性
伺服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当作用在系统上的干扰消失以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稳定状态的能力;或者当给系统一个新的输入指令后,系统达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
3、响应特性
响应特性指的是输出量跟随输入指令变化的反应速度,决定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响应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运动系统的阻尼和质量等.
4、工作频率
工作频率通常是指系统允许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当工作频率信号输入时,系统能够按技术要求正常工作;而其它频率信号输入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分类


伺服系统伺服系统按其驱动元件划分,有步进式伺服系统、直流电动机(简称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交流电动机(简称交流电机)伺服系统:按控制方式划分,有开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和半闭环伺服系统等。实际上数控系统也分成开环、闭环和半闭环三种类型,就是与伺服系统这三种方式相关。1 、开环系统
开环系统构成主要由驱动电路,执行元件和被控对象三大部分组成。常用的执行元件是步进电机,通常称以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的开环系统为步进式伺服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如果是大功率驱动时,用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驱动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将指令脉冲转化为驱动执行元件所需的信号。
2 、闭环系统
闭环系统主要由执行元件、检测单元、比较环节、驱动电路和被控对象五部分组成。在闭环系统中,检测元件将被控对象移动部件的实际位置检测出来并转换成电信号反馈给比较环节。常见的检测元件有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光栅、磁栅和编码器等。通常把安装在电机轴端的检测元件组成的伺服系统称为半闭环系统;把安装在被控对象上的检测元件组成的伺服系统称为闭环系统。由于电机轴端和被控对象之间传动误差的存在,半闭环伺服系统的精度要比闭环伺服系统的精度低一些。
比较环节的作用是将指令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两者的差值作为伺服系统的跟随误差,经驱动电路,控制执行元件带动工作台继续移动,直到跟随误差为零。根据进入比较环节信号的形式以及反馈检测方式,闭环(半闭环)系统可分为脉冲比较伺服系统、相位比较伺服系统和幅值比较伺服系统三种。
由于比较环节输出的信号比较微弱,不足以驱动执行元件,故需对其进行放大,驱动电路正是为此而设置的。
执行元件的作用是根据控制信号,即来自比较环节的跟随误差信号,将表示位移量的电信号转化为机械位移。常用的执行元件有直流宽调速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等。3、直流伺服驱动与交流伺服驱动
70年代和80年代初,数控机床多采用直流伺服驱动。直流大惯量伺服电机具有良好的宽调速性能,输出转矩大,过载能力强,而且,由于电机惯性与机床传动部件的惯量相当,构成闭环后易于调整。而直流中小惯量伺服电机及其大功率晶体管脉宽调制驱动装置,比较适应数控机床对频繁启动、制动,以及快速定位、切削的要求。但直流电机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电刷和机械换向器,这限制了它向大容量、高电压、高速度方向的发展,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伺服系统_应用

数控机床一般分为NC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反馈检测系统。数控机床对位置系统要求的伺服性能包括:定位速度和轮廓切削进给速度;定位精度和轮廓切削精度;精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在外界干扰下的稳定性。这些要求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对闭环系统来说,总希望系统有较高的动态精度,即当系统有一个较小的位置误差时,机床移动部件会迅速反应。下面就位置控制系统影响数控机床加工要求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加工精度
精度是机床必须保证的一项性能指标。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位置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因此位置精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位置精度,一方面是正确选择系统中开环放大倍数的大小,另一方面是对位置检测元件提出精度的要求。因为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对于检测元件本身的误差和被检测量的偏差是很难区分出来的,反馈检测元件的精度对系统的精度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主要由检测系统的精度决定。位移检测系统能够测量的最小位移量称做分辨率。分辨率不仅取决于检测元件本身,也取决于测量线路。在设计数控机床、尤其是高精度或大中型数控机床时,必须精心选用检测元件。所选择的测量系统的分辨率或脉冲当量,一般要求比加工精度高一个数量级。总之,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必须有高精度的检测元件作为保证。例如,数控机床中常用的直线感应同步器的精度已可达±0.0001mm,即0.1μm,灵敏度为0.05μm,重复精度0.2μm;而圆型感应同步器的精度可达0.5N,灵敏度0.05N,重复精度0.1N。
2、开环放大倍数
在典型的二阶系统中,阻尼系数x=1/2(KT)-?,速度稳态误差e(∞)=1/K,其中K为开环放大倍数,工程上多称作开环增益。显然,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是影响伺服系统的静态、动态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情况下,数控机床伺服机构的放大倍数取为20~30(1/S)。通常把K<20范围的伺服系统称为低放大倍数或软伺服系统,多用于点位控制。而把K>20的系统称为高放大倍数或硬伺服系统,应用于轮廓加工系统。
假若为了不影响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希望阶跃响应不产生振荡,即要求是取值大一些,开环放大倍数K就小一些;若从系统的快速性出发,希望x选择小一些,即希望开环放大倍数~增加些,同时K值的增大对系统的稳态精度也能有所提高。因此,对K值的选取是必需综合考虑的问题。换句话说,并非系统的放大倍数愈高愈好。当输入速度突变时,高放大倍数可能导致输出剧烈的变动,机械装置要受到较大的冲击,有的还可能引起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这是因为在高阶系统中系统稳定性对K值有取值范围的要求。低放大倍数系统也有一定的优点,例如系统调整比较容易,结构简单,对扰动不敏感,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好。
3、提高可靠性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如果发生故障其损失就更大,所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可靠度是评价可靠性的主要定量指标之一,其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对数控机床来说,它的规定条件是指其环境条件、工作条件及工作方式等,例如温度、湿度、振动、电源、干扰强度和操作规程等。这里的功能主要指数控机床的使用功能,例如数控机床的各种机能,伺服性能等。
平均故障(失效)间隔时间(MTBF)是指发生故障经修理或更换零件还能继续工作的可修复设备或系统,从一次故障到下一次故障的平均时间,数控机床常用它作为可靠性的定量指标。由于数控装置采用微机后,其可靠性大大提高,所以伺服系统的可靠性就相对突出。它的故障主要来自伺服元件及机械传动部分。通常液压伺服系统的可靠性比电气伺服系统差,电磁阀、继电器等电磁元件的可靠性较差,应尽量用无接触点元件代替。
目前数控机床因受元件质量、工艺条件及费用等限制,其可靠性还不很高。为了使数控机床能得到工厂的欢迎,必须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从而提高其使用价值。在设计伺服系统时,必须按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可靠性选择元器件,并按严格的测试检验进行筛选,在机械互锁装置等方面,必须给予密切注意,尽量减少因机械部件引起的故障。
4、宽范围调速
在数控机床的加工中,伺服系统为了同时满足高速快移和单步点动,要求进给驱动具有足够宽的调速范围。 单步点动作为一种辅助工作方式常常在工作台的调整中使用。伺服系统在低速情况下实现平稳进给,则要求速度必须大于“死区”范围。所谓“死区”指的是由于静摩擦力的存在使系统在很小的输入下,电机克服不了这摩擦力而不能转动。此外,还由于存在机械间隙,电机虽然转动,但拖板并不移动,这些现象也可用“死区”来表达。
设死区范围为a,则最低速度Vmin,应满足Vmin≥a,由于a≤dK,d为脉冲当量(mm/脉冲);K为开环放大倍数,则
Vmin≥dK
若取d=0.01mm/脉冲,K=30×1/S,则最低速度
Vmin≥a=30×0.01mm/min=18mm/min
伺服系统最高速度的选择要考虑到机床的机械允许界限和实际加工要求,高速度固然能提高生产率,但对驱动要求也就更高。此外,从系统控制角度看也有一个检测与反馈的问题,尤其是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必须考虑软件处理的时间是否足够。由于
fmax=fmax/d
式中:fmax为最高速度的脉冲频率,kHz;vmax为最高进给速度,mm/min;d为脉冲当量,mm。
又设D为调速范围,D=vmax/vmin,得
fmax=Dvmin/d=DKd/d=DK
则为最小的间隔时间tmin,即tmin=1/DK。显然,系统必须在tmin内通过硬件或软件完成位置检测与控制的操作。对最高速度而言,vmax的取值是受到tmin的约束。
一个较好的伺服系统,调速范围D往往可达到800~1000。当今最先进的水平是在脉冲当量d=1μm的条件下,进给速度从0~240m/min范围内连续可调。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主要结构

伺服制动系统的作用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主要作用,伺服系统-简介
伺服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控制器,功率驱动装置,反馈装置和电动机。控制器按照数控系统的给定值和通过反馈装置检测的实际运行值的差,调节控制量;功率驱动装置作为系统的主回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将电网中的电能作用到电动机之上,调节电动机转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电动机的要求把恒压恒频的电网供电转换为电动机所需的交流电或直流电;电动机则按供电大小拖动机械运转。
主要特点
1、精确的检测装置:以组成速度和位置闭环控制;
2、有多种反馈比较原理与方法:根据检测装置实现信息反馈的原理不同,伺服系统反馈比较的方法也不相同。常用的有脉冲比较、相位比较和幅值比较3种;
3、高性能的伺服电动机(简称伺服电机):用于高效和复杂型面加工的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将经常处于频繁的启动和制动过程中。要求电机的输出力矩与转动惯量的比值大,以产生足够大的加速或制动力矩。要求伺服电机在低速时有足够大的输出力矩且运转平稳,以便在与机械运动部分连接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4、宽调速范围的速度调节系统,即速度伺服系统:从系统的控制结构看,数控机床的位置闭环系统可看作是位置调节为外环、速度调节为内环的双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其内部的实际工作过程是把位置控制输入转换成相应的速度给定信号后,再通过调速系统驱动伺服电机,实现实际位移。数控机床的主运动要求调速性能也比较高,因此要求伺服系统为高性能的宽调速系统。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突出性能

衡量伺服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频带宽度和精度。频带宽度简称带宽,由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来规定,反映伺服系统的跟踪的快速性。带宽越大,快速性越好。伺服系统的带宽主要受控制对象和执行机构的惯性的限制。惯性越大,带宽越窄。一般伺服系统的带宽小于15赫,大型设备伺服系统的带宽则在1~2赫以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了力矩电机及高灵敏度测速机,使伺服系统实现了直接驱动,革除或减小了齿隙和弹性变形等非线性因素,使带宽达到50赫,并成功应用在远程导弹、人造卫星、精密指挥仪等场所。伺服系统的精度主要决定于所用的测量元件的精度。因此,在伺服系统中必须采用高精度的测量元件,如精密电位器、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光电编码器、光栅、磁栅和球栅等。此外,也可采取附加措施来提高系统的精度,例如将测量元件(如自整角机)的测量轴通过减速器与转轴相连,使转轴的转角得到放大,来提高相对测量精度。采用这种方案的伺服系统称为精测粗测系统或双通道系统。通过减速器与转轴啮合的测角线路称精读数通道,直接取自转轴的测角线路称粗读数通道。
伺服系统按所用驱动元件的类型可分为机电伺服系统、液压伺服系统和气动伺服系统。
最基本的伺服系统包括伺服执行元件(电机、液压缸等)、反馈元件和伺服驱动器,但是要让这个系统运转起来还需要一个上位机构,PLC,专门的运动控制卡,工控机+PCI卡,以便于给伺服驱动器发送指令。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典型机型


伺服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和交流可变速驱动技术的发展,永磁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有了突出的发展,各国著名电气厂商相继推出各自的交流伺服电动机和伺服驱动器系列产品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交流伺服系统已成为当代高性能伺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使原来的直流伺服面临被淘汰的危机。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已经商品化了的交流伺服系统是采用全数字控制的正弦波电动机伺服驱动。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在传动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同直流伺服电动机比较:
主要优势:
1、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
2、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
3、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4、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
5、同功率下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
主要劣势:
1、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采用了编码器检测磁极位置,算法复杂;
2、交流伺服系统维修比较麻烦,因为电路结构复杂;
3、交流伺服驱动器可靠性不如直流伺服,因为板件太过于精密。
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公司都已有完整的系列产品。整个伺服装置市场都转向了交流系统。早期的模拟系统在诸如零漂、抗干扰、可靠性、精度和柔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尚不能完全满足运动控制的要求,随着微处理器、新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应用,出现了数字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可完全由软件进行。
高性能的电伺服系统大多采用永磁同步型交流伺服电动机,控制驱动器多采用快速、准确定位的全数字位置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主要应用

机电一体化及其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工艺不断提出新要求而迅速发展的。在控制方法上主要是从手动到自动;在控制功能上,是从简单到复杂;在操作上,是由笨重到轻巧。随着新的控制理论和新型电器及电子器件的出现,又为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
传统机床电气控制是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行程开关等组成,实现对机床的启动、停车、有极调速等控制。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抗干扰强、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床和机械设备。在我国继电器接触式控制仍然是机床和其他机械设备最基本的电气控制形式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大量存在一些用开关量控制的简单的程序控制过程,而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又是经常变化的,因而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常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曾出现了继电器接触控制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控制装置,叫做顺序控制器。它能根据生产需要改变控制程序,而又远比电子计算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它是通过组合逻辑元件插接或编程来实现继电器接触控制的。但它的装置体积大,功能也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上述控制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将计算机的存储技术引入顺序控制器,产生了新型工业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它兼备了计算机控制和继电器控制系统两方面的优点,故在世界各国已作为一种标准化通用装置普遍应用于工业控制。
为解决占机械总加工量80%左右的单件和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难题,50年代出现了数控机床。它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检测、自动控制和机床结构设计等各个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成就,它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机床经过40年来的发展,品种日益增多,性能不断完善,其中以轮廓控制的数控机床和带有自动换刀装置和工作台能自动转位的数控加工中心发展更为迅速。数控机床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等部分组成,其中伺服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伺服系统在数控加工中的作用及组成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把输出量能以一定准确度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系统称为随动系统,亦称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是指以机床移动部件的位置和速度作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为随动系统。
伺服系统由伺服驱动装置和驱动元件(或称执行元件伺服电机)组成,高性能的伺服系统还有检测装置,反馈实际的输出状态。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作用在于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号,驱动机床移动部件跟随指令脉冲运动,并保证动作的快速和准确,这就要求高质量的速度和位置伺服。以上指的主要是进给伺服控制,另外还有对主运动的伺服控制,不过控制要求不如前者高。数控机床的精度和速度等技术指标往往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

应用趋势

自动控制系统不仅在理论上飞速发展,在其应用器件上也日新月异。模块化、数字化、高精度、长寿命的器件每隔3~5年就有更新换代的产品面市。传统的交流伺服电机特性软,并且其输出特性不是单值的;步进电机一般为开环控制而无法准确定位,电动机本身还有速度谐振区,pwm调速系统对位置跟踪性能较差,变频调速较简单但精度有时不够,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以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位置随动系统中,但其也有缺点,例如结构复杂,在超低速时死区矛盾突出,并且换向刷会带来噪声和维护保养问题。新型的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发展迅速,尤其是从方波控制发展到正弦波控制后,系统性能更好,它调速范围宽,尤其是低速性能优越。

伺服系统_伺服系统 -同名图书

航工版


航空版作/译者:敖荣庆袁坤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9787801837318[十位:7801837312]
页数:205
重约:0.414KG
定价:¥28.00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需要而编写。主要内容有伺服系统基础,伺服系统驱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伺服系统检测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各种典型伺服系统的组成原理,伺服系统的计算机控制,伺服系统的误差分析和伺服系统的设计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实用性强。适合作为大专院校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供从事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控制系统设计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发展简况
第二节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节伺服系统的分类
第二章位置检测元件
第一节概述
一、数控机床对位置检测元件的要求
二、位置检测元件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旋转变压器
一、旋转变压器的结构
二、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三、旋转变压器的信号处理
第三节感兴同步器
一、感应同步器的结构
二、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三、感应同步器的信号处理
四、感应同步器数字位置测量系统
五、感应同步器的安装
六、感应同步器的分类和技术参数
第四节脉冲编码器
一、增量式脉冲编码器
二、绝对式脉冲编码器
第五节光栅
一、光栅的分类
二、光栅的结构
三、光栅的工作原理
四、光栅读数头
五、光栅检测装置的辨向
六、提高光栅分辨精度的措施
七、光栅的安装
第六节磁尺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驱动元件
第一节步进电机
一、步进电机的分类
二、步进电机的结构
三、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四、步进电机的主要特性
五、步进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选用
第二节直流伺服电机
一、小惯量直流伺服电机
二、宽调速直流伺服电机
第三节交流伺服电机
一、交流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
二、无刷直流电机
三、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
四、交流伺服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步进式伺服系统
第一节环形分配器
一、硬件环形分配器
二、软件环形分配器
第二节步进电机的驱动功率放大器
一、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和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二、提高驱动电源性能的措施
三、常见功率放大器
第三节开环控制的伺服系统设计
一、系统方案设计
二、机械系统的设计计算
三、机械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四、系统误差分析
五、机械系统设计分析举例
六、控制系统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直流伺服系统
第六章交流伺服系统
第七章位置伺服系统
第八章伺服系统性能分析

机工版

作/译者:钱平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
ISBN:9787111158394[十位:7111158393]
页数:262
重约:0.433KG
定价:¥25.00
内容提要
本书以数控机床伺服系统为对象,在阐述伺服系统原理等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交直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系统、步进式伺服系统、直流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还介绍了位置伺服系统的典型实例。
本书在着重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的同时,注意实际应用。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数控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伺服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第二节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一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伺服系统的主要分类
第三节伺服系统的分类
一按调节理论分类
二按使用的驱动元件分类
三按进给驱动和主轴驱动分类
四按反馈比较控制方式分类
习题和思考题
第二章伺服控制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
一不可控器件
二半控型器件
三全控型器件
第二节检验元件
一速度检测
二角度检测
三位置检测
习题和思考题
第三章步进电动机的控制
第一节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方法
一步进电动机的种类
二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步进电动机的种类
四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设计
五步进电动机与微机的接口技术
第二节步进电动机的开、闭环控制
一步进电动机的开环控制
二步进电动机的闭环控制
第三节步进电动机的最佳点――位控制
第四节步进电动机控制的程序设计
一步进电动机控制信号的产生
二步进电动机的运行控制及程序设计
习题和思考题
第四章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第一节直流电动机概述
一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二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直流电动机的单闭环调速系统
一调速的定义
二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三调速指标
四单闭环直流调速方法
第三节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
一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二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直流脉宽调速控制系统
一概述
二PWM调速系统的控制电路
第五节转速、电充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法
一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
二典型系统及其参数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三电流调节
四转速环设计
五转速调节器饱和限幅时的超调量和计算
……
第五章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
第六章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及主轴驱动
第七章三相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控制
第八章进给伺服系统
第九章基于DSP芯片为核心构成的伺服系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0111.html

更多阅读

连翘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桑叶的作用与功效

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1、解热作用。  连翘煎剂或复方连翘注射液对人工发热动物及正常动物的体温有降温作用。2、抗炎作用。  50%的连翘醇提取物水溶液 20ml/kg 腹腔注射,对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有非常明显的抗渗出作用及降低炎灶

制动液的类型及选用 制动液多久换一次

制动液又叫刹车油,是用于液压制动系统,传递压力、制止车轮转动的介质。它在液压制动系统中,能使各种类型的液压刹车在酷暑或严寒的季节以及高速、重负荷、大功率、频繁制动的条件下,保持制动灵活、有效、可靠及安全行驶。为此,要求制动液

水处理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水处理系统

以往人们对用水健康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饮用水方面,从直接喝井水、烧开水到饮水机,从净水机、直饮机等单个的净水产品到水处理系统,人们的用水健康理念被一步步更新。水处理系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用水理念,它将家庭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 防抱死制动系统图标

“ABS”是英文“Anti-lockBreakSystem”的缩写,中文译为“防抱死制动系统”或“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一般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四个车轮被完全锁死,这时汽车只要在轻微侧向力作用下,就会发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燃气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关系

摘 要:针对燃气公司目前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采用层次结构图,对系统的功能、层次结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与设计,并提出整个系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燃气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关键字:燃气 管理信息系统 营销The

声明:《伺服制动系统的作用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主要作用,伺服系统-简介》为网友挺个女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