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龙岗 龙岗-龙岗介绍,龙岗-历史渊源

龙岗区,深圳市面积最大的市辖区,位于深圳市东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连罗湖区、盐田区及香港,西接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属低山丘陵滨海区,区内最高的山峰是位于大鹏半岛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3℃,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龙岗区原属宝安县,1993年设区。2005年完成城市化改制。2009年6月30日,辖8个街道,共152个社区,龙岗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客家文化浓郁。

龙岗区_龙岗 -龙岗介绍


深圳文化宫龙岗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深圳的一个是指邢台1993年1月1日正式建立的深圳市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接深圳经济特区,西连宝安区,北靠惠州市、东莞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区总面积940.9平方公里,总人口171.48万人(2001年5月29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其中本区户籍人口20.08万人,229281家庭户,辖平湖、布吉、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鹏、南澳10镇。除平湖镇是客家人与广府人杂居的地区外,其余9个镇都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大鹏所城:“鹏城”的叫法就源於此大鹏所城位於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雄踞於大鹏湾北岸。当记者一行走进大鹏所城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充满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深圳又名“鹏城”,就是源於这座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所城。
“所城”是明代最基层的军事单位。当时在深圳建有两个所城,一个是南头的“东莞守御千户所”,一个就是现在的大鹏所城,叫“大鹏守御千户所”。

龙岗区_龙岗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龙岗 龙岗-龙岗介绍,龙岗-历史渊源

龙岗区大鹏所城是深圳保存较好的一座古城,占地11万平方米,东、西、南3个城门保存较好。城内主要街道有南门街、东门街、正街等,还保存有参将府、守备署、火药局、左堂署、城隍庙等遗址和侯王庙、天后宫等古建筑。沿著青石板路穿行於古街窄巷之中,两旁明清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或小门小窗小院,青瓦盖顶,或大门大厅大堂,雕梁画栋,向世人展示著当日这座军事要塞的繁荣。
在明清两代,这里是岭南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之一,在抗击倭寇和英葡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中起过重要作用。这里也是将军辈出的地方。清代著名的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和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就曾经生活在这里。他们的“将军第”依然完好地保留在古城之内。
在导游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始建於道光二年的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家――“振威将军第”。道光十九年,赖将军率领中国水师官兵在香港九龙附近海面击退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取得了鸦片战争的首场胜利,这就是著名的“九龙海战”。赖将军的这座清代府第式建筑群坐北朝南,三座三进三间结构,以恢弘的气势见证了赖家三代五将显赫的战功与声名。
虽然大鹏所城对深圳的特殊意义不言而喻,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屈指可数的几个游人显出古城目前的尴尬境遇。站在南门之上,原本守海镇边的军事要塞却连一丝海的影子也望不见,满眼只是城门外不足几米的地方建起的一栋栋民居。城内还住有数千外来居民,随处可见的杂物、晾晒的衣裤让古香古色之中多了种种不和谐。这不能不让人为这座古城的现状和将来担忧。
据工作人员介绍,大鹏所城已经列入深圳市城市建设规划,整体规划是以古城城址为中心,南到大鹏湾海岸线的103.7公顷的范围,包括城址以南的滨海区、以东的山体自然景观协调区、以西的居住建筑控制区和旅游服务区。目前大鹏所城正向世界银行申请2000万元贷款进行保护开发,现在已经进入了专家评审阶段。整套规划方案大约需要投资3亿左右,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龙岗区自然环境优越,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属低山丘陵滨海区,区内最高的山峰是位于大鹏半岛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气候特点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C,月均最高气温36.6°C,最低气温1.4°C,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年平均降雨140天,无霜期为335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气候润燥分明。
龙岗区依山傍海,海岸线长达133公里,沙滩、岛屿、礁石、海蚀崖、洞、桥、柱等海积海蚀地貌发育齐全,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海岸风光最优美的地段,素有“深圳明珠”与“东方小夏威夷”之称。
龙岗交通发达,区内有贯通东西走向的深惠公路、惠盐高速公路、盐坝高速公路等三条,区内村镇公路网已经建成,村村通汽车。
龙岗地区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清代以来,客家人为龙岗的经济和文化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清时期,是今深圳地区(含龙岗地区)历史重大变化时期,也是区划建制在变化中日趋明确时期。
中国历史的车轮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明代(1368―1644年)和清代(1644―1911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形成农副产品和其它商品的交易中心――农村圩镇。在政治上封建王朝日益腐败和衰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加深,尤其是沿海地区,海盗、日本“倭寇”和西方殖民主义者“番夷”的侵扰日渐猖獗。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英国殖民主义者竟通过鸦片战争,割占和强租原属新安县的香港、九龙与新界大片土地。中国由强大的封建帝国,逐步衰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以至清王朝最后覆灭。而临近大鹏湾的今龙岗地区,清初有大量粤东梅州、兴宁等地区客家人迁入,艰苦开拓,农村和圩镇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龙岗的沿海地区,今大鹏一带却成为重要的海防基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今龙岗区大鹏镇),就是重要的标志。同时建立的还有“东莞守御千户所”城(今南山区南头城)。为巩固封建统治,稳定人民生活和加强海防后备,明万历元年(1573年)分东莞县的部分地区(主要为唐以前的宝安县境),恢复县的建制,以“革故鼎新”之义称新安县,县治设在“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内,即今南山区南头城。大鹏所城、东莞所城的建立,新安县建制的恢复,可以说是明、清时期今深圳地区历史上的大事,必然会牵动它的局部今龙岗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和区划建制的变动。
龙岗地区的区划建制,至明、清时期逐渐有了比较明确的记载,至清代晚期,更有比较科学和明晰的地图可以查考。总的说来,它仍然分别属于归善县(今惠阳县)和新安县(后宝安县)管辖,政出两头。因此,我们讲明、清时期龙岗地区的历史沿革,必须分归善县和新安县两个系统来阐述。
一、归善县属部分
据清康熙十四年(1657年)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归善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实行县、乡、都(社)、图(里)制度。明代归善县有13都42里,县南淡水河流域,包括今龙岗地区属上下淮都,有4个图,分别为一、三、四、五图,主要村庄有何村、黄洞、丹竹洋、椽洞、沙澳等。而椽洞靠近今坪地,清后期属龙岗约堡管辖。
清同治九年(1870年),龙岗才有明确的建制―龙岗约堡(归善县城南110里)。这是龙岗历史沿革中最早的纪录。当时归善县的乡村分别属县丞、典史和巡检司管理,其中龙岗约堡属碧甲司巡检(驻淡水)管理。龙岗约堡下辖8个村:荷坳、龙岗、坪山、坪地、椽洞、土湖、亲睦、塘尾。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在经济上已形成了龙岗圩和坪山圩,且两圩之间“有大道往来”。由此可见,龙岗作为一片地方经济的集散地,早在130年前已逐步形成。
二、新安县属部分
龙岗地区的另一部属新安县管辖。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安县志》称,明末新安县分3乡7都57图509村,其中归城乡七都辖深圳、莆隔(今布吉)、平湖、葵涌、大鹏一带。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县志》载,新安县的乡村分别由县丞、典史和巡检司管理。其中葵涌、王母峒、大鹏、南澳和龙岐等属县丞管理,且已形成了王母峒圩和葵涌圩作为地方经济中心;莆隔、草莆仔、南岭仔(今南岭村)和平湖等属官富司巡检(驻今福田区赤尾村)管理。
由上述可见,在明、清时期,今深圳市龙岗区地域,分别属于归善县和新安县管辖。具体说来,今横岗、龙岗、坪地、坪山和坑梓镇范围属归善县,先归上下淮都管理,后属碧甲巡检司(驻淡水)管理。今布吉、平湖、葵涌、大鹏、南澳镇范围属新安县,其中布吉、平湖先归七都,后属官富巡检司(驻赤尾村)管理;葵涌、大鹏、南澳先归七都,后属县丞管理。这个结论,不仅有清代的《归善县志》和《新安县志》为证,而且有清代后期的地图为依据。其一是同治五年(1866年)英国人科学绘制的新安县地图(藏于香港档案馆,由深圳博物馆复印提供);其二是清末宣统元年(1908年)《广东舆地全图》的归善县图(由惠阳市地方志编綦委员会办公室复印提供)。两份地图相互对照,上述龙岗地区的区划建制明确无误。
值得指出的是,1997年由深圳市史志办编纂的《深圳市十九镇简志》,在有关横岗镇、龙岗镇和坪山镇的历史沿革中称,“清初已有横岗围村,为新安县丞属地。”(第132页)。“清朝初年,龙岗为新安县县吏典史辖地,光绪七年(1881年)方正式建制”。(第144页)坪山(包括坑梓)“明朝属新安县”。(第167页)而1997年由宝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的《宝安县志》也有类似的说法。这是作者未能认真核对《新安县志》和《归善县志》中的材料,更没有对照地图,对同名的村落未加分析考证,而造成张冠李戴的笔误,把原属归善县的横岗、龙岗、坪地等地划入了新安县。
经我们核对,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县志》所载的典史管的“龙冈村”,是与南头村、后海村和向阳村等连在一起的,显然是在今南山区的南头、蛇口一带,此“龙冈村”决非今龙岗区的龙岗镇;另县丞管的“横冈围”,与大鹏城内、大鹏城外、王母村和葵涌村等连在一起,可见应在今大鹏、王母、葵涌一带,此“横冈围”亦决非今龙岗区的横岗镇。这是因地名重复,未经考证而引起的笔误,应予更正。
龙岗地区在明、清时期分属新安和归善两个县的事实说明,深圳市的历史不仅是新安县(宝安县)的延续,也是归善县(惠阳县)的延续。而原新安县是以广府民系为主,归善县是以客家民系为主,其不同的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是构成深圳新文化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深圳历史的来龙去脉。
邢台市雅号“牛城”别号“龙岗”,位于河北省南部,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东隔卫运河与山东省毗邻,北与石家庄、衡水二市交界,南与邯郸市相连。南北最大纵距9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85公里。全市辖2个县级市、15个县和2个区,全区总面积12486平方公里,总人口670万,其中邢台市区面积132.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邢台区域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发达,通讯快捷,京广、京九铁路、京深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邢济(南)、邢和(顺)、邢长(治)公路贯穿东西。邢台市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龙岗区_龙岗 -行政区划


龙岗区2000年至2002年,龙岗区辖10个镇(龙岗、坑梓、坪山、横岗、布吉、葵涌、大鹏、南澳、平湖、坪地),90个村委会、23个居委会。
2003年11月26日,龙岗区撤销龙岗镇改设两个街道办。龙岗、龙城两个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将在2004年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拟设立的龙岗街道辖区总面积约64.12平方千米,管辖新生、盛平、南联、南约、同乐、龙东、龙岗7个村委会和龙岗、平南2个社区,办公地点拟在原龙岗镇政府。拟设立的龙城街道辖区总面积约61.14平方千米,管辖原龙岗镇爱联、回龙埔、龙西、五联4个村委会和盛平村的荔枝园村民小组,及龙岗镇代管的紫薇、天健、愉园3个社区。
至2005年12月31日,龙岗区辖11个街道,龙岗、龙城、坑梓、坪山、横岗、布吉、葵涌、大鹏、南澳、平湖、坪地。
2006年,布吉街道一分为三:布吉、坂田、南湾3个街道办事处。原布吉街道总面积8
4.12平方千米,常住,半年以上人口10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1.83万人,现下辖34个社区居委。4月29日,布吉、坂田、南湾3个街道正式挂牌成立。
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正式决定将深圳特区的版图扩大至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包括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被划入了深圳经济特区的版图。
2010年,龙岗区辖11个街道,龙岗、龙城、坑梓、坪山、横岗、布吉、葵涌、大鹏、南澳、平湖、坪地、坂田、南湾。
街道社区龙城街道爱联、龙西、五联、回龙埔、紫薇、天健、愉园7个社区龙岗街道新生、龙岗、南约、同乐、龙东、南联、盛平、龙岗墟、平南9个社区平湖街道平湖、良安田、新南、新木、山厦、鹅公岭、平湖、白泥坑、辅城坳、上木古10个社区布吉街道布吉、长龙、龙岭、沙湾、德兴、南龙、龙珠、丽湖、国展、茂业、四季花城、中海怡翠、东方半岛、布吉村、水径、上李朗、下李朗、甘坑、坂田、岗头、雪象、丹竹头、南岭、吉厦、沙塘布、樟树布、厦村、三联、凤凰、罗岗30个社区横岗街道松柏、华侨新村、保安、四联、西坑、安良、六约、大康、黄阁坑、横岗村、荷坳、华乐、银荷13个社区坪地街道圩镇、怡心、坪西、坪东、中心、六联、年丰、四方埔8个社区坪山街道辖 坪山、金龟、马峦、江岭、坪环、六联、碧岭、汤坑、石井、田头、田心、竹坑、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0502.html

更多阅读

zz 历史巨轮A时期领袖介绍 历史巨轮

历史巨轮 A时期领袖介绍题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风云人物,而历史巨轮这款桌游的作者弗拉达•赫瓦季尔则精选了其中的24位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有代表性的(p.s:可惜只有成吉思汗算是个中国

托福口语 托福口语-历史渊源,托福口语-概念解释

托福口语怎么练_托福口语 -历史渊源托福口语考试的前身为TSE―TestofSpokenEnglish,是需要单独报名的一场口语考试,全程机考,任务包括回答问题、指路、看图讲托福口语故事等。自从2006年实施新托福考试(iBT)以来,口语考试变成了托福考

淮海锣鼓 淮海锣鼓-历史渊源,淮海锣鼓-流传乡间

淮海锣鼓又叫工鼓锣、公鼓锣。是徐淮盐连地区历史悠久的曲种。演出形式简单,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内容说古论今,歌颂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忠臣良将,诅咒奸臣弄权、昏官扰民、庸吏误国。由于此曲种源远流长,门派众多,争奇斗艳,大家辈出。淮海锣

微软服务器 微软服务器-历史渊源

微软服务器是由美国微软公司所推出的关系数据库解决方案,最新的版本是SQLServer2012,已经在2012年3月6日发布。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的内置语言是由美国标准局(ANSI)和国际标准组织(ISO)所定义的SQL语言,微软公司对它进行了部分扩充而

魏氏熏鸡 魏氏熏鸡-名称,魏氏熏鸡-历史渊源

魏氏熏鸡由聊城魏兆松始创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驰名于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因当年运河水陆交通便利,得以畅销省内外。魏氏熏鸡_魏氏熏鸡 -名称魏氏熏鸡魏氏熏鸡 传统名吃。魏氏熏鸡_魏氏熏鸡 -历史渊源远香斋魏氏熏鸡由聊城魏

声明:《历史渊源 龙岗 龙岗-龙岗介绍,龙岗-历史渊源》为网友铿锵岁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