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松鼠(学名:Ratufa bicolor)也称为树狗、黑狸、藤狸、黑果狸、黑大松鼠或马来亚大松鼠,为一种大型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的高树上,是典型的树栖动物。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国云南南部和西部、广西南部、海南和西藏,并且延伸到尼泊尔东部、阿萨姆(印度)等地。巨松鼠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概述图来源: )
巨松鼠_巨松鼠 -外形特征
巨松鼠身体瘦长,头体长40厘米,尾长可达50-60厘米;头小,耳有明显的毛簇;四肢短;背部、四肢外侧及尾部为深棕色和黑色,腹部、四肢内侧及脸颊为黄色,眼周有黑色眼环。
一种大型巨松鼠。体长270~465mm,尾长360~515mm。体重1300~2300g。头短圆、耳有蓬松短毛簇。尾比体长,圆而蓬松。体背面以及四肢外侧、足背面和尾均全黑色或赤褐色。尾端有时带浅土黄色,眼下从嘴侧起有一黑色宽斜纹,颏部通常有2黑色斑点,眼眶黑色。体腹面和四肢内侧鲜黄色或橙黄色,两颊黄色,耳及其短毛簇均黑色。一般生活在中海拔500~1000m热带湿性季雨林的高树上,尤喜河谷两旁陡坡的高树。
巨松鼠
巨松鼠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的高树上,是典型的树栖动物,以树枝叶营巢于高树枝桠上,少见住于树洞中,但能利用树洞藏身。通常白昼活动,单只或成对活动,很少集群。行动敏捷,善攀登跳跃。白天活动,活动范围较广,有固定路线。以种子、松果、野果、嫩芽、花蕊等为食。
是典型的树栖动物。行动敏捷,攀登跳跃能力较强。白天活动,范围较广,有一定路线。以各种野果、嫩芽、花蕊等为食。巨松鼠毛长而密,具有光泽,皮结实,是较好的毛皮兽之一。不过其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应该加强保护,防止其灭绝。巨松鼠一般生活在中海拔500~1000米热带湿性季雨林的高树上,尤其喜欢河谷两旁陡坡的高树,是标准的树栖种类,以树枝叶营巢于高树枝桠上,很少发现它们居住在树洞中,但也会利用树洞藏身。它们通常在白昼单只或成对活动,很少集群。12月和1月都发现有哺乳雌体。5月和6月间有怀孕雌体。每年可能繁殖2次,但发情交配较集中在春季,产仔较集中在夏季。以果实、嫩芽和花等为食,食果肉而弃果皮和核。它们一般生活在密集的森林,主要吃水果、坚果、树皮和鸟蛋。
巨松鼠_巨松鼠 -生活习性
活动
巨松鼠喜欢独栖,很少集群,偶见2~3只在同一树上取食。巨松鼠白天活动,活动周径约2~3千米。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至黄昏,是一天中最活跃的时间。中午前后一般在高树上休息。其性机警,稍有惊动便疾速攀枝逃遁。跳跃力强,相隔2米的树枝可一跃而过。
从未见有下地逃走者,除非被击伤跌落地面,才遁入石缝或乱树堆中。天气变化,如刮风、下雨或大雾天等,均很少出来活动。雨后出巢活动的时间也较迟。
食性
纯吃植物,主食各种树果,在果实缺少季节,也吃植物嫩叶和花蕊,如在春季,剖检胃时发现有绿色物和花蕊。夏秋季节果实较多,咀嚼精细,只吃果肉,胃中从未发现有果壳,也没有果核。有巨松鼠活动地区,在果树下往往就有大量为其啃后丢掉的果皮、果壳。取食时用前爪摘果,捧食或按住果子咬啃,动作灵巧自如。成年巨松鼠每次进食量为200~300克,每天进食两次计,吃掉果子约500克。
巢穴
巨松鼠是典型的树栖动物,营巢居生活,巢垒于20米以上的树梢或高树桠上,以枯木枝条或干树叶构成。树枝粗细不一,结构粗糙,为椭圆形。巢径多在330毫米以上,少见住于树洞。
巨松鼠_巨松鼠 -生长繁殖
每年可繁殖2次,但发情交配较集中在春季,产仔较集中在夏季。妊娠期持续28~35天,每胎产仔1~3只。
巨松鼠_巨松鼠 -分布范围
巨松鼠
巨松鼠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包括尼伯尔、印度、缅甸、中国、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以及马来半岛和印尼。中国以内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部、广西南部、海南和西藏。
巨松鼠_巨松鼠 -栖息环境
巨松鼠主要栖于热带(湿性)季雨林的高树上,一般生活在中海拔(500~1000米)地区,也在有高大乔木的次森林中发现,但高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则罕见。
巨松鼠_巨松鼠 -种群现状
巨松鼠
种群数量数十年来显着减少,很多地方已绝迹。以往文献记载曾在儋县南丰采到过标本,但现今已不能见到。白沙牙柄坝王林区1958年以前数量不少,近年来已少见。1960年海南鸟兽考察队在雅加和白晶调查,尚属常见。近年来随着林场附近环境逐渐变化,种群数量也大为减少。巨松鼠是严格树栖动物,一旦林木被伐,便失去了生存条件。白海南开发以来,不少林木被伐,导致其栖息地日益缩小。
少数动物圈养过。据世界动物园年鉴报道1978年在4个动物园中繁殖。1979年在1个动物园中繁殖。孕期28-35天,寿命可达20年或更长。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定为II级,禁止非法捕杀和贸易。但执法不力,尤其是森林的砍伐,长期不止。应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 。一切人类经济开发活动都应考虑是否合乎持续发展的原则。地方社区的经济发展要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起来。
巨松鼠_巨松鼠 -亚种分化
中文名学名巨松鼠云南亚种Ratufa bicolorgigantean巨松鼠海南亚种Ratufa bicolorhainana
巨松鼠 阿萨姆 亚种
Ratufa bicolorgigantea
巨松鼠滇南亚种Ratufa bicolorstigmosa
巨松鼠_巨松鼠 -经济价值
体形大,毛长而密,绒厚,并具有光泽,是良好的毛皮兽。
巨松鼠_巨松鼠 -保护措施
1979年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定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禁止非法捕杀和贸易。除禁猎、保护栖息地和限制贸易等基本措施之外,1978年起已有若干动物园饲养繁殖。
巨松鼠_巨松鼠 -饲养技术
巨松鼠
巨松鼠在野生情况下是单独生活,所以提供的环境条件,应该使它们有足够的单栖条件,又可以彼此接触,以利于繁殖。
圈舍条件
巨松鼠
为敞开的三壁式,坐北朝南,三面为砖墙,面积为长5米、宽3米,房高3米。三合土面,北面有门(高1.8米,宽7米)通操作廊,但门外还应有一小隔断,约2平方米,再有侧门通走廊,主要为了避免动物直接往外跑。房的三壁钉上数排小木箱,在离地面1米以上即可开始钉第一排。木箱规格为长25厘米、宽25厘米,在一侧开口(高15厘米、宽12厘米),箱和箱之间距离30厘米。排和排之间相距(下排的箱顶和上排的箱底)为30厘米,两排木箱可错开。可一直排到上面顶部。养殖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房的的中间放一棵杈多的大枯树或2~3棵中等大枯杈,供它们活动。
运动场条件
巨松鼠
直接和敞开的圈舍相通,面积为长36米、宽3米,高3米。三面及顶棚均以细铁丝网,网孔不超过1.5厘米为宜。网下面离地面20厘米围以砖墙。同样适当放1~2棵枯树杈,三合土地面。
饲养管理与繁殖技术
(一)饲料 可喂松子、榛子、瓜子、向日葵、梨、苹果等,根据季节和不同地区,尽可能提供多种饲料随它们选择。饲料可分放几个地方,以免它们争抢,干料可2~3天添1次,水果类每天供给,以当天吃完为好。水盆要随时有清水。
(二)管理
夏季炎热时,可观察动物的表现,必要时运动场顶棚临时加草席或竹席遮荫,喷洒水降温。冬季可不必采取保温措施。
(三)繁殖技术要点 在引进动物时,必须挑选体质健壮的做为繁殖用,雌雄比例可按3~4∶1。把体弱的单独挑出,尤其体弱的雄性,可能会受其他雄性的攻击。在繁殖期可给些动物性食物,如熟鸡蛋、面包等,看它们是否喜欢。另外在圈内放些干净的枯叶、碎麻、细枝等,供它们垫窝或筑窝用。出生半年的幼仔,要分出单养,以免密度过大。
疾病和天敌防治
由于巨松鼠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数量不多,不太受注意,而且不便于观察,所以还没有患某种疾病的报道。但它们属于啮齿类动物,可能会传梁上鼠疫,所以必须每天搞好卫生,定期消毒。另外,圈舍和运动场必须严防野鼠和家鼠钻进,造成抢食饲料,伤害巨松鼠和传播疾病等。
饲养环境
巨松鼠
巨松鼠
巨松鼠非常活泼,特别喜欢爬树,活动空间较为立体,应尽量选用宽广而高的笼子。由于巨松鼠习惯在树上筑巢,应将巢箱安装在笼子的高处。巢箱可选用小鸟用而出入口在高处的巢箱代替。巨松鼠的动作非常迅速,开关门时要注意,避免趁隙逃走。万一逃出时,若突然用力抓住,要避免被巨松鼠咬伤。 饲养巨松鼠的房舍一般要求选择东南方向,冬暖夏凉,又有一定光线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动物健康。动物的房舍、笼舍要合乎动物的生活习性。饲养巨松鼠的房舍可以用铁丝向或木板钉成,面积要适当地大一点。单笼饲养时,外面活动笼大小可以为60×25×45厘米,或是用双层的笼,其大小为55×45×45厘米,从而作为其采食、喝水、运动和繁殖时交配的场所;外笼的四周和顶可以用铁丝编成,网眼大小为4~3.5厘米,而笼底则可以用粗一点的铁丝编织;两侧面和后面也可用玻璃或铁皮代替,装有小门,便于动物进出或清扫卫生,或投放食物和水。除了外笼以外,还要有窝箱,作其栖息、休息和产仔的场所;窝箱可以用1.5~2.0厘米厚的木板钉制而成,其长宽高为30×25×25厘米或45×35×45厘米。外笼可以同窝箱安装在一起;也可以分别放置,让巨松鼠自由出入。
巨松鼠也可以进行大规模饲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求有较大的宠舍,分成运动场和动物休息、睡觉的房舍两部分。在运动场内,要栽有树木或安置供巨松鼠攀爬跳跃的栖木。雄雌性成年巨松鼠在非繁殖期间要分开饲养为好。如果是留作种用的,巨松鼠要给予特别的照顾,并可以分开饲养。饲养宠比其他单笼饲养个体的面积要大一些,以保证它有足够的运动量,大小可以为90×30×45厘米,笼的底面要有承粪板,以便清洁和消毒。
每个饲养宠内要放置有食盆架和饮水盆,并且将它们固定好,以免被掀翻弄脏或弄湿其环境;食盆可以用搪瓷盆或塑料小盆。巨松鼠虽然生活在寒温带针。杠阔叶林混交地带,但是,由于其高超的筑巢技术,巢内温度比巢外要高得多,因此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为保证其安全越冬,一般要保持温度为5~23℃,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其生育繁殖能力。
饲喂管理
巨松鼠
巨松鼠似乎都以壳斗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但在大自然中也会食用相当多的昆虫,因此最好也喂食些动物性的食物。核桃、栗子等坚果是巨松鼠的最爱,咬开坚硬的外壳,对巨松鼠不但是游戏,也可以帮忙磨耗牙齿。最好经常喂食这类食物。如果以人工饲料为主食,还应另外补充苹果等食物。
良好的饲料和科学的管理是保证巨松鼠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巨松鼠生产能力和改进品种的条件。饲料搭配比例应该特别注意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饲喂巨松鼠的饲料有混合饲料、粗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混合饲料一般由大麦、小麦、玉米、黄豆和款皮等组成,含量为25%大麦或小麦,20%玉米,15%豆饼,10%黄豆,20%鼓皮,6%鱼粉,3%骨粉和1%食盐,这种混合饲料的营养成分为:20%以上的蛋白质,6%脂肪和42%碳水化合物等。粗饲料主要有花生、向日葵和核桃等;青绿多汁饲料有白菜、胡萝卜、油菜、桑树叶、冬青叶;夏秋两季也可以饲喂一点瓜果之类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和西瓜等。每天每只巨松鼠的饲料投喂量大约为:混合饲料30克左右,粗饲料200~250克,和青绿多汁饲料150~200克。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每天投喂点固定是必要的。对于幼龄的巨松鼠,要适当增加饲喂的次数,以保证它随时取食和满足它生长发育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在不同时期,巨松鼠对食物的营养需求有不同的变化。对雌性巨松鼠,在妊娠期、哺乳期饲料要多样化,并尽量做到饲料新鲜,营养成分完全,以满足胎儿或幼仔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特别要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成分。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幼仔,饲养时也必须注意食物营养结构的组成。
雄性巨松鼠在配种期、恢复期,也要加强营养,多增加鱼粉、牛奶的供给量;但是要注意,如果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超过饲喂标准时,会引起巨松鼠体质下降,对幼仔则表现为影响它的生长发育速度。
巨松鼠的饮水一定要注意清洁,夏季要经常换水,冬季则避免饮用冰冻水,从而减少动物体质不良和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繁殖管理
巨松鼠约于每年9~10月发情,发情期大约为两个星期左右。巨松鼠繁殖开始的适龄期,雌性为8~9周龄,雄鼠为9~10周龄。在非繁殖季节,雌雄性成体分别占据一定的地方作为自己生活的活动范围。在野外,雌性保护一定面积的地盘是为了保护食物,其内不允许其他同种个体进入,对雄性个体也是如此。但是在繁殖季节,则明显地放松对领域范围的保护,允许雄性个体进入。发情时,雌性个体食欲下降、活动加强,烦躁不安,呈兴奋状态;有时舔外阴部,且排尿频繁,并发出尖尖的叫声,允许雄性个体的靠近;此时阴门颜色变深且红肿,有时有白色或微黄色粘液或凝乳状的分泌物流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时,一定要挑选体格健壮,毛色光泽佳,精神状况好,食欲旺盛的个体。对雄性个体则要求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而对雌性则要求母性强,胎产数多,泌乳量充足的个体。配种时以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交配方式,巨松鼠怀孕的时间大约为35~40天,4月初进入哺乳期,每年能产仔3次左右,每次能产4~6只。只要食物充足,巨松鼠的雌性个体就能繁殖较多个体,有着较强的繁殖力。初出生的幼仔以母体乳汁作为全部营养需求的来源,因此,此时应该要特别注意母体的营养状况,小巨松鼠刚生下时很小,看不见东西,发育很慢,生下将近30天时才睁开眼睛;至一个半月时,小巨松鼠才愿意到室外进行活动。
在小巨松鼠眼睛将开未开时,抱离母巨松鼠饲养,会与人变得亲密。最初以吸管喂食热牛奶(30~40°C),每日3~5次。逐渐改为浸泡牛奶的面包或其他柔软的食物。即使长成后才开始饲养,只要慢慢有耐心地训练,也会和人非常亲密,爬到饲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