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农村三部曲”之一。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2卷1期,后收入1933年5月开明书店版《春蚕》。小说以“一・二八”战事后江南农村为背景,写老通宝一家蚕花丰收成灾的故事。农民老通宝带领全家辛勤养蚕,换来丰收。然而在“洋布”、“洋纱”充斥市场的情况下资本家乘机压价收购,高利贷者乘机盘剥,老通宝受此打击终于病倒了。作品深刻揭示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靠辛勤劳动无法摆脱贫困的真理。是30年代描写农村的杰出作品之一。继《春蚕》后,作者又写了《秋收》、《残冬》,这三部作品被人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春蚕_《春蚕》[茅盾小说] -作者简介
茅盾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处女作《蚀》三
《春蚕》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茅盾先生的名作
【长篇小说】: 《子夜》、《蚀》三部曲 、《腐蚀》、《虹》 、《锻炼》 、《霜叶红似二月花》 、《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 、《多角关系》
【短篇小说】: 《报施》、《创造》、《春蚕》、 《大鼻子的故事》 、《林家铺子》、《色盲》、《诗与散文》 、《石碣》 、《手的故事》 、《水藻行》 、《小巫》、《烟云》 、《有志者》 、《自杀》
【散文】:《白杨礼赞》、《卖豆腐的哨子》、《人造丝》、《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鞭炮声中》 、《谈月亮》 、《雾中偶记》、《大地山河》
春蚕_《春蚕》[茅盾小说] -情节线索
《春蚕》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盛传不太平的时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剥削)影响民族工业,丝厂茧厂均将关门,春蚕无望,一方面是主人公老通宝根据六十年来的经验,除非是老天爷使蚕花不熟,时局是不会影响丝业和茧厂的。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其实就是理想和实际的矛盾。老通宝一班蚕家希望过安居乐业的生活,纵使朦胧地认识到世界在变,但总想安于现状,以“不变”应万变。但是,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决不可能的。老通宝理想中的“不变”和客观世界的“经常的变”贯穿在情节中,成为一条主线。发展的结果是老通宝和村人对春蚕的希望在现实面前破灭,老通宝气得生了一场大病。
环绕这条主线还有四条副线:
一条是老通宝和小儿子阿多对勤俭生产的看法上的矛盾:老通宝不相信政局能影响生产,只相信春蚕熟就能解决穷困问题,甚至土地问题;而阿多却永不相信,在混乱的局面下,养蚕和种地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也就是老通宝的想以不变应万变和阿多的想“穷则变,变则通”两种极端相反的思想意识的矛盾。这个矛盾也可以说是逃避现实或迁就现实和迫切要求变革之间的矛盾。
其次一条是老通宝和儿媳四大娘在选择蚕种上的矛盾:老通宝恨死了带“洋”字的东西,因此不愿用“洋种”;而四大娘却主张用洋种。这也是“不变”与“要变”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保守和进取的矛盾。
第三条是老通宝一班人与荷花之间的矛盾:老通宝一班人都说荷花是“白虎星”,避之唯恐不及;而荷花则认为大家不把她当人看待,是莫大的羞辱。这虽是迷信和反迷信的矛盾,其实也是“不变”(继承封建传统,不把妇女当人看待)与“要变”(要求打破歧视妇女的传统)之间的矛盾。
最后是“村里有名淘气的大姑娘”六宝和“爱和男子们胡调”的李根生老婆荷花间的矛盾,一方面表现农村人民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也制造气氛,强调了第三条副线。
这些线索除了在《秋收》和《残冬》里继续发展外,在《春蚕》中也初步得到解答:在春蚕虽好并不解决问题一点上,证明阿多的观点正确;在出卖茧子时洋茧值钱的事实上,也证明了四大娘的主张正确;在春蚕大熟一事上,更证明了一般蚕农说荷花是“白虎星”,对春蚕有妨碍的虚妄;在捋叶时证明六宝和阿多要好,荷花不过是个陪衬。在《残冬》里六宝还受了阿多和她哥哥陆福庆的影响,参加了革命。
这些副线都与主线交织一起,为主题的表现而服务,帮助读者对作品获得深刻而完整的印象。
春蚕_《春蚕》[茅盾小说] -人物性格
《春蚕》老通宝是中国老农民的典型。他勤劳节俭、倔强坚韧,同时又迷信保守,有较严重的封建家长作风。作品开始,他穿着破棉袄,坐在塘路边的石头上,触景生情,勾起家庭兴衰变迁的回忆和思考,发着“世界真是越变越坏”的感慨。比起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来,他的感慨是更深的,因为他家从小康坠入了困顿。他的感慨具有真实的时代内容,因为中国愈来愈殖民地化,世界也确实是愈变愈坏。我们看到他拿着长旱烟管恨恨地敲着脚边的泥块,这典型的细节表现了他内心的苦恼。但是,他对生活没有失去信心,当他看到桑叶长势较好时,“被穷苦弄麻木了的心里勃然又生出新的希望来了。”他期望通过蚕事丰收改变艰难的生活境遇。这不只是老通宝一人,也是全村人共同的愿望。在蚕事活动中,他有魄力,有决断,有丰富的经验。如果说春蚕是一场战斗的话,老通宝称得上是一个颇为出色的指挥员。他很有胆略,养了五张布子的蚕。他善于筹划,还未养蚕就先借钱买好桑叶。他虽然六十多岁了,仍然身体力行,忙这忙那,不放松每一个环节,率领着督促着全家团结奋战,两眼常熬得通红。他有封建迷信思想,但却尽力于人事。在春蚕决战的关键时候,他毅然把自家最后的产业--产十五担叶的桑地抵押出去,换来三十担桑叶,这对他家夺取春蚕十二三分熟的特大丰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通宝有丰富的经验,经验帮助他取得春蚕大丰收。但是,面对着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统治下的农村破产的形势,老通宝的经验就显得不够用了。他无法圆满解释他家为什么会穷下来,他对世道愈变愈坏的根源的认识是朦胧的。他仍然以为,只要蚕花熟,他家就会好起来。他不相信白花花的上好的茧子会没人要。他还在走着中国农民传统的也是他们家曾经走过来的依靠勤劳节俭创家业的路。但是,这些老传统老经验却给他带来了灾难,粉碎了他的梦。丰收成灾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但也说明农民走传统的创业发家道路是走不通的。这是老通宝形象的意义所在。
这里还应该分析一下老通宝的恨洋鬼子和洋货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的、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有了小火轮以后,他们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他父亲留下来的一份家产就这么变小,变做没有,而且负了债。”因此,他相信“铜钿都被洋鬼子骗去了”的话。这说明老通宝恨洋鬼子、恨洋货是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中国农村的破产,和他自家的贫困化密切相关的。这是一种朦胧的反帝意识。但老通宝由恨洋鬼子倾销洋货,到恨一切洋的东西,不愿意养洋种蚕。四大娘嘲讽他:“老糊涂的听得带一个洋字就好像见了七世冤家!洋钱,也是钱,他倒又要了!”这就带有盲目排外的倾向了。
《春蚕》老通宝惯于用经验的眼光看问题,这也是中国老农民的一个特点。对此也应该进行具体分析。经验常常是付出了代价才得到的,因而是宝贵的,它常能使人不受骗。老通宝不相信取代北洋军阀的国民党新朝代是要打倒洋鬼子的,而且认为许多坏事情都是新朝代串通了洋鬼子干的,这就是由经验而来的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虽然老通宝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只是新朝代的年青人都穿洋鬼子衣服,但这里也包孕着不仅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这一人生经验在内的。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经验主义者来概括老通宝这方面的特点。但老通宝确也有以老经验办事,墨守成规,顽固保守的严重弱点,不相信洋种蚕,就是一个特出的表现。到续篇《秋收》中,这一弱点表现得更充分,直到临终前由于事实的惨痛教训才有所醒悟。
多多头是《春蚕》中的青年农民。他身体健壮,性格开朗,因为还没有挑起家庭担子,显得无忧无虑。他身上没有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没有封建迷信的许多禁忌,他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被人看不起的荷花,对荷花的以迷信手段进行报复的行为不予计较和声张。他不相信靠一次蚕花好或是田里熟,他们就可以还清债再有自己的田,他知道单靠勤俭是不能翻身的。但是,他也还不明白怎样才能翻身。他爱劳动,总是高高兴兴地劳动着。《春蚕》中,他的性格还未展开,到续篇《秋收》和《残冬》中,他的性格有了很大发展,已经起来反抗斗争,走上和老通宝等老一辈农民不同的新的道路了。
春蚕_《春蚕》[茅盾小说] -悲剧成因
《春蚕》《春蚕》是茅盾所著的《农村三部曲》的第一篇。它通过三十年代初期江浙农村蚕事活动的描写,展示了农村春蚕丰收成灾、经济破产的现实图景,深刻揭露了丰收成灾的根源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统治。
养蚕,在江浙农村有看悠久的历史。但原来是自养自做丝为主的自然经济。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民族丝业的兴起和发展,农民才大规模地养蚕卖茧,成为主要副业和重要经济来源,并使一部分农民稍稍富裕起来。作品中写老通宝年轻时,他家就因为养蚕年年都好而“发”起来,“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稻田和十多亩桑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通宝家败下来了,“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其原因,既非天灾,也不是农民自身的原因,老通宝一家五口人,除十二岁的小宝外,全是勤劳能干的好劳力。作品写老通宝对家境败落苦思不得其解,而相信他家和镇上地主老陈家“虽则一边是高门大户,而一边不过是种田人,然而两家的命运好像是一条线儿牵着。”这一方面表现老通宝缺乏觉悟和封建迷信思想,但另一方面,“他们两家的命运”却确实是由“一条线儿牵着的”。这“一条线儿”并非是老通宝所想的鬼神或阎罗王,而是中国丝业的命运。过去,老陈老爷家做丝生意,老通宝家养蚕,两家都因民族丝业的“发”而“发”。但是,随着帝国主义经济的侵略和加剧,洋货大量倾销和占领中国市场,以及中国国内政治的混乱,中国丝业走向衰落,他们两家因此都败下来。不仅这两家,和近代民族工业有密切联系的江浙农村经济,甚至整个中国的农村经济,也都萧条衰败,呈现破产崩溃的局面。
《春蚕》细致地描写老通宝一家(兼及一村)为夺取蚕事丰收而进行的竭尽心力和财力的奋斗。他们呈现了“一种大紧张,大决心,大奋斗,同时又是大希望”,进行这春蚕的大搏战。这些处于半饥饿状态的人,期望春蚕丰收能稍稍改善自己的境遇。他们忍饥熬夜,担惊受怕,节省每一分钱甚至抵押田地产业来做蚕事本钱,对待生活表现出一种顽强的奋斗精神和惊人的毅力。一个多月的奋战,夺得了春蚕的大丰收。但是,结果却“因为春蚕熟,老通宝一村的人都增加了债,老通宝家为的养了五张布子的蚕,又采了十多分的好茧子,就此白贴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
作品所描写的1932年的春蚕丰收成灾是有着更深刻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根源的。三十年代前后,爆发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国际帝国主义为摆脱危机,加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向国外大肆倾销剩余产品。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和一二・八的侵华战争,日本政府对日本丝外销采取经济补贴。而中国丝不仅没有本国政府的扶助补贴,还被课以苛捐杂税,这就使得中国丝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遭到廉价的日本丝的压迫,导致中国丝厂的减产停产。丝厂主和茧商为苟延残喘,拚命压低茧价,以剥削蚕农作为补偿;还有叶行操纵桑叶价格。作品写到叶价原为一元五角一担,但到春蚕结茧前几天的关键时刻,抬高到四元一担。老通宝家的蚕养得特别好,吃的桑叶也特别多。而茧价原为五十元一百斤却被压低到二十元一百斤。这就造成春蚕愈熟、蚕农愈贫困的结局。作品比较充分地揭示了春蚕丰收成灾的根源。东洋兵要打进来、丝厂关门、茧厂不开秤、叶价飞涨,这种种世界不太平、丝业不景气的传言,前后呼应,贯穿全篇。作品还描写塘河中的小火轮威严地驶过,把一条乡下“赤膊船”冲击得好像在打秋千,是富有象征意味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严重地冲击着中国的农村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也像“赤膊船”那样动荡,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陷于破产的境地。这就是中国三十年代农村的真实。
春蚕_《春蚕》[茅盾小说] -作品赏析
《春蚕》的创作灵感,来自报上的一则"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作品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养蚕为主线,描写蚕农老通宝一家紧张、艰辛的劳作,赢得了春蚕的空前丰收,却反而负债、卖地,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的结局,反映了30年代初期农村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社会现实。作品不但有真实的现实描写,也通过老通宝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从一个老农民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近代农村的衰败史。作品最大的收获,是塑造了老通宝的形象。从老通宝勤劳质朴的性格中,可以看到劳动者的灵魂;从他固执地反对变化,反对洋鬼子、洋货、洋水车乃至连换一换洋蚕种也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也可以看到小生产者由于超稳定性经济所造成的落后狭隘观念。至于他那数不清的敬神媚神的清规戒律,他那小心翼翼地偷看墙脚下的大蒜头变化的行为,他那毕恭毕敬地向灶君祈求好收成的神态,以及惟恐儿子多多头与"白虎星"荷花接触"传染了晦气"的担心,都以老通宝的方式,显示了30年代中国老一辈农民的灵魂。在破败的农村中成长起来的多多头,是一个与老通宝既相对立又相补充的重要形象,他不但不像老通宝那样存在着"发家"的梦想,而且还越来越多地滋生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他认为"单靠勤俭的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他与老通宝之间的父子矛盾,代表着农民内部新的变化趋势。作品中充满泥土气息的蚕农生活,蚕农们风趣盎然的劳动情致,以及秀丽恬静的水乡风光等,都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使这篇作品在茅盾小说中独具一格。 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盛传不太平的时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剥削)影响民族工业,丝厂茧厂均将关门,春蚕无望,一方面是主人公老通宝根据六十年来的经验,除非是老天爷使蚕花不熟,时局是不会影响丝业和茧厂的。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其实就是理想和实际的矛盾。老通宝一班蚕家希望过安居乐业的生活,纵使朦胧地认识到世界在变,但总想安于现状,以“不变”应万变。但是,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决不可能的。老通宝理想中的“不变”和客观世界的“经常的变”贯穿在情节中,成为一条主线。发展的结果是老通宝和村人对春蚕的希望在现实面前破灭,老通宝气得生了一场大病。
环绕这条主线还有四条副线:
一条是老通宝和小儿子阿多对勤俭生产的看法上的矛盾:老通宝不相信政局能影响生产,只相信春蚕熟就能解决穷困问题,甚至土地问题;而阿多却永不相信,在混乱的局面下,养蚕和种地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也就是老通宝的想以不变应万变和阿多的想“穷则变,变则通”两种极端相反的思想意识的矛盾。这个矛盾也可以说是逃避现实或迁就现实和迫切要求变革之间的矛盾。
其次一条是老通宝和儿媳四大娘在选择蚕种上的矛盾:老通宝恨死了带“洋”字的东西,因此不愿用“洋种”;而四大娘却主张用洋种。这也是“不变”与“要变”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保守和进取的矛盾。
第三条是老通宝一班人与荷花之间的矛盾:老通宝一班人都说荷花是“白虎星”,避之唯恐不及;而荷花则认为大家不把她当人看待,是莫大的羞辱。这虽是迷信和反迷信的矛盾,其实也是“不变”(继承封建传统,不把妇女当人看待)与“要变”(要求打破歧视妇女的传统)之间的矛盾。
最后是“村里有名淘气的大姑娘”六宝和“爱和男子们胡调”的李根生老婆荷花间的矛盾,一方面表现农村人民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也制造气氛,强调了第三条副线。
这些线索除了在《秋收》和《残冬》里继续发展外,在《春蚕》中也初步得到解答:在春蚕虽好并不解决问题一点上,证明阿多的观点正确;在出卖茧子时洋茧值钱的事实上,也证明了四大娘的主张正确;在春蚕大熟一事上,更证明了一般蚕农说荷花是“白虎星”,对春蚕有妨碍的虚妄;在捋叶时证明六宝和阿多要好,荷花不过是个陪衬。在《残冬》里六宝还受了阿多和她哥哥陆福庆的影响,参加了革命。
这些副线都与主线交织一起,为主题的表现而服务,帮助读者对作品获得深刻而完整的印象。
茅盾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与他的文学主张有关。茅盾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最容易受时代"主流思潮"的影响,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实际上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早期是从泰纳的文艺社会学出发,而后期则是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茅盾是以历史代言人的姿态进入文坛的,必然主张文学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家,任何时候也没敢忘记对文学这个"缪斯女神"的敬重。在新文学初期,茅盾是"人生派"文学的倡导者,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于人生有意义是其基本核心,也是后来他的文学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基点。即使是在他对"五四"进行重新思考和检讨时,也不能完全改变自己和初衷。一方面主张小说应有政治功利性,担当起唤起民众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主张小说应真实地描写人生,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他与公式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学"的区别。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主张小说必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另一方面又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