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粘米简介 黄花 黄花-概述,黄花-简介

黄花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的花蕾,四川的一种调味配料蔬菜,花期8月,采摘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素,是席上珍品,具有清炎、清热、止血、利尿、通乳、健胃等辅助疗效。四川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盆周低山和丘陵区,其中渠县黄花以色泽鲜亮,食味别致,香气馥郁、肉头肥厚而最为闻名。中国黄花之乡是四川省渠县,每年6月18日被定为黄花节。湖南省邵东县也素有“黄花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种。“黄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

黄花_黄花 -概述

黄花为百合科黄花菜属的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的花蕾,四川的一种调味配料蔬菜,又称金针
黄花菜、七星菜,花期8月,采摘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黄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素,自古就是席上珍品,且性甘凉、无毒, 具有清炎、清热、止血、利尿、通乳、健胃等辅助疗效。

四川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盆周低山和丘陵区,其中渠县黄花以色泽鲜亮,食味别致,香气馥郁、肉头肥厚而最为闻名。

黄花_黄花 -简介

【学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别名】金针菜

【分类】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
黄花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 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

但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秋水仙碱”的物质,它本身虽无毒,但经过肠胃道的吸收,在体内氧化为“二秋水仙碱”,则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鲜品时,每次不要多吃。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度时可减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时,消费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温水进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这样可以去掉残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黄花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又是有名的佳蔬良药 。《随息居饮食谱》谓其:“利膈、清热、养心、解忧积忿、醒酒、除黄”。可用于治疗大便出血、小便不通、吐血、肺结核等。《滇南本草》说“其补阴血、止腰痛、治崩漏、乳汁不通。”所以也是妇女产后补血、通乳之佳品。明代李时珍认为黄花菜“甘凉无毒、煮食治小便赤涩,解烦热,除酒瘟、利胸痛、安五脏,令人好欢无忧及明目。”中医认为:黄花菜还具有止血、消肿、镇痛、通乳、健胃和安神的功能,能治疗肝炎、黄疸、大便下血、感冒、痢疾等多种病症。

黄花_黄花 -黄花的药用

近代中外学者对黄花菜的药用价值更有进一步发现,如日本学者把黄花菜称“健脑菜”:我国《营养学报》曾评


黄花价黄花菜,具有显著地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人们知道,胆固醇的增高是导致中老年疾病和机体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抗衰老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并不多,而黄花菜恰恰相反具备了这些特点。

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黄花菜是近于湿热的食物,疡损伤、胃肠不和的人,以少吃为好,平素痰多,尤其是哮喘病者,不宜食用。

黄花_黄花 -100克所含营养素

・热量(199.00千卡))・蛋白质(19.40克)・脂肪(1.40克) ・碳水化合物(34.90克) ・膳食纤维(7.70克) ・维生素A(307.00微克) ・胡萝卜素(1840.00微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21毫克) ・尼克酸(3.10毫克) ・维生素C(10.00毫克) ・维生素E(4.92毫克) ・钙(301.00毫克) ・磷(216.00毫克) ・钠(59.20毫克)・镁(85.00毫克)・铁(8.10毫克)・锌(3.99毫克) ・硒(4.22微克)・铜(0.37毫克)・锰(1.21毫克)・钾(610.00毫克)

黄花_黄花 -优劣区分

优质黄花菜的特征:

(1)外观:色泽浅黄或金黄,质地新鲜无杂物,条身紧长均匀粗壮。

(2)手感:抓一把捏成团,手感柔软且有弹性,松手后每根黄花菜又能很快伸展开。


黄花

(3)味道:有爽快的清香气 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古名忘忧,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

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

劣质黄花菜的特征:

(1)外观:色泽深黄略带微红,条身长短不一, 粗细不均,混有杂物,甚至色泽带黑,霉烂变质。

(2)手感:硬且易断,弹性差,含水量大

(3)气味:有烟味,硫磺味或霉味。

黄花_黄花 -功效介绍

黄花菜(《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连珠炮、下奶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条参、绿葱根、镇心丹、金针菜(《云南中草药选》),野皮菜、真金花、鸡脚参、小提药、鸡药葛根、凤尾一枝蒿、萱草《云南中草药》。


满地黄花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摺叶萱草的根。

【植物形态】摺叶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叶基生,狭长带状,下端重叠,向上渐平展,长约40~60厘米,宽2~4厘米,全缘,中脉于叶下面凸出。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大,橙黄色,漏斗形,花破裂。 蒴果,革质,椭圆形。种子黑色光亮。花期夏季。生于山坡、草地或栽培。

【性味】甘,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甘。 有小毒。
②《云南中草药选》:甘微辛,平。

【功用主治-黄花菜的功效】养血平肝,利尿消肿。
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血。
②《云南中草药选》:镇静,利尿,消肿。
治头昏,心悸,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乳汁分泌不足,关节肿痛。
③《云南中草药》:养血补虚,清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炖肉。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腰痛,耳鸣,奶少:黄花菜根蒸肉饼或煮猪腰吃。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②治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淋病,衄血,吐血:黄花菜根三至五钱,水煎服。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③治月经少,贫血,胎动不安,老年性头晕,耳鸣,营养不良性水肿:摺叶萱草根端膨大体一至二两,炖肉或鸡服。
④治大肠下血:摺叶董草根端膨大体十个,水煎服。
⑤治肺热咳嗽,腮腺炎,咽喉肿痛:摺叶萱草根端膨大体五钱,水煎服。(③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⑥治乳痈肿痛,疮毒:黄花菜根捣敷。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小儿疳积黄花菜叶三钱,水煎服。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黄花_黄花 -美味做法

黄花的食用方法很多,炒、煮、熘、烧、烫等均可。

下面介绍几则适用于家庭制作的黄花药膳。

豆腐黄花汤


黄花

豆腐1块(约250 g),黄花50 g,猪瘦肉50 g(切片)。先将黄花同豆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再放入猪瘦肉片稍煮片刻,用生姜、盐、味精、葱花调味即可食用。

具有补肾、养血、通乳之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记忆力低下、少气倦怠和产妇乳汁缺乏等症。

猪蹄黄花汤

黄花50 g(浸泡),猪蹄1只洗净切成小块,与黄花同放入锅内,加生姜、胡椒、盐少许,炖至猪蹄烂熟即可食用。

具有行气、催乳之功效,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短少。

瘦肉黄花汤

瘦肉片50 g,黄花30 g,黄精15 g。先将黄花、黄精切段,入锅加清水适量,略煮10分钟,再加入瘦肉片同煮至熟,用生姜、花椒、葱花、味精调味食用。

具有滋阴润燥、益气健脾之功,适用于肝脾肺肾阴虚所致的无痰干咳、肺劳咳血、喉干嘶哑、腰膝酸软、倦怠乏力以及形体消瘦、食欲不振等症。

齿苋黄花粥


黄花

马齿苋20 g,黄花20 g,粳米100 g,先将黄花用温热水浸泡后与马齿苋一同切段,入锅内加水适量与粳米煮为稀粥。待粥浓稠时,加入红糖调味,即可食用。

此粥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腹泻。

大枣黄花粥

大枣20 g,黄花30 g,糯米150 g。将黄花浸泡后切段,大枣去核,糯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至熟时,再将黄花、大枣放入稍煮一会即可食用,也可用蜂蜜或冰糖调味。

具有健脾益气、增进食欲、安眠之功效,适用于产后或病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头昏眼花、心烦不寐、健忘多梦等症。

三丝黄花菜

原料:

1.主料:干黄花菜50 克,水发香菇25 克,熟竹笋25 克,胡萝卜25 克。

2.调料:精盐、味精、料酒、麻油、白糖、湿淀粉、生油、鲜汤。

制法:

1. 将干黄花菜浸入温水中泡软,拣去老梗洗净,沥于水。水发香菇去杂洗净切成丝。冬笋、胡萝卜洗净切丝。

2. 炒锅放油,烧至七成热,投入黄花菜和冬笋、香菇、胡萝卜三丝煸炒几下,加入鲜汤、料酒、精盐、白糖、味精、煸炒至沸,用小火焖烧至黄花菜入味,改旺火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起锅装盘。

此菜用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的黄花菜,配以抗癌、降压、滋补强壮、清热化痰、理气的香菇、冬笋和补脾养胃、行气消食的胡萝卜烹制而成。常可作为肺热咳嗽痰多、湿热壅滞、水道不利的水肿、小便淋痛以及脾胃虚弱、体质不强、饮食不振等病症的食疗菜肴。

黄花菊


黄花

原料:干黄花菜100克,水发香菇20克,冬笋20克,植物油30克,素鲜汤、生姜丝、酱油、黄酒、精盐、味精、干淀粉、花椒油各适量。

制法:

(1)干黄花菜用沸水涨发透,用清水洗净挤水分,分成18把,每把用1根黄花菜扎住根部,沾匀干淀粉放在案板上,用小擀面杖捶打成白丝,抖净干粉放在盘中。

(2)香菇洗净去掉柄切成细丝,冬笋也切成细丝。

(3)炒锅上旺火,加油烧至八成热,下黄花菜炸成菊花形状捞出,根部朝上摆放在蒸碗内,将香菇丝和冬笋放在上面。

(4)炒锅上旺火,加入素鲜汤、酱油、黄酒、精盐、味精烧沸,倒入蒸碗内,入笼蒸约20分钟取出。

(5)将蒸碗内的汤汁倒入炒锅中,菜扣入平盘内。

(6)锅中再加入适量素鲜汤烧沸,用湿淀粉勾芡,淋上花椒油搅匀,浇在黄花菜上即成。

特点:形如菊花,软嫩味浓,清热利尿,降低血糖。

黄花粉丝


黄花美味

原料:

1、主料:干黄花菜100 克,干粉丝100 克。

2、调料:盐、味精、料酒、麻油、葱、姜、青蒜、鸡汤、酱油、素油。

制法:

1、 将干黄花用温水泡2 小时左右,再用凉水摘洗干净,码整齐,挤干水分,从中间切开放在盘内。干粉丝用开水泡2 小时左右,再用凉水洗净,沥干水分,放在盘内。把葱、姜、青蒜切成细末。

2、烧热炒勺,注入素油,放入葱、姜炒出香味,注入鸡汤、盐、料酒、酱油、黄花、粉丝,烧开移至小火煨,到汤汁干时,投入青蒜未,淋入麻油即可。

此菜是由黄花菜与淀粉制成的粉条相配而成,具有健胃、止血、安神、利尿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肺结核咯血、小便赤涩、尿血、内痔出血等病症。

黄花炒鸡蛋

原料:

1. 主料:黄花菜250 克,鸡蛋5 个。

2. 调料,精盐、味精、料酒、葱花、姜丝、花生油。

制法:

1. 将干黄花菜用清水先洗2 遍,再用温水泡2 小时左右,发开后摘洗干净,挤干水,码整齐,从中间切段。将鸡蛋打入碗内,加少许精盐、味精、料酒搅拌均匀。

2. 炒锅注入花生油烧热,把鸡蛋炒熟倒入盘内。勺内留底油,烧热投入葱、姜丝、煸炒熟倒入黄花菜、鸡蛋,加少许料酒、精盐、味精,翻炒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此菜由黄花菜与滋阴润燥、清热利咽的鸡蛋相配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止血消炎的功效。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适用于咽痛、目赤、虚劳吐血、热毒肿痛、痢疾、便血、小便赤涩、营养不良等病症。

凉拌黄花菜


凉拌黄花

材料:干黄花菜500克、葱3克、油8克、盐3克、红油3克

做法:

1、干黄花菜放入水中清洗干净后捞出;

2、锅加水烧沸,下入黄花菜稍焯后装碗;

3、炒锅放少许油,将葱爆香,放凉,

4、加入其他调料味料与黄花菜一起拌匀即可。

温馨提示:凉拌黄花菜时应焯熟食用。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可能引起中毒,而干黄花菜比较安全。患有皮肤瘙痒症者忌食。

黄花粘米简介 黄花 黄花-概述,黄花-简介

黑木耳炒黄花菜

原 料:木耳(干)20克,黄花菜(干)80克,盐3克,味精2克,葱花10克,花生油25克,湿淀粉15克,素鲜汤100克。

做 法:
1、将木耳放入温水中泡发,去杂洗净,用手撕成片;黄花菜用冷水泡发,去杂质洗净,挤去水分。
2、锅置火上,放花生油烧热,放入葱花煸香,再放入木耳、黄花菜煸炒,加入素鲜汤、盐、味精煸炒至木耳、黄花菜熟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出锅即成。
3、在制作时,可加些瘦肉炒之。选择干品黄花菜为宜,以防止鲜黄花菜中毒。

特 点:
木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磷、维生素B等健脑需要的营养素,其中维生素B2含量较蔬菜高得多。黄花菜也含有丰富的脑及神经系统需要的营养物质,并具有“安五脏、利心志、明目”的功效。孕妇早期常吃此菜,有健脑安神作用,有利胎儿脑组织细胞的发育,增加智力。

黄花_黄花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荒地或林缘。

黄花_黄花 -地理分布

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区(包括甘肃和陕西的南部,不包括云南)以及河北、山西和山
马蔺黄花菜:植株健壮,基出叶14-20片,长80-130Cm,宽1.5-3.5Cm。花茎高90-130Cm,上端分枝3-4个,长8-12Cm,每花茎上有花蕾20-64朵,最多者达100朵。花蕾长15Cm,顶端有黑紫色斑点,花瓣6片,长10Cm,花药黄色。筒部长4-5Cm,干菜身条较粗,肉质较薄,每公斤有1600条上下。抗旱、抗寒性强。一般亩产40-75公斤,高产田可达175公斤。
线黄花菜:基出叶12-16片,叶长50-100Cm,上部分枝2-3个。每花茎上生20-30朵花蕾,花蕾长10-12Cm。通身淡黄色,无黑嘴,花瓣6片,长7-8Cm,花药黄色。筒部长3-4Cm,线黄花抗寒抗旱,品质极佳,唯产量低,一般亩产30-75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短棒黑嘴黄花菜:基出叶8-10片,长80-120Cm,宽1.5-2.0Cm。花茎高100―130Cm,上部分枝2-3个,长14-17Cm,每葶生花蕾30-35朵。花蕾长10Cm,筒部长2.5-3.0Cm。花蕾短而粗,嘴部有黑色斑点,花色淡黄,花为褐色。一般亩产40-50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高葶黄花菜:基出叶12-14片,长120Cm,宽2.0-2.5Cm。花葶高达180Cm,上部分枝3-4个,每葶生花蕾30-35朵,花蕾长13Cm。筒部长3Cm,嘴部无黑色斑点,花蕾黄色稍带翠绿色。亩产40-50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四月黄花菜:因于农历四月间开花而得名。每花葶仅有4朵花,可作为育种材料。
黄花特性:
1、根:黄花菜的根系可分为肉质根和纤细根两类。肉质根又可分为纺锤根
和圆柱根。
2、茎:黄花菜的茎可分地上花葶(假茎)和地下根茎两部分。花葶长约80-130Cm,上端有4-6个分枝,分枝长9-15Cm,每个花葶上有15-60朵花蕾。地下根茎也叫短缩茎。
3、叶:黄花菜的叶条形或剑形,基出,互生二列,10-20片不等。平行叶脉,叶子背面呈龙骨状突起。半对折,切面呈“V”字形。宽1.5-5.5Cm,长20-100Cm。
4、花:黄花菜的花蕾长约13-15Cm。其筒部长3-5Cm,花被二轮6片,外三片绿黄色或带褐尖,内三片淡黄色。雄蕊6枚,三强三弱。花药随品种不同为黄色、褐色或柴紫色。复雌蕊一枚,长于雄蕊,三心皮,上位花,中抽胎座,胚珠倒生,常异花授粉。
5、果实:黄花菜的蒴果,长圆形有棱,长约1.5-2.0Cm,直径1Cm左右。果实三心室,每室可成熟3-6粒种子,每个果实可成熟6-18粒种子。
6、种子:黄花菜的种子成熟后黑色,有光泽,呈不规则棱形、光滑。干燥后有皱褶,凹凸不平。千粒重20克

黄花_黄花 -常见病害


黄花菜炭疽病
发病特征: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花薹。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半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边缘色深褐,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有的病斑外围出现黄晕。病斑扩展并连合为条斑,致叶片变灰褐至灰白色干枯。后期病变出现小黑点病征。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属,两菌均以菌丝体及分孢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病菌分孢盘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辗转传播侵染致病。温暖潮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过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易发病。低洼潮湿、排水不良或叶螨危害重的地块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适时喷施叶面肥。适时适度浇灌,注意清沟排渍,提高根系活力。
(3)及早喷药控病。发病前最迟于见病后,喷施70%托布津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
黄花菜褐斑病
发病特征:黄花菜褐斑病或称叶斑病,是黄花菜除炭疽病外多种叶部病害的统称。其症状共同点是:叶斑椭圆形至不定形,长径3~7毫米,宽径1~2毫米或更宽,黄褐色,边缘色深,斑外围常具有黄色晕圈。当叶片病斑密布并连合时,往往使叶片呈褐色焦枯,相当触目。后期斑面视病原的不同而表现霉状物或小黑粒或小黑点病征。
发病规律:该病菌为真菌,是以菌丝体及子实体在病株上或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孢器内生孢子作为初侵和再侵接种体,从孔口、表皮或伤口侵入致病。通常温暖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以减少菌源。
(2)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增强抗病力。
(3)及早喷药,预防控病。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连续交替喷药防治。用叶叶青一包兑水150市斤或英纳一包兑水400市斤,连续喷雾2-3次,每隔7-10天一次。
黄花菜在西部及西南地区较常见,四川渠县地区最为著名,这里生产的黄花菜,品质很高,受到港商的极大欢迎,每年夏季收麦时节,亦是黄花盛开的时节,遍地黄花,引来蜂蝶无数,实为美景,在庆阳东部的各个区域,都有广泛的种植,黄花菜根含有大量的毒素,牛羊误食后起初会出现失明,然后腹胀如鼓,最终死亡,所以黄花菜根要妥善处理,由于黄花菜的成熟时节正是农忙时节,加上受天气条件限制,基产量常会出现很大的浮动,因此,价格也经常产生很大的差异。
黄花菜白绢病的防治
白绢病又叫基腐病,主要在黄花菜叶鞘基部近地面处,整株或外部叶片基部,开始发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后扩大,稍有凹陷,患部呈褐色湿腐状。在病部产生白色绢丝状物,蔓延至整个基部,甚至附近的土壤中也有白色绢丝状霉层。潮湿润时产生紫黄色菌核,后变茶褐色至黑褐色,油菜籽大小。受害叶片因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而变黄枯死。菌丝从外部叶片扩展到内部叶片,最后使整株枯死。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1)采收后清园,减少越冬菌源。(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黄花_黄花 -原产地介绍

黄花菜即金针菜,又名忘忧草、萱草花、健脑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祁东县黄花菜己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朝年间,当时祁东县所在地的地方官员开始将黄花菜作为地方贡品向朝廷进贡。清朝朝廷要员、有铁嘴铜牙之称的风流才子纪晓岚最爱吃黄花菜.他还赞美道:黄花菜可是个好菜,清爽香脆,其味无穷,常吃黄花菜的人聪明。

在湖南省,衡阳市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力,从2000年开始,祁东的黄花菜种植面积飚升到16万亩,菜农达40万人,总产量超过全国的一半,祁东县还被国家命名为“黄花菜原产地”。由此,奠定了祁东作为全国黄花菜产业的总指挥部和大本营的地位。祁东县作为黄花菜原产地和全国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2006共产出干黄花菜4.1万吨。

【采集】秋季采挖根,除去残茎,洗净切片晒干

黄花_黄花 -常见病害

黄花菜炭疽病
发病特征: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花薹。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半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边缘色深褐,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有的病斑外围出现黄晕。病斑扩展并连合为条斑,致叶片变灰褐至灰白色干枯。后期病变出现小黑点病征: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属,两菌均以菌丝体及分孢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病菌分孢盘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辗转传播侵染致病。温暖潮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过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易发病。低洼潮湿、排水不良或叶螨危害重的地块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适时喷施叶面肥。适时适度浇灌,注意清沟排渍,提高根系活力。
(3)及早喷药控病。发病前最迟于见病后,喷施70%托布津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

黄花菜褐斑病

发病特征:黄花菜褐斑病或称叶斑病,是黄花菜除炭疽病外多种叶部病害的统称。其症状共同点是:叶斑椭圆形至不定形,长径3~7毫米,宽径1~2毫米或更宽,黄褐色,边缘色深,斑外围常具有黄色晕圈。当叶片病斑密布并连合时,往往使叶片呈褐色焦枯,相当触目。后期斑面视病原的不同而表现霉状物或小黑粒或小黑点病征。

发病规律:该病菌为真菌,是以菌丝体及子实体在病株上或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孢器内生孢子作为初侵和再侵接种体,从孔口、表皮或伤口侵入致病。通常温暖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以减少菌源。
(2)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增强抗病力。
(3)及早喷药,预防控病。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连续交替喷药防治。用叶叶青一包兑水150市斤或英纳一包兑水400市斤,连续喷雾2-3次,每隔7-10天一次。

黄花菜在西部及西南地区较常见,四川渠县地区最为著名,这里生产的黄花菜,品质很高,受到港商的极大欢迎,每年夏季收麦时节,亦是黄花盛开的时节,遍地黄花,引来蜂蝶无数,实为美景,在庆阳东部的各个区域,都有广泛的种植,黄花菜根含有大量的毒素,牛羊误食后起初会出现失明,然后腹胀如鼓,最终死亡,所以黄花菜根要妥善处理,由于黄花菜的成熟时节正是农忙时节,加上受天气条件限制,基产量常会出现很大的浮动,因此,价格也经常产生很大的差异。

黄花_黄花 -基本品种

1、马蔺黄花菜
植株健壮,基出叶14―20片,长80―130Cm,宽1.5―3.5Cm。花茎高90―130Cm,上端分枝3―4个,长8―12Cm,每花茎上有花蕾20―64朵,最多者达100朵。花蕾长15Cm,顶端有黑紫色斑点,花瓣6片,长10Cm,花药黄色。筒部长4―5Cm,干菜身条较粗,肉质较薄,每公斤有1600条上下。抗旱、抗寒性强。一般亩产40―75公斤,高产田可达175公斤。

2、线黄花菜
基出叶12―16片,叶长50―100Cm,上部分枝2―3个。每花茎上生20―30朵花蕾,花蕾长10―12Cm。通身淡黄色,无黑嘴,花瓣6片,长7―8Cm,花药黄色。筒部长3―4Cm,线黄花抗寒抗旱,品质极佳,唯产量低,一般亩产30―75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3、短棒黑嘴黄花菜
基出叶8―10片,长80―120Cm,宽1.5―2.0Cm。花茎高100―130Cm,上部分枝2―3个,长14―17Cm,每葶生花蕾30―35朵。花蕾长10Cm,筒部长2.5―3.0Cm。花蕾短而粗,嘴部有黑色斑点,花色淡黄,花为褐色。一般亩产40―50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4、高葶黄花菜

基出叶12―14片,长120Cm,宽2.0―2.5Cm。花葶高达180Cm,上部分枝3―4个,每葶生花蕾30―35朵,花蕾长13Cm。筒部长3Cm,嘴部无黑色斑点,花蕾黄色稍带翠绿色。亩产40―50公斤,高者可达100公斤。

5、四月黄花菜
因于农历四月间开花而得名。每花葶仅有4朵花,可作为育种材料。

黄花_黄花 -植物学特性

1、根

黄花菜的根系可分为肉质根和纤细根两类。肉质根又可分为纺锤根和圆柱根。

2、茎

黄花菜的茎可分地上花葶(假茎)和地下根茎两部分。花葶长约80―130Cm,上端有4―6个分枝,分枝长9―15Cm,每个花葶上有15―60朵花蕾。地下根茎也叫短缩茎。

3、叶

黄花菜的叶条形或剑形,基出,互生二列,10―20片不等。平行叶脉,叶子背面呈龙骨状突起。半对折,切面呈“V”字形。宽1.5―5.5Cm,长20―100Cm。

4、花

黄花菜的花蕾长约13―15Cm。其筒部长3―5Cm,花被二轮6片,外三片绿黄色或带褐尖,内三片淡黄色。雄蕊6枚,三强三弱。花药随品种不同为黄色、褐色或柴紫色。复雌蕊一枚,长于雄蕊,三心皮,上位花,中抽胎座,胚珠倒生,常异花授粉。

5、果实

黄花菜的蒴果,长圆形有棱,长约1.5―2.0Cm,直径1Cm左右。果实三心室,每室可成熟3―6粒种子,每个果实可成熟6―18粒种子。

6、种子

黄花菜的种子成熟后黑色,有光泽,呈不规则棱形、光滑。干燥后有皱褶,凹凸不平。千粒重20克。

黄花_黄花 -相关来历

黄花菜始见载于《诗经》,《古今注》载“欲望人之忧, 则赠以丹棘(萱草)”,故名忘忧草。《风土记》载“[萱]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古代时候以其嫩芽叶供食,因而宋朝以前吟咏萱草者,大都属意忘忧、宜男的含义。


黄花

宋明以后,中国海员出航必携金针、木耳以代蔬菜;黄花菜还是出口商品,大量销往印度等国,印巴人民常用其养生。

《群芳谱》、《野菜笺》、《遵生八笺》等载有加工、食用方法,并谓萱花“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

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起义前,因家境贫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肿,可谓贫困交加,饥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曾遇一黄姓好心老妇煮些萱草送给他吃,一段时间后,陈胜的全身浮肿慢慢消退,疾病痊愈,身体也强壮起来。后来他与吴广组织农民起义,成为历史上首开先河的农民领袖。陈为感谢黄妇女之恩而,请她常住在家里,并把萱草称为忘忧草。

当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攻下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建都称王时,士兵们在兵荒马乱中,把生机盎然的黄花菜践踏成不成样子,当地有个名叫金针的姑娘,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痛惜,于是就对其精心管理栽培,结果这些黄花菜死而复活。长的亭亭玉立,开满迷人的鲜花。人们为纪念金针姑娘,便将黄花菜起名金针菜。

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即黄花菜、黑木耳、豆碗、豆芽,黄花菜位列其首。“四物汤”营养成分完备,是补血、养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

黄花_黄花 -民间俗语

黄花菜都凉了说法

原来是“等到黄瓜菜都凉了”到现在传成了“等到黄花菜都凉了”。

黄瓜,就是南方说的青瓜,黄瓜本身就是凉的,如果说黄瓜菜都凉了,就是说过的时间太久了,等的时候太长了,太晚了的意思,既是对迟到的人的批评,又是调侃,不伤人面子。例如: 你的自行车坏了,你修了一整天才修好,你本来打算去买东西的,由于太晚了,你买不成了,就在这时,你老婆说“我应该替你去买”,你就可以说“早说啊,黄瓜菜都凉了”。因为她说的太晚了,来不及了!

再比如:你约朋友到你家打麻将,你和其它两个早就到了,一直等,等过了四个小时,第四个人才来,就可以说“为什么来这么晚,黄瓜菜都凉了!”因为他来的太晚了!好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0777.html

更多阅读

几米简介 几米漫画图片

简介  几米 1958年11月15日生于台湾宜兰,现住在台北市罗斯福路六段几米作品142巷20弄2-3号。文化大学美术系毕业,曾在广告公司工作十二年,后来为报纸、杂志等各种出版品画插画。   几米,一位用画笔描绘梦想、吸引无数读者画迷为之

世乒赛 世乒赛-简介,世乒赛-概述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办的一项最高水平的世界乒乓球大赛,具有广泛的影响。第48届世乒赛_世乒赛 -简介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是国际吉・盖斯特

东大寺 东大寺-基本简介,东大寺-概述

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741年圣武天皇下诏仿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兴建。因位于平城京(奈良旧称)之东,故名东大寺。曾于1180年和1567年两次遭兵火。历代多次修缮。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

800米中距离跑 800米中距离跑-概述,800米中距离跑-特点

800米中距离跑中距离跑运动项目包括800米跑和1500米跑,这类项目非常需要混合速度,力量和耐力。在田径运动中,中距离跑是最富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之一,它需要足够强大的生理机能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跑800米_800米中距离跑 -概述800米中距离

声明:《黄花粘米简介 黄花 黄花-概述,黄花-简介》为网友花独蝶双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