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理 理-理,理-正文

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宋明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唯物主义哲学中一般指事物发展的规律、条理;在唯心主义哲学中,主要指抽象观念、精神实体。

理_理 -理

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理 理-理,理-正文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王里
汉字部件分解:王里
笔顺编号:11212511211
笔顺:-/-/-/-/-/-/-/-/-/-/-/--
汉字演变

基本字义

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
4.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5.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
原款曰:“胙已留宫六日,其为宫中置毒明矣。子必以状自理群臣岂无相明者?毋束手就死为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6.古代指狱官、法官。
7.姓。
8.地质学用语,平面,例如:解~,层~,片~,劈~,节~。
方言集汇

◎粤语:lei5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li1li3、[客英字典]li1li3、[海陆丰腔]li1li3、[东莞腔]li3、[陆丰腔]li1、[梅县腔]li1、[沙头角腔]li1、[宝安腔]li1、[客语拼音字汇]

理_理 -正文

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宋明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唯物主义哲学中一般指事物发展的规律、 条理; 在唯心主义哲学中, 主要指抽象观念、精神实体。“理”这个词作为哲学概念出现于战国时期。《管子・心术》说:“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四时篇》以阴阳为“天地之大理”。孟子以为理是人心所具有的道德观念。《告子上》说:“心子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庄子》中有“天理”、“万物之理”等概念,“天理”指自然之理,“万物之理”指事物变化之理。《善性篇》提出“道、理也”的命题,把理和道直接联系起来。荀子提出了“事理”、“物理”等概念,他所谓的理,既有社会方面的内容,也有自然方面的内容,他强调用天地之理治理天地万物的思想,具有认识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的意义。韩非明确提出,理是事物的具体规律,是“成物之交”,即事物的条理、法则,认为“万物各异理”, 即不同事物具有不同规律。 他还提出理就是方圆、短长、粗细、坚脆、大小、轻重、白黑等等的分别。《吕氏春秋》进一步提出“理也者,是非之宗也”,把理视作判断是非的根据。


两汉时期,董仲舒认为,理由天授,故称“天理”。王充则讲“物气之理”,批判天人感应论是“失道理之实”。
魏晋时期,有“辨名析理”之风,王弼说:“不能辨名则不可与言理”,又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承认事物是有规律的;但他认为,“事有归,理有会”,如能总其会,理虽众多,“可以至约穷也”。至约就是“无”,也就是可以抽象概括为“无”。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0911.html

更多阅读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 合理安排时间

在《合理安排时间》中,我的教学观是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从学生的问题和认识过程出发,发现、探究、建构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方法,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节课,我把一个比较深奥的数学问题蕴涵在浅显的生活场景中,引领学生去思考

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每日时间安排

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简介人生太短,来不及做的事情很多,选择你寻找的,坚持你信仰的,人生只需要做一件成功的事情就很不错了。如何选择和合理安排你的时间便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而立之年即将来临,更是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牺牲和时间的安

班会课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班会的特点

班会课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班会课的结构,是指班会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或称环节、阶段、步骤等)。一节班会课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优化,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班会课的教育目标能否完成,能否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图 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如何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总有人抱怨,平时工作忙,应酬多,无法抽身出来看点有益的书籍。但实际上看书是日积月累的效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就总是还有的。怎样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呢?1、 随身携带图书的习惯。随身携带图书已经不仅仅

声明:《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理 理-理,理-正文》为网友傲世万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