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 杨菊华 杨菊华-主要课程,杨菊华-研究方向

杨菊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人口学系博士生导师。198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系硕士,2005年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社会学系博士。2005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5期。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2期。社会经济发展与婚居模式关系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5期。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年第1期。载《跨越之路――贵州和甘肃“十五”人口计生工作纪实》(金小桃主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

杨菊华_杨菊华 -主要课程

1、 博士生课程:学科前言文献导读

2、 研究生课程:生育与死亡分析、理论与方法的整合、高级统计技术

3、 本科生课程: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社会调查方法、论文写作

杨菊华_杨菊华 -研究方向

社会人口学、社会家庭学、社会统计学。目前,她的研究兴趣主要在于(1)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群体的福利问题;(2)公共政策和社会变迁对个体、家庭的影响。她关注个体和家庭是如何应对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人口转变的;宏观层面的变化如何重构个体赖以生存的家庭结构的;个体和家庭对公共领域变化的解读和回应策略又是如何反作用于社会变化的。

杨菊华_杨菊华 -在研课题

(1) “人口流动人口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2008-2010)

(2)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体系构建”(国家人口计生委课题,2009)

(3) “Local Variations of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nd the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Ford Foundation,2007-2009)

(4) “不同生育政策环境下的出生性别比失衡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教育部课题,2009-2009)

(5) “两性失衡与社会稳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8-2010)

(6) “Family Change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What Can China Learn from Japan?”(Sumitomo Foundation,2008-2009)

(7) “Demographic Change and Poverty of the Elderly in China.”(Global Development Network,2007-2009)

(8) “宜昌地区二孩生育政策研究”(福特基金课题,2008-2009)

杨菊华_杨菊华 -科研成果

专着和教材

《生育政策与儿童福利》。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5月。

《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统计软件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008. Beyond Birth Control: Fertility Policy and Children’s Wellbeing in Transitional China. VDM Verlag Dr. Muller.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

《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杨菊华_杨菊华 -期刊论文

“从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看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走向”。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1期。

“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儿童性别比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多层模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3期。

“从家务分工看私人空间的性别界限”。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5期。

“中国的婚居模式与生育行为”(杨菊华、Susan Short)。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

“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儿童营养过剩关系研究:一个纵向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2期。

“中国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青少年教育机会关系研究”。人口学刊(台湾),2007年第1期。

“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社会人口学分析”(杨菊华、翟振武、吴婷娜)。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5期。

“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的理论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人口学领域的定量研究过程与方法”。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定量和定性分析”。人口学刊,2008年第1期。

“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2008年第1期。(本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杨菊华、段成荣)。人口研究,2008年1期。(本文被《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 人口与计划生育卷》全文转载)

“中国离极低生育率还有多远”(论坛主持人)。人口研究,2008年3期。

“延续还是变迁?社会经济发展与婚居模式关系研究”人口与发展2008年5期。

“两性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4期。

(本文被《新华文摘》转载)

“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本文被《中国人口报》转载)

“浙江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成效及原因探析”(施春景、罗迈、杨菊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年第1期。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姜向群、杨菊华)。人口学刊2009年第2期。

“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3期

“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四地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3期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 杨菊华 杨菊华-主要课程,杨菊华-研究方向

“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读顾宝昌、王丰先生主编《八百万人的实践》”人口与发展2009年3期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相关吗?”(论坛主持人)人口研究2009年3期

“生育政策与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与理论思考”。探索与争鸣2009年4期

“胎次-激化双重效应: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人口与发展2009年4期

杨菊华_杨菊华 -书籍章节

1. “社区和家庭因素对中国城乡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1989-2000”。载《中国贫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10103/182035.html

更多阅读

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 多元文化教育

王鉴2013-2-28 14:35:52  来源:《当代教育与文化》(兰州)2009年4期第1~5页【作者简介】王鉴(1968-),男,甘肃通渭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甘肃兰州730070

课程与教学论考博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考博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书目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旨在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着力塑造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和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实践、课程与教学研究与

声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 杨菊华 杨菊华-主要课程,杨菊华-研究方向》为网友弹指情弦暗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