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品录》是南齐时代的人物画家谢赫(公元479―502年)绘画理论著作,也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他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就是指出了: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认识的出现是进步的现象。
古画品录_《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_《古画品录》 -正文
谢赫在《古画品录》序文中提出了评画的 6项标准,简称六法,即:①“气韵生动”,要求生动地表现对象的精神气质;②“骨法用笔”,要求用笔有骨力;③“应物象形”,要求形象的描绘具有相应于对象的近似性和真实性;④“随类赋彩”,即根据不同类别的对象设色;⑤“经营位置”,指讲求章法构图的设计;⑥“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即临摹复制。除“传移模写”外,各法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列于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是中国美学的新命题,影响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要求,被历代看作是中国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的创作、欣赏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在六法中,它起着统辖的作用,其他各法是达到“气韵生动”的条件。
在谢赫的时代,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因此“气韵生动”主要是对人物肖像画而言,后来才逐渐扩展到整个绘画领域,并且越出绘画领域。“气韵生动”的内涵,也由强调表现对象的气韵,延伸到强调表现艺术家审美主体的气韵,成为中国美学的特色和重要范畴之一。
“气韵”说的产生,一方面是受顾恺之“传神”论影响,另一方面也与魏晋品藻人物之风的影响有密切关系。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运用以“气韵生动”为首的六法准则,对晋以来的绘画进行品评,在绘画领域中开创了以等第品评艺术的先例。
古画品录_《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 (南朝齐・谢赫)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然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谨依远近,随其品第,裁成序引。故此所述不广其源,但传出自神仙,莫之闻见也。
第一品(五人)
陆探微。事五代宋明帝,吴人。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以称赞,但价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
曹不兴。五代吴时事孙权,吴兴人。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
卫协。五代晋时。占画之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兼善。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
张墨、荀((曰助))五代晋时。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外,方厌高腴,可谓微妙也。
第二品(三人)
顾骏之。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始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如包牺始更卦体,史籀初改画法。常结构层楼,以为画所。风雨炎燠之时,故不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登楼去梯,妻子罕见。画蝉雀,骏之始也。宋大明中,天下莫敢竞矣。
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传世盖少,所谓希见卷轴,故为宝也。
袁((艹倩))。比方陆氏,最为高逸。象人之妙,亚美前贤。但志守师法,更无新意。然和璧微玷,岂贬十城之价也。
第三品(九人)
姚昙度。画有逸方,巧变锋出,((鬼音))魁神鬼,皆能绝妙。奇正咸宜,雅郑兼善,莫不俊拔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学所及。虽纤微长短,往往失之。而舆皂之中,莫与为匹。岂直栋梁萧艾可搪突((王与))((王番))者哉!
顾恺之。五代晋时晋陵无锡人。字长康,小字虎头。除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
毛惠远。画体周赡,无适弗该,出入穷奇,纵黄逸笔,力遒韵雅,超迈绝伦。其挥霍必也极妙,至于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