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蚕为石蚕科昆虫石蛾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
石蚕_石蚕 -基本信息
石蚕
药材名:石蚕
拉丁名:Phryganea japonica Ml.
别名:石蚕,沙虱,石蠹虫,石下新妇
名称考证:石蚕、沙虱(《本经》)、石蠹虫(《别录》)、石下新妇(《本草拾遗》)
科目来源:石蚕科
药用部位:昆虫石蛾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
性味归经:咸,寒。①《本经》:味咸,寒。②《吴普本草》:雷公:咸,无毒。③李当之《药录》:味咸微辛。④《别录》:有毒。入肾、膀胱二经。
功效主治:利水除热、内解结气。治癃闭、尿结石、石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
相关药材:草石蚕
石蚕_石蚕 -古籍考证
石蚕
1、《名医别录》:石蚕,生江汉池泽。
2、陶弘景:“李(当之)云,江左无识此者,谓为草根,其实类虫,形如老蚕,生附石,伧人得而食之,味咸而微辛。李之所言有理。但江汉非伧地尔,大都应是生气物,犹如海中蛎、蛤辈附石生,不动亦皆活物也。今俗用草根,黑色多角节,亦似蚕,恐未是实,方家不用。沙SE自是东闲水中细虫,人入水浴,著人略不可见,痛如针刺,挑亦得之,今此名或同尔,非其所称也。”
3、《唐本草》:“石蚕,形似蚕,细小有角节,青黑色。生江汉侧石穴中,岐陇间亦有。北人不多用,采者遂绝尔。”
4、《本草衍义》:“石蚕,在处有,附生水中石上。作丝茧如钗股,长寸许,以蔽其身,色如泥,蚕在其中,此所以谓之石蚕也。今方家用者绝稀,此亦水中虫耳。山河中多。”
5、《神农本草经》:石蚕,味咸,寒。主五癃;破石淋;堕胎。肉,解结气;利水道;除热。一名沙虱。生池泽。
石蚕_石蚕 -形态特征
石蛾体形如蛾,黄褐色,长约2厘米,展翅阔6匣米。头部略星卵形,黄色,头顶密被黄色及白色刚毛。复眼1对,单眼3个。口器退化,小颚与下唇形成短吻管,适于啜吸。触角1对,基节及末端均黄色,其中央则呈黑褐色。
前胸短小,前胸背密生黄色及白色刚毛。中胸背大,两侧各有1黑褐纹。翅2对,密生短毛,不透明,后翅大于前翅;前翅的前缘黄褐色,散布有小形的褐纹,中央有1黑色大纵条,内缘及后缘皆灰褐色,有褐色棱纹,后翅深黄色,外缘暗黑色。足3对,黄色,腿节及跗节的大部为黑褐色。
尾端有突出的长刺2条。幼虫略似蚕,有胸足3对,腹部有原足1对,并有腮。成虫多出现于水边的草木上。卵产于水边的石上或草根上,幼虫孵化后入水中,用丝腺的分泌物缀合叶片、木片、砂石等造成各种管状的栖管而藏身其中,露出头,胸及足匍行于水底,食水草或小虫,渐次化蛹而为成虫。
石蚕_石蚕 -生活习性
石蚕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也可以说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
这活动房子其实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精巧的编织艺术品,它的材料是由那种被水浸透后剥蚀、脱落下来的植物的根皮组成的。在筑巢的时候,石蚕用牙齿把这种根皮撕成粗细适宜的纤维,然后把这些纤维巧妙地编成一个大小适中的小鞘,使它的身体能够恰好藏在里面。有时候它也会利用极小的贝壳七拼八凑地拼成一个小鞘,就好像一件小小的百纳衣;有时候,它也用米粒堆积起来。布置成一个象牙塔似的窝,这算是它最华丽的住宅了。
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带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就好像装了一个活塞,向外拉时就跟针筒里空气柱的道理一样。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一样,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致于下沉。所以石蚕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芦苇枝或水草上,它尽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触阳光,也可以在水底尽情遨游。
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舵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