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叶:碎叶城是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也是丝路上一重要城镇,是著名诗人李白的出生地。它与龟兹、疏勒、于田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碎叶城于唐高宗调露元年置,属条支都督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曾经多次修筑城墙,唐代碎叶城就是仿长安城而建。
碎叶城_碎叶城 -简介
1、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域地区,自公元前一世经中汉朝设立西域都护以来,就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
碎叶城
2、碎叶城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中西商人汇集于此,东西使者的必经之路。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碎叶设镇是贞观年间。
4、碎叶城是唐朝在西域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缘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宜于农牧。
5、碎叶城,在唐朝时即为我国领土,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在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被俄国侵占。 碎叶城, 又作素叶城、素叶水城,因其依傍素叶水,故得此名。其故址在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8公里处的阿克-贝希姆(Ak-Beshim)。碎叶城曾是唐王朝经营西域的“安西四镇”之一。诗仙李白诞生于此地的说法更增添了对这座古城的亲切之感。
碎叶城_碎叶城 -概述
一说李白的出生地――碎叶城
碎叶城,又作素叶城、素叶水城,因其依傍素叶水,故得此名。其故址在
碎叶城
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8公里处的阿克-贝希姆(Ak-Beshim)。玄奘法师在此城见到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得到可汗所赠丰厚资助及通行国书,并派一名通解汉语的少年随行,一路护送西去。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云:“至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方事畋,戎马甚盛。……既与相见,可汗欢喜,云:‘暂一处行,二三日当还,师且向衙所’。……三日可汗方归,引法师入。可汗居一大帐,……法师去帐三十余步,可汗出帐迎拜,……因停留数日,……又施绯绫发服一袭,绢五十匹,与群臣送十余里”。
长2500公里的天山古道也称唐僧古道,是连接中亚草原与中国西北沙漠的捷径,也是最为险峻的古代山路。公元627年玄奘西行取经,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阿克苏出发,翻越凌山到伊塞克湖,走的正是这条“难以全生的危险道路”。中国历代王朝的使节、商人、僧侣和军队曾一批又一批在这条古道上循着天山北麓的峡谷西行到楚河流域和西域各国。
碎叶河(又名楚河)河谷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呈东西走向,长200公里,最宽外80公里,两边雪峰平均高度3700米,山里多温泉,谷地气候宜人,可称得上丝绸之路上又一“河西走廊”。
据玄奘记述,自凌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伊塞克湖),清池西行500余里至碎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在楚河南岸找到了唐代中国在西域设的重镇--碎叶城遗址,这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经过1000多年风吹沙打,雨水冲刷,这座唐代中国城已风化瓦解成为一座巨大的土堆。
爬上这座荒草丛生的古城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唐朝军队修建的周长达26公里的墙断壁。考古学家们在此城的寺庙废墟内拣到四枚唐代钱币,上面有“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字样。可见,碎叶在唐代也是座重要的商镇。郭沫若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碎叶城内一个富商之家。李白在碎叶一直长到五岁,幼小时,其父就在这里教他读司马相如的辞赋,这说明碎叶的文化在唐代与内地没有两样。
碎叶城――高宗调露元年置,属条支都督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它与龟兹、疏勒、于田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是唐朝西域最远的一镇,也为丝路上一重要城镇。曾经多次修筑城墙,唐代碎叶城就是仿长安城而建。
碎叶城_碎叶城 -考古遗址
碎叶城
长2500公里的天山古道也称唐僧古道,是连接中亚草原与中国西北沙
漠的捷径,也是最为险峻的古代山路。公元627年玄奘西行取经,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阿克苏出发,翻越凌山到伊塞克湖,走的正是这条“难以全生的危险道路”。中国历代王朝的使节、商人、僧侣和军队曾一批又一批在这条古道上循着天山北麓的峡谷西行到楚河流域和西域各国。
碎叶河(又名楚河)河谷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呈东西走向,长200公里,最宽处80公里,两边雪峰平均高度3700米,山里多温泉,谷地气候宜人,可称得上丝绸之路上又一“河西走廊”。
据玄奘记述,自凌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伊塞克湖),清池西行500余里至碎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根据这一记载,在楚河南岸找到了唐代中国在西域设的重镇――碎叶城遗址,这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经过1000多年风吹沙打,雨水冲刷,这座唐代中国城已风化瓦解成为一座巨大的土堆。
爬上这座荒草丛生的古城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唐朝军队修建的周长达26公里的墙断壁。考古学家们在此城的寺庙废墟内拣到四枚唐代钱币,上面有“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字样。可见,碎叶在唐代也是座重要的商镇。郭沫若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碎叶城内一个富商之家。李白在碎叶一直长到五岁,幼小时,其父就在这里教他读司马相如的辞赋,这说明碎叶的文化在唐代与内地没有两样。
碎叶城_碎叶城 -托克马克
托克马克(吉尔吉斯语Токмок/Tokmok)(俄语Токмак/Tokmak),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城市,楚河谷地东部的主要经济中心。2005年时有人口75,000人。托克马克的海拔约816米,地理位置是北纬42度50分,东经75度17分。在楚河左岸,西距比什凯克60公里。铁路要站。中亚古城。1927年建市。1938年建铁路通往比什凯克。有汽车修配、罐头、制糖、玻璃、纺纱、乳品厂和肉类联合企业等。城南建有新工业区。
附近的碎叶城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诞生地。
托克马克(吉尔吉斯语Токмок/Tokmok)(俄语Токмак/Tokmak)是一个位于吉尔吉斯的北部的城市,2005年时有人口75,000人。托克马克的海拔约816米,地理位置是北纬42度50分,东经75度17分。
中国唐朝诗人李白可能出生在当时西域的碎叶,也就是今日的托克马克。在附近出土的斯基泰人的物品被送到了圣彼得堡与比什凯克的博物馆里。
托克马克附近有一个堡垒遗迹,现在只残存东半部的土丘。据信这堡垒可能是粟特人建立的,后来成了黑汗王朝的首都八剌沙衮(Balasagun)。在托克马克南方15公里处、11世纪的布拉纳塔(Burana Tower)就是建在这个堡垒的附近。Kutadgu Bilig(意为“带来快乐的智慧”)一书的作者、11世纪黑汗作家Yusuf "Khass Khajib" Balasaghuni诞生在托克马克,葬于喀什市。托克马克从2004年到2006年4月19日曾经是吉尔吉斯楚河州的首府。
碎叶城_碎叶城 -相关报道
动态
李白
不久前,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举行“哈萨克斯坦统一大家庭”
国际会议,庆祝东干人在哈国生活130周年。消息传来,在关心东干人命运的人们心中又掀起一层涟漪。毕竟,东干人的命运是历史上难以抚平的一处伤痛!
清同治元年(1862年),为响应太平军入陕,陕甘回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初是反对清政府为作战目标后变为杀汉族异教徒!与捻军并肩作战。回族由于作乱外加屠杀大量汉族遭到报复,清政府派兵镇压。一批回族为逃避报复逃到哈萨克斯坦,现在,这些来自陕甘的回民自称回民、回回、老回回,中原人,但当地人称其为“东干人”。1942年,苏联政府将这么一个族群法定为“东干人”。为什么称“东干人”?一般的说法,“东干”即“东甘”,甘肃东边的意思,东干人就是甘肃东边来的人;还有人说“东甘”是“东岸”的意思,指的是黄河东岸;第三种说法,“东干”是突厥语Tun-gan的音译,“留下来的”的意思,操突厥语的人把中国西北回族称为东干人。
东干人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生。经过百年的繁衍生息,由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12万人,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东干人分别生活在“营盘”、“米粮川”、“马三旗”等数个陕西村和甘肃村,他们顽强地保留着原有回民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他们还说着陕西官话。由于当初这些盲目跟随叛乱的农民大都不识汉字,到了中亚以后,汉字失传了。没有文字当然不行,于是有的人想用阿拉伯文、拉丁文作为书写工具,但都没有传开。后来,他们用38个斯拉夫字母拼写陕西方言获得成功,从而创立了自己的东干人文字。然而,百年来,这些东干人孤悬中亚,虽然他们没有忘记自己中原的血脉之源,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过着封闭式的生活,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不知道祖国飞速变化着的面貌。上世纪80年代,当东干人接待第一个来访的中国人时,他们问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左宗棠的人还在吗?”可见,这百年惊魂的梦魇仍在啮噬着他们的心!
现在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和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得很好,东干人和祖籍国的血脉连接起来了!人员来往不断,经济文化交流也呈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在文化方面,中国具有时代气息的先进文化会给东干文化输送新鲜血液。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东干人生活的地方,有个托克马克市,这地方就是古代的碎叶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的地方。东干人也明白,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高峰,他们翻译了几百首李白的诗,供人们学习。他们有一个愿望,就是建一座李白博物馆。好主意!这对加强东干人与祖籍国的历史联系,加强中国人民与中亚人民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无疑是一件好事。也许,我们文博界可以援之以手吧。
造访李白出生地碎叶城遗址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有个碎叶城遗址,被认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与托克马克市仅隔着一条楚河的哈萨克斯坦东干人聚居地还有个李白的衣冠冢。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各国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李白热也在楚河两岸悄然兴起。
楚河两岸共祭李白
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现在甘肃秦安东),关于他的出生地,史学界讨论很多,一般认为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也有学者认为是河南洛阳、四川绵阳江油县等地。那时的碎叶城是丝绸古道上的一座重要城市,属于唐朝安西都护府最西边的城镇,是当时“安西四镇”之一。
李白一家迁至碎叶城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是其祖先在隋时因犯罪被流徙,还有人说是家族经商迁居于此,国学大师陈寅恪甚至曾断言他根本就是西域胡人。但历史很难细究出真实,就连李白的父亲李客的名字,也充满了客居异乡的漂泊感。
如今的碎叶城早已不是古道重镇了。几年来,记者曾多次拜谒过碎叶城遗址,希望能获得一点诗人的灵气,寻找点滴盛唐的遗迹。可一切早已融入了大地,周围是绿油油的麦田,遗址上也是杂草丛生。远远望去,碎叶城遗址只比肥沃的楚河平原略高一点,没有任何标记。
记者2001年初次寻访碎叶城遗址时,当地人对此知道的并不多,只能靠当地的中国人引路。而今,随着来此寻访李白遗迹的中国人的增多,碎叶城遗址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一位当地朋友告诉记者,吉政府很早就想在碎叶城遗址建李白纪念碑或李白文化公园,但因史学争论一直未能如愿。
从托克马克市向北,穿过楚河,就来到了哈萨克斯坦东干人聚居地。清朝末年,中国西部部分回民翻越天山来到了这里。他们的后代至今仍有着浓郁的中国情结。楚河岸边有一个与碎叶城遗址相似的古城遗址,遗址附近有一个铁栅栏围起的坟墓。哈萨克斯坦东干人协会主席安胡赛介绍说,据史书记载,为纪念李白,当地人曾修建了一个李白的衣冠冢,就在碎叶城西北18公里处,而这里恰恰就非常吻合书中描写的情况。为此,东干人专门用铁栅栏将这个坟墓保护起来,并邀请中国有关专家来这里考察,如果属实,将在墓前建一座墓碑,让这里的人们了解李白,了解中国。
当地东干人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卧龙口、金盆碗、骑白马、佩金鞍”,表示这是块风水宝地,定居在此一定能发达。东干人定居在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李白就出生在此不远,衣冠冢也在这里,告诫后人不要忘记中国根。
得意的吉大学生
今年6月14日,在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下,《李白》诗集中俄吉三种文字对照版本第二部出版仪式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举行,这本诗集收录了100余首李白最经典的诗篇。早在2001年李白诞辰1300周年之际,《李白》诗集从俄文译成吉尔吉斯文版本首次在比什凯克问世。
如今,吉尔吉斯斯坦学习汉语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大学都开设了汉语课,在南部的奥什市等还有专门教授汉语的学校。5000册新版《李白》诗集都无偿地送给了这些大学的汉语中心或中文系。目前,这些诗集正准备重新再版印刷,以满足更多的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中国驻吉大使馆官员告诉记者,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是近邻,两国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尤其是李白出生地就在吉国,所以吉国学汉语的大学生对研究李白和李白诗句非常感兴趣,他们都希望通过研读李白的诗句,来扩大对中国的了解。
出版仪式当天,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汉语系的大学生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节目的内容全与李白和其诗句有关。一位在吉留学的中国学生对记者说,几个学汉语的当地朋友都很喜欢李白的诗,总爱在她面前背诵几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类的诗句。在他们看来,能在中国朋友面前背上李白的诗不仅可以锻炼中文,更是一件很得意的事情。
李白热能在吉国快速兴起,与《李白》诗集被译成吉文是分不开的。当地专家学者认为,李白是“中国诗歌的圣灵、寓言家、词汇大师、民族的精英”。为了让吉国读者认识和了解李白诗歌的思想财富,光靠汉学家和研究李白的学者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这才有了三种文字对照的《李白》诗集的出版。在中亚其他国家,也都有研究李白诗词的专家和学者。 碎叶城
李白成为文化丝绸之路的纽带
吉教育和文化部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连接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传统纽带有两条:一是古丝绸之路,另一个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吉政府对吉国内专家和学者研究李白诗词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借此来推动吉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吉前副总理鲍尔朱洛娃非常赞赏李白诗词,她在担任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校长时,曾积极支持出版了第一部《李白》诗集中俄吉三种文字对照版,并给诗集作序。她在序中写道:“理解诗人的诗歌,进入他的世界,会使精神更加富有和纯洁。吉尔吉斯斯坦未来既懂吉尔吉斯语又懂汉语的年轻一代,将会继续翻译和研究诗人的作品,并深入地探索那难以捕捉的,优美、复杂的思想情感。”
新出版的诗集还收录了吉前总统阿卡耶夫在纪念李白诞辰1300周年活动上的一段讲话,他说:“在吉尔吉斯斯坦纪念中国伟大诗人李白诞辰1300周年,将成为吉中友好史册上的重要事件。古老的丝绸之路将吉中两国和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在碎叶城,这给两国传统联系和友谊赋予了新的内涵。碎叶城就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李白就在我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