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乌饭树 乌饭树-形态特征,乌饭树-生长环境

乌饭树又名南烛,古称染菽。属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多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因人们有每年阴历三月初三用其叶蒸乌饭食用而得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生范围较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是不可多得的制作盆景、盆栽的优良素材。繁殖多以扦插和播种为主。常绿植物树种,夏日叶色翠绿,秋季叶色微红,萌发力强,制作盆景可采用提根式,悬根露爪、苍古遒劲,根干灰褐色带红,姿态优美,古拙典雅;带叶制成苏派盆景,叶片层叠有致,清奇古雅,为不可多得的一种新盆景树种。

乌饭树_乌饭树 -形态特征


乌饭树乌饭树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为常绿植物树种、夏日叶色翠绿、秋季叶色微红、萌发力强、喜光耐旱、耐瘠薄,树高1m~3m,多分枝,枝条细,灰褐带红色,幼枝有灰褐色细柔毛,老叶脱落。

叶子特征

叶革质,椭圆状卵形、狭椭圆形或卵形,长2.5―6厘米宽1―2.5厘米,顶端急尖,边缘具有稀疏尖锯齿,基部楔状,有光泽,中脉两面多少疏生短毛;叶柄短而不明显,总状花序腋生2cm~5cm,具有10余花,有微柔毛;苞片披针形,长1cm,边缘具不明显锯齿。

花朵特征

花柄长0。2cm,具绒毛、萼钟状、5浅裂,外被绒毛,花冠白色,壶状,长5mm~7mm,具绒毛;先端5裂片反卷,雄蕊10枚,花药先端伸长,成管状,花丝有白绒毛,子房下位,花柱长6mm。

果实特征

浆果球,成熟时紫黑色,直径约5mm,萼齿宿存,内含白色种子数颗,花期6~7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乌饭树 乌饭树-形态特征,乌饭树-生长环境

乌饭树_乌饭树 -生长环境

地势


乌饭树多生于山坡灌木丛或马尾松林内,向阳山坡路旁。

土壤

多生长在酸性土壤中。

乌饭树_乌饭树 -分布情况

我国分布

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南至台湾、广东(海南岛)。

世界分布

朝鲜,越南,日本,泰国也有。

乌饭树_乌饭树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果:酸、甘、平,无毒、强筋、益气、固精。
乌饭树的花
乌饭树的花
枝叶:苦、平,无毒。
根:主治跌打损伤肿痛,鲜根捣烂水煎外洗。散瘀,消肿,止痛。治牙痛。
牙痛:鲜根3~5钱,捣烂炖鸡蛋吃。
筋骨痿软乏力,滑精:果10~25克,水煎服。
刀伤出血:鲜嫩叶捣烂外敷。
妇人白带:乌饭树根30克,红枣5个,水煎去渣服,并食枣。
血虚风痹(贫血衰弱、神经痛)、腰脚无力:春季采新叶、嫩枝,切细,加水熬浓汁去渣,加糖收膏,瓷瓶收贮,每次用温水送服一匙,一日2次。

园艺价值

常绿植物树种,夏日叶色翠绿,秋季叶色微红,萌发力强,制作盆景可采用提根式,悬根露爪、苍古遒劲,根干灰褐色带红,姿态优美,古拙典雅;带叶制成苏派盆景,叶片层叠有致,清奇古雅,为不可多得的一种新盆景树种。
其叶可榨汁做乌饭

乌饭树_乌饭树 -植物文化

乌饭来源

唐代的青精饭,是按照道家食疗营养古方用南烛树叶浸米蒸者而成的饭食。南烛树又称乌饭树,人食其树叶汁能强筋益颜。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在我国苏、浙、皖、赣、鄂、湘等地区有吃乌饭的习俗,尤以江南为最。每年这天,各地大街小巷卖乌饭的担摊比比皆是。旧时2、3个铜板的乌饭,置于干净的湿白布上一摊,热气腾腾,放上白糖,白布一卷,再用荷叶包裹,喷香扑鼻,别具风味。青精饭也叫“乌饭”,主要是为滋补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原先朝廷也给大臣赐食青精饭,嘉靖十四年间,皇帝认为其名不雅,于是改为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

故事传说

为什么要吃乌饭呢?据说从前有个老太太爱吃烤鹅,每次要吃鹅,就在巷子里放上烧红的铁板,巷子两头,一头放碗酱油,一头放碗香醋。把鹅赶进巷子里,烫得鹅两头奔跑,跑到这头吃口酱油.跑到那头吃口香醋,不一会儿就成了烤鹅。老太太死了后,阎王把她打入地狱,罚她下油锅,走滑油山。她的儿子就是有名的目莲和尚。目莲和尚知道妈妈在阴间受苦,常送饭给妈妈吃,但每次送去都被许多小鬼抢光,妈妈根本吃不到。目莲到山上采了乌饭草,泡成黑水,煮了饭送去。阴间小鬼一看饭是黑的,不敢吃,母亲这才吃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目莲这个孝子,“吃乌饭”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每年四月初八,当地人互相赠送乌饭。如果村里有人死了,初八那天,大家会把乌饭送到死者家里,表示悼念。
戏剧《宝莲灯》(即以前的《沉香劈山救母》)中有一段动人的情节:仙女三圣母(即青提夫人),因思凡下嫁人间,触犯“天律”,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终日挨饿,儿子沉香(即后来的目莲)孝敬母亲,送饭到狱门,都被看门鬼吃光了。沉香后来找到一种树叶挤汁把}米浸黑煮饭,从此看门鬼便不再敢吃。沉香母亲依靠乌饭不但维持了生命,还生津复元,身体逐渐强壮起来。沉香的孝心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将其母亲释放。这虽是一种传说,倒也不乏扶正祛邪之意。我们还可以在《神隐》一书中见有这样的记载,西域有神,名日佛,佛生日以黑黍饭不落角祀之。中国奉教者(有佛教,也有道教)率相仿效,遂成此俗。至于为何要在四月初八食乌饭,这是因为四月初八为佛诞之日,佛家煮乌饭以供佛,供后,将乌饭散发给弟子,说食之可以消灾。因为乌饭既可口,又有益于健康,人们便煮青精饭赠亲送友,于是流传开来。《江宁府志》、《金陵岁时记》都说过去“吾乡每届是日,沿途争卖,以当点心。”到这时青精饭已无迷信含义,而是当作节日食品了
畲族乌米饭的传说不一:其一,“三月三”为米谷生日,畲民要给米谷穿上衣服,故涂上一层颜色,祈祝丰年。其二,三月三虫蚁不作,畲民吃了乌饭,上山下山不怕虫蚁。其三,古时畲民与敌兵交战时,敌人常来抢米饭,畲民故意将米饭染黑,敌人怕中毒,不敢问津,畲民便安稳吃饭,有了气力,打败敌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关在牢房,他一顿能吃一斗米,母亲送来的饭却都被狱卒抢去,雷万兴想法让母亲将米饭染黑,从此,狱卒再也不动乌饭。以后,雷万兴越狱,于农历三月初三战死沙场,族人每年以乌饭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他们被围困在大山里,粮食断绝,以乌稔果充饥,为畲军度过断粮关,并限得反围剿的胜利。雷万兴回军营吃尽鱼肉酒菜都感乏味,时值三月初三,他想吃乌稔果,就吩咐兵卒出营采撷。可是,这时乌稔尚未开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乌稔叶子,有人出了个主意,将乌稔叶和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饭呈现乌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万兴吃了食欲大振,于是下令大量制作乌饭,以纪念抗敌胜利。从而衍成风俗,世代相袭。
林洪的《山家清供》,开卷第一篇就是“青精饭”。青精饭,首以此,重谷也。按《本草》:“南烛木,今名黑饭草,又名旱莲草。”即青精也。采枝叶捣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时,蒸饭曝干,坚而碧色,收贮。如用时,先用滚水,量以米数,煮一滚即成饭矣。杜甫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陈元靓(约一二二五──一二六四)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
《新安志》“南烛”条载:“丛生春晚,苗叶红赤,照耀山谷。道家用以馏饭,故又谓之青精饭。”
乾隆年间《本草纲目拾遗》载有“王圣俞云:乌饭草乃南烛,今山人寒食挑入市,卖与人家染乌饭者是也。唐陆龟蒙道室书事诗,就有“乌饭新炊茶藿香,道家斋日以为常”之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3882.html

更多阅读

兰花的形态特征 兰花简笔

2010-02-13 17:16兰花的形态特征兰属植物的根为肉质根、具假鳞茎。除宽叶类型和腐生类型少数种外,大部分具有狭长的叶,从假鳞茎上簇生而出。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花序直立,斜出或俯垂。花的构造基本一致,萼片与花瓣同形。唇瓣无柄,通常三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原产地介绍及盆栽方法 草莓的形态特征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草莓原产地介绍:草莓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 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

双针探底k线形态的特征及选股 k线双底形态选股公式

下面是一种典型的底部特征——双针探底,当底部真正来临的时候就能大胆介入。请看图示:“双针探底”k线形态特征:如上图所示,“双针探底”由两根K线组成。它的特征是在邻近的两条图线中,均带有较长的下影线,且两条下影线的最低价相同或接近

柔毛钻地风 柔毛钻地风-名称,柔毛钻地风-形态特征

柔毛钻地风,木质攀援藤本或有时呈灌木状;小枝褐红色或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江苏、福建等省区,生于路边林中或山谷峭壁上,海拔500-2100米。钻地风_柔毛钻地风 -名称中文名:柔毛钻地风

巴天酸模 巴天酸模-形态特征,巴天酸模-分布情况

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inn.,蓼科酸模属植物。别名 :洋铁叶、洋铁酸模、牛舌头棵。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及西藏。国外分布于高加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及欧洲。酸模_巴天酸模 -形态特

声明:《形态特征 乌饭树 乌饭树-形态特征,乌饭树-生长环境》为网友顺时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