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疾病概述,大动脉炎-病因病机

大动脉炎,又称高安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及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本病在世界各地区患病率有所不同,亚洲地区比较常见,而西欧国家罕见,多见于年轻女性,男女之比为1:3.2。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及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变。以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为主,少数病人因炎症破坏动脉壁的中层,而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因病变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疾病概述


大动脉炎大动脉炎(Takayasuarteritis,TA)又称为高安病、无脉病、主动脉弓综合征、缩窄性大动脉炎等,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主动脉的二级分支,如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受累的血管可为全层动脉炎。早期血管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由于血管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坏死,而致动脉扩张、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男女之比是1:8,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岁以后较少发病,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病因病机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由以下因素所致。


大动脉炎--影像(1)感染:可能致病菌有结核杆菌、链球菌、钩端螺旋体,以及梅毒螺旋体和风湿等。感染引起血管壁的变态反应或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有报道本病患者可同时有肺部或肺外结核病灶,特别是动脉周围及主动脉旁有结核病灶,48%的患者有结核病史,86%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在病理上有类似结核损害的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

(2)自身免疫反应:在本病的早期和活动期,常有四肢关节、肌肉痛,低热等类似风湿病的表现,血沉增快(病情稳定血沉恢复正常),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值和抗主动脉抗体效价增高,抗链“O”滴度升高,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动脉炎

(3)雌性激素:本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因为青年女性正处于分泌各类激素的高峰期,有实验证明,该病病人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分泌的双峰模式消失,卵泡期雌激素总量明显高于正常女性,而雌激素能明显降低动脉壁糖原分解的活动力,使动脉壁受损。这可能与雌激素引起动脉平滑肌萎缩有关,导致血管炎症反应,使受累血管出现内膜的成纤维组织增厚,中膜增厚或变薄,纤维变性,纤维组织和弹性纤维断裂、重叠或消失。也有认为雌激素引起动脉中膜某些酶活性的降低,是动脉壁炎症性改变的机制。

(4)遗传因素:日本研究资料表明,自1970年以来,共发现10对近亲如姐妹、母女等患有此病,且研究表明本病与HLA系统中BW40、BE52位点、HLA-D有密切关系,属显性遗传。因此,认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有先天遗传因素。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病理改变


大动脉炎病变的血管呈灰白色,管壁僵硬、钙化、萎缩与周围粘连,血管内膜曾后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本病主要侵犯大中动脉,而肢体的中小动脉很少发生病变。病变常累及动脉全层,中层变性坏死,伴结缔组织增生和弹力纤维退行性变,外层损害使血管壁薄弱而出现肉芽肿及囊性变或动脉瘤形成。

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大分支的炎症。主动脉炎包括梅毒性主动脉炎、高安动脉炎、风湿性主动脉炎及类风湿性主动脉炎,其原因有所不同,但其病理变化,无论肉眼观或组织学变化,均非特异性,且都颇为相似,因此不能简单地从肉眼变化及组织学来确定病因。

(一)梅毒性主动脉炎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病。梅毒性主动脉炎见于第三期梅毒,往往在原发感染后十余年才出现。病变特点是主动脉滋养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中膜有粟粒状树胶样肿形成,并可见灶状坏死及弹力板破坏。晚期形成多数小瘢痕。内膜则见高度纤维化。肉眼观,主动脉内膜表面呈典型的树皮样外观。

(二)高安动脉炎
高安动脉炎(Takayasu’sarteritis)亦称特发性主动脉炎(idiopathicaortitis)、无脉症(pulselessdisease),多见于东方国家,但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中国,以东北,特别是黑龙江省较为常见。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依受累血管部位而表现相应症状,并有关节炎、发热、贫血、血沉加速和体重减轻等。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疾病分型


大动脉炎1、约3/4患者于青少年时发病,活动期可仍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夜间盗汗、关节痛和疲乏等,病变动脉处可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

2、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四型: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四种类型: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主、肾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混合型(广泛型);肺动脉型。

(1)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由于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脑缺血,可有头昏,眩晕,头痛,视力障碍,当起立行走时视物模糊或视力丧失,也可羞明,复视,黑点,白内障。严重者引起抽搐、失语、偏瘫或昏迷。由于头面部缺血可致鼻中隔穿孔,上颌或耳壳溃疡,牙齿脱落,咀嚼无力和面部萎缩,单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压明显降低或测不出而下肢血压正常或增高。于狭窄的相应部位可听到血管杂音,尤以颈部或锁骨上及胸锁乳头肌外三角区血管杂音最响伴有震颤。眼底检查可见患侧视乳头苍白,视网膜动静脉扩张,相互吻合,环绕于视乳头周围呈花环状,称高安眼底,本型因为有丰富的侧动循环建立,肢端很少发生坏疽。此型约占23%-33.3%。

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疾病概述,大动脉炎-病因病机

(2)主、肾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由于缺血,下肢出现无力,酸痛、皮肤发凉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特别是髂动脉受累时症状最明显。肾动脉受累出现高血压,可有头痛、头晕、心悸。合并肺动脉狭窄者,则出现心悸、气短,少数患者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高血压为本型的一项重要临床表现,尤以舒张压升高明显,主要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此外胸降主动脉严重狭窄,使心排出血液大部分流向上肢而可引起的节段性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的收缩期高血压等。


大动脉炎--造影在单纯肾血管性高血压中,其下肢收缩压较上肢高20~40mmHg。部分患者胸骨旁或背部脊柱两侧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其杂音部位有助于判定主动脉狭窄的部位及范围,如胸主动脉严重狭窄,于胸壁可见表浅动脉搏动,血压上肢高于下肢。大约80%患者于上腹部可闻及二级以上高调收缩期血管杂音。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于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此型约占34.8%。

(3)混合型(广泛型):比较多见。具有上述二型改变的特点,病变广泛,部位多发,病情一般较重。本型一般先有一型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演变为混合型,约占31.6%-41.5%。

(4)肺动脉型:本病合并肺动脉受累并不少见,约占50%,上述三种类型均可合并肺动脉受累,而在各类型中伴有或不伴有肺动脉受累之间无明显差别,单纯肺动脉受累者罕见。本型可出现肺动脉高压综合征,大多为一种晚期并发症,约占1/4,多为轻度或中度,重度则少见。临床上出现心悸、气短较多。重者心功能衰竭,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和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数周,少数患者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体重下降、肌痛、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可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当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后,全身症状可逐渐减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则无上述症状。

(2)局部症状体征:按受累血管不同,有不同器官缺血的症状与体征,如头痛、头晕、晕厥、卒中、视力减退、四肢间歇性活动疲劳,肱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颈部、锁骨上下区、上腹部、肾区出现血管杂音,两上肢收缩压差大于10mmHg。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鉴别诊断


大动脉炎--诊断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轻度仙血、白细胞增多。
(2)、血沉增快。
(3)、C反应蛋白阳性。
(4)、血清γ球蛋白增高。
(5)、血清抗主动脉抗体测定:抗体病度≥:32。

2特殊检查
(1)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见左心室增大,若侵犯胸主动脉,可见主动脉弓凸出、扩张,甚至瘤样扩大,或者降主动脉变细内收及搏动减弱等改变。

(2)血管造影:可见主动脉及其分支受累部位血管边缘不规则,伴狭窄和狭窄后扩张,动脉瘤形成,甚至闭塞。

(3)多普勒血流图:可探查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情况(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

(3)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见于男性,血管杂音位置较高,限于心前区及背部,全身无炎症活动表现,胸主动脉见特定部位(婴儿在主动脉峡部,成人型位于动脉导管相接处)狭窄。

(4)动脉粥样硬化常在50岁后发病,伴动脉硬化的其他临床表现,数字及血管造影有助于鉴别。

(5)肾动脉纤维肌结构不良多见于女性,肾动脉造影显示其远端2/3及分支狭窄,无大动脉炎的表现。

(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好发于吸烟史的年轻男性,为周围慢性血管闭塞性炎症。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和静脉,下肢较常见。表现为肢体缺血、剧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游走性表浅动脉炎,重症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等,与大动脉炎鉴别一般并不困难。


大动脉炎--CT片(7)结节性多动脉炎主要累及内脏中小动脉。与大动脉炎表现不同。

(8)胸廓出口综合征可有桡动脉搏动减弱,随头颈及上肢活动其搏动有变化,并常可有上肢静脉血流滞留现象及臂丛神经受压引起的神经病,颈部X线相示颈肋骨畸型。

诊断标准

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分类标准:
(1)、发病年龄40岁以下。
(2)、间歇跛行。
(3)、臂动脉搏动减弱。
(4)、两上肢收缩压差大于2.67kPa(20mmHg)。
(5)、锁骨下动脉瑟主动脉连接区有血管杂音。
(6)、动脉造影异常。
凡6项中有3项符合者可诊断本病。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治疗方案


大动脉炎--治疗本病约20%是自限性的,在发现时疾病已稳定,。对发病早期有上呼吸道、肺部或其他脏器感染因素存在,应有效地控制感染,对防止病情的发展可能有一定的意义。高度怀疑有结核菌感染者,应同时抗结核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其治疗方法与其他系统性血管炎治疗相同。

1、糖皮质激素
激素对本病活动仍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及时用药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一般口服泼尼松每日1mg/kg,早晨顿服或分次服用,维持3~4周后逐渐减量,每10-15天减总量的5%-10%,通常以血沉和C-反应蛋白下降趋于正常为减量的指标,剂量减至每日5-10mg时,应长期维持一段时间。如用常规剂量泼尼松无效,可改用其他剂型,危重者可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治疗。但要注意激素引起的库欣综合征、易感染、继发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症状和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要防止骨质疏松。

2、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合用,能增强疗效。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等。危重患者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每日2~3mg/kg,环磷酰胺可冲击治疗,每3~4周0.5~1.0g/m2体表面积。每周甲氨蝶呤5~25mg,静脉或肌注或口服。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A、霉酚酸脂、来氟米特等疗效有待证实。在免疫抑制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以防止不良反应出现(参照其他有关章节)。

3、扩血管抗凝改善血循环
使用扩血管、抗凝药物治疗,能部分改善因血管狭窄较明显所致的一些临床症状,如地巴唑20mg,每日3次;妥拉唑林25~50mg、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双嘧达莫(潘生丁)25mg,每日3次等。对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

4、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为大动脉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已应用治疗肾动脉狭窄及腹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获得较好的疗效。


大动脉炎--外科手术治疗5、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主要是解决肾血管性高血压及脑缺血。
(1)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部严重缺血或视力明显障碍者,可行主动脉及颈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内膜血栓摘除术或颈部交感神经切除术。
(2)胸或腹主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人工血管重建术。
(3)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者,可行肾脏自身移植术或血管重建术,患侧肾脏明显萎缩者可行肾切除术。
(4)颈动脉窦反射亢进引起反复晕厥发作者,可行颈动脉体摘除术及颈动脉窦神经切除术。
(5)冠状动脉狭窄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支架置入术。

预后
本病为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受累后的动脉由于侧支循环形成丰富,故大多数患者预后好,可参加轻工作。预后主要取决于高血压的程度及脑供血情况,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其并发症有脑出血、脑血栓、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失明等。死因主要为脑出血、肾功能衰竭。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相关词条

慢性前列腺炎多囊肾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症肾囊肿蜘蛛疮慢性单纯性鼻炎肾萎缩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炎

大动脉炎_大动脉炎 -参考资料

1、《风湿病诊疗指南》
2、http://www.bioon.com/Article/Class306/14309.shtml
3、http://www.fx120.net/qiuyi/bfmf/pfmf-wk/yzf/200503110934512688.htm
4、http://dongmaiyan.com/chshi_07.asp
5、http://dongmaiyan.com/chshi_08.asp
6、http://www.qywy.net/board/htm_data/585/0802/89098.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3883.html

更多阅读

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尿潜血 尿潜血-疾病病因,尿潜血-疾病诊断

尿潜血,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出来的,尿常规中有一项红细胞。如果红细胞增多(正常是阴性的),以其数量来讲,少数就可以称为尿潜血,而尿潜血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指标,到底是阴性还是阳性,如为阳性,是几个加。一般出现尿潜血要考虑肾脏的问题或者是尿路

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发烧[疾病] 发烧[疾病]-概述,发烧[疾病]-病因

医学术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

声明:《老年精神疾病病因 大动脉炎 大动脉炎-疾病概述,大动脉炎-病因病机》为网友孤城里的少年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