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在枪弹问世以前曾是游牧民族经常食用的肉食之一,只是在煮或炒会有泡沫产生,且会发出恶臭,因此有很多人不喜欢马肉的味道。由于马的数目并不多,因此算不上是普遍的肉类,然而马肉的品质比鸡肉或牛肉,含有更高价的蛋白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食用史,而很多国家也在大量的吃马肉,但也有不吃马肉的国家。马肉肉质鲜嫩,脂肪较少,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具有恢复肝脏机能并有防止贫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是哈萨克族著名的传统美食之一。
马肉_马肉 -简介
马肉
不过,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吃马肉一直颇受争议,由于马的屠宰方式与牛相同,要在它们头上钉入一个金属螺钉,故反屠马者认为该方式尤其不人道。此外,反屠马者认为,马在英美文化和历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应被屠宰作为肉食。
马肉_马肉 -食疗作用
主治:除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脊,治寒热痿痹。煮汁,洗治头疮白秃及豌豆疮毒。
马肉味甘、酸,性寒,入肝、脾二经;
马肉有补中益气,补血,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
马肉_马肉 -营养分析
马肉1.马肉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具有恢复肝脏机能并有防止贫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
2.马肉脂肪的质量优于牛、羊、猪的脂肪,马肉脂肪近似于植物油,其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溶解掉胆固醇,使其不能在血管壁上沉积,对预防动脉硬化有特殊作用。
马肉_马肉 -饮食宜忌
①《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
②《食疗本草》:“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③《日华子本草》:“马肉忌苍耳。”
马肉_马肉 -制作方法
流程一:将马肉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放到锅里煮15分钟后将肉取出,用凉水冲净盛盘待用。
流程二:将锅洗净置小火上,锅里放少许底油,随后在油里加20克白砂糖,并用勺子快速搅拌。待糖化开变红冒泡,再放50克水,搅匀后把汁盛入碗中待用。
流程三:锅里放油100克,待油烧至8成热,倒入马肉块。同时放大葱50克,生姜片30克,与马肉块搅拌翻炒。一分钟后,将汁分次滴入锅中染色。当马肉块变成金黄,再加水没过马肉块。随后加适量精盐与红糖,红糖不宜过多,有点甜味即可。最后再放5粒八角,一段桂皮,用小火煮。当肉块变软,一盘香喷喷的红烧马肉便大功告成了。
红烧马肉的做法
流程一:将马肉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放到锅里煮15分钟后将肉取出,用凉水冲净盛盘待用。
流程二:将锅洗净置小火上,锅里放少许底油,随后在油里加20克白砂糖,并用勺子快速搅拌。待糖化开变红冒泡,再放50克水,搅匀后把汁盛入碗中待用。
流程三:锅里放油100克,待油烧至8成热,倒入马肉块。同时放大葱50克,生姜片30克,与马肉块搅拌翻炒。一分钟后,将汁分次滴入锅中染色。当马肉块变成金黄,再加水没过马肉块。随后加适量精盐与红糖,红糖不宜过多,有点甜味即可。最后再放5粒八角,一段桂皮,用小火煮。当肉块变软,一盘香喷喷的红烧马肉便大功告成了。
制作技巧
1.严寒的冬夜里,食用马肉火锅可使身体暖和,使用的材料是可促进消化纤维质含量颇多的蘑菇、牛蒡及具有独特香味的茼蒿等,可使用加入姜汁的味嘈来调味,如此即可将马肉的腥味去除;
2.马肉宜以清水漂洗干净,除尽血水后煮熟食用,不宜炒食。
马肉_马肉 -古书记载
马肉古代文献中有称马肉有毒,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食马肉中毒者,饮芦菔汁,食杏仁可解。”《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马肉辛苦冷,有毒,食杏仁或芦根汁解之。其肝,食之杀人。”
《日华子本草》:马肉只堪煮食。余食难消,渍以清水,搦洗血尽,乃煮,不然则毒不出,患疔肿。
唐・孟诜:同姜食,生气嗽,同猪肉食,成霍乱。
《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
《食疗本草》: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日华子本草》:马肉忌苍耳、生姜。
《饮食须知》:患疥疮下痢者,食必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