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中文名赫兹,简写为:赫,是频率的基本单位,为纪念发现电磁波的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 )而得名。赫兹是电,磁,声波和机械振动周期循环时频率的单位。即每秒的周期次数(周期/秒)。HZ是一种INTERNET上常见的编码方案之一,它只对高位为1的字符(如汉字的双字节内码)进行编码,具体方法是将最高位屏蔽,只保留低7位,并将经过变换后的部分用符号~和~ 括起来,解码的时候只需将括号对内的部分高位置为1就可以正确地还原了。
hz_HZ -频率单位
基本概念
主条目:赫兹
Hz 是频率的单位。频率是指电脉冲,交流电波形,电磁波,声波和机械的振动周期循环时,1秒钟重复的次数。
1Hz代表每秒钟周期震动1次,60Hz代表每秒周期震动60次。
Hz是个很小的单位,通常在其前面加上k(千),M(百万),G(十亿)等数量级单位。
KHz,千赫兹,是频率,也可以说是采样率,一般都是44.1KHz的,因为这是音乐CD的标准。
KHZ 千赫兹:千赫,缩写是kHZ或KHZ*,它是交流电(AC)或电磁波(EM)频率的单位,等于1000赫兹(1000Hz)。这个单位也用于信号带宽的度量和描述。
1kHZ频率的AC信号在人类的听觉范围之内。如果此频率的信号加在耳机或扬声器上,那么出来的音调将会有一个斜度,它会降到所谓的“audio midrange”。频率为1kHZ的EM信号的波长为300千米,大约是190英里。标准调幅(AM)广播带宽在535kHZ至1605kHZ的范围内。某些EM的传输在百万kHZ。
千赫兹是频率的一个相对小的单位,更普遍一些的单位是MHz,等于1,000,000Hz或1,000kHz,还有GHz,它等于1,000,000,000Hz或1,000,000kHz。
常见量值
对于声音,人类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低于这个范围叫做次声波,高于这个范围的叫做超声波。
在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无线电频率划分当中:
特低频(ULF):3~30千赫(kHz)
低频(LF):30~300千赫(kHz)
中频(MF):300~3000千赫(kHz)
高频(HF):3~30兆赫(MHz)
甚高频(VHF):30~300兆赫(MHz)
特高频(UHF):300~3000兆赫(MHz)
超高频(SHF):3~30秭赫(GHz)
极高频(EHF):30~300秭赫(GHz)
对于交变电流来说,在1秒钟波形呈周期变化次数称“频率”,用f表示;而把信号波形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作“周期”,用T表示,以秒为单位。波行进一个周期所经过的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以米为单位。f(频率)、T(周期)和λ(波长)存在如下关系:
f=1/T
v=λ.f
其中,v是电流或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大约等于3xl0^8米/秒,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会有少量差异。
常用的频率单位有千赫(kHz)=1000Hz、兆赫(MHz)=1000000Hz、吉赫(GHz)=1000000000Hz等。
命名由来
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1857年2月22日 - 1894年1月1日),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无线电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十九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入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1885年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1889年,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逝世。
hz_HZ -汉字编码
HZ(取自“汉字”两字)编码是由李枫峰和魏亚桂设计提出的。
中国内地与新加坡居民使用简体字,而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与马来西亚则使用繁体中文。在电脑文字处理应用中,简体中文通常由GB(Guobiao)encoding scheme 编码,繁体中文则使用Big5码。Windows 作业系统使用的简体字编码有三种:GB18030、GB2312和HZ。前两种都是中国国家标准(GB是汉语拼音“国标”的声母),HZ是新加坡的简体字编码(HZ 是“汉字”的拼音)。
HZ是一种INTERNET上常见的编码方案之一,它只对高位为1的字符(如汉字的双字节内码)进行编码,具体方法是将最高位屏蔽,只保留低7位,并将经过变换后的部分用符号~{和~} 括起来,解码的时候只需将括号对内的部分高位置为1就可以正确地还原了。
hz_HZ -城市简称
菏泽电视台台标
中国城市常用汉字首字母作为城市的外文简称。例如霍州、杭州、汉中、惠州、菏泽等城市。汉中电视台、菏泽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的简写均为HZTV。